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2023届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毕业作品 (下)|大脑花园 Brain Garden 2023

发布时间:2023年6月19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1907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染织与服装设计系以建构东方设计学为理论基础与设计实践的“东方时尚”为学科建设发展目标。“艺术美学”为品质标准,传统活化,科艺融合”为教学双刃,坚守 “可持续” 理念为价值指向。以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为产教融合优势,围绕“设计系统与方法”“产品设计与商业管理””传统文化与传承活化””科艺融合与材料创新”四大教学与研究方向,汇聚专业教师、国际师资、产业顾问的综合师资团队,设置互为跨界融通,指向社会价值、面向未来发展的课程体系。秉承“社会关怀、人文关怀、民族关怀”的育人担当,致力于培养“专业综合型”与“精神内核型”兼备的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引领国内专业发展方向,彰显全球影响力。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以“时尚系统与社会”“文化遗产与未来”“材料科学与技术”作为核心研究方向,重点关注“可持续设计”“东方文化与本土话语”“纺织材料创新”等方面的研究。

 

本届服装设计作品围绕艺术、哲学、科技领域的前沿探索,关注生存危机、文化异化、社会关怀、身体语言、情感障碍、未来试验场等话题。综合展示出服装设计专业对学生服装整体设计能力与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展现出强调艺术创意与观念创新,培养具有宽视野、活跃性与系统思维的服装设计人才的最新成果。

 

 

2023届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乙班

毕业作品展示

 

01Alien John

 

作者:薛乔蔚指导老师:徐燚

 

作品介绍:灵感来源于赫胥黎的反乌托邦小说《美丽新世界》。万邦国通过各种科学手段将人类培育并固化为五个种姓,分别对应五种社会身份色,承担不同的社会分工。野蛮人约翰作为新世界的外来者,带着自己的理想主义闯入新世界,并试图与其秩序做对抗。我以此为切入点,用外来者的视角,围绕新世界的种姓制度展开讨论。

 

导师评语:美丽新世界为服装设计提供了一个庞大而清晰的框架,其中的每一个节点都是现实的部分镜像。以种姓身份色为首,带出原著以及相关影视作品中关于秩序混乱、飞行欲望、人造人、肤色、外来者等话题元素在服装设计上的视觉发展可能。使前期抽象的设计语言落实到主题印花、服装廓形结构、角色塑造以及对麂皮绒面料的激光再造上。本次毕业创作在虚拟时装和实物成品上都有所收获,且虚拟时装有效地反哺了原有设计,使得实物与虚拟服装的叙事连贯一致。

 

 

02FACE

作者:张思琪

指导老师:徐燚

 

 

作品介绍:在“FACE”系列服装设计中,设计师以脸部结构为灵感,用未来主义的方式表达自然存在的特征,通过跨界手段完成现实与虚拟的一次联结。在这个项目中设计师从脸部肌肉中提取抽象网状结构,同时进行了一些酸性色彩处理,通过建模使图形立体化,制作了一系列让人感到熟悉又陌生的异形服装结构。最终服装通过3D打印以及针织和激光雕刻等方式实现,立体结构与偏未来的色彩自由包裹在人体周围,激光雕刻布料与针织多层次结合,呈现一种人体内发散的生命能量与虚拟世界的连接。

 

导师评语:设计追求在灵感、材料、造型上具有多样性,通过对性别文化、仿生造型、交互技术这些带有未来主义色彩的元素,从常规服装结构上不断解构变形 ,将针织做覆材的形式以立体的形式来呈现,与人体的关系是互相不束缚,因为也许在将来服装对于人体会呈现新形式,不仅限于对性别

的突破,也追求服装与人体局限性的突破,由此希望在之后的学习中能够研究针织如何运用在异形结构的大廓形上不同方式。最终效果是偏大型重量化的一些廓形和科技工业化的复杂交错有大量层叠关系的结构,达到预期风格要求。

 

 

03在地下城

 

作者:董浩宇指导老师:徐燚

 

