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2023届研究生毕业设计展(一)

发布时间:2023年6月9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1983

付路瑶

 

2023届中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研究生专业:设计学

导师:凌士义 教授

 

 
导师寄语
付路瑶同学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思想积极上进,有良好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热情稳重,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敏锐聪慧,有突出的洞察力和创新能力;坚韧不拔,有难得的耐力和意志力。为人正直,礼貌真诚,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相信这些经历和积累都将成为其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希望其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将继续保持并发扬严谨治学的作风,兢兢业业,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学生展望
脚踏实地、笃定前行,扛起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持有平实之心,才能在精专业勤学习之“道”上厚积薄发,才能闯未来长远之道。
01摘要
本文以乡村空间场所营造作为落脚点进行研究,探寻农旅融合发展模式与我国乡村环境空间氛围营造之间的关系。通过走访调研的方式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根据调查内容进行研究,采用泛读和精读的方式,对研究的课题相关资源进行分类,取与本课题相关的精华进行整理和思考,进而选取国内与本研究课题相关且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进行深入分析,横向及纵向对比分析课题相关观点,根据研究方法分析并总结在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下,场所精神介入到乡村空间营造研究的方法及原则,以设计实践为目的,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结合本课题的论点,借助解决实际的相关项目来验证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课题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部分: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相关概念界定,以其理论发展为源进行深入研究,以理论融合实地探究等方式对乡村聚落场所精神塑造的相关实例展开研究;其次,对农旅融合和乡村空间场所营造进行耦合关系分析,探索农旅融合和乡村空间营造的必要性及相互影响关系;再次,分析乡村现存问题及影响因素,总结归纳出乡村环境空间营造方法、乡村空间设计原则和规划策略;从次,以赵楼村公共空间作为实践对象,听取当地发展建设需求,对其环境现状进行分析,展开以关注乡村场所精神为关键的农旅融合模式探索及方案设计,对本论文论点进行实践检验。最后,进行总结并展望为日后继续研究打好基础。

 

关键词:乡村聚落;农旅融合;场所精神;空间营造

02课题研究背景
(1)当今农旅融合政策的支持,农旅融合成为农业发展新模式,乡村振兴成为发展的重要推手,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发展农村相关产业,打造特色乡村的愿景也正是在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支持下得以实现。(2)对乡村环境现状的营救,大部分乡村农业及人居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和体制不健全,乡村人居环境保护形势依旧严峻,加强农村环境建设是改善农民生活环境、营造旅游胜地、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水平、保护人民切身利益和健康的重要法宝。

(3)基于生态性设计发展的思考,乡村聚落中更新迭代遗留下的物件不应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旅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销声匿迹,反而这些旧物件承载着乡村记忆和乡村特殊存在的场所精神氛围。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将旧物进行高艺术性的设计及应用,再创作的形式也会因其创新而多元化、多样化。

(4)对乡村场所精神的召回,乡村中的场所精神体现在人际交往交流中,也正是新农村建设下逐渐漠落和消亡的,这种场所氛围感的精神营造不仅需要村落中村民的配合发展,更需要能够吸引村民和其他地方人来的特色建设共筑美好村落发展。

