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美术学院2021级艺术硕士研究生中期汇报展——艺术设计/环艺

发布时间:2023年4月22日 分类:课程设计 浏览量:2591

前言

悉数春夏秋冬,四月最美,开封已是鲜花满地。河南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硕士中期成果汇报展亦如期进行。

中期汇报作品展既契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理念,也符合我校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既是学子们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的结束,也是其步入更高层次的学位论文写作及毕业设计(创作)的起点。于此回顾与展望之时,我们特举办本次展览。

4月17日上午9点,“2021级艺术设计方向研究生中期汇报展”开幕式于河南大学美术学院一楼大厅成功举行。

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杨江涛、副书记周青、院长席卫权、副院长蔡玉硕,各专业方向导师组,以及2021级全体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参加。开幕式由副院长王圣松主持。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至今已悄然过半。回首过去的一年半,我们携稚嫩而来,满载幸福而归。无数个夜晚我们挑灯夜战,思绪万千,将每一次迸发的灵感绘于图纸,将黄河文化深深植入创作之中,不断提升设计研究水准,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中赋予黄河之道的独特魅力!

为响应二十大精神,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团队长期以来以专业所学助力乡村振兴,以科技创新赋能乡村建设。团队围绕“中国精神、黄河文化、古城非遗”等融合点,植入生态康养、文旅营造、沉浸式体验等理念,全力推进开封市龙亭区黄河流域村落的修复修建,致力文化传承,服务古城经济振兴,讲好中国乡村故事。本次展览作品包括小组作品与个人作品两大部分,是每一位同学在研究生学习期间的过程呈现。小组作品以“黄河”为主题,通过不同的设计思路、呈现形式来表达同学们对“黄河精神”的解读。个人作品是以开封市旧城改造、建筑修复为主题,多元化地展现每位同学的设计思维。

黄河之道,道出了生活心声,更道出了我们的信心和对未来设计事业的畅想!

在此,2021级艺术设计环艺专业全体学生感谢河南大学美术学院为我们提供学习的平台,优质的资源;感谢强大的导师团队的引领。

2021级艺术设计环艺专业

全体同学谨上

2023年4月17日

主办单位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

展览时间

2023年4月17日-4月21日

展览地点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二楼展厅

参展人员

刘冬梅 徐建通 夏朝羽 张格格 王晓会

陈柯华 张歆浩 王静蕾 郭思涵 胡凯恒

团队作品

 

作品一:

寻回百味——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马庄村康养社区空间更新设计

 

团队成员:

刘冬梅 徐建通 夏朝羽

指导老师:

刘阳

作品简介:

研究表明,在步入晚年后,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生理上表现为身体机能的退化,如神经系统功能、抗病能力退化等;心理上则表现为对家庭的依恋、渴望邻里交往、需要安全感等。设计以此为启发,通过“一中心,两圈层”的打造,解决老年人对社区的失控感,并结合马庄村特有的地域优势,深入挖掘黄黄河文化,提出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以田园观光、休闲康养为主导功能激发老年人主导能力的多种功能复合性的康养社区。

 

作品二:

景行行止——生态修复视角下黄河流域生态走廊景观设计

 

团队成员:

张歆浩 王静蕾 郭思涵 胡凯恒

指导老师:

范存江、倪峰

作品简介:

该项目址于河南省开封市黑港口处黄河大坝沿线,项目名称景行行止,出自《诗经》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是大道可供人们行走。

“景”古意为大,延伸至此项目表示黄河大道生态之景,通过人们心理情感、人文情感的依托、五感景观节点以及四季植物的应用表达黄河之景,此归于“行”。

同时基于生态修复的原理对黄河大坝以及沿岸滩涂进行生态改造以及景观设计,以“黄河历史文脉,恢复绿色生态”为背景,聚焦黄河领域的设计,立足乡土特色以及地域特点,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以及生态价值,旨于营造依托于黄河文化气氛下大坝以及滩涂水清鸟鸣,绿色大道之行,生机盎然之景,加强公共空间的人文表达和生态供给,展示黄河景观,发展黄河文化,抒发对于黄河的敬仰之情。

