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2023届本科生线上毕业设计作品展|环境设计专业
发布时间:2023年7月8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3023
展览地点: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晨园一楼开放时间:9:00-18:00
主办单位: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参展专业: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风景园林/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夏日初长,满目芳菲。艺术学院2023届本科生毕业设计作品展如约而至。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浅,万物载焉。本次毕业展以“华岳”为主题,展示了来自工业设计、产品设计、风景园林、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六个专业的212名本科毕业生的作品。
光阴流转,留下多少故事;是收获,是告别,也是开始。2019级的同学们在华理的学习生活即将告一段落,本次毕业展既是同学们本科阶段学习的收官之作,也是同学们走上各自人生征程新的出发点。愿所有2023届毕业生在灿烂的青春里如夏日之木驭风蔓延,不负韶华,未来可期!
本案设计选址位于深圳市龙岗区百鸽笼九年一贯制中小学场址北侧为木棉湾小学、木棉湾幼儿园,地块东侧为可园学校、童梦可园幼儿园,地块西南侧为地铁5 号线百鸽笼地铁站。本案从双碳目标出发,参数化中小学建筑设计规则,运用遗传算法进行建筑性能多目标优化,进行5000次迭代后,从中选取帕累托最优解。根据最优解集,进行人工深化,通过外走廊与出挑阳台等一系列结果手段进一步优化建筑性能并丰富空间,在立面遮阳上采用聚碳酸酯材料的可变角度遮阳构件,根据阳光与温度进行自旋转,在教师公寓一侧设计推拉式穿孔板构件,在遮挡阳光的同时提供互动空间。西侧体育场采用聚碳酸酯板构件,对阳光进行柔和。
教学楼一层多为架空空间,充分提供遮阳,二层为架空层,丰富校园多义空间。中庭交错楼梯与连廊丰富空间层层次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多义空间。
本案从双碳目标出发对中小学校园设计进行数智化创新,以期为未来中小学数智化设计提供参考。
渲染图合集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共健康意识逐渐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一系列的健康挑战,导致城市居民对公共健康和个人健康产生了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引发人们对公共健康问题的重新审视。老旧小区作为我国城市居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老旧化问题日益严重。现如今,将老旧社区大拆大建的方式已不再适用。通过对老旧社区进行“微更新”改造,实现对老旧社区使用价值的重新挖掘和可持续发展。根据分析总结的更新策略和原则对东体小区进行微更新改造设计。首先对东体小区进行实地调研,观察小区居民行为,分析总结小区内部的优缺点,发现东体小区存在公共空间环境品质低下、景观破败、公共设施破损等不良现象。再结合居民打分访谈和实地感受,确定了小区内部微更新的5个设计点位:楼道空间、健身广场、社区花园、社区生活驿站、非机动车停车棚。根据上述策略和理论,以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个维度作为主要设计目的,空间环境,人群行为,人文关怀为设计方法对点位进行微更新设计,最终提升小区内部的公共健康水平,促进居民的健康行为。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口结构变化和多元文化的形成,包容性设计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包容性设计确保了设计者所设计的产品或环境可以尽可能多地满足大众的不同需求,而不受使用者的年龄或能力状况的限制,或与使用者共同努力消除社会、技术、政治和经济过程中的障碍的基础建设和设计。社区作为构建城市的基本且必要单位、作为市民生活的根本场所是城市更新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可以建立和谐的邻里关系、激发包容的文化融合、塑造社区的归属感与凝聚力,通过对黄浦区丽园路丽园公园的人群需求和功能设置进行调研访谈,提出了包容性社区公园的设计目标,以期为周边居民区创造更多活动平台,增加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舒适感,提升公共空间的使用率,在城市高速发展和后疫情时代的背景下,为不同年龄段的居民提供舒适的物理体验和美好的精神体验。
由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特殊性,应发展对城市的保护性设计。这在西方早已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他们从历史场所、城市风貌等维度展开设计,旨在提高环境质量并延续文化传统。国内此类研究着重对各个历史文化风貌区的特点进行分类比较,探讨合理的更新设计方案。本设计对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更新设计内涵和数字化技术的场景建构进行探究,归纳出历史场景呈现、情景交互体验、构建群体讨论三项策略,并深入到具体场地。