03课题研究意义
通过农旅融合发展模式介入乡村聚落中进行景观环境及空间的营造,能够以点带面带动乡村中经济、文化和人居环境的改善与提升。通过对美丽乡村发展建设,不断突出特色和发展成效,推动人文、旅游、经济等各方面深度融合发展态势,使得当地群众不断提升幸福感和安全感。让城市居民通过旅游的方式回归乡村中,住特色民宿、体验村落传统手工艺、感受乡村独特文化魅力,缓解工作学习的压力与焦虑。场所与记忆是互相依存的关系,人们在建造和使用场所的同时留下了关于场所独特的集体记忆,不同于城市场所相对明显的造型特征,村落空间的场所精神表现得较为隐性和分散,因此人们对场所的记忆也相对模糊。以此为理论基础,以乡村聚落的设计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在农旅融合等相关政策的影响下如何正确地进行设计行为。本课题研究为我国乡村发展探寻村落场所感和集体记忆,助推乡村空间设计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04课题研究内容
本研究课题主要围绕乡村聚落空间进行营造与具体研究,并结合当今时代发展政策背景,融合社会学、哲学、建筑学等学科多维度思考,研究场所精神在乡村空间环境中的应用与实践。乡村聚落空间是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村落当中的每一部分都是乡村脉络的生命体,乡村处在不断地新旧更迭发展之中,乡村空间所表达的场所感和乡村记忆在逐步消退,重拾乡村空间的氛围感,营造乡愁记忆呈现出必要性。作为设计学研究领域的学生,在运用自己所学知识理论,从设计美学视角入手,深入研究场所精神对乡村聚落空间的深层影响意义,意在采用设计的手法在乡村空间中进行乡村景观与院落等方面的营造,村落环境发展出与之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唤起村民百姓浓浓的乡愁,提高村民对村落发展的高度认同感,配合乡村聚落发展农业的同时,与旅游业深度融合,以点带面促乡村空间环境进步,带动农业、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05农旅融合与赵楼村空间场所精神营造耦合度分析
耦合关系分析策略图
农旅融合与乡村聚落空间营造耦合关系图
06乡村空间营造方法与策略分析
笔者在对乡村聚落场所精神塑造能够有效带动乡村空间环境营造和旅游业发展的实例探索后,本章总结了乡村空间聚落营造原则和方法策略。在乡村环境中现存问题及影响因素较多,制约着乡村自身发展和旅游建设,在乡村空间营造的过程中应以农旅融合为主导模式发展乡村环境,并关注乡村自身环境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造和自身品质提升。而设计原则需满足乡村当地建设,以设计注重整体性、环境空间功能性、乡村可持续发展和文化环境融合等原则乡村人居环境空间提升。乡村空间场所氛围的提升,对乡村空间环境发展能够有效地留住村民、吸引游客有着重要支撑作用。

对乡村公共空间场所规划在设计策略上达到联系当地环境、表达文化语义、关怀心理行为、体现公共属性等内容进行有效展开。需存在着设计功能有效把握灵活性,使用方式做到多样化,满足不同需求情况下相适应的原则,以此提高场所空间的利用效率,达到乡村空间营造有效进步和发展。

07赵楼村场所空间营造分析
08方案实践
滑动查看更多
赵楼村中虽道路纵横有序,但道路相似性较高,无明显地标和特色标识,使得初入此地的人难以区分,其导向标识系统较弱。此外,村民与朋友在约定相遇地点时无法准确定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交往。通过实地观察发现,赵楼村的地标性位置(学校、村史馆等)能够帮助村落建立口袋式小公园,一方面能够缓解人们聚集在道路上造成的道路拥堵情况;另一方面,口袋公园能够满足村中腿脚不灵便的老年人随处就可以歇脚,邻里间坐在一起攀谈闲聊,促进邻里间关系,也可用作村里朋友间谈事约会的地标性节点。口袋式公园节点的设计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的村民日常社交的需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建设成为当地有独特韵味、别致风情的美丽乡村。
滑动查看更多
打破单纯的广场舞台的观念,转而将游园应用到广场环境中,打造中心式广场,以多功能游园设计兼顾村民交流和村落宣传推广,吸引游客和村民前来,采用廊架式结构做休息区,倡导多民参与,多民互动,多民社交,为乡村增添村落场所空间精神。在广场大面积的空间设计中,采用村落特色元素融合现代材料并建的方式,对乡村地标型场所进行更新,以设计助力乡村氛围感营造,增强村民互动性和游客体验感,为赵楼村发展汲取乡村场所精神。以古典园林中景墙照壁形式作舞台背景,融合赵楼村对乡村大舞台的需求,将景墙和舞台背景墙融合,达到一墙两功能。此外,凸显赵楼村的乡村特色,旧物新用,赵楼村老物件可作景观小品丰富广场特色氛围,采用“挂”的形式作展示墙来体现乡土韵味,儿童娱乐区和健身运动区采用传统木材自主设计的形式,为游客带来乡土体验感的同时,引发村民爱家情感共鸣,为赵楼村发展农旅融合营造场所精神。

09展板展示
滑动查看更多
10漫游视频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李艺

 

2023届中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研究生专业:设计学

导师:凌士义 教授

 

