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2023届染织与室内纺织品设计专业研究生毕业作品|大脑花园 Brain Garden 2023
发布时间:2023年6月21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3359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染织与服装设计系以建构东方设计学为理论基础与设计实践的“东方时尚”为学科建设发展目标。“艺术美学”为品质标准,传统活化,科艺融合”为教学双刃,坚守 “可持续” 理念为价值指向。以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为产教融合优势,围绕“设计系统与方法”“产品设计与商业管理””传统文化与传承活化””科艺融合与材料创新”四大教学与研究方向,汇聚专业教师、国际师资、产业顾问的综合师资团队,设置互为跨界融通,指向社会价值、面向未来发展的课程体系。秉承“社会关怀、人文关怀、民族关怀”的育人担当,致力于培养“专业综合型”与“精神内核型”兼备的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引领国内专业发展方向,彰显全球影响力。
染织与服装设计系旨在培养学生的“技术学习”“逻辑思辨”“系统研究”“整合创新”四大能力,使其成长为具有独立思考精神、创新跨界能力、国际视野与社会责任意识的中国纺织服饰设计人才,同时为创建有文化价值的中国纺织服饰品牌输出开拓型设计人才。目前研究方向有服装设计与品牌管理,染织设计,室内装饰设计。
2023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本次毕业设计硕博研究生共71人,毕业展展出作品71组。这些毕业生来自于视觉传达设计系、染织与服装设计系、工业设计系和综合设计系。他们尝试打破原有的学科壁垒,跨界融合,以卓越的人文素养、独特的创新立场传递设计的关怀和善意,展现在探索传统与创新的边界、人文与科技的融合过程中,解决社会问题和拓展艺术表达方面独特的可能性;通过对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的综合性思辨,从科学和艺术交融的多元维度,重新定义纺织品和服装的设计边界,展现了对生活世界的真实追问与未来世界的想象;与产业进行深度联合,链接产业与学院,以毕业设计为载体,开展联合设计创新,描绘未来的各种场景;他们无可回避地演绎着设计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转向与更迭,用各自的体悟提供设计对于当下的实证。这些毕业生们通过建立跨学科界限的联系,试图在多元环境中解释现实世界现象与阐释设计主张。
毕业主题:《蔓生》
“精神是一种园地。”灵魂与意志是为土壤,思想的种子经由知识灌溉,新芽破土而出,根茎枝叶郁郁生长。所见的一切美好、丑陋、善良与无知,都揉合化成养分,一点一点地塑造出当下的精神世界。人世间的芳菲连同着苦痛在这一座花园中展现完全,艺术由此诞生。
文化是滋润园中花朵的甘霖,艺术的创造脱不开文化的内在赋能。我们不断思考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存方式、探索中西方艺术对话与融合的方法、持续关注特定人群的现实生活困境与需求,通过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和不同方法,实现多元融合与文化传递。
一直生活在象牙塔中的我们,或许沉溺于完全的自我意识中,它不切实际、幻想蔓生,而在乌托邦与现实的交界处,我们已然窥见某些心酸无奈,三年疫情、内卷与内耗,我们的精神花园还会否绚烂缤纷?