作品介绍:灵感来源于《潘神的迷宫》,参考原电影的故事情节,创作了一个新的故事,并通过服装来展现故事中所描述的角色形象。地下城是一个被粉饰美化过的世界,这是一个被幻想出来的乌托邦。主角因为被现实世界折磨逃进了地下城,最后选择留在了这里。“在愧疚和恐惧之间我选择了快乐”信与不信之间我选择了相信,我相信她在地下城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

设定中,蘑菇人代表着反抗的勇气和向上生长的能力;飞蛾人是黑暗与光明的神圣结合;引路人是指引地下城方向的守门神;时间人象征着无序生命与时间秩序的交融。

 

导师评语:童话的核心灵魂是幻想,而服装设计同样需要具有创造力的想象力。设计师将幻想艺术与服装设计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奇异荒诞的风格,为人们带来视觉上的震撼。该作品以幻想童话故事为灵感,创作了一系列独特的人物角色。设计师运用了折叠、抽褶、立裁、编织、印花、刺绣串珠等工艺手法进行创新设计,充分把握每一个角色的形象特点,呈现出一组充满特色亮点的设计作品。

 

 

04林下风气

作者:罗萱云

指导老师:徐燚

 

 

 

作品介绍:“林下风气”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松弛感,也就是“魏晋风度”美学为主题。以魏晋时期的画作、造像艺术为依据,运用其服装中飘逸随性的局部在现代服装设计语境下提取、再创。

此外,联想到和魏晋风度共通的现代休闲方式——通过接触自然释放生活压力的户外露营。在设计中加入露营的伞绳绳扣元素做配饰,使魏晋风度和户外露营风格两种不同美学交融,体现我对于松弛生活方式的思考。 

导师评语:作品以“魏晋风度”为灵感来源,通过对魏晋画作、造像作品的线条提取进行设计,在造型上突破运用传统文化时呈现出过于古典的现象,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解构传统,通过轻盈的面料色彩搭配,表现了魏晋风度的飘逸洒脱,户外伞绳编织的具有古典气息的配饰,兼顾了传统与现代的艺术性,呈现出新“魏晋风度”的服装形式,把握住细节和调性,达到预期要求。

 

 

05喃喃Whisper

 
作者:徐陈也指导老师:徐燚

 

 
作品介绍:作品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灵感进行创作,并结合“喃喃”这样的拟声词来命名,以此来完整的体现主题所要表达的情景与氛围,设计师以叙事摄影的理念来设计服装,并结合图案进行表达,呈现了“图片日记”的想法,让每套服装都有故事感,并且服装与服装之间也有联系感,让日记转化为图案最终呈现在服装上。通过印花,切割,叠加,不同材质搭配等手法来呈现主题内容的感受,从视觉与触觉等多方面的表现手法来呈现主题。 

导师评语:以图案为主的服装创作探索,因设计者本人对隔辈生活有着深厚的记忆与情感,并且热衷于用图片日记的方式记录着日常生活,再结合叙事摄影理念对此次主题进行家乡实地记录和探索,最后运用在服装上,以此很好的呈现自己对主题的思考与感受。

 

 

06矛盾记忆

 

作者:崔文静指导老师:徐燚

 

 

作品介绍:毕业设计灵感是来源于本人对于家乡过去记忆模糊,而错乱于当下 的挣扎情绪过程。选取少见的米白色、咖色侗布和个人所创作的手 工梭织来营造家乡意境,通过镂空和编织的艺术手法来抽象表现记 忆的模糊和挣扎,而几何结构的实验是为了去除外界对于女性身材 所产生的刻板印象。整体设计中使服装具有呼吸变化节奏特点。 

导师评语:作品以手工织布为特点出发,纯粹和质朴的艺术手法表达了对于家乡记忆的浮现,运用的服装结构简洁大气富,富有个性和张力,达到预期要求。利用侗布的硬质特点进行对于人体身材思考的几何结构设计,同时加入原创的编织纹样 设计,加大视觉效果的趣味性。

 

 

07草木石土

 

作者:戴珊珊指导老师:徐燚

 