01  研究背景
在时代的发展以及思想观念的转变过程中,女性的社会地位在不断地提高,在居住空间室内设计方面,两性的区别也越来越明显。因为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等原因,女性对于居住空间的室内设计的情感追求变得更高。但是现阶段的居住空间,室内设计仍然在追求共性设计,没有考虑到两性在设计需求和审美观念方面的差异,无法满足女性使用者的特殊性,差异性的情感需求。唐纳德·诺曼在情感化设计中指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情感需求是必须要被重视的。在当代社会中,女性不论是经济收入水平还是受教育程度,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生活中她们更加追求自由与个性,在精神以及物质方面也有更高的诉求。
02研究意义
目前市面上现存的居住空间设计仍多以男性作为主宰地位,相比较于女性内心的柔软脆弱,现存居住空间更符合男性的生活习惯和心理,而这已经不能满足青年女性的特殊需求。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闺房文化是中国独特的文化现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由此对于二者审美融合研究具有以下四方面意义:1.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2.满足现代女性的居住需求,提高女性的居住体验和生活质量。

3.推进空间设计的创新和发展。

4.促进文化和社会的交流与融合。

03研究内容
1.传统闺房空间审美特征(1)传统闺房空间审美具有简约而典雅的特点。

(2)传统闺房空间审美注重以木饰为主。

(3)传统闺房空间审美强调红色和金色的重要性。

(4)传统闺房空间的布局注重合理性和功能性。

(5)传统闺房空间的设计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滑动查看更多
2.现代女性居住空间审美特征(1)合理利用角落、注重储存的空间结构和布局。

(2)简洁明快的色彩搭配、简约流行的装饰风格。

(3)实用的家具风格、温馨舒适的配饰、个性化的装饰品

 

滑动查看更多
04融合策略
1.空间结构和布局的融合策略——功能划分、流线和交通、比例和尺度。2.色彩和装饰的融合策略——色彩搭配和配色原则、装饰元素和风格选择、空间光线和氛围营造。

3.家具和配饰的融合策略——家具选型和布局、配饰选择和摆放、功能性和美观性平衡。

4.智能家居应用——智能照明、智能家电、智能安防

滑动查看更多
05设计实践
1.项目概况设计实践选址在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朗悦公园府,郑州市作为新一线城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女性生活也充满了独立自由。集住宅、商业、办公、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位于郑州市高新区经开第一大街南侧,总占地面积约为32万平方米。有多个公共配套设施,注重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2.设计理念(1)强调舒适性。

(2)强调功能性。

(3)强调个性化。

(4)强调文化性特征体现。

(5)强调形态元素体现。

3.设计方案一·居住于家庭的女性空间设计设计实践的第一套方案是和父母共同居住的女性青年,家庭生活以父母为主导。由此居住在家庭之中的女性不仅需要考虑女性个人因素,还需要满足家庭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的需求。同时青年女性思想和生活方式也需要有独立的空间和审美倾向。对此根据本文课题论述的设计理念提出空间划分新方式和装饰审美新需求。

公共空间效果图
卧室空间作为独立性、隐私性最强的空间,提升其空间功能划分有助于青年女性在生活中需求的满足,设计方案满足对于功能性和审美性平衡的设计原则,结合现代女性生理活动和心理需求的分析,对于女性居住卧室进行重新规划。本次设计方案中的青年女性性格内敛安静,接受过高等教育,注重私人空间和空间文化气息布置。由此其卧室空间多采用半围合式设计,满足多重功能。
女性卧室效果图
方案主卧是父母居住的地方,本设计方案实践家庭中父母年纪较大,与青年女性功能划分有所区别的是,他们对空间布置要求更注重便捷性,功能齐全、简洁明了更加符合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书房作为现代居住空间中越来越被人关注的场所,是家庭成员学习、长时间办公的地方,是居住空间中文化氛围最浓厚之处。
主卧及书房效果图
居住空间的设计除了大面积功能空间以外还有辅助功能空间,例如厨房、卫生间和阳台,这些空间看似无关紧要,实则也要进行风格统一的设计。
辅助空间效果图
2.设计方案二·独居女白领居住空间设计第二套设计方案是为单身独居女白领的居住空间设计,设计对象受教育水平高,热爱传统文化,性格开朗大方,喜爱社交和旅游,拥有自己的事业,经济收入稳定,家庭条件较好。本设计方案是为该青年女白领独居空间,主要以该青年女性审美和性格特征、生活需求作为设计目标,结合本文提出的设计理论,打造出属于中国青年女性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既舒适安逸、展现文化素养、又功能齐全的独居女性居住空间。

