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23届研究生展|首饰艺术研究、智能科技与可穿戴设计、时装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3年5月18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1758

 
/首饰艺术研究/
Jewelry Design Research
首饰设计方向深入当代首饰文化的研究,将首饰理解为一种流动的阐释结构,依据其所提出或试图提出的问题来界定自身,经由首饰本身的语言结构投射出人与社会的关系状况。并将“首饰”作为话题和方法,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对首饰内部及外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考察,以此为路径探求差异化的认识和想象的潜力。教学宗旨在于培养学生善于超越偏见与迷信,具有批判与独立的思辩能力;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审美品位、建立独特设计理念之同时,在宽泛而精良的工艺实   践氛围中帮助学生获得自由表达、设计的能力。
 

 

01
《环形废墟》
作者/孙嘉艺导师组/滕菲教授、张凡副教授、李湜研究员(外聘)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创作以本人所撰写的同名虚构小说《环形废墟》为背景,并以《沙器》、《时间模型》、《剧场》三个主要部分,呈现了故事中关于生命与时间的第一人称体验。

三个部分的作品均提取自小说中的物像,并基于物像背后的隐喻进行作品整体的场景式构建。通过物体形状、材质等元素的相互呼应,实现在同一场域中彼此的观照,共同表现生命所赋予时间的感性状态。

 

责任导师寄语 

孙嘉艺以自己撰写的同名虚构小说《环形废墟》为背景,其中“沙器”“时间模型”“剧场”三个部分的作品均取自小说中的物像,并以其背后的隐喻构建出一场关乎生命与时间的个人体验。作品以情境的态势为动力,贯连起多重叙事的可能。整个场景式的装置作品采用多种媒介呈现,如“沙器”——数字生成的流沙视频,“时间模型”——手工制作的精良物件及“剧场”——综合了多种材质铸就的神秘场域,还有私人衣物上悬挂的金工首饰和没完全开启的帷幕外乐谱架上的小说文本。

小说里的故事似乎是不可读解的,因为在她开讲伊始就允诺了多重时间。我们一旦用文字开始“读取”,各当下迭杳而去的时相就会交织起繁密的波痕,我们却无从抓住任何一刻。沙,屯堆、流泻为一山峰。场景中的首饰是计时器,时间以停为刻,却一刻不停。而不断归零使时间得以收入囊中,成为不可见的宝物。

 

——滕菲教授

 

02
《母体机器》
作者/王涵导师组/滕菲教授、张凡副教授、李湜研究员(外聘)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我们的感官被机械、人工智能包裹着,人的身体与机器的边界逐渐模糊。作品借“母体”隐喻当下被技术与信息包裹的环境,机器孕育、塑造人类。作为母体机器的“孩子”,每位观者通过增强现实的首饰佩戴被赋予了身份。作品中母体机器的碎片以首饰的方式显现,人类身体行为及现实环境数据信息实时影响屏幕内首饰的变化。这是技术的规训,又是真实世界的表达,作品探讨当下技术环境中人们游离于二者之间的纠缠。

 

责任导师寄语 

在机械和AI将我们包裹的“母体”中,身体与机器的边界逐渐模糊。王涵认为,首饰正是在这样的不确定性中,以特有的方式为主体赋予了新身份。

实体作品的佩戴实时影响着佩戴者于数字环境中的自我成像,而虚拟的自我形象又影响着佩戴者的实际行为。一个更为整全和迫真的他我必将于技术环境中诞生,主体也由此新的自我表象获得“我”的人称及“我”的身份。王涵将首饰在传统意义上的装饰性转化为动态的数据标记,使得这一基于新构造的自我在虚拟背景中逐渐被辨认和识获。

 

——滕菲教授

 

03
《适婚青年邢一琳》
作者/邢一琳导师组/滕菲教授、张凡副教授、李湜研究员(外聘)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二十八,一个适婚的年龄,我与男友还未决定走进婚姻。都说不想结婚生孩子的人最适合步入婚姻,因为他们深知这份责任的不易,结婚率生育率日益低下,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年轻人更理智,对独自生活更加自信,所以在二人进入婚姻时会权衡婚前婚后自己的利益变化,但生活中算好的数字一定是随时在变的,且感情因素不好定量,所以即便准备好一切,仍是需要一股冲动的勇气去进入人生的下一阶段,那么婚姻关系又在人的一生中居于怎样的定位?