作品介绍:本系列设计选用的主题是江南木结构建筑,从干阑式建筑开始,每个朝代的江南木构建筑文明进行了逐步的演变。其发展过程与生态、自然息息相关。在考虑面料特性时,我考虑使用不同的服装面料材质,这象征了自然界的触感是多样化的。在廓形上提取了木构建筑的结构。在面料方面的选择中,我主要选用皮革等硬挺面料。再配合非常规面料的应用,辅以柔软面料。而柔软面料呈现一个自然的垂坠感,动静之间体现出自然界中常有的水波般的质感。

 

导师评语:该作品以江南木结构建筑为灵感来源,以不同材质面料的组合形成,在表达木结构建筑结构的同时,在颜色上还体现了自然中的“白天”和“黑夜”。作品利用了木结构元素来形成编织特色,看似简洁,但细看又有丰富的细节。在走秀过程中还能看出该作品富有自然的动感,作品完成度符合预期要求。

 

 

08

芭蕾女王Ballet Queen

作者:杨子莹

指导老师:徐燚

 

 
作品介绍:如本系列服装的设计主题为芭蕾女王,灵感来源于电影《黑天鹅》,意在表现现代女性对于优雅气质以及精致完美的追求。芭蕾舞服饰经历了五个时期的演变,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而芭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优雅与气质的象征。因此,我认为融合芭蕾元素 的现代服装,不仅具有艺术的审美积淀,也符合现代女性的追求,迎合时尚潮流趋势。我从芭蕾舞服饰的历史入手,研究每一时期的 特点及变化,借鉴芭蕾舞鞋带的扎系方式进行面改,再运用到现代服装中,设计出具有芭蕾风格的现代服装。 

导师评语:电影《黑天鹅》为灵感来源,研究芭蕾舞服饰在现代服装中的运用与创新。从芭蕾舞服饰的历史入手,研究每一时期芭蕾舞服饰的特点及变化。对芭蕾舞元素进行提取,从廓形、面料、设计细节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造,设计出具有芭蕾风格的现代服装,表现出现代女性对于优雅气质和精致完美的追求。该系列设计不仅具有独特的西方审美特征与价值,而且使得现代服装增添了艺术性的审美积淀。最终作品完美把握了服装的繁简程度,在具有简洁廓形的同时又含有丰富的细节,完整度高、层次丰富、视觉冲击力强,并呈现出复古宫廷艺术气息。

 

 

09巫傩:数字与民族

 

作者:黄娜指导老师:徐燚

 

 

 

作品介绍:东方民族风尚是经久不衰的话题,设计师常常从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中获得灵感,提炼出民族文化、民族色彩、民族工艺等要素进行研究再设计,创作出具有地域性、个性化、时尚感的服装。

湘西是我的家乡,在这片土地上拥有许多特色的风土人情与原始文化,此间我对巫傩文化显出格外的兴趣。诡异的传说、怪诞的形象、神秘的符号、对自然的崇拜是视觉上的吸引也是心灵上的振动。我从中提取素材:“黄符”“面具”“戏剧”……结合了数字服装建模技术,通过魔幻现实主义的隐喻,打破虚拟与现实、民族与世界、过去与未来的边界,探讨人类文明的文化基因,尝试着启发身份、信仰与灵性的探索。

 

导师评语:作品以湘西巫傩文化为灵感来源,将东方传统巫傩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呈现出一种具有现代时尚感的民族文化服装。

通过该作品的探讨,可以发现将巫傩文化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可以创造出更多天马行空的服装设计作品,建模技术的应用也为现实服装制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作品继承和发展了湘西巫傩文化,将传统文化与装新兴技术相结合,制作出了兼具有时尚感和民族特色的服装设计,在民族艺术领域中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和创新。

 

 

10蟑螂恶霸

 

作者:高原指导老师:徐燚

 

 

作品介绍:通过研究毕加索和达力的超现实主义手法,以隐喻的形式将超现实主义绘画图案融入服装设计中。其中服装的图案以人物的表情为主,通过大而夸张的图案,和宽松实用的版型,表达了作者做毕业设计的情绪变化。

 

