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治疗方向2021-2022学年系列课程
发布时间:2023年2月7日 分类:课程设计
浏览量:4644
艺术治疗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成立的新型研究方向,致力于推进以艺术为基础的跨学科研究,融合人文艺术、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医学、社会学、人类学与新兴技术,创新驱动解决人类健康福祉相关的棘手问题。该方向注重问题导向、交叉融合、新技术应用和创新性发展,培养能够在艺术、健康与人类服务交叉领域开展工作的,具有超越式思维、社会责任感、复合专业能力,且具备创业潜质的新型设计人才。
2016年,国家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确立了之后15年健康中国建设的总体战略;2019年,国务院启动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把健康中国的理念和要求融入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出了重要部署。我们正进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定义为“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美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这一定义敦促我们以一种整体观重新审视健康问题。随着慢性疾病和抑郁、焦虑、压力的发病率持续上升,我们逐渐意识到,仅仅依赖现代医学方法和药物已无法实现更好的治愈,甚至时常引发不良反应。如何创新一种有吸引力、非侵入性、有能力为人的全生命周期提供可持续照护的策略和评价体系?在亚健康、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生态环境恶化、婚育率下降等新时期突出的社会问题下,维护和促进健康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需要从战略层面系统解决关系健康的重大和长远问题。
国学大师季羡林认为21世纪的人才应该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即三个贯通),这种观点正是当下“新文科”的精髓所在。2018年,教育部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鼓励更契合现代社会需求的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支持具有战略性、创新性和发展性的文科类新兴专业发展。艺术治疗是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变化带来的新文科,近几年备受社会瞩目。从国际经验来看,作为艺术与科学深度融合的艺术治疗,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医学、心理学在应对人类身心健康问题的局限与盲区,拥有不可替代的未来学术、社会和产业价值。
受20世纪初兴起的精神分析理论、艺术史发展、杜威的新教育运动,以及彼时欧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潮等因素的交织影响,“艺术治疗”作为一门心理健康学科应运而生,并在西方逐渐普及。1979年,首个艺术治疗教育项目在美国成立。其全球实践极大地曝光和塑造了人们对于这一领域的认知。艺术能成为良药吗?自古以来,艺术传递着人类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帮助我们洞察生命的意义,摆脱创伤与痛苦。随着艺术治疗、神经科学和新兴技术的发展,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艺术方法可以改善行为、关系、情绪、心理健康、记忆、疼痛体验等,并在更宏观的层面带来积极影响,如降低医疗成本和负担、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提升经济和生产效率等。WHO在2019年的一份报告中显示,超过3000多项研究证明了艺术在全年龄段的预防保健、疾病干预、健康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艺术作为“社会处方”的实践也正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变革性影响。
艺术方法,包括绘画、音乐、舞蹈(动作)、雕塑、文学(写作)、戏剧、电影,也包括其他类型的审美和感官体验,如沉浸式虚拟现实(IVR)、建筑、烹饪,以及更为贴近自然的体验等,这些都与改善身心健康和提升幸福感密切相关。
该研究方向将在中国独特的社会语境下,推进艺术治疗的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同时,扩大艺术家、设计师与认知神经科学家、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师、医疗服务专业人员、数字技术研发者、社会文化工作者、企业家之间的跨学科合作,助力可持续的知识创新和成果转化。
1.从历史和当代、东方和西方的系统视角理解艺术治疗:培养跨文化意识和当代问题意识,能够理解学科发展的朴素初衷和当下趋势;在中国的历史传统和当代社会语境中,作出新的价值判断,识别“真问题”,建构“新方法”;参与哲学思辨与文化批评,理解社会系统性变革的意义与艺术治疗实践在其中的作用。
2. 发展能够在不同场景中良好应用的知识、技能和意识:认识艺术策略在疾病防治,增进身心灵健康的独特价值;参与社区实践,更好地了解人类服务领域的工作并在其中发展自我反思的能力;学习经典与当代理论,批判性检视艺术治疗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能够发展在特定目标、对象和场景下的最佳解决方案,同时能够对问题进行预见性思考。