 

责任导师寄语 

邢一琳将“即将步入婚姻”这一重要人生阶段带来的思考转化为了一件参与式作品,表达了适婚青年群体普遍面临的问题。

高台上,为了ta能戴上刚好合适的戒指,两人需合作完成指圈的测量在精细的尺度把控中体现出由矛盾引发的张力:在为“那一天”做足准备的考量本身却阻挠着“那一天”的到来。观者由生活琐务构筑的高台邀请着踏上前去,恰似新人深知这份责任的不易,分享着、体验着、给予着邢一琳步入婚姻所需的勇气。

 

——滕菲教授

 

04
《如镜》
作者/张亦伦导师组/滕菲教授、张凡副教授、李湜研究员(外聘)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选取风凌石为对象,模拟再现出其“双生体”,意图给观者带来视觉的新鲜感与心理的满足感。世界上没有两条相同的河流——将首饰置于同样具有“双生形式感”的如同流淌着的河流的书中,展现如镜般“双生”的魅力。“双生”亦可作为一种视觉修辞,将这种看似意外的特殊视觉形式实现为艺术语言的有意与必然。

 

责任导师寄语 

逝者如斯,而顽石亘古。世上没有两块相同的石头,岁月琢磨出差异的极尽;它们不可能一样,却又在最可被区分的意义上可能一样!张亦伦发现了此等两相难辨的“雷同”和双生现象的奇妙对应。

灵犀、约定、契守......情感连结使一个生命获得“加倍”。张亦伦从艺术作品中发现的“双生”的新涵义迥别于任何其他领域中对此生殖现象的定义,它更像是主体间的心灵同步和彼此留驻。作品中效仿真石的手作之石与真石被同托于舒缓展开的书页上,仿佛两两同声,又彼此顿挫。双生如镜的风凌石在状如涟漪的金属基座抓嵌下,生成了一对对双生之相的首饰抑或一道道充满东方意蕴的风景,为我们呈现出别样的精彩。

 

——滕菲教授

 

 

 
/智能科技与可穿戴设计/
Wearable AI Technology Design Study
智能科技与可穿戴设计研究是基于人工智能化时代工业发展的新生态——机器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而产生的跨艺术与科技的新学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科技正在改变人类未来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帮助人类有智慧地用最小的能源去创造最大的价值。“智能化”产品和设计(媒体,产品,建筑)在迅速地改变社会,生产与生存。可穿戴与智能科技设计研究将着重研究如何运用智能科技,赋予服装对内(身体)和外(社会)超强的感知和交流能力。时装是人的皮肤,不再是仅仅是用来保护和装饰肉体,身体将通过可穿戴智能时尚与外部世界交流,服装的功能不再单一化:她可以根据人的指令,既可以封闭又可以“敞开”。她可以是人体器官的延伸,借助“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完成其它器官无法承担的大小工作,比如:远程感知与情感交流。 

 

 

01
《错位》
作者/晋长毅导师组/陈小文教授、吕越教授、滕菲教授、ClivevanHeerden教授(外聘)、邓天绪(外聘)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知觉经验的背后蕴含着人内心隐秘的情感,其中,触觉是具备较强普适性的情感记忆。触觉的错位,亦是主体性的错位。《错位》旨在营造两人的触觉错位体验。两位穿戴者身处不同的空间,但他们的触觉感应设备会根据身体数据变化而产生远程互动,借助自己身体去感知他人经历。作品中的盔甲失去原有的防卫功能,转为入侵式的刑具,对身体痛感的再现、体会、理解,使身处不同空间的个体实现情感连接,穿戴者在感知他人触知体验的同时,可更为清晰地意识到自身的生命存在。

 

责任导师寄语“错位”是一件唤醒人与人深层次共感的艺术作品。凝聚了晋长毅多年来对科技文明时代的人性问题的思考。科技与身体,身体与存在,自由与伦理相互制约所带来的极度矛盾,为作品蒙上淡淡的忧伤。

——陈小文教授

 

02
《对岸》
作者/张晓芳导师组/滕菲教授、陈小文教授、吕越教授、 ClivevanHeerden教授(外聘)、邓天绪教授(外聘)