导师评语:个人绘画的图案风格独特,应用在服装上逻辑也比较清晰,总体来说是有亮点的一个系列,人物五官造型的服装很有视觉张力,特种布料的印刷产生了独特的效果。这个系列既是时装又有很多能够转化为成衣,能够吸引特定的客户群体。这个系列着重在于图案的设计,希望之后的设计能够在图案设计的基础上更加兼顾款式、廓形的设计。

 

 

11Confined in vessels

作者:张朦尹

指导老师:徐燚

 

 
作品介绍:物体中有很多先入之间的认知,我们对未知或已知的事物都会有一个固化的潜在印象。主观上的固有想法会大于事物原本的样子。所谓物化是将人的身体商品化,去除人的特性,把人当做没有意识形态、没有肢体感觉的物品,而女性物化就是把女性当做商品,使女性成为消费品。本次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将女性与花瓶进行比较是一个臭名昭著的隐喻,也是不可否认的现实。运用“花瓶”作为设计元素,方向思考,用“批判性思维”对主题进行深入性思考。

 

导师评语:作品以“花瓶"有东方特色的器物为灵感来源。提取花瓶的外形、纹样、设计廓形和结构,并通过分解重组生成一系列图案变化。设计要兼顾图案、面料、结构、廓形之间的协调性,又要做出不对称不规则的美感。经过实验过程,最后作品完成预期状态,还能达到更好需再接再厉。

 

 

12Twice in the same wind

 

作者:朱承豪指导老师:徐燚

 

 

作品简介:以在隧道中兜风的日常体验为灵感,观察并记录衣物与人在兜风时受风力作用下的微妙变化关系,同时将隧道的内部建筑结构和视觉上的透视关系运用于服装结构中,思考并探讨“人不能两次经历同一场风”的哲学命题。 

导师评语:该学生作品灵感来源于生活,在设计过程中注重服装的设计,他所设计的是真正的服装,在实验过程注重逻辑性,整个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同样注重逻辑性。祝福该学生美美毕业。

 

 

13Carrot

 

作者:RYU GAHYEON指导老师:徐燚

 

 

作品介绍:衣服图案是以胡萝卜为原型制作的,特别使用了“carrot”字样和胡萝卜形状。此外,除了用胡萝卜表现出想要拥有的渴望,还希望表现出恐怖和诡异的感觉。因此,在拍摄策划里,第一种方式是戴上兔子面具,表现出恐怖的兔子形象。第二种是使用兔子玩偶道具,来突出恐惧感。第三种则是利用妆容搭配裙子体现魔女般的感觉,采用浴室和屋顶为背景,仿佛鬼魂即将出现一般,引发恐惧感。 

导师评语:展现了灵感与模式的多样性,尤其是对图案色彩与素材的不断探究。在服装设计方面,重点关注女性曲线美,加强对腰部与骨盆的凸显。最终,图案的材质与色彩与主题相得益彰,达到预期效果。

 

 

14身体意识

作者:储昕晨

指导老师:徐燚

 

 

作品介绍:这组作品想去从一个新的视角看待服装,让服装不单单是一项穿着物品,而是身体的第二层肌肤,身体意识的表达者,它用布料创造出服装与身体的空间是身体意识的表达空间。创作过程中受到了古希腊的雕塑的启发,只用一块矩形面料通过缠绕和垂挂的方式创造不同的褶皱去贴合人体的形态。 

导师评语:此作品通过探寻身体意识与服装的关系去创造一种服装与身体新的联结方式,作品里对褶皱元素的运用巧妙而又多变,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用服装的布料去体现立体的动态身体状态,结合了古希腊雕塑的衣服纹理刻画手法,硬性皮革材质与高弹力面料的运用,呈现出了雕塑感般的沉与稳,展现出了作者对服装新的思考与理解。

 

 

15为鲲者语

 

作者:余若虹指导老师:徐燚

 