以上海囡囡和海派旗袍的故事为叙事线,结合空间叙事理论,对上海历史博物馆中的旗袍展示空间进行设计。通过分析博物馆受众的用户需求,还原老上海历史生活场景,并介入虚拟现实技术,探索出一个更具互动性、体验感更强的非遗文化展示空间设计方案,为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新思路。
宁海县岭口村文化体验馆的设计目标是在要打造成一个集多功能为一体的教学空间,为师生创造出富有活力的教育氛围。有别于传统的国学馆单纯以授课教学为功能,岭口村国学馆的规划之初就打算将他打造成一个多功能,在基本满足当地人以及授课需求的基础上,增加商业化的内容,使得其与纂畦园的联动可以成为一个网红景点,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
以“归园”为主题串联五个区域,分别为五感空间、儿童游乐运动空间、花园冥想空间、园艺活动空间、宅前绿地空间。每个区域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和功能,同时彼此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公共空间系统。运用疗愈环境相关理论作为指导,在设计中注重人的身心健康,创造出一个有利于人们放松心情、舒缓压力、恢复身心健康的公共空间。
在后疫情时代,针对人们对亲近自然的需求和身心健康的关注,更新改造设计,将公共空间打造成为一个新的社交和活动场所,为居民提供更多的生活方式和社交机会。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不再局限于特定的教育场所,或是只表现在一组有价值的建筑物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强调公众参与,让历史文化融入当代社会发展的整体格局。在现代教育体系,除了文化课程的教学外,艺术教育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一直未被重视。我们可以借助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探索文化传承的文教路径与物质空间路径融合发展的新形式,以艺术教育为媒介传承历史文化,以历史文化为素材创新艺术教育模式。本文以严家桥村为研究对象,阐述在景观设计领域实现双路径融合策略的可行性和创新性,致力于将历史建筑、书本知识等静态资源转化为交互式历史网络叙事项目。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同时,为历史空间的保护与发展、艺术教育模式的创新提供指导。
近年,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在不断加快,推动适老化建设成为了发展道路上的重中之重。并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老年人对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愈加强烈。然而我国目前的精神文化养老水平还未达到相应水准,适老化设计尚未在公共场所推广开来,且缺少老年人的专属文化空间,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相对匮乏。本设计基于适老化理念,以疗愈性为切入点,选取作为社会重要文化载体的图书馆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青岛市福山社区图书馆为例进行设计实践,旨在从空间设计、功能设置和服务设施方面为我国老年专题图书馆的设计与改造提供借鉴本设计秉持着老年人友好原则,在满足老年人对图书馆需求的同时,将主要从空间设计、功能设置、服务和设施这几大方面入手贯彻适老化理念。除此之外,还将从感官系统入手,将疗愈性理念融入到整体的空间设计中。该图书馆将从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适应性等多维度关照老年群体,旨在为老年人打造适合他们的专题性文化场所,丰富其精神生活,提高其生活舒适度。
设计说明宁海县岭口村文化体验馆的设计目标是在庭院和内部空间中展现出宋韵风格,通过细节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庭院不仅要美观,更要体现和合文化,让人们在这里感受到亲情、友情、爱情的和谐共处。同时,庭院还要融入康养功能,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放松的场所。学堂作为教育场所,要打造成一个集多功能为一体的教学空间,为师生创造出富有活力的教育氛围。在文创品店的室内设计中,要体现出产品的特色和文化内涵,吸引顾客的兴趣和眼球。茶室则是为人们提供一个优雅、舒适、安静的空间,供品茶、聊天、放松。图书馆作为学习场所,要打造出一个宁静、舒适、开放的学习空间,让读者能够专注于学习和阅读。会议室则要创造出一个高效、舒适、专业的工作环境,提高会议的效率和品质。总之,宁海县岭口村文化体验馆的设计目标是为人们创造出一个富有文化氛围、多功能、舒适的空间,让人们在这里能够放松身心,学习知识,享受生活。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