3. 以“艺术家+艺术治疗师+设计师”的复合型专业身份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综合能力:进行持续的艺术创作,对基于艺术的研究(art-based research)保有强烈的兴趣,能够运用理性与逻辑开展研究;探索艺术与身份、主体性、象征、意义创造的关系;考察当代艺术中的媒介与技术;具备设计思维,有交叉知识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并在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上,拓展艺术治疗的实践和影响。
学习领域涉及(但不限于):
当代艺术、创造力、人的成长与发展、具身认知、群体动力、跨文化研究、神经美学、医学与艺术、精神病理学、心理健康、心理咨询、伦理与道德、研究与评价方法、成瘾、创伤、职业倦怠、生态艺术治疗、设计思维、幸福城市、女性主义、人工智能、游戏化设计、社会创新等。
授课教师:李玉峰、石韵媛
授课时间:2022年4月4日至4月8日
授课方式:线上
如何向学生抛出高度凝练的、值得反思的、具有开放性的学科问题,启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未来研究兴趣,是本课程的重点。课程以启发式探究为方法,围绕一个主题、两个专题、若干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艺术治疗领域中被广泛讨论的本源性问题,以及艺术治疗在今天为何被需要。课程要求每位学生围绕课堂涉及的话题,提出10个问题,并分别给出自己的解答。
影片推荐:《人类 Human》《女人 Woman》扬·阿尔蒂斯-贝特朗(法国)
专题一:爱的阐释。从个人、家庭、族群、国家、天下、自然和超自然七个层次讨论爱的概念和观念,感知爱的思想和思维,透视艺术与学术、技术的转译路径和策略,反省生存、生活与生命之间的内在逻辑和共生意志,启蒙面向未来的幸福观念和健康常识。
专题二:艺术与疗愈。人生病的根源是什么?艺术可以作为方法改善我们的健康和幸福吗?目前有哪些科学研究支持这样的观点?艺术治疗是什么?专题从东西方和当代视角,解读艺术治疗领域持续关注的基本问题,并厘清可能存在的误解和偏见。
课题召集人:石韵媛
授课教师:张欣荣、蒋华、石韵媛、刘昶
特邀授课:林令瑜(心理学博士)
授课时间:2021年11月8日至12月31日
心理学也许是现代生活中人们最广泛涉及的主题,和人文科学、经济学、游戏理论一样,为我们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提供了重要方法。课程结合心理学和艺术设计的视角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心理学、艺术创作与个人生活之间的联系,并在原理层面理解艺术治疗的诸多方法。课程前半阶段从发展的心理(发展心理学)、人格探析(人格心理学)、异常心理(变态心理学)、心理干预与伦理(心理咨询)四个方面普及心理学知识,同时关注心理概念的中国传统根源。后半阶段注重艺术性的洞察和表达,并引入“地图”的方法开展项目研究。课程探讨的话题涉及心境、大脑、儿童、情绪、绘画、心理障碍与疾病、成瘾、犯罪、梦等话题。学生在“实验”和“辩论”的环境中形成对不同知识节点的关联性思考,由浅入深领悟学科知识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学生通过影像、动画、3D建模、游戏、城市行走等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
部分学生作品
《昨日重现》
作者:王孜玉、柏雅文、刘源吉
《心灵建筑》 作者:杨耀华、武修明、车智明、孙彩荣
《独家!探宇宙会所首席数字小姐的垃圾电子梦》 作者:汪和平
课题召集人:石韵媛
授课教师:张欣荣、石韵媛、刘昶
特邀指导:林令瑜(心理学博士)
刘超(认知神经科学家)
李思进Lee Sze-Chin(游戏治疗专家)
授课时间:2021年9月13日至11月5日
疫情以残酷的方式迫使年轻人面对生命的脆弱和短暂。课程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信使》2021年的专题“20+的确是最好的年纪吗?”为起点发问,以艺术作为研究方法,以关系视角寻找个人生活与时代危机之间的平衡点,尝试探索有效的提升复原力的策略。课程以艺术治疗为理念和方法框架,通过具有针对性的阅读、案例分析、快题训练和工作坊,认知和感知艺术与疗愈的内在逻辑关系;通过个人和团体性的自我探究体验,促进学生对个体内在世界和外部环境关系的辩证理解,并能够从社会和文化建构的视角理解身份、信仰、健康与疾病等生命相关的课题。课程介绍了不同的艺术媒介——绘画、装置、现成品、表演、影像、虚拟现实等——在临床与日常疗愈场景中的介入方法和有效机制。课程中,学生以自己作为对象展开综合性的研究、调研和表达。
授课教师:张欣荣、石韵媛
授课时间:2022年4月18日至4月29日
授课对象:大一/二/三、研一/二、进修
该课程是一门集合“情绪的感知、研究和发明”的线上实践课程。以“情绪维基”为主题,以影像为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以下方面的学习开展创作:认知情绪、情绪与艺术、情绪的媒介表达方式、情绪的未来。通过讲解、讨论和影像创作,启发学生洞察和感知情绪的方方面面,以及它如何持续相互作用于我们与自己、社会和自然的关系。课程要求学生:(1)基于个人经验和一定的逻辑,创建一个关于情绪(情感)的百科词条,附目录与图文说明,并(2)针对该词条,用自己的手机作为媒介,创作一件微摄影作品。
图尔库大学神经科学家Lauri Nummenmaa领导的芬兰研究小组制作的“人类情绪感受空间”详细地图
左:《蒙娜丽莎的微笑》,是微笑,还是苦笑?右:世界上最通用的词语“OK”,1839年诞生于美国波士顿
授课教师:石韵媛
授课时间:2021年9月
授课对象:大四
毕业创作既是面向自我的发问与表达,也是面向自己所属时代与群体的倡议与宣言。本次讲座以艺术治疗——一个更具同理心和关怀性的视角启发学生的毕设选题。讲座将与学生一起思考: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危机时代下,我们该如何重新审视艺术、设计以及自身的创作?如何让创造力更具社会价值,以切实地促进愈合、连接与发展?若艺术成为我们的母语?