“我尝奋我灵魂之精髓,以凝成一理想之明珠,涵之以热满之心血,朗照我深奥之灵府。”我的花园里,培育着世间独一无二的花。思想与意志为它塑形,艺术与文化为它拂去尘埃,实践与行动使它明艳如初,这便是我的花。
01
东方扇语
作者:李新园
指导老师:吴海燕、郑巨欣
作品介绍:作品以外销扇中叙事性图案为灵感来源,其场景性、情节性和吉祥寓意的故事图案,承载了中国意境的东方质感。作品通过立体化提花的织物设计方法呈现出视觉和触觉上的肌理,金属质感的材料,拓展叙事性品物的形态。以东方叙事性图案语言,传达中国人文艺术思想的博大精深之语意。作品将图案和金属材料呈现出立体化和叙事化的表现, 融合当代艺术创作的语言,使得作品突破图案表达与织物形态的立体化视觉效果。
导师评语:该系列作品以清代外销扇叙事性图案为灵感来源,作品中的叙事性图案富有场景性、情节性和吉祥寓意的故事性图案,它们承载了东方质感的中国生活意境。该组作品通过立体化提花织物的设计方法与工艺技术,呈现了视觉与触觉上的肌理层次效果,并且材质上是采用金属质感的综合材料,在设计造型上拓展了叙事性的装饰形态。该系列作品以东方叙事性图案的设计语言,传达了中国生活范式与人文艺术思想。图案和金属材料以立体化和叙事化的语言表现,融合了当代艺术设计创作的语言,使得该组作品在图案表达与织物形态达到了的立体化活化设计效果,是一组兼具研究性与创新性的作品。
02
当代杭州丝绸设计与
语境嬗变研究
作者:王小丁
指导老师:吴海燕、郑巨欣
作品介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七十余年杭州丝绸经济发展的产业语境与社会语境均发生了巨变,推动了杭州丝绸设计产生亦步亦趋的变化。本次研究主要聚焦在两个方面:第一,通过研究界定丝绸设计和丝绸设计语境的基本概念,分析丝绸设计与文化的关系、丝绸设计的构成,对丝绸设计的内涵进行深化与拓展,厘清丝绸设计与语境的关系;第二,对新中国成立后七十余年的杭州丝绸设计发展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并将其发展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新中国成立后的恢复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的快速成长阶段、新世纪的转型升级阶段,力图串联杭州丝绸设计在各个历史时期发展的大事件和记忆碎片,回溯丝绸产业的兴衰变迁,通过对丝绸设计观念层、物质层、组织层的剖析,厘清其嬗变的脉络、动因、走向与特征,总结变化中的优秀经验,思辨变化中的隐忧。
导师评语:展览围绕该同学博士论文的核心内容进行了富有创造力的编排设计,通过文字、图像、动态图表、视频等多种叙事手法,串联起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勾勒出当代杭州丝绸设计与语境研究的学理轮廓与理论成果,并以珍贵的实物与图片文献展现了研究工作中的点滴过程。展览体现了作者良好的系统整合观,扎实的设计能力,清晰的逻辑思维。画面形式新颖,具有较强的学术性,让观者可以参与其中,反思话题,并获得体验。
03
中国图案教育的民族化取向研究(1912-1949)
作者:李爽
指导老师:吴海燕、陈永怡
点击查看视频>>
作品介绍:作品以博士论文的核心内容为展示内容,通过文字、图表、视频等多种展示手法,展示了对民国时期图案教育民族化取向这一学术问题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框架、研究意义与创新点等,勾勒出了图案教育家、理论家和本土设计师们将外来的图案教育体系与方法进行民族化、本土化,并进行自主话语体系建构过程的基本轮廓,总结了民国时期图案教育民族化的理念、方法与路径。
导师评语:该同学的毕业作品以民国时期图案教育的民族化取向为对象,以可视化的视觉语言着重展示了对该问题的问题、方法、研究思路、框架、研究意义与创新点等内容,条理清晰,图文并茂。展示出了扎实的设计基础能力。视频以笔记生态系统演示了各个知识点与信息之间的关系与联系,与展板形成动静对比。在视觉形象上是对论文的有效补充。
04
殇
作者:于思思
指导老师:裘海索
作品介绍: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二十世纪充满了创伤与痛苦的回忆。由战争、殖民及由其引发的环境问题所带来的伤痛应引起当下人类对社会快速发展的反思。本系列作品采用独袖、溶解、包裹、层叠等形式,表达战争中受压迫民族的社会失衡与文明瓦解,以及侵略者对在地文化发展的全面性阻断与殖民文化的复制,综合多种材料,利用纱线排布、面料做旧、针毡等手法,表现战火弥漫、满目疮痍的视觉效果。并以绿色象征被侵略民族于逆境中生生不息、顽强重生的坚韧精神。最后,设计结合可持续理念,减少废弃。
