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2023届毕业设计线上展览
发布时间:2023年8月24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5298
他们
告别了一段纯真的青春
一段年少轻狂的岁月
一个充满奇幻的时代
开启人生的全新篇章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指导老师:李川
赖杉
环境设计一班
朋克文化是近代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之一,当西方朋克文化传播到中国,人们开始尝试将朋克艺术和中国文化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艺术风格,也就是东方朋克。本设计依托于东方朋克理念,以《新神榜》系列电影为设计灵感,通过对朋克艺术和中国建筑特征元素的简化和拼贴,以及建筑堆叠的手法,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方朋克艺术相结合。
设计以中国神话中二郎神杨戬的故事作为设计背景,将设计主体定位于与二郎神杨戬存在密切关系的蓬莱仙岛,以悬浮岛作为整体的呈现形式,旨在打造一个朋克风的中国仙岛。在建筑设计上,将中国传统建筑结构简化再加入金属机械元素组成东方朋克建筑单体,单体按照非对称错位堆叠后构成主体建筑群,再用各种样式的连桥连接各建筑群,从而构成整体浮岛设计。
上下划动观看
客堂间·韩城店——韩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民俗设计
指导老师:王章叶
柴浩然
环境设计二班
作品简介:
FUTURE COMMUNITY——Public Space Design Under The Concept of Sharing
郭思佳
环境设计二班
作品简介:
潮州府·承共创——基于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潮汕文化艺术中心设计
刘夏婷
环境设计二班
作品简介:
本文是基于多元文化视域下潮汕文化艺术中心设计,其内容以室内空间设计为主,以文化艺术中心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建筑外部造型的设计。设计始终围绕潮汕多元文化环境,通过多馆合一和一体式的空间设计,使来访人群沉浸式感受从认识到体验潮汕多元化的特色文化。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田园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来整合资料,在潮汕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以弘扬和传承潮汕文化,丰富居民文化活动场所为目的,以多元、文化和传承为主旨,运用现代的设计思路,结合潮汕文化元素,为当地创造新的文化场所。通过设计前期调研,挖掘潮汕历史文脉,再到设计方案的设计,最后设计了一个具有潮汕民居文化元素,多功能化的室内空间的潮汕文化艺术中心的设计。具有积极地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衔“街”共生——花园城市理论下的老街区公共绿地更新设计
杨鑫
环境设计一班
作品简介:
本方案为花园城市理论下的社区公共绿地更新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更加突出社区绿地的生态性和服务性;适当扩大植物种植面积;优化社区公共设施。通过增设桥梁连接枢纽区将居民生活区与沿湖绿地扩展区连接起来,强调了在社区绿地设计中要加强生态文明、城镇发展和人类社会三大模块之间的联系,因地制宜,更新建设出符合当地城镇深刻内涵且更具生态性和服务性的公共绿地。
刘玉禅
环境设计一班
本设计主要运用曲线的形式来体现有序共享的网络电商办公室空间设计,曲线的运用使办公空间的观赏性与流动性大大加强。以柔美曲线打造的艺术办公空间颠覆了传统办公室的十字轴线单调结构,运用柔美的曲线表达极致空间划分,让办公空间不再是沉闷的方盒子,使办公空间成为一个极具艺术性的办公空间。
习俗交错的对话——湖南省淑浦县鹅界村落活化设计
指导老师:李川
张璐
环境设计二班
作品简介:
本方案从独特习俗节庆与存在时间差的习俗两方面分析湖南省溆浦特色习俗文化独特之处。在设计中提取的四个溆浦特色习俗文化,将整个街道分为居山沐林、光影竹径、波光碧潭、拾遗闲栖和非遗集市五个节点,通过对习俗文化的元素进行抽象简化、夸张变形、解构重组等设计方法,将习俗文化融入溆浦县雁鹅界道路设计中。
“土”故纳新——乡村振兴背景下益阳市赫山区美丽屋场设计
毋梦杰
环境设计二班
该设计位于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樟树嘴村和高家桥村的美丽屋场设计。该设计通过多次现场调研与政府沟通,明确设计要求,完成设计。主要为稻田公园和湖心岛广场两大区域以及其中的各个节点,通过传统农耕文化、红色文化以及研学基地等相结合,通过对筒车广场地域性设计、稻田公园传统农耕文化设计、湖心岛广场读书文化设计,打造一个集科普研学、农耕体验、激励鼓舞、休闲游玩为一体的乡村景观美丽屋场。
共生·逐蓝——基于海绵城市背景下的太湖生态湿地公园景观概念设计
阳永琪
环境设计二班
作品简介:
从研究太湖湖滨湿地生态修复与重建,提升湿地净化水体,涵养水源,改善城市内涝。结合当地实际条件,基于解决太湖蓝藻水华出发,提升水境生态,改善水体环境,提出运用海绵技术体系;水体净化;生境策略;非经典生物操纵;塘浦圩田体系等策略,更进一步的提升湿地生态,运用水体净化,增强水文活力,满足太湖湖滨湿地生态公园人群基础需求,以促进湿地合理利用和可持续性发展。
