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二十四节气 一节一食 | 处暑 食在处暑:菓
发布时间:2023年8月23日 分类:设计视角
浏览量:3204

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总结出应时而食的生活美学,又发明创造了丰富的烹饪技法,
是传统文化的珍贵宝物。

“天上双星合,人间处暑秋”——天上的牛郎星与织女星相会之时,人间正值处暑的秋天。处暑前后,恰逢农历七月初七,民间的七夕节,也叫乞巧节。古时,身着新罗裙的女儿家会聚在庭院,仰望夜空,虔诚的向织女星乞求智巧。食巧菓是当晚姑娘们最开心的时刻,一枚枚巧菓油润金黄、古雅精致,入口后松脆酥香、甘怡绵长。久而久之,七夕节逐渐演变成中国的情人节,女儿们不再遥望银河默许心愿,但是吃巧菓的习俗却留传了下来。小小巧菓为七夕注入了满满的仪式感,也让恋人们品味到从口到心的香甜。

巧菓的由来,伴随着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有一位叫巧儿的姑娘,被牛郎织女的凄美爱情所打动,每逢七夕,她都会制作小点心并焚香供奉。此举感动了上苍,也促成了她的好姻缘。巧儿做的点心被后人称为巧菓,女儿们也学着巧儿的样子在女儿节精心制作巧菓,祈盼吃了它会变得心灵手巧。渐渐,乞巧节的习俗越来越丰富:吃巧菓、穿针乞巧、投针验巧、喜蛛应巧、晒书晒衣、拜织女、拜魁星、香桥会等层出不穷。七夕乞巧节在宋元时期的热闹程度,堪比春节。

巧菓属于中国传统糕点。中式糕点起源于商周时期,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四千多年。古代糕点的雏形是一种便于携带,可以较长时间存放的干粮。相传武王伐纣时,纣王派闻仲太师率兵出征迎战。闻仲为了缩短埋锅造饭的时间,就发明了一种糖烧饼作为行军干粮。后来,糖烧饼的制作方法流入民间,闻仲也被糕点行业奉为祖师爷。“点心”一词同样来源于战场。东晋时期,一位将军为了慰劳英勇杀敌的将士,将烘制的糕饼送到前线,以表“点点心意”。传统糕点讲究“应时”,即选用应季食材。在宴席上,点心的亮相是锦上添花。面点师一双巧夺天工之手,将古早之味、风雅之韵、时光之轮,均揉入其间。

春饼、夏糕、秋酥、冬糖,四时八节、寒来暑往,每一款点心都标志着节气的更迭,表达着点点心意,承载着中国人独有的文化、情感与记忆。

撰文 | 一方(赏未)

一节一食 | 处暑

作品解析:巧果即七夕果,又称巧食或巧舌,是中国特色传统糕点,七夕的应节食品。民间常以"七曲八弯"来形容"七巧"的形状。古代女子为祈求织女赐予自己一双巧手而制作的一种食物。

一节一食 | 处暑

作品解析:牛郎与织女七夕相会之时,正值处暑的秋天。古时姑娘们会在七夕节食巧菓、望星空、求智巧。吃巧菓亦成为此时的习俗。将印有禧福的巧菓与剪下的一支荷花组合成“暑”字,寓意处暑之时食巧菓的习俗。

一节一食 | 处暑

作品解析:本系列作品以“处暑.菓”为主题的海报设计,诗词“天高云淡处暑日 秋风送爽正当时”来体现描绘中华这一美好节气和品尝美味巧菓的生活习俗。作品用中国水墨图形设计语言的现代表达方式,使用文人画的诗词和图形元素,并通过强烈的视觉图形语言结合,以文化视角通过视觉艺术设计表达,在体现了新海派文化的形态面貌同时,也表现出中华美好节气、民间习俗和中华美食魅力。

一节一食 | 处暑

作品解析:夏日的末尾,蛋挞兔一家去了草原梦幻游乐场。他们在点心菓子堆里尽情的蹦蹦跳跳,一边玩一边吃。这个热热闹闹的暑假剩下的时间不多啦,骄阳还在,抓紧狂欢吧!

一节一食 | 处暑

作品解析:处暑节气设计说明:以二十四节气“处暑”为题进行设计,以“处暑”两个字融合菓子的元素进行表达设计,来诠释“处暑”时令节气的特点,以“处暑”为设计字体骨架,通过运用点线面构成的表达进行表现二十四节气“处暑”的民食文化内涵。

一节一食 | 处暑

作品解析: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暑前后恰逢民间七夕,食巧菓这一习俗为节日注入了满满的仪式感。作品以各式各样巧菓为核心内容,承载着节日氛围与节气民俗。

一节一食 | 处暑

作品解析:处暑前后,恰逢农历七月初七,民间的七夕节,也叫乞巧节。这天民间流传食巧菓,巧菓属于中国传统糕点。作品以汉字“菓”为创作来源,表达了乞巧节食巧菓的传统习俗。

一节一食 | 处暑

作品解析:“天上双星合,人间处暑秋”天上的牛郎织女星会合的时间,人间就到了处暑节气,迎来了秋凉。七夕节民间习俗吃巧果。巧果又称作“乞巧果子”,花样较多。主要的原材料是油面糖蜜。作品把用面食做成的几种巧果作为设计元素,组合成“菓”“处暑”等字,体现处暑节气的食令特点。

一节一食 | 处暑

作品解析:巧菓属于中国传统糕点,代表着点点心意,承载着中国人独有的情感,文化与记忆。取名“纤云弄巧”,源自于处暑节气,牛郎与织女双星相会之时的传统,用“巧菓”以图形的方式来呈现这一场景就是我的创意来源。

一节一食 | 处暑
作品解析:二十四节气对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有着深刻的影响。在每个节气来临之前和节气期间,人们会根据节气的特点和季节的变化来调整饮食习惯。作品通过字体设计海报的方式进行呈现,结合相应节气的传统美食与节气特征进行表现,以此弘扬中国悠久的节气文化与美食传统。

一节一食 | 处暑

作品解析:巧菓属于中国传统糕点。中式糕点起源于商周时期,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四千多年。古代糕点的雏形是一种便于携带,可以较长时间存放的干粮。食巧菓是七夕姑娘们最开心的时刻,一枚枚巧菓油润金黄、古雅精致,入口后松脆酥香、甘怡绵长。每一款点心都标志着节气的更迭,表达着点点心意,承载着中国人独有的文化、情感与记忆。

一节一食 | 处暑

作品解析:运用了巧果的形状,以及我心中秋的颜色。

一节一食 | 处暑

作品解析:好吃又好看的巧果,两面金黄,红丝穿好风干,变就爱的点点心意……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