(动线分布图及功能分区图)
相比较于男性,女性更加享受独处的时间,独居生活使女性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式度过自己的休闲时间。并且独居女性往往都有较好的人际交往关系,以及充实的业余爱好和丰富的生活情趣,不会感到孤立。对于居住环境中的公共空间抱有开放自由的态度,开阔的房间进深,明亮的落地窗,搭配柔软舒适的布艺沙发,红棕色调与木材融合相生,使空间中充满对生活的热情和悠闲自在的情调。
公共空间效果图
独居女性日常工作学习、沟通交流活动在开放空间中得以实现,女性卧室更多地起到睡眠休息的作用。与居住在家庭中的女性居住空间方案有所区别,卧室功能和目的性单一,主要营造浓厚的休息氛围,着重强调舒适性。温馨的环境、温暖的灯光、柔软的床铺和家具是睡眠环境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关注舒适度的同时也需要在心理审美的人文上保持关怀。
主卧及衣帽间效果图
客房空间主要是为独居女性的父母进行设计,设计风格整体延续传统审美特征,并且对父母年龄阶层的审美倾向加以关注,与女性空间创新传统元素运用不同,更多的是运用传统原始设计素材和色彩。

客房效果图

05视频展示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龚奕

 

2023届中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研究生专业:艺术设计

导师:凌士义 教授

校外导师:胥昌群 高级工艺美术师

 

01视频展示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02课题背景
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曾多次讲话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校校史馆与其他类型的展示空间相比更具特殊意义,从最初研究编撰存放校史资料的空间演变而成为现今集学校历史发展过程,文化精神风貌,发展风采成果于一体的多重功能对外展示交流空间,成为承载与浓缩高校整体形象的符号媒介。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快速发展,对高校校史馆展示空间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是参观者被动接受的单向过程,更加以人为中心,双向考虑,早期筹建的部分校史馆问题也逐渐显现,导致了观众的参与度不高以及校史馆整体的效果欠佳,使得校史馆的部分职能无法有效实现与充分发挥。高校校史馆空间如何有效传达展示内容信息与思想主题,增强空间叙事性、可读性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03项目分析
中原工学院始建于1955年,原名郑州纺织工学院,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部,于2000年正式更名为中原工学院,是河南省的特色骨干学科高校。学校是以工学专业为主、电子信息和纺织服装专业为特色,设有二十多个部门学科协调发展。龙湖校区位于河南省中部的新郑市龙湖镇,属于郑州市,双洎河贯穿全市,轩辕黄帝在此建设都城,是举世公认的黄帝和嫘祖故里,文化底蕴深厚,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河南省
郑州市
新郑市
龙湖镇
院校基本情况——历史沿革
院校基本情况——历史校园文化沿革
大学校园文化精神建设作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一环,在培养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培养 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学校从1955年建校发展到现今,历经困苦,涌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同时在此长期办学历程中也凝聚与传承了许多精神,熔铸在学校的生命力、凝聚力与创造力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工学子,对学校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校风

校训
校标
项目概况——基地环境现状分析
滑动查看更多
项目概况——校史馆现状分析
展示造型设计上多采用图文展板,缺乏一定的参与互动性。校史馆叙述平铺直叙,稍欠趣味与视觉冲击力,观者参观后只有一个总体印象或没有深刻记忆,缺乏能唤起观者主观感受的、动态的故事空间。

平面图1:150

人流动线图1:150

主题分布图1:150

项目概况——使用人群分析
04设计思路
中原工学院校史馆展示大纲图
中原工学院校史馆叙事序列编排图 

中原工学院校史馆叙事设计比例图
中原工学院校史馆初步设计思路图
中原工学院校史馆一层思路泡泡图

中原工学院校史馆二层思路泡泡图

中原工学院校史馆初步思路手绘图
色彩定位:
在色彩上,从整体出发,结合校园文化、地域文化、专业特色展示内容与叙事思路,中原工校史馆展示空间以“历史红”“厚重黄”“发展蓝”为空间主要色调。
依据初步构思进一步深入思考与考究,把草稿变为具体的图纸。
一层墙体拆除图
一层墙体新建图
一层墙体拆除图
一层墙体新建图
一层叙事主题分布图
二层叙事主题分布图
一层整体平面布局图
二层整体平面布局图
一层人流动线图
二层人流动线图
05设计成果
序厅序厅进门口左右两侧序列排列的是中原工学院历史重要节点大事记,记录重要历史时期的关键节点,也是对后面展示内容的简略概述,使参观者能够提前了解到后面的展示内容,并引发兴趣,产生疑问。形象墙浅浮雕为底,顶面运用学校校徽元素,整个空间古朴不陈旧,映衬出中原工学院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

