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治疗方向2021-2022学年系列课程
发布时间:2023年2月7日 分类:课程设计 浏览量:5389

艺术方法,包括绘画、音乐、舞蹈(动作)、雕塑、文学(写作)、戏剧、电影,也包括其他类型的审美和感官体验,如沉浸式虚拟现实(IVR)、建筑、烹饪,以及更为贴近自然的体验等,这些都与改善身心健康和提升幸福感密切相关。


·
·
1.从历史和当代、东方和西方的系统视角理解艺术治疗:培养跨文化意识和当代问题意识,能够理解学科发展的朴素初衷和当下趋势;在中国的历史传统和当代社会语境中,作出新的价值判断,识别“真问题”,建构“新方法”;参与哲学思辨与文化批评,理解社会系统性变革的意义与艺术治疗实践在其中的作用。
2. 发展能够在不同场景中良好应用的知识、技能和意识:认识艺术策略在疾病防治,增进身心灵健康的独特价值;参与社区实践,更好地了解人类服务领域的工作并在其中发展自我反思的能力;学习经典与当代理论,批判性检视艺术治疗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能够发展在特定目标、对象和场景下的最佳解决方案,同时能够对问题进行预见性思考。
3. 以“艺术家+艺术治疗师+设计师”的复合型专业身份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综合能力:进行持续的艺术创作,对基于艺术的研究(art-based research)保有强烈的兴趣,能够运用理性与逻辑开展研究;探索艺术与身份、主体性、象征、意义创造的关系;考察当代艺术中的媒介与技术;具备设计思维,有交叉知识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并在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上,拓展艺术治疗的实践和影响。
学习领域涉及(但不限于):
当代艺术、创造力、人的成长与发展、具身认知、群体动力、跨文化研究、神经美学、医学与艺术、精神病理学、心理健康、心理咨询、伦理与道德、研究与评价方法、成瘾、创伤、职业倦怠、生态艺术治疗、设计思维、幸福城市、女性主义、人工智能、游戏化设计、社会创新等。
授课教师:李玉峰、石韵媛
授课时间:2022年4月4日至4月8日
授课方式:线上


专题一:爱的阐释。从个人、家庭、族群、国家、天下、自然和超自然七个层次讨论爱的概念和观念,感知爱的思想和思维,透视艺术与学术、技术的转译路径和策略,反省生存、生活与生命之间的内在逻辑和共生意志,启蒙面向未来的幸福观念和健康常识。
专题二:艺术与疗愈。人生病的根源是什么?艺术可以作为方法改善我们的健康和幸福吗?目前有哪些科学研究支持这样的观点?艺术治疗是什么?专题从东西方和当代视角,解读艺术治疗领域持续关注的基本问题,并厘清可能存在的误解和偏见。




问题与阐释摘选










课题召集人:石韵媛
授课教师:张欣荣、蒋华、石韵媛、刘昶
特邀授课:林令瑜(心理学博士)
授课时间:2021年11月8日至12月31日






教学现场
部分学生作品
《昨日重现》
作者:王孜玉、柏雅文、刘源吉























课题召集人:石韵媛
授课教师:张欣荣、石韵媛、刘昶
特邀指导:林令瑜(心理学博士)
刘超(认知神经科学家)
李思进Lee Sze-Chin(游戏治疗专家)
授课时间:2021年9月13日至11月5日



部分学生作品
《夜宴》
作者:刘陌





《帐篷区》
作者:裴炫珉、张思艺


《仪式》
作者:颜聪聪




《千字祈福》
作者:叶拉日斯·托力洪



授课教师:张欣荣、石韵媛
授课时间:2022年4月18日至4月29日
授课对象:大一/二/三、研一/二、进修
该课程是一门集合“情绪的感知、研究和发明”的线上实践课程。以“情绪维基”为主题,以影像为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以下方面的学习开展创作:认知情绪、情绪与艺术、情绪的媒介表达方式、情绪的未来。通过讲解、讨论和影像创作,启发学生洞察和感知情绪的方方面面,以及它如何持续相互作用于我们与自己、社会和自然的关系。课程要求学生:(1)基于个人经验和一定的逻辑,创建一个关于情绪(情感)的百科词条,附目录与图文说明,并(2)针对该词条,用自己的手机作为媒介,创作一件微摄影作品。





部分学生作业
![]() |
![]() |
![]() |
![]() |
![]() |
![]() |
![]() |
![]() |
![]() |
![]() |
授课教师:石韵媛
授课时间:2021年9月
授课对象:大四
毕业创作既是面向自我的发问与表达,也是面向自己所属时代与群体的倡议与宣言。本次讲座以艺术治疗——一个更具同理心和关怀性的视角启发学生的毕设选题。讲座将与学生一起思考: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危机时代下,我们该如何重新审视艺术、设计以及自身的创作?如何让创造力更具社会价值,以切实地促进愈合、连接与发展?若艺术成为我们的母语?







授课教师:张欣荣、强勇、
周宇(外聘专家)、石韵媛
授课时间:2021年9月8日至11月5日
课程共8周8次,每节课以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第8周为结课汇报。每场讲座包含“专题讲座”和“讨论”部分,共计3个小时。每场讲座前的一星期,发放学生与议题相关的指定阅读。
“艺术治疗系列讲座2021”是课程的补充性教学资源之一,与课程同时期进行,为学生理解艺术治疗领域中正在发生的,以及未来关注的重要话题提供平台性支持。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本书由设计学院 13 名硕博学生共同参与编辑与整理,以「词典」形式呈现。此举的主要目的是系统地归纳和梳理那些已经或正在、直接或间接参与艺术治疗知识生成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外艺术案例。






《艺术治疗:自我关系的回应与重塑》课程展览,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