互创·共生——天津地域文化滨水博物馆概念设计
黄添福
环境设计二班
设计以天津市滨海新区为设计场地,旨在探讨地域文化如何在当今时代发展中,能够发扬和传承。
空间剧情——共享模式下佛山市南海区农贸市场微更新设计
指导老师:陈文懿
冯紫燕
环境设计一班
本设计是基于共享模式下佛山市南海区农贸市场微更新设计,针对农贸市场现存问题进行更新设计,扩展农贸市场的业态,通过对建筑内的整体空间布局更新,提升空间利用率、呈现岭南地域文化。打造一个白天是农贸市场、夜晚是夜市的共享空间,融入“共享理念”。以人的活动为主体,找寻人们在农贸市场的空间剧情。设计一个供各类人群选购、休息、娱乐、交流、遮阳避雨的场所,增加不同群体互动的可能性,形成开放共享的和谐画面,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
相与还——适老化市民公园设计
李耀明
环境设计一班
作品简介:
该项目以一种对"原住民"的尊重,提倡住户与"住民"以及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具有多样性的、具有多种差异的休闲活动空间,建立起一个群众化和个性化的生活圈,使其达到一个良好的服务体系,从而创造出一个方便、和谐的适老化公园景观。
指导老师:刘恋
易知春
环境设计一班
作品简介:
本设计以长沙坡子街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空间为出发点,考察了坡子街历史文化街区公共景观空间的相关保护和理论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长沙市坡子街景观空间应遵循功能适配和符合场地形态这两个设计原则,结合框架边界设计方法、功能设施、植物选择、交往参与、情感维系等,在坡子街景观空间的设计中以参与、思考、融入的形式体现长沙地域文化和当地风土人情。使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不仅顺应的城市发展,同时也作为一个当地文化对外输出的平台,让历史文化街区能够真正意义上带动一座城市的发展。
遇见敦煌·新中式风格四室两厅室内设计
指导老师:刘娜
邓雯家
环境设计二班
随着国家经济与文化的崛起,我们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室内设计也是表达文化的一种方式。近年来,我们的审美逐步由外向内发展,不断向内挖掘,注重自身文化内涵,而这一现象也受到了国人的大力鼓舞,国人对于回归传统的热情高涨。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以及艺术价值。新中式风格是中式元素与现代材质巧妙兼柔的布局风格,是传统与现代的相辅相成,秉承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对传统进行解组再重组,满足人们在生理上和精神上需求。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西式风格室内设计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人的居住审美。敦煌壁画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绚丽的色彩得了到大众的关注,如果加以运用不仅是敦煌文化的传承更是新中式室内设计的进步。
燕归来兮——长堤历史街区民宿改造项目
肖琴华
环境设计二班
在当前民宿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的民宿存在着缺乏创新和特色,缺乏对当地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和传统建筑元素等的深度挖掘和利用等问题,而这种同质化现象,如何才能得到解决呢?这必不可少的会涉及当地文化,只有站在历史文化的肩膀上,我们才能将设计立足在这片土地,于是,在我本次的设计中,选用了两个当地元素来体现当地文化,一是‘新会鱼灯’,二是‘柚子熏香蜡烛’,这两种产品,不仅可以运用在我的民宿设计中,还能成为文创产品被销往世界各地,做到在传承中发展,发展中创新。
一个孩子的自白——叙事性概念设计
吴伟洵
环境设计一班
根据我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曾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
设计从家长层面为切入点使家长能够被动的、沉浸式的换位思考,进入一个“孩子”的世界从而改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我通过两种方式:我作为空间的叙述者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使用者作为空间的叙述者呈现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
共享理念下独居青年女性长租公寓社区设计——以晚安工业园为例
胡浪
环境设计一班
该场地位于长沙龙湖冠寓晚安家具文化园以共享理念为基础,以独居青年女性长租公寓为设计对象,将社区空间进行整合来设计。探寻青年女性的生活状态,空间需求,审美偏向,将这些需求以及理论转化到设计当中,改善独居青年女性的租住空间环境。给她们减轻住房压力;在此次设计中,主要使用的圆形、曲线和拱门元素。使空间能够更有活力和生气,同时满足女性群体的日常公共交往需求,给予她们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白日梦美术馆——及艺术展览与冥想体验一体的概念性设计
王海瑛
环境设计二班