作品三:

周末不远行——田园综合体设计实践

 

团队成员:

王晓会 张格格 陈柯华

指导老师:

倪峰、朱芳

作品简介:

乡村振兴成为当下热点,但通过何种途径实现振兴是一个需要探索实践的问题。小组成员前期对马庄村进行数次走访调研打算通过设计手段赋能乡村振兴,马庄村位于开封市黄河生态廊道附近,交通便利,有黄河旅游资源、特色的传统民居还有农耕文化、非遗项目,团队考虑以场地现有的老建筑群落黄河文化为依托,将亲子农庄、文化研学、休闲娱乐相结合,打造一个可学、可玩、可成长的田园综合体试点,整个场地构筑以乡村乡土文化为主线,研学娱乐为辅线,并结合数字化线上平台,分为活建筑、活乡村、活文化、活产业四部曲,在保护的基础上唤醒村庄活力,为马庄村类型村庄提供发展转型新范式。

 

 

个人作品

作品一:

双龙雅集——沉浸式宋文华体验剧场

作者:

夏朝羽

指导老师:

刘阳

作品简介:

双龙巷承载着开封市民居民俗文化,本方案拟以一个院落为核心,集众智、共创生,用建筑设计和内容设计的形式为双龙巷带来更多可能。本设计方案的核心在于通过当下流行的“沉浸式”概念打造全新的宋文化体验中心。在24号院的空间中,参观者可通过演员的表演与陈展互动来沉浸式体验宋文化。在空间设计中,采用了现代建筑材料,建筑外立面与传统装饰相结合的方式,与院落所在的双龙巷周边建筑形成强烈对比,又保有相关联系。通过以双龙巷24号院为改造案例,希望基于开封的宋文化、双龙巷的在地性与历史传承,跳出传统街区改造的桎梏,从艺术、戏剧、设计、传播、消费心理学等视角,重新审视宋文化的当代应用。以时空折叠、边界模糊等手法,探索创新业态与空间的互动关系,启发新的行为模式与消费场景。

作品二:

破土——艺术赋能唤醒活力乡村活动中心改造设计

 

作者:

徐建通

指导老师:

刘阳

作品简介:

项目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马庄村内一处旧民居建筑,村内建筑多为中原传统民居。本次设计是对旧建筑的更新改造, 打造村内活动综合体,植入阅读、休闲、社交,文化参观功能。设计以艺术赋能唤醒乡村活力为理念,以开放、共享为落脚,以植物“破土”与“向阳而生”的内涵为设计创意,为村民提供一处有的读、进得去、坐得下、玩的了的空间。新空间试图打破村内活力不足现状,激活乡村活力,丰富村内居民生活。

 作品三:

前世今生——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仰韶村特色民宿设计

 

作者:

刘冬梅

指导老师:

刘阳

作品简介:

仰韶村是仰韶文化的发源地,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设计方案“前世今生”、秉持生态设计原则,立足地域文化脉络。将仰韶文化,黄河文化,农耕文化融入建筑空间,加入智能化民宿系统,体现时代语言。打造集旅游度假、采风取景、文化科普、休闲娱乐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民宿,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像是一段历史的独白和叙述,它以特殊的媒介方式串联了过去与现在,映射出仰韶村特有的前世和今生。

作品四:

新旧.共融——马庄村村民之家改造方案

 

作者:

王晓会

指导老师:

朱芳

作品简介:

本次方案选址位于开封市龙亭区水稻乡马庄村位于黄河生态廊道附近,由于区位受限,马庄村没有支撑性产业,青壮年人口流失严重,常驻人口以老年儿童为主,村庄系统规划混乱,公共空间被严重压缩。马庄村小学目前已经废弃改为村委办公场地,但是仍有大量空间浪费,因此,选取马庄村小学进行设计改造,结合村庄旧场地,以新旧.共融为宗旨为马庄村营造村民活动中心,综合村庄原有的建筑色彩和肌理,打造集村委办公、村民信息服务站,村史馆,村民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场地,为村民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留有更多的休闲场地。

