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2021级本科二年级 空间模块学生作品展示

发布时间:2023年3月4日 分类:课程设计 浏览量:1192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2021级本科二年级空间模块学生作品展示

2023年球季,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二年级进行了《建筑设计及原理(1-1)》课程“空间模块”的线上终期评图。本次评图邀请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陈瑾羲老师、一栋建筑事务所张朔炯老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婷老师及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王逸凡老师担任外请评委,该课程指导老师范文兵、赵冬梅、孙昊德、黄华青也全程参与了此次评图的点评。评图自上午10:00开始,分为上下午两场,共持续进行了6个多小时,评委们对学生作品给予了中肯而富有启发性的精彩点评,气氛热烈,同学们从中获益匪浅。
课程简介
本次作业展是《建筑设计及原理1-1》“空间(SPACE)”训练板块的成果。“空间”模块分为“阶段1:空间认知”与”阶段2:空间设计“两个阶段,分别设置环环相扣的两个及三个作业(集体或单人作业)。空间设计阶段的三个个人作业共为期11周,学生首先以叙事法作为工具,采用“围合”和“挖洞穴”两种基本空间操作方法, 在9.6m×9.6m×6m的网格化体量内,设计具有特定氛围、情境及秩序的空间序列,在入口设计、结构设计、材料与细部设计阶段强化空间特质,最后在内容(功能/问题)阶段,根据特定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将空间放大、调整,发展成一个12m×12m×7m大小的住宅/别墅(HOUSE/VILLA)。本次作业展主要呈现了2021级学生“阶段2:空间设计”中的最后一个作业“空间设计与空间内容/功能/问题——上海交通大学专家楼或青年学者短期住房”(个人作业)。每个同学的展出内容包括三张A1图纸、一张室内效果渲染图、若干张设计过程图(介绍前面四个作业)。
部分学生作品展示
王诗辰——迈入森林
方案介绍:方案以“迈入森林”作为空间叙事主题,森林具有空间透明性的特质,不同的森林形态会给人错综复杂的空间体验, 我想将这种感受模拟成相应的建筑空间。业主为一家三口,男主人为医学老师,女主人从事园林设计。将中间的核心筒作为交通空间;北侧作为公共区,将通高空间扩大作为客厅;南侧作为个人区布置卧室,运用错层的方式,像堆积俄罗斯方块的方式形成多个卧室。流线采用两条主要流线,一条是客用,客厅 - 工作室 - 主卧是一条从公共性到私密性逐渐过渡的流线;而另一条流线是家庭成员主要使用,从后门进入,厨房 - 卧室这条流线比较私密。方案希望通过中心的交通空间连接各种层高的空间,满足业主的空间需求,同时实现空间叙事的错综复杂感。
康家祥—走进音乐
方案介绍:户主是两位交大音乐老师。一位老师从事音乐教育,偏向研究类;另一位老师从事音乐表演类;两位老师存在长期合作关系。建筑场地主要分为三块,座位,后园和停车区。内部空间存在丰富的公共性和私密性变化,营造了公共性强的舞台,客厅厨房,合作工作室,以及私密性强的卧室个人工作室等空间。结构具有很强的向心性,以中心筒为主要框架展开生成结构。在材料方面,外立面的铁皮和内表面的木质层形成了反差,使内部显得透亮,温馨。建筑满足了对内的居住功能,又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续舒荟——沧浪居
