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022建筑学专业四年级课程|“现世桃花源”——中国传统理想生活空间的当代高层住区演绎设计
发布时间:2023年3月3日 分类:课程设计 浏览量:2670
课程名称:“现世桃花源”——中国传统理想生活空间的当代高层住区演绎设计(MODERN PEACH BLOSSOM LAND: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Ideal Dwelling Space into Modern High-rise Residence)
课题类型:东南大学建筑学四年级住区类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杨靖,傅文武
助 教:周笑,陈伟(讲座)
参与学生:彭思翔、程司祺、郭玘玥、李小丫、吴芷婧、陈凯璐、肖敏荣、林志鹏、李甲源
特邀评委:
冷嘉伟,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学院党委书记
丁沃沃,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胡振宇,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鲍莉,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副院长
马进,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前期+中期)
张彧,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中期)
教学时间:2022.09-2022.10
1 课题背景
当代住区正面临诸多困境,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即在于标准化的居住空间固化了人们的生活模式,抹杀了人的多样性所带来的诸多可能。那么,如何让具有不同理想情致的人们重新实现理想的“诗意栖居”?
“桃花源”是中国传统理想生活空间最为典型的代表,它的强大生命力源于它从未让自身拘泥于某种特定的实体形式,而总是在世代的演变中根据人们新的需求呈现为新的理想形式,其中有无忧仙境、惬意田居、淡然出世、欢愉市井,甚至是浪漫情欲,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基于当下社会现实,同样能够创造出“现世桃花源”。
在不断演变的“桃花源”背后,存在着中国文化中恒常不变的“自然”空间范式,它强调自由理想,即理想空间总是针对特定群体的需求产生,它强调“中”之仪式,即需要采用自然的方式强化出空间的转换,它还强调“无”之永恒,即理想空间自身的叙事能力使其在实体消失时依旧具有生命力。以此为切入点,学生可以更深入地展开“现世桃花源”的设计探索。
明·仇英《桃花源图》
3、课题要求学生对当代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展开观察和解读,培养学生的社会洞察力,并通过当代人的理想住区设计,试图从设计角度为当代住宅发展的现代性困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本土文化之间的断裂)提供一定解答,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在“主题型”住区设计中,开展“研究+设计”的课题探索,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课程概要
“桃源图”分析
1、图文阅读与现有实践批判。每人选择一幅“桃源图”、一个与“桃花源”相关的演绎文本、一个与“桃花源”相关的当代建筑/艺术实践项目或一个与“空间转换”、“自然“相关的建筑案例展开阅读、思考与批判;
2、人群定位与理想生活设想。根据自身兴趣,自由选择一个居住群体,作为“现世桃花源”的针对客群,通过简单的调研工作获取他们的理想需求,进而对住区所要承载的理想生活展开设想。本次设计基地面积控制在5公顷之内,容积率控制在2.5左右,能够最大限度地聚集这个城市或区域中有相应居住理想的人群;
3、空间操作与住区模式建构。根据理想生活设想,建构理想住区模式,思考以下问题:1)如何区分内外,如何联系内外;2)如何构造内部理想世界;3)如何建构私密空间(户型);4)如何处理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面;
4、细化设计与图文再现。细化设计包括:总图布局、户型与公共空间设计、立面造型设计等;最终表现包括:一套建筑设计图纸,包含一张“电影”海报(将人物、故事、建筑空间融合),以及一篇以设计方案为时空背景的短篇小说(篇幅不限),要求小说与设计方案具有内在联系,情节与空间设计密切相关。
4 部分学生成果
1、动在廊庭:运动爱好者的“现世桃花源”
肖敏荣
图1-1 方案整体效果图
人群定位:运动爱好者
方案设计:对于运动爱好者来说,在现有的住区中,运动受天气影响大、运动场地与居住空间距离过远、运动缺乏展示性而影响动力等问题深刻困扰着他们。肖同学针对运动爱好者的这些需求,通过住栋体量如同“金字塔”般的退台,巧妙地创造出了全天候的灰空间运动场地;同时,住栋采用围合的形式,使运动空间最大程度被看,从而增强运动空间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在建筑的立体方向上,结合建筑的结构和功能布局,组织了不同类型的活动空间,以满足多样化的运动需求。建筑采用整体桁架结构,以保证下部灰空间运动场地无柱;建筑形态由于运动而变得丰富,而运动也使得建筑的消极走道空间成为了积极的使用空间。