导师评语:该生的毕业设计作品《殇》紧密结合理论研究课题,采用了传统制毡工艺和个性化的创新实验,并结合局部重复、相似配饰及拼接、填充等方式,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在战争中殖民者通过复制、嫁接、移植的手段向殖民地地区植入殖民文化的意象。亦通过色彩的象征性表现了被殖民地区在地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在晦暗中仍向阳生长的民族希望。作品具有较为强烈的视觉感染力,较好的呈现了对设计主题思想的诠释,为染织和服装专业的主题性表现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案例。
05
烬草逢春
作者:徐益珊
指导老师:吴海燕
点击查看视频>>
作品介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愈发渴求宁静、质朴、绿色的生活。通过研究传统草编图案,感受传统草编带来的情感关怀,启发可持续编织的设计灵感,让现代快速变幻的纺织品时尚能够变得绿色沉稳而细腻。
编织一处符合现代人审美与生活需求的立体草编壁挂,打破传统草编单一的材料搭配,使用麦秆、玉米皮、拉菲草、藤、麻等综合材料,突出草编不同材料独特的个性美。在几何抽象图案上探索,大胆玩转色彩,让装置充满五彩的视觉张力,让草编之美进入更广阔的空间,使人们在此觅得一处心灵属地。与草互动,感受自然带来的生机。这是草编图案的传承,更是草的重生。
导师评语:该生毕业设计作品试图在今天的室内软装设计中融入增添草编的生活趣味,由境入情,唤起人们美好的联想。其毕业论文从在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以及活化创新融入生活的角度,通过浙江多地调研,将草编图案与编织肌理进行规律研究。在论文研究和遵循传统的基础上,毕业设计满足目标人群视觉审美的需求,通过趣味性、节奏性、韵律性、对比性等设计法则,选择以麦秆、玉米叶、拉菲草等材料编制,图案设计采用圆形几何组构与交错与碰撞,以规则性均衡的圆形进行组合构图;以个性探索和表现技法,采用不同草材料编织所呈现的实践艺术效果等进行边实践、边比对、边探究,让整个作品更加有层次和趣味性。
06
山窗
作者:宋璐
指导老师:吴海燕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作品介绍:设计将廿八都姜氏民居庭院建筑纹饰的元素主题结合目标人群的愿望和需求进行提取,以更活泼的设计手法将元素进行变形重组,展现出山野间的景象。整体将在室内空间为目标人群展现出自然山野的景象,营造出自然舒适的室内空间氛围,为观者带来舒缓放松的心情。“红杏发南枝,山窗鸟声集。”山窗既是有山景的窗,又通山川,作者希望本设计能够为使用者在室内打开一扇有着自然氛围的窗。
装置选择了透明亚克力、磨砂亚克力PLA等材料,通过激光切割、激光打点与3D打印等技术制造了不同的透明朦胧的材质效果。设计将不同材质与肌理的单元通过前后层次的排布与光影创造丰富的空间关系与虚实效果。
导师评语:该生把建筑纹饰应用于毕业设计实践并作为支撑论文的创新点,成为理论支持实践的成功案例,有助于提升建筑纹饰在图案学中的重要地位以至学理研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随着时代发展及不同价值观念的活化认同与转化创新,融于日常生活的创意设计成为今天的主题。毕设锁定目标人群在室内空间的愿望和需求,从不同角度进行主题创意,设计方法以独特的视角、内涵、应用对“山野、园林、植物、水系”对象进行图形元素探究分析,以今天的审美对《山窗》基础元素进行构图、叠加、变形与重组展现出生活景象,为观者营造了自然、舒适、舒缓、舒心的室内空间氛围。
07
虚实之境
作者:虞紫伊
指导老师:吴海燕
作品介绍:科技智能越来越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有关视错觉在技术领域的发展,例如从VR、AR再到MR更进一步的虚实体验,人们已经可以通过这些技术在同一空间内逼真的体验不同场景下的活动,未来的应用范围也将更加普及化,例如对于当下生活忙绿,没有空闲时间娱乐放松的用户而言,这将是一个突破性的体验,人们可以做到足不出户的居家虚拟生活,如虚拟办公、虚拟旅游、虚拟游戏...可以在同一空间内同时体验多重场景,得到时间的合理利用化,让不管多忙碌的生活都能够有时间去放松自我。笔者将通过图案的形式去描绘用户的MR虚实体验场景,并将其应用于室内设计中,让视错觉更好的融入生活。