 

《对岸》对比了真实与虚拟交错的冗杂感官体验,将身体借由可穿戴媒介与其链接,形成真实与虚拟场景并置的身体感应交互空间,试图对日常生活场景进行诗意呈现。当身体接触穿戴设备时即可触发影像动态与气囊装置“呼吸”状态。屏幕中反馈到视觉的植物飘动形态结合气囊产生的植物声音“错觉”,意在营造“眼见为虚,耳听为实”的氛围,生成模糊虚拟与真实界限的体验场景。作品用思辨艺术的方式讨论可穿戴科技与影像对日常记录本质以及对身体感知形式的变革。某一单义的媒介是否能延伸我们身体的感受?日常生活的真实与虚拟的界限是否在逐渐模糊...?

 

责任导师寄语张晓芳敏锐地捕捉到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与生存体验间的微小错轨。她以日常生活为视角,恰切地以其通常不被反思的寻常性、前构成性,提示出了现象学对思维主体所裁定之世界的质疑。

屏幕中被风拂动的树丛由真实的气囊发声,视听两异,却同为“一物”。生活世界中“如此那般”的东西或许已然换面,它的悄然改变首先被感知,而后才得以被思——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物还是那个事物吗?作品以身体嵌入感应装置的行为作为此现象的触发,反映了快速更新的物理环境与心灵间的认识问题。

——滕菲教授

 

03
《身体规训》
作者/杨睿卓导师组/陈小文教授、滕菲教授、吕越教授、ClivevanHeerden教授(外聘)、邓天绪教授(外聘)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提及,“媒介是人身体的延伸,但同时也让身体截肢。”可穿戴设备作为媒介,是新型技术的“牢笼”,是对身体的规训。因为对技术的依赖成瘾,麻痹了人们对自我截肢的痛苦,最终忽略了对自身的身体感知。作品通过在穿戴过程中身体活动的各种受限制唤起佩戴者的感知能力,体会到技术牢笼的规训。三件作品分别是肢体的“束缚”、行走的“尺度”和头部的“平衡”。作品“束缚”中,佩戴者肢体相对静止时带子缓慢释放,当佩戴者手脚产生动作则会迅速回收,并在拉扯中向四肢施加力。作品“尺度“中,佩戴者在行走过程中腿部受到限制,需有大幅度的手部动作才能释放双腿,但此时展开的机械结构会妨碍人的活动空间。作品“平衡”中,佩戴者需维持头部的平衡,否则会启动顶部的喷水装置。 

责任导师寄语《身体规训》由三件可穿戴设备组合,讲述一个符合逻辑的道理:用来增强肉身的科技产品,给穿戴者带来的是“规训”。杨睿卓的深刻之处体现在她用略带幽默却又锋利的艺术语言,引我们发问:是科技将“规训”强加于我们,还是我们情愿地接受“规训”?难道不是我们在不休止地消费科技吗?

——陈小文教授

 

 

 
/时装艺术研究/
Fashion Design Research
时装是一个快速流转且高度多样化的国际性实践,同时,时尚也帮助人们对于理解自身文化价值观提供了历史性与社会性的重要意义。时装设计方向立足时尚语境与服装艺术本体,旨在培养关注人类生活与文化方式时代进程的创作者。在艺术语言上,将服装理解为一种将生活方式形态化的文化传输媒介,挖掘自身与时代的对应与潜质,在世界更迭变革的背景下以服装艺术语言去探索未来生活的优化可能。并在社会语境下,呼应社会价值与人文观念的价值创造者,及具有广阔视野与合作精神的时代开拓者。
 

 

01
《同胚》
作者/邓鹤导师组/吕越教授、强勇教授、李宁副教授

作者尝试寻求一种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思考的新角度。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服装无论如何改变,都始终围绕着身体的空间展开。将不同时期传统服装裁片并置,将服装由三维向二维展开后,可以得到纯粹的线与面,而传统文化的包容并蓄与谦逊就体现在这微妙的变化之中。再通过对于二维裁片的重塑,形成全新的、围绕身体的空间。

 