小说梗概:由于脚部受伤心情郁闷的小优,在高空跑道散心时得到一位阿姨的安慰与鼓励;一场大雨的来袭让她准备回家,而建筑庇护之下的篮球场上依旧激战正酣;她在这场差距明显的比赛中受到了他们不服输精神的感染,于是决定去架空层的健身房做些康复。此时雨霁,天边一道彩虹贯彻长空……
图1-2 人群分析及设计策略
图1-3 首层平面图
图1-4 户型平面图
图1-5 剖透视图
2、共生:养宠人群的“现世桃花源”
彭思翔、程司祺
图2-1 方案南北立面及低层立面效果图
人群定位:养宠人群及宠物爱好者
方案设计:现有的住区设计对于养宠人群来说有诸多不友好之处,包括公共空间缺乏人宠关系的考量进而导致邻里关系冲突、户型缺少对宠物的友好设计等等。在这个设计中,彭同学和程同学通过“方”和“圆”的要素来协调处理人与动物、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服务空间与被服务空间的关系,从而塑造出一个注重交流、强调全天候、宠物友好的住区综合体。户型包括犬之家、鸟之家和猫之家三种类型,根据不同的人和动物共处需求而展开相应的户型定制化设计。公共的全天候遛狗环道由悬吊结构完成,尽显自由与变化。
小说梗概:小八是条柯基犬,他在几天前随着主人搬家到这个新小区;在这里,他终于拥有了一个自己独属、且能与外面狗狗交流的空间。不过,他最开心的事,是每天遛弯总能遇见那只可爱的她。然而,今天是雨天。就在他望着窗户上雨水划过的道道曲线发呆时,主人带着项圈走来了……他不知道,此处欢愉,不论雨雪。
图2-2 人群分析及设计策略
图2-3 轴测分解图
图2-4 标准层平面图
图2-5 户型设计及室内效果图
3、“∞”:艺术爱好者的“现世桃花源”
郭玘玥、李小丫
图3-1 内部公共空间效果图
人群定位:艺术爱好者及从业者
方案设计:对于艺术爱好者来说,住区本身如何成为一个艺术品,如何能够承载多样的艺术形式,如何能够展示居住者自身的艺术修养,这些问题决定了住区所要呈现出的面貌。郭同学和李同学通过塑造起伏的大地景观,将整个首层开放,并叠加“∞”艺术长廊,形成一个艺术公园,并且妥善组织不同人流。四个住栋间的垂直交通被设置为立体公共空间,满足艺术工坊以及日常交流活动;而为了让艺术爱好者能将自己的想法更多地实现在户型中,整个户型设计通过“X”形组合,只确定服务空间位置,开放空间则能自由组合。户型立面就像一个个窗口,展示着户主个人的艺术想法。
图3-2 人群选择及需求分析
图3-3 方案生成及轴测分解图
图3-4 可变户型设计
4、叠翠寻花:园艺爱好者的“现世桃花源”
吴芷婧、陈凯璐
图4-1 整体鸟瞰轴测效果图
人群定位:园艺爱好者,喜欢花草、热爱自然的人群
方案设计:对于园艺爱好者来说,住区本身应当就成为一个“秘密花园”。吴同学和陈同学用低层建筑的围合形成一个内部世界,通过体块的高低退台及曲折回绕,塑造出一条有趣的花园漫游路径。同时,住区中部的景观也采用了花园台地,两栋高层住宅也在高处局部退台,结合高层户型的阳台温室的设置,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立体花园。另外有意思的是,低层建筑的角部采用体块式退进,由大到小的洞口形成了暧昧的内外空间关系,营造出了“桃花源”般的神秘感。
小说梗概:小女孩在自家的入户庭院处收到了一朵十分特别的鲜花,她迫切地想要寻找到这朵花的种植者。她从自家的阳台温室四边眺望,又下到连续的台地花园寻找,在架空处的鲜花集市她与各个园主交流,却依旧没有得到有用的讯息。不过,她的心中已经得到了答案……她把这朵花插在自家阳台温室最醒目的位置,告诉他“我收到了”。
图4-2 人群需求分析
图4-3 方案生成
图4-4 立体交通图与一、三层平面图
图4-5 户型设计图
图4-6 内部公共空间效果图
5、“车水阡陌”与“幻想之家”
另外,林志鹏同学为非遗传承人及非遗文化爱好者设计的住区“车水阡陌”,将城市的车水马龙与村落的“阡陌交通”在立体层次上组合起来,营造出一个悬浮于城市繁华氛围之上的静谧场所;而李甲源同学为二次元爱好者群体设计的“幻想之家”,采用颇具形式感的建筑体量和空间形式,以及富有视觉冲击力的色彩搭配,为二次元群体建构出一个舞台布景一般的富有戏剧冲突感的公共空间,而户型设计也采用手办展示功能柔化了公共与私密的界面,为二次元群体的互相交流提供了更多可能。受篇幅所限,这两位同学的成果不再详细展示。
林志鹏的“车水阡陌”
李甲源的“幻想之家”
5 后记
本次课题的教案设计是一次十分大胆的尝试。由于这是一个全新的设计课题,在将课题申报给四年级教学组、供学生选择之前,设计是否有进展下去的可能性,设计是否能发展出足够多的方向,以及如何安排时间和授课计划才能保证学生在八周内按时完成等问题深深困扰着我们。经过一个半月断断续续的讨论与思考,我们在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了一些设计方向的试做,教案终得以成型并具有了可行性。
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这一全新的教案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认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从对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的简单认知,逐渐发展到更为广阔的历史视角,从而建立起了对“桃花源”更为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研究和设计相结合,共同去探讨中国住区未来发展的“主题化”的可能性。学生们最终呈现出来的设计以及图文表达令我们感到欣喜。
这一课题在中期答辩和最终答辩时,也受到了各位老师的一致认可;答辩评委从不同视角展开的点评,既为学生提供了诸多启发,也对这一全新课题的完善有所裨益。
答辩现场照片
6 教学团队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