作品介绍:针对网络青少年群体中出现的创作“OC”(原创角色)的行为,思考背后所反映的创作者心理状态与精神需求。本次毕业创作以创作行为中的情感治愈为灵感源,提取幻想类原创角色形象的元素特征 进行设计,在色彩、廓形、面料的不同方面对治愈感受的服装中包含的设计手段进行研究与总结,结合水拓、羊毛湿毡面料等制作实验,对《为鲲者语》系列角色服装进行阐释,带来具有叙事感与幻想感的服装表现,并希望能够在视觉、触觉上带给观者自由、治愈的心灵感受体验。

 

导师评语:作借助虚拟服装软件,选择袖子作为重点,进行廓形的演变尝试,制作方法上达到了一定的突破。此外,作品将目光聚焦创作行为背后的人的心理,借助以生活经历与个人心理为来源创造的原创角色,在款式、廓形、配饰的设计上进行区分,为观者展现了成长阶段的不同性格身份的鲲的角色。有言见山不是山,此鲲也非鲲,而是作者自身生活与心灵的投射,用服装创作的形式将内心形象外化地表现出来,为日后作者深入研究疗愈系服装打下基础。

 

 

16书角

 

作者:崔雪婷指导老师:徐燚

 

 
 
 
作品介绍:现代人阅读方式越来越碎片化,快餐化,很多只有在实体书籍阅读过程中才能感受到的细节已经慢慢丧失。本系列作品主要在着重分析书籍本身的元素和书籍在使用过程中变化得到的元素,如纸张和装订方式,书籍使用过程中的折损痕迹、折叠形状等,并且与服装廓形、面料相结合。希望通过服装的形式来表达出阅读纸质书籍过程中感受和变化。 

导师评语:本课题主要更偏向纸质元素在服装中的运用,也探索了很多方向,在过程中遇到不少挫折,但是基本都解决掉了, 纸质面料比较和谐的作用在了服装设计上。整个毕业创作设计总体重心是更偏向设计过程的。整体来说具有一定的设计理念和思考。

 

 

 

17生命骨骼的服装艺术形式

 

作者:王欣指导老师:徐燚

 

 

作品简介:骨骼为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生命的连接,支撑着鲜活的生命,链接着生命消亡,将其拆解变化形成新的构成方式,用艺术形式表现在时装艺术领域,引发对生命的敬畏产生的情感链接。从传统文化与海洋文明为切入点探索骨骼的“痕迹”——萨满教骨骼式人像、海洋生命的标本与化石,在其基础上进行艺术形式的发展,运用在时装中,对人类中心主义的重审。在结构上的表现为服装解构与立体构成,将骨骼的“痕迹”具象或抽象地表现在服装上.元素之间相互链接、变化,形成新的时装艺术演绎。

 

导师评语:作品以“生命骨骼”和以孕育生命的海洋文明为切入点,提取存在元素,根据“身体”和“后人类”等艺术概念进行深入思考,升华主体设计理论。发展设计主要元素,利用服装结构来完成作品。在实体服装中,服装结构设计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有自己的设计风格与思路,对于纱的处理有一定展观性,最后的作品完成度高。在虚拟服装中,很好的运用了“水”与“骨骼”元素,呈现出服装的超现实构成,富有个性和科技未来感,达到预期要求。

 

 

18即将迎来的春天

 

作者:陈丹妮指导老师:徐燚

 

 

作品介绍:七十年代末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期,是一个新时代也是一个转型的时代,人民高度团结,民心振奋,思想赤诚。七十年代末的服装也十分具有时代特征,中山装、军装、列宁装等固定款式的衣服总是能把人拉回到属于它们的时代。我们对未来的期许总是和回忆相互交织,这是时间带来的诗意和力量,我认为当历史意象被重新发掘并加以利用的时候必定需要赋予和表达新的、不同的含义,重构历史并借助历史事件阐述当下,我想通过调查那个年代人民的衣食住行和社会变化发展来重塑改革年代的特色服装,并与当代精神相结合,同时歌颂革命年代的美学、文化和精神意识,向那个年代致敬。 

导师评语:作品以“七十年代末服装风格"为灵感来源,将旧的服装款式与现代服装相融合,并为主题融入了“杜鹃花”的元素,打造出一种鲜花女战士的形象,选取的元素都十分贴合主题具有革命色彩。让人引发旧时代的情感共鸣。