责任导师寄语邓鹤同学通过对英国设计师侯赛因·卡拉扬的时装设计与时装艺术作品的系统研究中得到启发。他将探索时尚文化、地域文化和民族传统服饰融合的思考路径,以服装平面裁剪原型板片为切入点,通过不断解构重组得到一系列图案与形态和造型。这组时装艺术作品,立意明确、角度新颖,表现出他在服装综合材料方面的专业素养,通过组合叠加,得到相对完整的有视觉冲击力的呈现。

——吕越教授

 

02
《记忆的形状》
作者/赫然导师组/吕越教授、强勇教授、李宁副教授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作品《记忆的形状》从秀场视角入手,在研究中首先聚焦于时装艺术中的Unwearable Art,专注于探索服装作为一种艺术媒介的可能性。灵感源于我对自身成长路径流变、个人与集体的身份认同等问题的关注与思考,记忆和形状本就是对立的,抽象与具象的矛盾,记忆承载着经历、情感、长久以来凝结成历史与文化,并影响着个人的发展 我将视角置于童年成长的城市之中,将北方城市独有的冰晶元素放大,特有的自然气候与环境给予其千姿百态的裂变形状和不确定性,也映射了个人与群体成长与发展的多样性。描摹微观视角下的自然环境,用冰晶、冰河、冰雕、植物、光影等为概念元素,借用身体将抽象的记忆描摹出具体的形状。在秀场中所承担“不可穿服装”的载体就变成了集艺术性概念、实验性材料、非功能性需求等多要素的综合艺术形式。希望通过我的作品来展现服装的多元化表达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文化性,艺术性和对于时装设计领域的边界拓宽的重要性。

 

责任导师寄语赫然同学一直聚焦于时装艺术的研究,本次作品《记忆的形状》围绕时装艺术理论中的“不可穿服装”展开创作。她从自身成长背景为切入点,融入城市元素对于个体记忆的影响。尝试将非服用材料的造型塑造与款式多变的服装结合,用夸张的手法模拟植物结晶的状态,配上植物与冰花图案的数码印花面料时装,将记忆的形状定格,形态各异的廓形组合,宛如一座冰晶花园。并佐证了“不可穿服装”(Unwearable Art)存在的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吕越教授

 

03
《七日》
作者/庾晨溪导师组/吕越教授、强勇教授、李宁副教授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以时代洪流下的处境为出发点,在大环境下产生时间感的迷失,体验到生活在短期性的轮回中度过,并从过程艺术中提取观念。七日代表一周下的循环,逐渐叠加递进,环环相扣首位呼应。所有的东西都由一针一线组成,这个过程当中代表了时间的无尽与迷乱,也同时应对了过程的一个煎熬,又或者是积累目标的方式,而这样重复性的行为就是我在相应时代下体验最深的东西。

 

责任导师寄语 

庾晨溪同学在创作过程中将针织的软材料与金属结合,探索服装作为软雕塑的可能性。以针织技术为基础,通过服装的廓形、肌理、形态、材料质地等变化,来强化在实践中作品的时间性、自主生成性、任意性以探讨关于循环时间的创作主题。并强化过程之中对于“当下”的体验。

——吕越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一级学科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获批学科,已经建成涵盖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公共艺术与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与科技、艺术设计学、工业设计等目录内的二级学科,以及自主创设的出行创新(交通工具)设计、社会设计、设计管理、创新设计、系统设计、危机与生态设计、艺术治疗、服务设计及设计策展与空间叙事等新增二级学科。同时,在保持现有学科口径范围优势下,设计学科以对中国社会未来形态和经济模式整体研判为基础,以积极应对全球科技、经济和社会变革为契机,以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立场和全球意识的顶尖人才为目标,以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举措为根本,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

 

面对新时代的形势变局、产业变革、危机与挑战,深刻研读新文科建设内核,设计学院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需求、新变化、新阶段、新特征为依据,将设计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等其他专业集群相融合,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提出的新命题、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中,创造新方向、新标准及新价值判断,并研判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政治、经济变化,以人类既有的社会组织结构、生产与消费方式为课题研究切入点,以学科专业划分为工具与方法,构建危机意识主导的全新学科教育架构与学科资源整合平台,全面聚焦应对人类未来生存模式的思考与行动。

 


 

更多资讯可关注CAFA设计学院官网

http://design.cafa.edu.cn

 

 

<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