滑动查看更多
历史渊源厅历史渊源厅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分为学校初创时期、郑州纺织机电专科学校时期、三个部分阶段展示中原工学院1955年到2000年的历史,分阶段展示每个发展时期的特征与现状,分为三个单元:“创业篇:学校初创、艰苦创业”,“求索篇:把握机遇、砥砺前行”,“弥新篇:锐意进取、激情跨越”在每个阶段都挖掘出相应重要历史时刻情节,运用转变观者感受视角的叙事方式,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烘托展示内容的氛围,使空间更具可读性与逻辑关系。空间色彩以“历史红”“厚重黄”为主色调。

“创业篇——学校初创 艰苦创业”
滑动查看更多
“求索篇——把握机遇、砥砺前行”
求索篇主要展示叙事的是1978-1987年间学校恢复办校重新步入正轨与新建郑州纺织机电专科学校的内容,在整体空间色调上逐渐明朗起来,隐喻学校的发展蒸蒸日上。在此空间中,仿建了一个当时学校氛围的场景,广播中播放同时期的校园播报,参观者可在这个空间中多重感官感受年代感的箐箐校园。
滑动查看更多
“弥新篇——锐意进取、激情跨越”
弥新篇主要展示叙事的是1987-2000年间郑州纺织工学院时期的内容,从师资队伍、学科建设、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学生工作、党建思政等方面展开。在这个空间当中,挖掘了进入新时期的重要历史时刻:郑州纺织工学院建院庆祝大会,重现了这个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学校又跨越了一道屏障,从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学校发展越来越好,故事情节走向也越来越明朗。
滑动查看更多
现代风采厅
“发展篇——继往开来、勇攀高峰”
现代风采厅“发展篇:继往开来、勇攀高峰”主要展示叙事的是进入新纪元2000年到现今中原工时期的发展的一些成果与现状。再按照不同的类型划分相应的叙事内容,主要分为:新的发展时期、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学术科研、合作交流、智慧校园、校园文化、社会服务、党建思政等几个大的板块。对应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这里到达了故事的高潮点,在空间造型上用了圆弧造型分隔出空间,在顶面与地面做了圆弧灯带的匹配呼应,在空间上也更加开阔在材质上墙面运用中性灰色亚麻布材质,给人亲切且柔和的感觉。中间配备触摸互动查询设备与讲解二维码,顶上是星光点点,最亮的那一颗象征着中原工学院冉冉升起跨越式发展。

滑动查看更多
专题厅
专题厅位于二楼,占二楼空间的大部分空间,展示内容主要包括了“致敬篇”纺织专题、创业先驱专题,“桃李篇”春华秋实专题、中工故事专题,校史文创展示专题。专题厅整体空间以“历史红”为主要色调,黄色,灰色为辅助搭配色调。
“致敬篇”
滑动查看更多
“桃李篇”
回望学校的历史发展的征程,中原工学院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收获了培养了二十多万胸怀家国天下的优秀人才,为国家,行业和地方的发展点缀上中原工学院的底色。这个展区主要展示学校的优秀校友、校友会、荣誉奖章与中原工学院涌现的许多感人事迹,道德榜样故事等内容。
滑动查看更多
展望未来厅
展望未来厅包含领导关怀与目标愿景两个部分。作为展示即将结束的尾厅,叙事节奏也慢慢降了下来。领导关怀板块中,一路走来,中原工学院在发展中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与大力支持,全校师生倍感荣幸,倍受鼓舞,将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把学校建设与发展得更好。目标愿景展示板块主墙为红色调,两侧采用翅膀的造型元素,呼应与暗示着中原工学院织锦未来,翱翔腾飞,迈向一流,下方连绵起伏的山峰象征该院校勇攀高峰。再结合侧面“勿忘初心,牢记使命”提醒警示不要忘记奋斗初心,另一侧为电子留言,可写下对学校的留言,祝贺词,签名等,意义非凡。回顾历史,我们倍感创业之艰难,展望未来,我们任重道远,我们相信中原工学院必将迈向更光辉的未来!
滑动查看更多
辅助空间
滑动查看更多
08展板展示
滑动查看更多

 

 

主办:中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总顾问:凌士义

总策划:南政

策展团队:陈伟利、孙中华、张振亚、孙锐

创意指导:陈伟利

视觉设计:彭星宇、黄青茹

推广策划:陈伟利、牛玉慧

 

<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