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2023届毕业生作品展——品牌设计与策划工作室
发布时间:2023年8月4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4539
品牌设计与策划工作室,深刻研读视觉传达设计新学科建设内核,以设计教育发展的新需要、新变化、新阶段、新特征为依据,聚焦平面与立体双学科知识领域的交叉融合,以创作规律和突破创新为目标,研究平面、立体、与动态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体系,专业方向具有充分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工作室专业构建充分渗透、融合平面、立体与动态相关专业领域,在基础层面有着共生关系,在专业层面也多有渗透和交叉,在思维和认知层面趋向整合。
品牌设计与策划工作室的课程遵循标准的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体系,在传承鲁迅美术学院装璜系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管理基础上,沉淀、积累、完善、提升,最终形成一套同时具备艺术修养、艺术品味、商业价值和人文艺术的综合性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的三大模块,突出了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教学内容,将创新思维培养,团队学习方式,实践性案例教学引入课程,灵活运用理论讲授、实践辅导、社会考察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使课程结构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01
《竹载万物》
作者 / 凌紫 李冰羽 陈宁
指导教师 / 刘仁 高广敏 刘丰溢 王坤 沈康
非遗竹编艺术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智慧。我们探索竹编艺术在万物中的无限可能,让其生生不息,幻化万千,编织出各种形态的竹编创新作品,向观者展现竹编的艺术魅力与自然生命融合的紧密联系。


02
《屎学家》
作者 / 李晓宁 房栩 高嘉悦 荆佳梁
指导教师 /刘亚璇 白新蕾 李鹤
屎学家在做的事情是以客观的视角看待屎这一事物,以期看到一个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所影响的范围,并用设计的语言探索它的可能性。屎千百年来一直存在,它也是世界上最频繁发生的事情之一。但我们并不去评判屎的价值与意义,我们所做的只是将这些信息带到人们的眼前。


对于屎的好奇与探究驱使着我们创造屎学,并成为屎学家。我们以视觉的形式传达粪便的信息。我们所创造的一切联系都是基于科学的真实,但又是天马行空的幻想。我们希望客观地看待、尊重、了解并传达有关它的一切。









03
《廿五来巷》
作者 / 常思瑶 苗嘉琪 邓洁
指导教师 / 刘仁 高广敏 刘丰溢 王坤 沈康
“如果我的一天有第25小时”
在这里,第二十五小时,重现曾以为永远却不会再有的,让消逝在街头巷尾的那个平凡却惬意的日子无限延长,回到承载着闲暇的过去。也许24小时,我都在为了生计奔波,但这一小时,却真正属于我。
作品利用怀旧市井小街假想存在于第二十五小时中的另一方世界构建我们的理想空间,以二十四小时之外的时间为切入点,思考闲暇与生活的意义,寻找自由的共鸣。







04
《五喜》
作者 / 刘妍 江瑜 何其典
指导教师 /刘仁 高广敏 刘丰溢 王坤 沈康
闽南五喜串联人生五个阶段,分别为出生,周岁,成人,婚嫁,做寿。从懵懂,成长,成熟到自得自在,人生每个阶段都意味着新的开始,每件喜事都饱含主人家对美好生活的亲切期盼。五喜欲为探讨闽南人未来生活的多样性,传递淳朴,天真的闽南人文精神。

05
《疆韵之间》
作者 / 高寒 王翼龙 杨子月
指导教师 /刘仁 高广敏 刘丰溢 王坤 沈康
对于新疆视觉符号的重塑再设计,重现独特的新疆符号,再现新疆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貌,这是我们对新疆的情感寄托。将其重塑组合为音乐、建筑、动物等具有民族特色的视觉形式。通过对民族文化的梳理与分析,将这些民族元素进行解构与重组,把它们融入具有民族特色的视觉形式中,从而形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的视觉语言。在将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新疆纹样重塑呈现在现有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文化建筑之上,让每一个人都能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领略全新的感官体验。

06
《也不知宿》
作者 / 贾茗惠 鞠佳艺 王畅
指导教师 /刘仁 高广敏 刘丰溢 王坤 沈康
二十八星宿是战国时期就已成型的天文观测系统,它不但影响了中国古代制度,在文化交流、思想传播,科学技术等领域也有建树。“也不知宿”以当下青年人对“玄学文化”的推崇为出发点,将星宿符号与符箓造型相结合设计出四套字形。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为星宿文化注入了全新的现代解读。

07
《IN THE ROOm20 房间里》
作者 / 易子涵 李红帅 周俊宇
指导教师 /刘亚璇 白新蕾 李鹤
钢筋水泥构建起物理意义上的房间,而每个人心理上的房间则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建构起来的。房间的面貌是流动的,流动的过程是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人们通过改造空间,来协调人、物品和空间的关系。
创作者调研了20位不同背景的房客,收集了他们对房间改造的行为,并整理成档案。选取其房间里的6个最大公约数家居用品为观察媒介,以设计类工具的视角看待房间里的网格编排,对房间里人的改造轨迹进行视觉化转译。作品旨在呈现人们在有限的面积内,为追求自我的中舒适和新鲜感,展现出房间面貌的多元可能性,并重新审视房间里呈现出的生活力。