面料上也通过手工羊毛湿毡的工艺形式体现了杜鹃花元素,再结合改良过的中山装版型,富有个性和趣味。

 

 

19老大哥与莫扎特

 

作者:周媛指导老师:徐燚

 

 

作品介绍:在地球之外的的人类文明里,世界的各个角落都被安置了摄像头,每个人从生下来开始就被灌输“老大哥在看着一切”的思想,没有人敢使用违禁物品,没有人敢产生情感,没有人敢发出声音,大家都如同被上了发条的木偶,麻木地完成机械式的工作,却又在摄像头转向他们时打颤,心里思考着自己有没有背叛老大哥的行为。“反叛者”出现了,有一天,他们监视到了“监视者”,发现她在听莫扎特。紧接着,他们开始拿起武器,杂碎摄像头,打碎这由老大哥塑造的虚假的乌托邦,在城市的边缘,伤痕累累的他们打劫了过路的货车,一起坐上车厢,寻找真正的书籍中那令人向往的乌托邦。 

导师评语:作品以另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去解构一个老生常谈的主题—“乌托邦”,以“监视”与“反监视”为基础载体,创作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乌托邦世界,歌颂了人类关于勇气的赞歌,让人肃然起敬,为这个思想的展现提供了另一种全新的思路。在服装设计上更是对于故事做出了很好的诠释,“监视者”与“反监视者”之间思想的博弈、残暴的战争,以色彩、结构之间的相互交融得到了很好的表达。最后收官的作品具有很好的完整性与故事性,面料的选择贴合主旨,工艺方面水平良好,符合预期要求。

 

 

20Fallen angel

 

作者:沈丹指导老师:徐燚

 

作品介绍:主题源于日常生活中对孤独感的真实体验,信息高速化时代的到来和发展;姓名、性别、年龄等在赋予人一种“身份”指认的同时,也在人与人的交往之间设置了一道屏障,把生命幽禁在携带彷徨与孤独的“确定性”之中 。因此我认为孤独感是现代“文明化”局限的产物,并从90年代电影《堕落天使》的人物故事中找到了相似的感受。电影运用影像的形式结合后现代主义中解构的思想将碎片化的人物、时间、空间的打乱重组来表现高度文明化时代人的情感伤痕,而本次设计的核心主张是期望通过服装的形式对影像进行解读来外化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困境,并强调以解构的手法进行设计实践。 

导师评语:作品灵感来源于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在文明化发展的时代,人的情感孤独和交流困境需要被唤醒和重视,选取解构主义的这种具有反叛思维的表现手法,较好的与主题的概念进行了呼应,将人文关怀融入服装进行设计表达也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经过不断的实践,设计兼顾材料、结构、工艺之间的协调性,同时又致力于营造一种具有冲突感的的不稳定性。富有张力和个性,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21friend.生隙

 

作者:钱佳璐指导老师:徐燚

 

 

作品介绍:人际关系是设计中的重要母题,人与人的相遇、相知、离别都是未知的旅程,在这未知中有欢笑、有痛苦、有烦恼;有感动、有快乐、有悲伤;于是我们有了父母,有了朋友,有了恋人。而留有遗憾的亲密关系总是令人唏嘘,不坚定的亲密关系好像摇摆的天平,真真假假,好像玻璃一样易碎:可能是一直在一起却突然不愿意了解对方的朋友,也可能是非常在意对方但人生轨迹却越来越远的朋友,有时自己也会成为其中的一员。隔阂对亲密的影响是距离,看得到却害怕接近。因此我的毕业设计以心理学中的假性亲密为切入点,将概念”隔阂“拟作人形,通过提取元素,分解重组,多层协作,以及借用材料和颜色等,把自己的感受用象征或抽象的手法进行表现,以一种直观的方式表现产生冲突后的沉默带来的影响。

 