授课教师:张欣荣、强勇、
周宇(外聘专家)、石韵媛
授课时间:2021年9月8日至11月5日
在艺术治疗的国际发展历程中,始终存在着两种比较典型的学术立场,而对此的争论,被称为艺术治疗的“历史之辩”:一种是“艺术即治疗”,强调“非语言”的艺术过程对治疗效果的直接影响;另一种是“治疗中的艺术”,强调在心理治疗和咨询工作中,使用艺术作为工具促进口头交流和治疗关系的建立,从而更有效地达到治疗的目的。21世纪以来,艺术治疗的实践呈现出了更为多元化的趋势。作为设计学院新开设的一门研究生选修课程,《艺术治疗研究》旨在提供艺术治疗领域的整体经验的概述,为学生在该领域的研究奠定基础。整体教学围绕艺术治疗发展的“观念线索”和“职业线索”,以专题讲座的方式,对具体议题进行探析。讲座嘉宾将由课程导师、艺术治疗领域的专家学者、青年学者共同组成,内容涉及学科基础理论、前沿研究和交叉领域的创新实践。课程引导学生熟悉并理解该领域中现存的思想、经验与知识是如何产生的,并在此基础上批判地建构对艺术治疗的综合认知。
课程共8周8次,每节课以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第8周为结课汇报。每场讲座包含“专题讲座”和“讨论”部分,共计3个小时。每场讲座前的一星期,发放学生与议题相关的指定阅读。
“艺术治疗系列讲座2021”是课程的补充性教学资源之一,与课程同时期进行,为学生理解艺术治疗领域中正在发生的,以及未来关注的重要话题提供平台性支持。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本书由设计学院 13 名硕博学生共同参与编辑与整理,以「词典」形式呈现。此举的主要目的是系统地归纳和梳理那些已经或正在、直接或间接参与艺术治疗知识生成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外艺术案例。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教育与管理学院与芝加哥艺术学院开展联合课题《艺术治疗在中国》,未·未来全球教育计划,2018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专家在课堂中与学生互动,2021
中央美院-中日友好医院合作开展健康关怀可视化课题,2021
《艺术治疗:自我关系的回应与重塑》课程展览,2021
作为极具跨学科属性的专业领域,艺术治疗融合了艺术学、设计学、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创造力研究和康复等领域的研究方法与行动策略,兼具学术性与应用性。作为一种理念,艺术治疗与人类的生存境况和本土文化紧密相连,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艺术疗愈的历史甚至贯穿于人类的整体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甚至更早。作为一门现代学科,艺术治疗已有50余年的专业发展历程,拥有相对丰富的科学研究与国际实践经验。一方面,艺术治疗为普遍性心理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阿尔兹海默症等)提供评估与干预策略;另一方面,艺术治疗具有增强社群凝聚力、提升社会福祉和深化教育的功能。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治疗方向秉持跨学科建设思路,结合国家“新文科”发展战略,依托央美深厚的“大艺术”传统和设计学院的现有特色课程资源,致力于在本土化语境中,形成对“艺术治疗”观念、理论和实践三层维度发展的立体性思考,稳步探索具有共识性的学科发展方向、方法与方案,以构建面向中国未来的艺术治疗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体系。与此同时,该方向将推进与国内外院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社会企业与组织的多向度、深层次对接与合作,填补艺术治疗在中国学术领域发展的空白,打造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性的学术研究及实践平台。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一级学科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获批学科,已经建成涵盖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公共艺术与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与科技、艺术设计学、工业设计等目录内的二级学科,以及自主创设的出行创新(交通工具)设计、社会设计、设计管理、创新设计、系统设计、危机与生态设计、艺术治疗、服务设计及设计策展与空间叙事等新增二级学科。同时,在保持现有学科口径范围优势下,设计学科以对中国社会未来形态和经济模式整体研判为基础,以积极应对全球科技、经济和社会变革为契机,以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立场和全球意识的顶尖人才为目标,以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举措为根本,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
面对新时代的形势变局、产业变革、危机与挑战,深刻研读新文科建设内核,设计学院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需求、新变化、新阶段、新特征为依据,将设计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等其他专业集群相融合,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提出的新命题、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中,创造新方向、新标准及新价值判断,并研判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政治、经济变化,以人类既有的社会组织结构、生产与消费方式为课题研究切入点,以学科专业划分为工具与方法,构建危机意识主导的全新学科教育架构与学科资源整合平台,全面聚焦应对人类未来生存模式的思考与行动。
http://design.cafa.edu.cn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