基于“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指导思想,设计从冥想世界出发,将冥想空间与艺术体验空间的相结合,打造出冥想与艺术体验一体的公共空间。通过场地艺术品的展览与流动的冥想空间以及周边环境相结合,营造一种现代,静谧的氛围,创造一处城市中为人们思想和心灵上带来慰藉的艺术乌托邦。设计从名字中的“白日梦”着手,思维发散将代表夜晚的月亮与蝙蝠相结合。将月亮的圆形外轮廓,与蝙蝠翅膀的多弧外轮廓提取,将圆形组合排列与蝙蝠的外轮廓优化,然后经过排列组合得到了建筑的平面外形。
潇湘学院
“无风格”别墅室内设计
任嘉妮
环境艺术设计一班
作品简介:
本项目实地选址于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桃源路亚华花园,设计对象是一栋双拼别墅西边户,建筑整体面积是360平方左右,一共四层,户主为一对夫妻带着孩子,家里也会有老人过来小住;在前期对户主的需求调研中了解到,户主希望我们能为他们打造出温暖、温馨的空间氛围,倾向于多风格元素,并提出风格多样化,重点体现生活的品质;因此本次设计主题为“无风格”设计,整个设计围绕户主的需求,将居住者的思维与需求作为整体设计的出发点,合理融入创新元素,进而有效改善室内空间效果,让室内空间更加灵活、更独特、更舒适、让我们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指导老师:刘娜
刘新钰
环境艺术设计一班
新东方主义的庭院设计首先是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为起点,只要是人在这个园子里舒服安逸即可。在整个的设计过程中,所有风格的设计需要在这只有一百七十平的庭院里相互融合,重组,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同时,不同风格的艺术特色之间的相互碰撞能给人以一种新奇的感受。就像艺术家叶锦添所说的:“其实,我没有一直做古典,我做了很多未来的东西。我的新东方主义其实是无限地发展各种可能。”
新旧相生,旧厂新生——旧厂房区改造设计
指导老师:樊衍
刘艾平
环境艺术设计一班
废弃厂房作为城市发展历史的物质载体与记忆的实体象征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和研究意义。因此设计中保留了原有建筑,通过置入核心景观区作为园区的聚集地,前广场作为城市展示界面,满足了视野开阔的需求,又保护了现有文化基础,从文化、产业、生态可持续多方面进行更新改造。
茶水香韵——长沙市春华朕茶园综合康养基地
指导老师:郭琼
刘婧雯
环境艺术设计一班
作品简介:
城市的居民在选择乡村旅游的初心,本质的目的是想要体验到城市以外的生活。但是就目前农家乐的设计而言,仍然停留在了以农村景观为主的层面,并没有从根本上去改变,去创造出一种,只属于农家乐的特色风格。该设计将茶叶文化有机结合,从而提升场地的景观品质。现代化的城市景观手段与质朴的乡村有机化进行串联,科普农业茶文化知识,打造美丽吸引人的景观。结合周边环境希望能够打造具有茶文化特色的农家乐。
吸口猫气——湖南科技大学校内流浪猫救助及管理空间概念设计
指导老师:李川
杨辉华
环境艺术设计一班
此次设计围绕湖南科技大学校内流浪猫在治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为流浪猫设计一个安全舒适的生存庇护所,打造一个人与流浪猫和谐共处的多功能的交互空间。本次设计的建筑分为五个不同面积大小的场馆,分别是主要活动馆、手工艺术展览馆、休闲馆、宣传馆、雕塑馆。五个场馆全部为单层,借助场地地形坡度的起伏形成高低错落的视觉效果。主馆是场馆中面积最大的,用于游客与流浪猫进行一系列互动,还可在此馆内对流浪猫进行领养登记;手工艺术展览馆面积最小,主要供游客手工DIY创作,创作作品如画作等可自行带回或留在馆内进行展览义卖;休闲馆主要设置了休闲、饮品供应等功能;宣传馆用于与流浪猫相关的宣传工作的进行;雕塑馆是通过将收集到的雕塑与流浪猫上下攀爬相结合,形成一种动静互动的反差感。通过对猫咖的学习和借鉴,将其中功能区的设计以及设计元素融入自己的设计思路,加上不同功能的融合,最后形成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救助站设计。
嘻游记——基于治疗儿童自然缺失症的城市景观概念设计
马羽萱
环境设计一班
本次设计场地自然资源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教育资源。本次设计主要通过对自然教育理念设计探索出满足儿童自然教育活动需求的森林公园儿童活动景观设计活动设计策略并进行应用。整体分布为故事线游览主线、参与性策略、教育策略三个部分。通过将各个节点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希望可以通过多样的自然环境,在游玩中潜移默化使儿童认知自然,并获得自然生态教育的探索实践,促进儿童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改善儿童的健康状况。
指导老师:樊衍
张家豪
环境艺术设计一班
这个方案运用模块化设计提供一个社区化的公寓式酒店空间,它呈现了空间、运动、事件之间三个不同层次的关系,利用灵活的弹性框架更多的使用原始的材料以达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在这里更提倡周租、月租、季租、年租,让爱人之间有更多的时间呈现最自然的生活状态,让不同兴趣、年龄、职业的人聚集在共享的休闲空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放松方式。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