导师评语:作品以多层性、可透过性、色彩共情等作为亲密关系中的假性亲密的象征,该学生的设计理念新颖,敢于尝试,设计具有其独创性。雾面tpu的朦胧感和充气面料的搭配丰富了服装结构,塑造了矛盾隔离的状态。情感交互在物质层面之上和观者交流,轻盈的材料和颜色组成了作品的骨骼。尽管对款式没有浓墨重彩但是整体简洁有调性,比起服装更接近活动的艺术装置,同时兼备了时尚的观赏性。最后的设计成果既有小巧思又有艺术深度,经过不断的试错实验过程,最后作品完成完整度高、富有个性和张力,达到预期要求。

 

 

22互相遗忘

 

作者:邓凯芸指导老师:徐燚

 

 

作品介绍:我的亲人是一名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这种缺陷让她与家庭合为一体运作生存,被塑造,保护,隔离,归类。这些都让我越发觉得这像是每一个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与人的社会性,边界意识,安全感和陌生化相关,对具体的感知,对复杂的关注被自动化的刻板认知代替。在服装系列中运用阿尔茨海默症亲人具体日常的肢体行为和我对她抽象的情感认知为元素进行设计,用局部设计营造不同的穿着体验,自然主义元素意象作为设计美学。 

导师评语:作品灵感来自于学生的真实经历和情感,通过在生活中收纳素材不断发展主题的表达,最终选取的表达风格自然简约符合整体主题表达的意象,在结构的实验中仿佛尝试,调整版型和上身效果。总体来说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主题,用人文之心对待设计和身边人,让更多人了解到阿尔茨海默症的家庭困境和个人生活状态。

 

 

23渴望

 

作者:周子吟指导老师:徐燚

 

 

作品介绍:当今社会的种种压力使情绪与行动,渴望与现实的的挣扎充斥在人群中,“卷”还是“躺”是人内心的挣扎,在压力中仍旧保持“有为”,亦或是顺从压力的驱使变成“无为”。用涂鸦艺术涂出人们的情绪,大胆地诉诸于服装上正是满足了当下人们的精神需求。不只是将绘制的图案印刷在面料上,我选择了用毛织、各种装饰来体现更强烈的情绪,也更生动地表达涂鸦的放松与粗犷,这也是服装与前者更深入贴切地结合。富有“粗”“松”质感和夸张造型的服装能表达人们的挣扎,走入人们的内心。 

导师评语:作品以围绕挣扎情绪、涂鸦艺术、和服装设计结合这三个重点展开。结合涂鸦艺术的风格,通过服装设计的来表达挣扎的情绪。将挣扎提取出五个小的矛盾(束缚与突破,放弃与渴望,困境、威胁与逃离、反击,懒惰与坚持,肯定与打击,)来进行具体表达,通过关键词联想得出颜色和涂鸦风格具象化图案,一部分直接在布料纹样上体现图案,一部分通过整体的服装廓形和结构综合体现图案。面面料上大部分选择了用针织、辅加辅料来体现更强烈的情绪,也更生动地表达涂鸦的放松与粗犷,这也是服装与前者更深入贴切地结合。富有“粗”“松”质感和夸张造型的服装能表达人们的挣扎,走入人们的内心。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2023毕业展以“大脑花园”为题,视觉形象以文字符号为主体,线条与块面互相交织,锚点和路径共同勾勒出字体轮廓造型,追溯数字时代独特的的设计符号。自由生长的线条与绚丽的花朵共同构建数字花园,交错的枝干如神经网络盘根错节,在“真实”与“数字”间构思设计的纬度。缤纷的色彩象征着毕业生们迸发的创意,在这场毕业盛会中展现出新生代的美学思考。 

The 2023 graduation exhibition of the School of Design at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 titled "Brain Garden," features a visual representation primarily composed of textual symbols. Lines and blocks intertwine, while anchor points and paths collectively outline the contours and shapes of the fonts, tracing the unique design symbols of the digital era. Free-growing lines and vibrant flowers together construct a digital garden, with interlaced branches resembling intricate neural networks, contemplating design in the dimension between the "real" and the "digital." The profusion of colors symbolizes the graduates' bursting creativity, showcasing the aesthetic contempla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in this graduation ceremony.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