导师评语:该生毕业设计主题《虚实之境》是基于其对“视错图案在室内墙纸中的应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论文采用研究与实践相互印证与支撑的方法,整体研究框架较为清晰,同时涉及视觉的生理、心理、审美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该同学毕业设计同时作为毕业论文的实践部分,试图通过调研锁定需求人群,尝试以“视错”图案的形式去描绘今天用户MR虚实体验场景,探索其方法应用于室内墙纸、墙面装置等设计实践,趣味化人们的居住环境,缓解人们的生活压力,并以别样的视角来设计室内环境,这将是一个有趣味的体验,有一定的情感表达和场景奇幻感。让“视错”艺术效果更好、更有趣味的融入日常生活的体验之中。
08
雾·浪
作者:杨烯锦
指导老师:吴海燕、袁宣萍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作品介绍:“浪务”在苗语中意为半抽象的纹饰,用以表示在迁徙过程中渡过的河流与途径的地方,苗人以针代笔,以线为墨,在绣片上、蜡染花布上、剪纸等多种材质载体上记述着他们的故事和文化。这些图案色彩明快,线条流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笔者基于其艺术图案制品们本身所固有的特性,以及研究课题中的图案题材范围的启发,重构图案及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表达技法工艺,创作纺织品服装。
导师评语:该生的毕业设计作品基于其毕业论文"雷山鼓藏节生命意象图案研究",结合当下的社会生活,分析当下需求后做出方案,为地方图案文化的保护和活化发展探索适用的道路。以′鼓"为核心展开描绘并始终居于核心位置,起着定调画面、稳固画面的作用,根据其圆形、近圆形、多层构造特点,筛选出涡纹、马蹄纹、太阳纹;根据体现同在、共生、天人合一、自在自然观念的元素,筛选出蝶纹、鸟纹。对其进行纹样复原和分解拆析,并进行适当的简练提取、元素变形。遵从论文的核心观念,彰显和体现生命繁盛意象、人和万物蓬勃共生的创作出发点,进行绘制得出新型复合型纹样,再进行扎染实践,将其用于服装设计展示体现。
09
15与27
作者:徐莹莹
指导老师:裘海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作品介绍:仿佛几乎所有的事物上都存在大人与小孩的明确区分,一些社会规则和道德也都在大人与小孩的界定中形成刻板印象。可是,单凭年龄就可以界定大人和小孩吗?本设计致力于探索几何拼布图案的哲理性应用以及文字传达,以不同年龄段的思考对话为灵感基础,提炼为“活着”“过日子”“快乐”“自由”“爱”五个主题,根据主题之间的根本联系进行基础元素的提取并重构;旨在更好的传达大人与孩子的当代性,引发父母及孩子的思考,也希望可以给非父母的观者提供安静思考的场所。
导师评语:作品紧密结合了硕士理论研究课题,探究了几何拼布图案的哲理性应用以及文字传达的方法。从自然年轮个和社会角色出发,为重新思考大人与孩子的概念界定提出警示和参考。作品塑造了适应良好的几何形象并以此较好地阐述了事物的内容,思路清晰,造型较有说服力。在制作上结合了机器拼缝、机器贴缝、手工贴缝和翻缝等技法,手法得当。其作品也因此展示出了独特的魅力,具有良好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
10
花绾镜
作者:张心力
指导老师:裘海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作品介绍:本设计不仅是对于盘扣工艺技法的继承和创新,也是跟笔者自己的过往有一个对话,通过不停地回望过去走来的种种痕迹,展望未来的前进道路,化为现在所处的“我”之处境。
镜子也是一种与自我观察并产生链接的物品,其寄托了哲学等深刻内涵,但在本次设计中,想要抛开这些深刻的含义,仅仅向世人传递一个美好的祝福,即:「镜中人亦是画中人,你比花儿更美。」
因此本作品希望作为一个记录的同时,向她们、向观者传递着美好的祝福与勇气。
导师评语:该生毕业设计主题围绕“镜”展开设计,突破常见的盘扣载体,在装饰壁挂、饰品等载体上尝试跨界设计的可能性。同时利用镜子的反射与自省性质,尝试着通过不同年龄的人群对花绾镜的对话,欲激发人们对它的喜爱,为传统文化的传承铺垫道路。该创造实践体现了传统手工艺的情感与精神价值。“镜中人亦是画中人,你比花儿更美”是作者的朴素心愿,作品较好地达到了作者欲向观者传递美好的祝福与勇气的设计初衷。
11
无边
作者:郭峰乔