08
《俗人雅事》
作者 / 曹峻歌 王冉 余可心
指导教师 /刘亚璇 白新蕾 李鹤
何为“俗”,何为“雅”
在探寻二者关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当纯粹的高雅不足以描绘世间万物,褪下华丽的外衣,世俗平凡的表达也可以成为真正的艺术。如此,我们对二者展开讨论。
作品中有“雅事”亦有“俗人”,二者结合融汇成一幅幅“雅俗”和谐共存的画面。品茗、焚香、听雨、酌酒、抚琴、侯月、赏雪,是古代文人雅事,也可以是日常俗事。并以夜宴图的长卷形式串联出一幅生动诙谐的“俗人”图谱,充满故事性的画面中有你也有我。
艺术与生活,雅俗共存,相得益彰。我们乐在其中。






09
《黄胶带》
作者 / 刘淇蔓 马溪蔓 贾斯涵
指导教师 /刘亚璇 白新蕾 李鹤
这是一个关于黄胶带的试验性选题,就胶带的作用,功能,环保来进行图形化的展示说明。当你用力撕扯胶带时,胶带粘合剂会像弹簧一样拉伸,并储存弹性势能,所以无法连续地撕开。这意味着附着胶带每一次积攒势能、而后剥离,都会释放微小的超音速冲击波。
我做了一个梦,梦里每秒650到900的超远音速,梦里是战斗机的启动轰鸣还是物流站反复的撕扯,直到站到展位前看到从无到有被填满的白板。我才明白那是关于毕业、工作、考研,反复撕扯缠绕组合的夏夜里普通的梦。

10
《花山字体》
作者 / 农鑫 周之悠 文美璎
指导教师 /刘仁 高广敏 刘丰溢 王坤 沈康
古骆越人用岩画记录自己的生活,记录祭祀和庆典的场景,而如今这些代表古时候人类智慧的物质文化也因为很少使用而被逐渐淡忘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我们的毕设尝试将花山岩画语言转化为通用性较强的文字设计,希望能将这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得到创新与沿用,加深文化认同感的同时,彰显出花山岩画物质遗产对地方文化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





11
《话/树》
作者 / 金子涵 沈益欣
指导教师 /刘亚璇 白新蕾 李鹤
话术,一种说话的艺术。
它看似简单,却包含着做人做事的技巧,拉近情感的策略,安身立命的法门,平步青云的官道,治人控场的手腕。
话术虽然只是一门说话的技巧,却依“心”而生,是我们在与不同的人交往过程中的“安身之树”。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无形的,所带来的感受是有形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面对不同的情况所生成的不同“话术”是有趣的。我们将语言视为一棵待长大的树,以视觉的形式展示生活中的经典画面(家庭、朋友、职场)中的话术,当然不能忽视的还有推敲和诈骗两大话术,意在表达语言的“可观赏性”和话术的“可识别性”。









12
《浮梦》
作者 / 何禹潼 柳昱阳
指导教师 /刘仁 高广敏 刘丰溢 王坤 沈康

13
《灵境》
作者 / 刘溢蕾 刘新月 袁柳
指导教师 /刘仁 高广敏 刘丰溢 王坤 沈康
虚拟现实技术,又称灵境技术,其诞生势必会让我们以新的视角观察旧世界的规律,在中国文化中五行是构成世界的基础,那在虚拟空间中五行是否也会是这样的存在?是否会在虚拟空间无限自由度的加持下更加变化莫测?我们想尝试通过使用数字技术探索一个以中国五行文化为设计灵感的“灵境”空间。









14
《格桑格桑》
作者 / 杨美淳 赵依然 李明慧
指导教师 /刘亚璇 白新蕾 李鹤
格桑,是一种女性力量;格桑,更是一种生存意识 。
格桑是青藏高原上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野花的统称,在西藏,人们常借格桑花表达和抒发美好的情感,人们都将其视为爱与吉祥的圣洁之花。它始终美丽而不娇艳,喜爱阳光,不畏严寒风霜。这些生长在高原的花朵,在面对严峻的生存环境考验下,应对生存方式也截然不同,也展现了女性的力量与顽强的生存意识。哪怕生长在石头里也要开出独属于她自己的格桑花。
植物上我们选取了不同海拔不同形态特征的典型植物,绿绒蒿,雪莲,塔黄,红景天,岩须,分别对应了藏族五色的蓝、绿、黄、红、白。寓意着蓝天、江河大地、火焰、祥云。并选取了藏族独有的玛尼石堆来作为文化载体,玛尼石寓意着石头中开出的花也象征着传达吉祥与美好。
END
<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