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2021级数字媒体艺术211《图标设计》课程展示
发布时间:2023年4月11日 分类:课程设计 浏览量:1632
为了增进艺术设计学院内部的教学交流,同时也是为了积极响应视传教研室发起的「课程教学展示」活动,本人将《图标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与执行情况进行了重新梳理和简化,通过本文展示出来,供大家参考,并提出宝贵意见。
通过微信公众号这样一个网络平台对教学内容和过程进行分享,我觉得能实现以下几个重要作用:
下面展示我的《图标设计》课程大致的教学思路和学生练习的完成情况,供大家参考、批评、指正。

Zhang chong
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骨干教师
研究方向:图标设计、手机主题、UI界面设计等
课时:60
教师:张翀
班级:数媒艺术211(37人)













► 线性图标:用线作为基础元素去表达图标语义。结合点、线的各种形态,以及不同色彩,线性图标也可以呈现出很多种样式。► 面性图标就像是一个物体的剪影,是以块(面)的形式去表达图标的语义。同线性图标一样,调整各种可控因素,它的形态也是多样的。线性图标看上去「轻」,而面性图标占有更多的视觉空间,所以它看上去显得「重」,也意味着更容易吸引注意力。► 线面结合图标,在样式上会变得更加丰富和趣味性,形式感更加强。但由于元素的增多,如果运用的不恰当,容易让图标显得杂乱。









https://gitmind.cn/app/docs/mbhvh9un





设计要求:
► 图标具有明确的功能识别性
► 图标的大小、描边粗细、线面风格统一
► 简洁的图形语言
► 独特性、差异化、风格化








手机控制中心的常见图标如:WIFI、蓝牙、位置等,通过iconfont.cn等图标库网站很容易就能搜索到大量的参考图标样式,作为初学者的第一次练习,学生在图标的基本形状上参考现成的样式,勉强能接受。那么就需要学生更多的关注视觉表现,在这个层次上,拉开差距,尽量去实现个人原创的视觉表现效果。

设计要求:
► 图标具有明确的功能识别性
► 所有的图标应具备完整、统一的视觉风格。
► 每个人设计的图标和截图中的微信原版图标的基本形状应完全不一样。
► 每个人设计的图标应该和你的第一次(手机控制中心)作业中的图标风格不一样。
► 图标应具备一定的原创性和独特的视觉特点。







► 微信APP中使用了大量的图标,例如「通讯录」、「收藏」、「表情」等,他们是一套完整的具有统一风格的图标。这个单元的训练,图标数量增加到了20+,目的是想通过训练,实现让学生对于大量图标统一的风格控制,更加深刻的认识影响图标视觉效果的种种要素。
► 通过手机截图,并运用Photoshop软件抹掉手机界面的原图标,再导入Illustrator软件,把自己设计的图标替换到相同位置,考察图标在APP界面实装的模拟效果,以检验图标存在的问题。(这部分设计内容在本文未展示)
► 因为这些通用的图标概念(「通讯录」、「表情」等),学生还是可以很容易就能找到可供参考的图标基本形状。在后续的训练中,需要改变训练内容、目标和流程,以培养他们想办法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


设计要求:
► 分别用线性、面性和扁平(渐变微立体)的风格进行表现
► 产品的图标表现,需要做出必要的简化,以符合“图标”的设计语言。
► “简化”并不是无脑的“简单化”,而是进过提炼,让绘制的图标仍然可以保留对象的特征。多一些细节描绘,可以让图标保留更多的对象特征,但是也有可能会让图标不够简洁,设计师需要权衡好。
► 一个图标三种呈现方式:线、面、扁平,他们之间在局部处理上会有细微的变化,仔细观察,关注细节。一开始就要想清楚三种呈现方式,初始的“基本形状”,就要充分考虑线面变化,不然图标无法顺畅的进行演化。










► 本单元的训练不再从「通讯录」、「表情」等通用的概念出发,而是从指定的小米产品视觉形象出发,学生没有现成的图标可以参考,只能硬着头皮去观察、分析指定的产品形象,通过思考,慢慢的演化、设计出简洁的图标视觉形象。
► 本单元的训练加入了线、面、扁平一体化的图标视觉表现,既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图标基本形状的重要性,也熟悉了几种表现方式的互相转换。

手机主题程序启动图标,包括系统原生和第三方应用
设计要求:
► 整体视觉效果统一,且能够体现“主题名称”所定义的的概念
► 主题图标相较而言,比之前练习中的的图标更为复杂
► 第三方图标要具备主题化的视觉改造和融合











► 「安卓手机主题」中的图标设计不同于「基础功能性图标」,后者大多是依附于APP内,用于实现功能入口,它们不是APP的主角。而「安卓手机主题图标」是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审美需求,他们选择主题的原则就是你的主题图标「好不好看」,这里图标成为了主角。这就对手机主题图标设计提出了很高的审美要求。
► 「安卓手机主题图标」的设计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从前面的「基础功能性图标」设计过渡到这一阶段的学习,跨度有点大。但是因为课时的限制,以及为了和后续课程实现完美衔接,我必须知难而上,尽量多安排一些课时,以解决较多的设计难点。
从课程结束后,学生完成的作业情况来看,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以下是几条教学经验总结。
► 学生通过本课程,了解了图标中基本形状和视觉表现的关系,以及较为科学的图标设计思路,基本掌握了从简洁到复杂,从线性到面性等几种不同类型图标的设计方法。
► 疏通了图形→图标→UI界面设计的知识链条,让学生开始渐渐踏入专业方向更加明确的UI/UX设计领域,也为后续的「手机主题设计」、「APP交互界面设计」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 增强了矢量软件Illustrator的操作熟练度,并把软件带入到设计场景中,为设计服务,并实现了Photoshop软件和Illustrator软件的相互协同。
课程反思:
► 在今后的相关课程教学中,不是一味的严令禁止,而是通过更加精确而巧妙的课程内容设置,有效的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规避他们的惰性,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