指导老师:吴海燕、袁宣萍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作品介绍:本设计作品的设计目标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多维度的模块化设计,即从二维到三维,从静态到动态;二是在材质与工艺技术的运用中探索推动新生活方式的设计方法。围绕这两个设计目标,作者以模块化设计作为本次的设计方法,以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仙居针刺无骨花灯作为设计灵感,将其中的结构与造型的设计巧思融入现代的家纺产品设计中,尝试创造更加新颖的家纺产品使用与组合方法,激发使用者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并通过多样化的变换而产生新功能与互动趣味,在多次的设计尝试中,作者将花灯的结构与可伸缩结构相结合,最终制作了三组壁挂,其中一组与感应机械装置相结合,在感应到人体后自动开合,另外两组则可通过拉伸模块改变其外形与大小。在材料运用上上,选择了可再生皮革与亚克力,对这两种材料进行染色实验与激光雕刻,将它们进行穿插组合,创造丰富的质感与光影效果。
导师评语:该生毕业设计作品主题为《无边》,是基于其“基于个性化定制的家纺图案模块化设计研究”成果进行创想创作的。以个性化定制的家纺图案模块化设计为研究视角,尝试在家纺定制模块中运用图案独特差异化模块设计方法,探索其意义与应用发展的可能性。从二维到三维、静态到动态、材质与工艺、技术与运用,以模块化作为设计方法,以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仙居针刺无骨花灯作为设计灵感,将其中的结构与造型经巧思设计融入现代的家纺产品,同时尝试创造更加新颖的家纺产品使用与组合方法,激发使用者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和产品的新功能与互动趣味性。通过花灯的结构与可伸缩插件结构相结合,最终制作了三组壁挂,其中一组与感应机械装置相结合,在感应到人体后自动开合,另外两组则可通过拉伸模块改变其外形与大小;在材料运用上,选择了可再生皮革与亚克力进行染色实验与激光雕刻,再加以穿插组合,创造出丰富的质感与光影效果。设计实践充分支撑了该生论文利用模块化设计的基本原理制定家纺图案模块化设计的规则,并以此为依据来建立家纺图案定制模块框架的创新点。
12
星河之囍——太空飞艇轿
作者:柴雨薇
指导老师:吴海燕,袁宣萍
点击查看视频>>
作品介绍:万工轿曾经作为十里红妆中浓墨重彩一笔的辉煌岁月虽已不复,但是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遗产、十里红妆婚俗的重要角色、民间吉庆文化的集中体现,如何让其的内涵、价值与特色与当下相结合,以一种新的方式拥有被展示与使用的机会,增加文化亲和力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眼观当下,人类对于未来的畅想永远不会停止,这同样体现在婚庆文化中。“元宇宙”的兴起也使人们开始探索虚拟世界的无限可能。结合当下趋势,在未来,举行婚礼的形式必将有更多的突破空间,笔者基于对万工轿特征“广、巧、韵、囍”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大胆畅想未来婚礼的模式与未来婚庆载具,将中式万工花轿的特色融合其中,实现时空的交接,打造一场浪漫的星河之旅。
导师评语:该生毕业设计作品主题《星河之囍—太空飞艇轿》创作是基于其对“清末明初宁波地区十里红妆万工轿图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想创作的。万工轿具有“图案多样性”的丰富特征,“包罗万象”的吉祥图案涵盖了从植物人物动物图案叠加天上人间场景性、美好叙事内涵性以及吉祥寓意创想的美好生态环境;而现时“元宇宙”概念体验的兴起使人们开始探索虚拟世界的无限可能。该生创想未来婚礼形式更多的突破,为今天年轻族大胆畅想未来的太空婚礼飞艇轿,利用其模式与婚庆载具等进行系统设计,将中式万工花轿的图案文化特色融合其中,实现“花轿”时空交替的虚拟“飞艇轿”,利用AI智能绘图、搭建灵感版、3D软件进行建模呈现飞艇轿立体效果,并用3D动画模拟飞艇轿在太空遨游的场景,给未来的婚礼营造出一个吉祥美满的意境及无限畅想的空间。设计实践与论文“以群组全域的眼光探索图案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构成的特定语境”的理念相辅相成。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2023毕业展以“大脑花园”为题,视觉形象以文字符号为主体,线条与块面互相交织,锚点和路径共同勾勒出字体轮廓造型,追溯数字时代独特的的设计符号。自由生长的线条与绚丽的花朵共同构建数字花园,交错的枝干如神经网络盘根错节,在“真实”与“数字”间构思设计的维度。缤纷的色彩象征着毕业生们迸发的创意,在这场毕业盛会中展现出新生代的美学思考。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