作品五:

治愈计划——基于缓解压力视角下的未来共享空间设计

 

作者:

王静雷

指导老师:

范存江

作品简介:

本方案从人的情感需求和多感官角度出发,以商业、生态、思考交流、文化等空间功能为基,以宋文化、市井文化等历史文化为引,以自然化、模块化的弹性空间为手段,用治愈人心的景观来代替水泥的冰冷。同时使用玻璃材质将保留建筑进行改造,将景观与室内空间联系起来,激发空间活力,关注人的身心健康和体验感受,来缓解人们对当今混乱的世界产生出的焦虑,建立空间联系,打造释放情绪的未来共享空间设计。

 

作品六:

唯联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作者:

张歆浩

指导老师:

范存江

作品简介:

开封市歌舞剧院始建造于20世纪60年代,多年来已成为是劳动路社区的标志性建筑,承载了社区居民几代人的回忆。设计目标是将剧院改造为劳动路社区服务中心,在保留建筑重要的外观特征和记忆印记同时,更新或重建新的功能区域,使建筑能为社区继续服务。“唯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未来的服务中心将从心灵、出行和服务多方面出发,成为社区居民眼中的一座灯塔。

作品七:

胡同里的“彩虹世界”——复兴坊更新与改造设计

 

作者:

张格格

指导老师:

朱芳

作品简介:

方案希望可以探讨如何在有限的小尺度空间中实现最大尺度的功能,不仅满足居住需求,一是打通空间,增强胡同到社会属性,二是增加三大功能空间(共享厨房、共享客厅、微型广场),三是增加玻璃联通,沟通整个院落,并且通过自上而下的社区营造将胡同中的居民组织起来,形成对话沟通,同时依托周边文化氛围,吸引年轻人群与创意产业入住,以微胡同共生真正复兴城中村空间。

作品八:

还年驻色——开封市豫剧院旧址场景提升设计

 

作者:

郭思涵

指导老师:

倪峰

作品简介:

本次设计是针对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老豫剧院旧址的改造提升。该旧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受到豫剧文化多年的熏陶和浸染,由于其文物保护性,及本体建筑改造具有的局限性,导致该场所荒废已久门可罗雀。本设计作品将开封本地老戏迷和旅客作为主要针对对象:为当地老戏迷提供一个可排练、演出的场所;为外来游客提供可以切身感受当地风土人情和豫剧文化的场地;也为当地人提供闲暇去处。旨在打造一个豫剧文化和茶饮文化相结合的多功能传统建筑焕生空间。

作品九:

汴北旧事—粮仓新造

 

作者:

陈柯华

指导老师:

倪峰

作品简介:

开封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而城北粮仓也承载着开封城特殊的历史记忆,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保护意义。对城北粮仓进行建筑与景观改造设计,以期传承场地记忆、焕发场地新生。在文化层面上,将开封特有非遗工艺运到到空间设计中,例如:年画、风筝、古鼓、宋代建筑斗拱结构等,保留历史文化记忆及底蕴,弘扬传统文化。在设计手法上,采用营造叙事性空间序列、地上与地下建筑有机联动的方式,激发场地活力、丰富空间形态。挖掘粮仓时代精神,唤醒人们往事记忆,打造一个以粮仓文化为主题的创意园区。

作品十:

花打朝——基于绿色生态下开封大众剧院改造

 

作者:

胡凯恒

指导老师:

范存江

作品简介:

秉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设计理念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设计通过对开封大众剧院进行改造,改造目标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鼓楼街1号,由于原建筑空间的局限性,分析规划后,重新构造了一个新的现代化建筑。坚持以自然、纯朴、温暖的设计理念,将其打造成一个放松身心、静谧安和的现代化休闲娱乐场所。

fcd27d fcd27d; box-sizing: border-box;">
fcd27d fcd27d rgba(255, 255, 255, 0) rgba(255, 255, 255, 0); box-sizing: border-box;">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