方案介绍:以参观沧浪亭的体验控制空间逻辑,运用围合的手法,设计了名为“沧浪居”的空间。空间叙事主要表达:沧浪亭入口围合感的变化、内部丰富的高差与空间层次,和翠玲珑的空间。由于该空间内包含多块错层的楼板,使用梁柱结构会导致空间的浪费,因此在结构方面使用了多米诺体系。在圆柱上直接架设楼板,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空间的纯粹性。该空间中,墙面为幕墙体系,外挂较为粗糙的水泥纤维板,内侧是较为光滑的水泥板;地面选用浅灰色木地板;再加上圆柱,与园林中的“白墙黑瓦“和柱廊相呼应,加深了园林的氛围与体验。空间内的错层、多米诺体系的使用、材质的选择等,均意在营造中式园林的氛围,并赋予其空间内容,满足住户——王专家一家三口的居住需求。
孙芳叶——虚实之间
方案介绍:方案以建筑的实与虚为主题,以两个重要剖面的设计为起点,在解决两个剖面各自的问题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的过程中生成整个空间。住宅的业主梅老师是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一名副教授,和丈夫一起生活,还养了一只猫。梅老师开了一家生物创新公司,对住宅内会客和用餐空间的需求比较高;丈夫是一位自由摄影师,在住宅内为他设计了一间小型工作室;为了满足白猫活动的需要,在隔开两个剖面的墙上开了三个洞,也成为住宅内视线交流独特的途径。在每个剖面生成的空间所具有的线性特征的基础上,为主人和客人设计了两套相互独立的交通流线,使得建筑的特性更为突出。
陈凯文——“气旋”
方案介绍:方案以“气旋”为关键词,根据气旋发生的对象——冷暖气流,设计两条空间路线,分别代表冷空气和暖空气行进的路线;参考冷暖气流相遇时形成螺旋气流,将路线设计为螺旋形。抓住气旋螺旋的特点,植入呈螺旋上升、悬挑的梁柱结构,后植入功能,由于气旋发生对象的冲突性十分契合男女异性的特点,故使之变为供两位异性学者使用的住宅。设计中一贯延续“气旋”的概念,始终保留中心通高空间以及螺旋路线的特点,在满足基本住宿需求的同时增添了空间的趣味性。同时,由于实际使用过程中男女学者使用空间难免出现交集,故将螺旋路线交汇处设计为公共空间,较好地保证了公共性与私密性。
谢雨潇——坠落之后
方案介绍:方案以“坠落后“的心理变化为叙事,意在呈现陷入黑暗—抓不住的光亮—微光—半敞亮—刺目眩晕—苏醒过程的空间氛围变化。通过错层设计和高差变化将主要的五个空间部分进行划分,辅以坡道或梯步连接,再进行一定的光线引导,构成完整的空间叙事。最终空间功能与业主赵老师经常开展学术交流及参观的个人特色结合,以两条交织的流线沟通内外空间,而建筑内部功能划分在原有氛围的基础上对基础功能进行匹配,以一层厨房和二层书房之间无阻碍的视线沟通加强赵老师夫妻二人之间的交流,在二层露台与试验田之间增加直达阶梯,在契合原有叙事的同时保证生活工作的便利,使”虚“的概念落地为”实“的空间。
苏巴提——“嬉戏“
方案介绍:方案以“嬉戏“作为关键词,通过挖洞穴的方式,挖出实体体块和虚体过道,旨在形成适合儿童去嬉戏、追逐打闹的空间。另外,讲正常大尺度空间与儿童小尺度空间结合,形成不同高差的空间。在不同高度体块盒子之间使用透明材料增强空间透明性,也让儿童活动更加明亮与安全。在功能分布上分为公共区域、私密区域和嬉戏区域。嬉戏区域分为建筑内区域和场地内区域,两者之间相互联系。建筑围绕儿童爱追逐和躲藏的特点,做出适合儿童活动的空间。同时,嬉戏区域拉近大人与儿童的距离,大人可以随时观察到儿童并且与儿童一起嬉戏。
曾理——天边外
方案介绍:本设计以“挖洞穴”为基本操作手法,以影片《楚门的世界》中“桃源岛”影视基地上的虚假生活为叙事核心。空间整体由东中西三个部分组成,以高差和错层划分领域,通过微水泥和木材营造纯净理想的空间氛围。住户为一家三口,女主人为环境学院教授,男主人为绘本作家,女儿小学二年级在读,需求是增加家庭成员互动空间。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