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研究院与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合作课程《界面设计》作品

发布时间:2023年8月12日 分类:课程设计 浏览量:3127

课程背景

今年4月,腾讯研究院与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合作开展本科高年级课程《界面设计》,专题“科技助老X设计赋能”,目的是使Z世代数字原住民关注老年群体,用设计的方法搭建数字时代的“人行道斜坡”。经过8周的联席课程与作业辅导,Z世代的创意作品终于孵化成型了,我们把作品精萃向大家汇报如下

课程成果

01

OHelp

“你的燃眉之急,我的举手之劳”

设计说明

OHelp是一个连接年轻人与老年人的公益助老的APP平台,旨在帮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中自己难以完成的一些小麻烦(如搬重物等),把需要帮助的老年人们与助人为乐的年轻人们通过平台联系在一起,以居住地为中心进行匹配,实现点对点的临时帮助——解决老人的“燃眉之急”,只需我们的“举手之劳”。

 

小组成员

王心睿,宋雨露,姚坤,侯佳龙

 

图片展示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02

鹊桥仙

老年婚恋平台APP

设计说明

我国60岁以上单身人口约有6000万到7000万。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情感上有一种子女也无法弥补的空虚感和孤独感。“鹊桥仙”是一款针对老年人相亲需求的APP,通过引入了善于交际、喜好交流的中老年群体扮演“红娘”这一角色来负责牵线搭桥。

 

小组成员

杜芃,梁欣婕,陈若妍,陈小雨,樊开然

 

图片展示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03

美味“家”肴

 

 

设计说明

家在哪里?在发出香气的厨房里,在一家人团团圆圆坐的饭桌前,在我和父母的心里。我们希望以“美味家肴”中的饭桌打卡作为连结老年人和年轻人的纽带,以家庭为单位分享自己的日常饮食,不仅可以从一个最轻松的话题增进老年人与年轻人的沟通,还可以分享和查看不同家庭的特色拿手菜和每日打卡,增进邻里、亲友之间的交流,体现每个家庭的温馨与爱。即使我们无法每日相见,但家依然在。

 

小组成员

黄婷余,罗若琳,王婉莹

 

图片展示

 

04

时光来信

 

 

设计说明

时光来信是一款老年人与年轻人博客咨询软件+书信慢社交软件。为渴望进行代际交流的两代人(老年人/年轻人),设计的仿书信形式社交平台,满足用户促进、了解、分享生活、解答困惑、促进交流的需求。通过平台,两个群体能够以仿书信的形式进行慢社交沟通。线上信件附邮票功能,可选择分享至朋友圈,起宣传推广作用。线下设置实体信箱,设置多种款式,与放置环境相结合,用于获取实体信件(明信片)。

 

小组成员

王建敏,黄涵雪,姜宇晖

 

图片展示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05

爱护你

AI辅助照顾失能失智老人

 

 

设计说明

我国老龄化现象愈发严重,失能失智老人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他们中的大多数由家庭成员进行照料。我们利用硬件和软件结合的方式,检测老人的健康状态,利用AI分析判断,同时利用社区内专业团队以及有经验的人士的沟通指导,为照护者提供专业的指导建议,从两方面共同作用,希望将家庭护理工作变得更加科学,同时减少照护者的各方面所承受的压力。

 

小组成员

周净宇,王鹏程,何泽皓,张朝阳

 

图片展示

 

 

 

06

老将与小匠

非遗代际传承平台

 

 

设计说明

老将与小匠是一款面向老年人和学校(或组织)的,为激发老年活力、促进代际融合而生的数字产品。

产品主要面向有一定特殊技能的老人以及有活动需求的学校(或组织)。通过该产品,可以激发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与活力,为有特殊技艺的老人,比如非遗等传统技艺,提供分享和传承的渠道。小朋友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了解甚至传承非遗等传统技艺。

 

小组成员

赵梓君,邵非凡,付文博,张可欣

 

图片展示

 

 

 

07

老乡聚

为“老漂族”而做的社交小程序

 

 

设计说明

“老漂族”指为帮助子女照顾孙辈,操持家务而离开故乡,前往千里外的大城市,过上晚年漂泊生活的老人们。“老漂族”们渴望找到能陪自己说说话的人,而有着相同习俗说着相同口音的“老乡”则是他们最容易快速获得身份认同的人。我们想借用“老乡”这个天然强关系,通过线上社交为主,线下活动为辅的“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帮助他们扩大社交圈,构建自己的小群体,从而获得归属感与认同感最终建立新的社会联系。

 

小组成员

杜思岚,张子雨,邓珉,张浩然

 

图片展示

 

 

 

08

我的故事你听吗

 

 

设计说明

本项目致力于发挥老年人丰富的经验价值、阅历价值,促进代际沟通。该平台向有意回忆往昔、记录并分享自己一生经历的老人提供便捷、方便的免费服务,将老人与志愿者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匹配与选择,通过语音输入、手写拍照转文字等多种便捷输入技术方便老人提供素材,而志愿者端通过收到的线上素材进行简单处理、排布,生成一部由老人主导、志愿者辅助的口述史。

 

小组成员

许由之,杨胡尧,杨嘉杰,邹振壕

 

图片展示

 

 

 

老师与评委寄语

 

覃京燕

北京科技大学 教授

(课程学术顾问)

 

用对老人的爱和量子思维想象探索无人之境,用第一科学原理实现刚需硬核的产品服务系统设计,为真实(虚拟)的人做真实(虚拟)的事,用人类赖以生存的意义为中心的设计,会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付志勇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教授

 

手机也好,智能硬件也好,都是终端,它连接的实际上是人和人、人与服务之间的关系,我们设计的是服务,而服务不一定需要通过APP体现出来,我们可以打开想象力。

 

 

王楠

腾讯银发科技实验室 行业负责人

 

好的科技产品除了依靠技术的不断升级,更需要与场景拥有契合的适配性。只有通过和使用者、使用场景的配合及反馈,才能不断完善产品形态。

 

 

 

Bingyan

微信交互设计师

 

为老年或任何一个群体设计的第一步是去了解,不只从新闻、报告中得到模糊抽象的印象,还要跨出自己的想像,与真实的人们对话。

 

 

Xuege

微信公关

 

老年交友这样的平台上线了之后,那会不会有一些老年杀猪盘在上面诈骗,如何防范?这是需要考虑的。

 

 

Ansel

腾讯产品经理

 

如果毕业后,开始创业做这个项目,有没有信心通过这个项目来养活你们整个团队?如果不够信心,如何做得更好?如果够,那就冲吧!

 

 

陆诗雨

腾讯研究院 研究员

(联席授课教师)

 

数字化是老年人的可选项,而不是必选项。我们来想想办法,怎么让他们可以拥有更多自由选择的权利呢?

 

 

何思倩

北京科技大学 副教授

(课程主讲教师)

 

对数字产品进行适老化设计也应扭转老年用户面向技术时被动的、消极的刻板印象,去设计一种能够激发老年用户主动性、参与性和游戏力的数字产品交互方式,为老年数字生活方式赋能。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