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23届研究生展|产品设计研究、可持续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3年5月28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2705
消费社会中,当产品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就产生了定义上的分化,形成商业中不同的品类和产品定位,因此被打包成组的功能,被创造成市场中琳琅满目的“需求”,作为商品,填充在人们的生活中,因此功能的“冗余”就出现了,伴随而来的是产品的短命和抛弃。
我以控制器为例,基于论文研究的惜物观造物逻辑,试图打破众多以手为交互基础的控制器之间在消费社会中形成的分化标签,仅基于控制需求的本身,以及以手为控制动因的基础上,设计了底层模块化的BULK控制器,以“散装”的方式构造产品功能,并以功能模块的方式呈现功能与需求之间的最小公因数,延长增强产品延展性和耐用性。
该毕业设计作品主要从惜物观理念中,底层模块化的造物逻辑出发,试图打破消费主义下的产品与需求的直接对应关系,转而从底层构建功能与需求的基础逻辑,提高产品延展性及其耐用程度,形成了现代产品构成形式的新视角,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批判性。但对于产品功能与物的对应贴切程度上,此作品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赵斌教授
“核”系列课题探索了如何利用核桃壳这一可再生原料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得到更多的应用。中国是核桃生产大国,每年会产生上百万吨的核桃壳,一部分工业生产线中的核桃壳会被制成颗粒用于工业和养殖业,但依旧有大量的核桃壳以填埋或焚烧的方式“回归”自然。
核桃壳本身具有一定硬度、微孔结构以及很多生物质成分,在成为土壤的一部分之前,能否还有其他的可能?因此,本课题以核桃壳为例,从色素提取和制作复合材料两个方向入手,探索了核桃壳水彩、核桃壳染料、核桃壳硬质与柔性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通过这些探索,希望能够发现更多核桃壳的再利用可能,让这些资源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
深入挖掘核桃壳再利用的潜在价值是罗慧芝毕设的研究方向。通过毕设展览大家可以了解她在料性实验、工艺推敲、造型可塑性、应用风格化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实践探索。虽然由于疫情干扰没能亲赴核桃产地探索合作的可能性,使得最终落地与预计品牌化还是有一定的距离,但此项课题认真研究的过程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李卫教授
武汉保成路夜市作为一个周期性的城市景观展演(Performance)行为,市集展示道具是市集场域的物质营造,是集中的情绪共感。在日益流动的社会下,潮汐变化的夜市成为包容且有烟火气的精神休憩地,夜市社群性的构成和“附近”社会的组成,带来了文化再创造和场域生产,《非正式插件商店》旨在共同的社会想象下完成场域间的适应性转换和及时性满足体验。以年轻世代的兴趣社群社交和模块化共享为设计理念来解决这种非正式问题,非正式插件概念将模块化和社区共同体相结合起来,希望创造一个灵活的共同生活社区。
该毕业设计关注传统夜市消亡和夜市适应性、生产与社交的激活等诸问题,多维度的融合市集展示道具使用场景,将其分解和延展为社交服务产品来深度研究与设计。在数字技术的渗透下,从适应性产品到社群平台系统的多模态呈现,对现阶段我国市集鼓励政策的执行与优化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赵斌教授
将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压力转换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可持续设计研究的责任与使命。作品用设计视⻆观察老龄化人群与老龄化经济问题,将企业的礼品需求、老人的社会参与诉求、社区的建设愿望用设计手段调和成新的协作模式——手工制作工坊,并转换为社会经济价值。作品呈现了系统全貌、老人制作的作品、工坊实践现状、成品包装等,老年群体作为曾经的社会建设者,应该享有持续社会发声的权利,或能贡献予社会更多的价值。
针对中国不可忽视的老龄化问题,胡夏莎丽试图从可持续设计视⻆提出一套由设计师将社区老人的潜能与社会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实施方案。这项研究面对的社会问题非常复杂,需要跨越原有专业的局限,尤其还要克服深入生活时疫情的困扰。基于上述挑战,从此次毕业展示我们可以欣慰地看到“求真务实”的探索精神,而这一点是当下最需要鼓励的研究态度。
——李卫教授
4.37g是一颗苹果的碳排量,而在4.37的数字之外,看不见的是围绕着一颗现代水果的全生命周期的生产。当下,非在地与全球中心化使现代生活早已被构建,人们对于使用的物品,食物等等都因为生产的全球化与分工产生了巨大的系统遮蔽性,变得难以追溯所使用的物品都成为了一种生活里"日常的陌生物",个人与消费物品的碳关联也被切断。为了传达其遮蔽性,作者将一颗苹果从生产到消费者嘴中需要流经的"所有物”与其碳排整理成图鉴,试图用繁复庞杂的苹果"中介物”来构建关于一颗苹果的碳排叙事。
研究可持续设计需要多维度学生共同探索,将社会问题视觉化是罗家俊入学以来十分明确的研究方向。此次毕设聚焦一个苹果的相关碳问题,将“不可见”的隐性问题变成“可视化”。正是基于此项研究的启发,才促使我们将可持续设计的研究生课程定位为“发现并揭示问题”。针对当下复杂的社会问题,认清实质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
——李卫教授
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重要挑战,低碳化发展成为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层面关注的焦点。作品针对社区空间场域,设计出一套低碳社区模块化工具包,工具包中包含:问卷调研、服务流程、平面设计、产品设计,实践过程中根据不同社区调研的不同问题选择工具,利用社区的特殊空间放置工具包中的工具,从而得到循环的低碳生活方式,引导社区居民参与以及普及低碳生活方式。
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张嘉容通过近三年的学习实践,把过程中涉及的各种方法融会贯通地设计出了一套针对社区的工具包,通过毕设展览大家可以了解部分方法的实际效用。这项研究虽然处于初级阶段,但希望对可持续设计研究领域有所借鉴价值。
——李卫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一级学科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获批学科,已经建成涵盖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公共艺术与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与科技、艺术设计学、工业设计等目录内的二级学科,以及自主创设的出行创新(交通工具)设计、社会设计、设计管理、创新设计、系统设计、危机与生态设计、艺术治疗、服务设计及设计策展与空间叙事等新增二级学科。同时,在保持现有学科口径范围优势下,设计学科以对中国社会未来形态和经济模式整体研判为基础,以积极应对全球科技、经济和社会变革为契机,以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立场和全球意识的顶尖人才为目标,以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举措为根本,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
面对新时代的形势变局、产业变革、危机与挑战,深刻研读新文科建设内核,设计学院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需求、新变化、新阶段、新特征为依据,将设计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等其他专业集群相融合,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提出的新命题、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中,创造新方向、新标准及新价值判断,并研判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政治、经济变化,以人类既有的社会组织结构、生产与消费方式为课题研究切入点,以学科专业划分为工具与方法,构建危机意识主导的全新学科教育架构与学科资源整合平台,全面聚焦应对人类未来生存模式的思考与行动。
更多资讯可关注CAFA设计学院官网
http://design.cafa.edu.cn
<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