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江南布衣/融设计图书馆合作院校课程 | 布尽其用

发布时间:2023年4月29日 分类:课程设计 浏览量:1808

“布尽其用”项目与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染织与服装系郎青老师的《织花面料设计》课程进行了合作,其使命之一是将传统手工艺中的术理以研究的形式记录下来,为更多设计师提供设计灵感。因此在与染织班本科和研究生同学分享了项目基础研究结果后,同学们根据江南布衣理念的三个关键词衍生出来的创作主题下进行了织物创作。
课程从织物结构与图形色彩材料肌理四个路径导入三个主题概念进行演绎。

 

第一个主题是艺术探索,聚焦于传统织物的当代表现,从传统文化、工艺、材料、图形上进行探索,将东方造物的智慧和思想和现代设计融会贯通。

第二个主题是人文关怀,用织物传达情感的温度。同学们用纤维的肌理和装饰特点,思考人与织物、人与生命、织物与生活和情感之间的关系。

第三个主题是社会责任,从可持续材料再利用角度出发,思考生态环境的意识。用设计的力量在生活中去发现材料、改变材料、创造材料,使得废弃的材料循环利用成为可能,把可持续的理念贯彻落实在我们现在的设计作品当中,使设计师对生态美学、生态意识有更深刻的认识。

活动现场

老师授课现场

艾德莱斯绸作为一种新疆地区的传统织物,其制作工艺深深吸引了我,同时复古浓郁的色彩和图形呈现出的朦胧美感诠释着当地特色。

设计灵感来源于具有非常强烈的装饰性语言的敦煌壁画,其与传统艾德莱斯绸中的纹饰具有一定的关联。我提取敦煌石窟的藻井图案,几何纹,忍冬纹等边饰纹样,同时将场面与故事抽象图形化。在颜色方面,也提取了壁画中具有代表性的绯红、天青、石绿、丹秫等,鲜明的搭配与和谐的对比关系,展现出当时人们对于艺术的理解和表达,游走于古老文化感受雕琢图案承载的盛世铅华和丰富色彩给予的涅槃重生,将它们用丝线连接,串联而生,不仅仅带来视觉效果上的全新体验,也是两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也更希望能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沉淀的艺术底蕴带到人们眼前。

颜色提取于清代文物点翠,纱线选择碧色为主色。在设计上加了点翠具有的金属质感;让金属丝与面料相碰撞。最开始是根据点翠具有的特色花纹进行创作,后来根据结构和色彩进行抽象化设计。

小样在不断的尝试金属丝的表现力,金属丝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光泽色彩都很亮丽。在大样的制作时,我选择了一块做金属,一块做纯纱线,两者的对比也非常明显。肌理感彼此都不相同,金属光滑的质感,让人感觉到明亮富贵。

 

以苏州园林的窗户为灵感,用镂空的几何设计来表现窗户的形状,用清新明丽的颜色来表现窗后的景色。

徽州建筑的大门作为整个民居的重点,其位置与造型、装饰都是非常重要的。门从产生起,就不是单纯的建筑工程学意义上的门。它承载着人类发展历程中历史与文化内涵、封建的礼制,伦理道德、理想追求等。门以有形的视觉形态体现了人类长期以来的观念、信仰、理想和变迁。

该梭织面料提取了徽派建筑中门的空间关系和结构造型的特点,运用多种材料来表现“门”这个元素。希望可以通过该作品将硬性的徽派建筑中的门以柔软的织物形式进行表达。

 

情感是有肌理的,有时如平静的水面光滑如明镜,有时激情澎湃,犹如海水翻腾。

在快节奏时代里,人们很难专心沉浸在一件事情里,我们的情感也变得浮躁,不甘心安静下来去做一件事情,因此做的事情可能会表面上满满的,非常有劲儿,但内在是非常浮躁而空洞的。这些短暂的激情换来的满足感实际上只是不断向外索取而来的、大起大落、即时的快感。是浮于表面的。并不是有内而外的,自发的感受。没有办法带给内心充实的幸福感。

作品以蝶变为灵感来源,展现了一个渺小生命的蜕变历程。茧像是条条框框的束缚,平静之下蕴藏着力量。茧是禁锢灵魂之地,亦是振翅重生之地。挣扎之后是生命的绽放,是谱写在蝶翼上的绚烂的生命之诗。蝴蝶的花纹拥有动人心魄的美。

