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022研究生设计课程|TOD站域空间创新模式研究-6
发布时间:2023年5月4日 分类:课程设计
浏览量:3178
参与学生:杨健文 丁瑜 郭欣睿 李泽瑞
许珂 刘宇飞
主题:本课题为连续第六年的TOD主题的研究生设计教学课题。2022年东南大学与天华集团联合指导的建筑学院研究生一年级建筑设计课程“TOD站域空间创新模式研究“,试图探讨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综合发展模式下,轨道交通和城际铁路交通的交错影响下周边地块城市未来的发展模式,以探索轨道交通的发展对于城市不同维度发展的影响力。
目标:本次教学课程,从轨交站域空间的光线、流线、视线三个不同的主题出发,试图将TOD与上海城市发展中的特点相结合,如历史小街区体验、社区公园等,通过一定的模式探索与量化数据优化,带来一定的全新空间模式设计与研究。整体教学过程,体现从轨交站域基本问题出发,结合创新概念模型的模式探索,持续性的进行与设计演变之间的互动关系,由此带来TOD站域创新空间的多维呈现。
场地:课程选址位于上海市普陀区上海西站南侧,包括现状西站南广场和长途汽车站地块。上海西站既是沪宁铁路线的铁路枢纽,又是上海地铁11号线、15号线以及未来20号线的三线换乘站,区位条件较好,是连接上海的西北门户站,周边以居住为主要功能。
-
1. TOD Village——高强度TOD开发下的城市形态混合实验
TOD开发模式在带来巨大城市化动力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超大尺度对于文脉与城市肌理的割裂。同时,这样经济导向性极其明确的状态下很容易造成同质化TOD开发的典型问题。在此次设计当中,我们在考虑多方主体(旅客,通勤者,社区居民)的情况之下,汲取TOD开发模式的核心要素和交通组织方式,并针对TOD开发模式自身的固有弊病,结合真如本地的文脉肌理,希望能够打造一方独属于真如区域的地标性TOD。我们希望将高强度开发的土地利用下快节奏的换乘系统与尺度宜人,慢节奏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相结合,同时形式上给予真如本地城市肌理的形式与尺度最大化的尊重,得到一个城市不同人群能够共享的,充满活力的TOD Village。
-
2. VIEW TUBE——三维空间视线优化下的TOD设计
针对场地中人与城市(南北割裂,场站识别性差),人与建筑(空间识别性差,换乘效率低),人与人(关联性弱,缺少互动和视线交流)三大问题,设计提出以三维空间为切入点,创造视廊TUBE,提升使用者的换乘、休闲、购物、办公等体验,视廊TUBE作为城市取景器,可通过建立可见直达TUBE慢行体系,提升各换乘方式的便利性,并在各“TUBE”之间创造更多的视线交流机会,丰富空间体验,提高新建TOD综合体的共享性、高效性和活力。
设计前期通过分析主要交通方式、场地内外人流聚集点之间的视线、流线关系,构建出空间概念模型,其中视线和流线重合的部分即为“可见直达TUBE”。依据概念模型,设计归纳出慢行体系彼此之间可能存在的六种基本形态,并演化出慢行体系与功能体量的多种空间形式。
基于以上研究,对建筑中空间节点(TOD换乘要素、内部人流聚集点以及外部人流聚集点)的空间形态进行分类设计。在每一类中,节点都有各自的形成方式和空间特性。
-
3. 上海西公园站——结合采光优化的立体城市公园TOD设计
本方案旨在创造功能复合的立体城市公园式TOD,来应对场地南北空间割裂、周边绿地孤立分散、换乘空间品质不佳的问题。在设计手法上,通过抬升地面形成跨越轨道的公园,同时设置下沉空间实现交通核心地下互联,以整体性的立体城市公园弥合割裂的城市空间,形成流线独立且视线关联的游憩慢行体系与换乘快行体系。下沉空间作为上下叠合的连接贯通节点,将城市公园渗透进入地下空间,起到优化地下空间体验的作用。在设计过程中通过软件模拟分析对方案进行了采光性能优化,以满足不同空间的采光需求。由此实现TOD中交通、公园、光线三者协同作用,为行人与游客带来换乘便捷、景致宜人、阳光充沛的上海西公园站的体验。
答辩现场照片: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