作品运用了各种综合材料,同时将梭织与毛毡工艺相结合,使面料的质感更加丰富,意欲展现蝴蝶花纹中独特的美,以及蝶变过程中生命的温度。人亦如蝶。人的自我蜕变也如蝶变一般艰辛且绚烂。希望织物能将这种力量传达到观看者心中。

 

灵感来自于人与人的社交距离。新冠疫情还没有结束,世界不同国家正在经历不同程度的疫情反弹,"Social Distance安全距离”成为生活中的高频词。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促使很多公共场所进行再设计。

通过经纬线的交织变化,用材质或颜色不用的线来表示“分界”,将社交距离通过图案的形式表现在织物上。材料上运用了温感线去表现人和人的距离,用温度来表达社交关系。用圆圈这个语言来象征安全人和人之间的社交距离。

据二手资料显示抑郁症的患者痊愈,大多是因为朋友的鼓励和家人的关心,拥抱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强大的作用,我认为拥抱是遇见温暖与力量的方式。

因此以拥抱为主题,设计了几款有拥抱含义的织片。

 

设计灵感来源于想要记录不一样的情感和感觉,感觉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引起的直接反映,这种反应是自我和自觉的感受,因此我选用红白这一对比强烈的色彩表达对温度的感受。在用流苏垂挂的形式想要表达在感觉的形成过程中,身体感受到外界,所产生的情感上的共鸣。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简单而纯碎的,我通过不同形态的流苏来表达不同的感觉。

天然的附生植物们像是地球织物,它们野蛮而美丽地生长着,它们与世界缠绵的关系,就像织物与我们的关系。地衣,苔藓是非常美丽的,像是世界在装点自己。

一直以来我对于微观的自然世界充满好奇,它们渺小却顽强生存,简单却生长在全球各地,冰川热带都有它们的身影。或许我们不曾关注藓的一生何时开始,何时繁盛,何时凋零,但是它们依然享受湿润的泥土,漫野生长。我希望我的织物们也如同叛逆、野蛮的藓,放肆地展现生机。

 

我以小草的生长为灵感,从可持续的方向出发,试图探索织物与植物,人与自然共生的关系。过程中,我尝试用不同的梭织工艺和材料的组合来模拟小草突破泥土成长的形态,并探索了许多非传统的工艺。

色彩上,选择充满活力的绿棕色系,对应概念中的植物和大地。同时我也尝试制作可生长纱线,将奇亚籽置入羊毛中捻成线,让织物真正绽放生命。样片中几乎所有的纱线都来自于提供的废旧材料,希望可以以另一种方式传递绿色理念。

果蔬的保鲜时间总是很短,超市和水果店每天的特价处理果蔬区常常有大量的蔬果被浪费。观察这种现象后,以传统造纸术为灵感,将浪费掉的葡萄皮和丝瓜皮去除,和纸浆一起榨碎后呈现出果皮自然的颜色。用筛纸框把果皮混合的纸浆铺平,无捻羊毛线整齐排列在纸浆上,再包裹着羊毛线搓制成粗线,把搓好的果皮纸线进行梭织,果皮的颜色和质感被封存在经纬之间,也是一种可持续的体现。

灵感来源于自然,是一组关于河流的摄影作品,作者通过调色方式,将河流纹理转化为可视化图形,从中我提取了三种语言,为了引起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的关注,我采取了不同类型的塑料制品。

将这种可视化语言呈现在织物中,包括塑料软管、塑料吸管、塑料垃圾袋和塑料薄膜等等材料。所以试图通过将这种非传统材料和面料进行结合,给传统制造面料增添一些创新以及引发一些思考。

因为看到许多海洋生物因为误食或被卡进难以降解的塑料而死亡的照片,所以想通过使用可食用材料制成的生物塑料的作品唤起大家的环保意识,看似被牢牢卡进布料中的生物塑料因为其可降解的特性可以轻易被去除,这是普通塑料无法做到的事。

 

在这次与江南布衣的合作中同学们抱有很大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不设限的主题给了同学们充分的想象空间,期间融设计图书馆提供了很多材料的铺垫,让同学们能够更全面地探索织物的无限可能性。相信在更多元、更具有独立个性的审美趋势下,具有艺术性与可持续性的织物设计会有普及的可能性。随着生活态度、生活方式、未来趋势的不断变化,原创性的织物设计在不断更新的大环境下,具有找到自身定位,推动创新的意义。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