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青山横溪,绿水桃江”——第三届客家杯设计大赛圆满结束暨获奖作品公布

发布时间:2023年9月12日 分类:建筑环境作品 浏览量:6097

本次夏令营由清华大学许懋彦教授和九三学社赣州市委会韩高峰主委全程共同主持,九三学社赣州市委会、江西省土木建筑学会、赣县区人民政府主办,赣州市赣县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赣县区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王母渡镇人民政府、五云镇人民政府、祥云湖紫薇小镇景区协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赣州市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支持。同时,还邀请到了18位知名高校建筑学教授和年轻学者担任指导教师。

2023年8月26日,“青山横溪,绿水桃江”第三届客家杯设计大赛活动圆满了落下帷幕。本次夏令营活动备受关注,自2023年7月正式启动报名,来自国内外数十所高校的数百位相关专业的本、硕、博在读学生积极响应、踊跃报名,经过组委会的遴选,最终有81名学生入营,一同踏上了这场传承、创新、共赢的客家文化之旅。

开营式活动现场

活动开始,学生以抽签方式加入了9个导师组,每组分别由两位资深指导老师亲自带队。根据不同地块片区的特性,各导师组又将学员分为3个小组。本次大赛摆脱了传统竞赛模式,采用了独特的分阶段方式,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线下的现场调研和线上的创意策划及规划设计两个阶段的工作。其中还有线下和线上的全员集体讲评交流环节。师生热情投入,反响热烈。

横溪村航拍

设计片区划分

线下的实地调研期间,全体导师和学员顶着酷暑烈日,实地走访了横溪村的各自然村落区块和村民群众,对村内的现状建筑进行测绘。对各自担当设计的具体村域空间提出初步策划构想。师生们亲身感受了乡村的宁静与美丽,深入了解了乡村的真实面貌,充分感受到了客家文化的魅力,目睹了乡村发展中的挑战,还深入思考了中国乡村所面临的问题。

乡镇书记为师生讲解村史及发展规划
师生深入村落现场调研

组委会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学术讲座,邀请了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与学员分享知识和见解。这些讲座不仅扩展了师生们的学术视野,还为他们提供了解决乡村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导师们亲自带领学员前往赣州中心老城区以及中国传统古村落白鹭村进行实地参观学习,让他们亲眼见证了乡村建设的成功案例和挑战。

线下调研阶段成果交流会
师生赴传统村落一一白鹭古村参观学习
线下调研阶段师生高强度学习交流
线上阶段,几乎每隔一天各导师组的师生们都要对方案的构思、设计的进展进行讲评讨论。这是一个独特的学习交流平台,对学生而言,不仅是方案设计上的引导,更是思想的引领,引导学生们深入探讨乡村发展的挑战和机遇,探寻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之路,思考如何将自己的学术知识和创新思维应用于实际的乡村建设中,为乡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这个线上学习的过程不仅帮助学生们拓宽了学术视野,还激发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他们被鼓励成为乡村建设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将所学所思付诸实际行动。

线上阶段的设计探讨已是常态

赣州市博物馆万幼楠研究员讲解客家建筑

客家杯夏令营不仅传递了知识,更传达了一种对乡村发展的热切渴望,希望通过导师与学生们的共同努力,能够为中国乡村的繁荣和进步开创新的可能性。这是一场不仅仅关于学术的旅程,更是一场关乎社会责任和乡村未来的探索之旅。

最终评审

九组师生经过三周多时间的共同连续奋战,共提交了27份作品进入8月26日在赣县区举行的现场评审。组委会特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许懋彦、赣州市政协副主席韩高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冯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罗德胤、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何崴、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教授谭刚毅、北京安哲建筑事务所创始人王求安等7位深耕乡村保护与建设研究与实践的专家组成评审组,评委们通过现场踏勘和对作品的认真研判、热烈讨论和多轮次的投票评选,对27份作品进行了评选,共选出特等奖作品1份、一等奖作品2份、二等奖作品4份、三等奖作品8份、优秀奖作品12份。

获奖作品覆盖了横溪村特色各异的7个自然村落片区,凝聚了参与本次活动全体师生对赣南客家乡村保护与发展问题的密切关注,对村民、游客等社会群体不同需求的多方思考,对乡村建筑与公共空间营建设计的多方位尝试。其中,由贺勇、刘旭昀老师指导,由深圳大学喻冬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赵一诚、天津城建大学陈嘉俊三位同学设计完成的作品《墙上廊·厅中院》荣获本次大赛的特等奖。为使作品有进一步落地的可行性和对获奖学生的鼓励,评委们对前七份获奖作品给出了评语。

评审专家合影

评审专家在横溪村现场踏勘调研
评审专家对作品认真审阅热烈研讨

获奖作品选登

特等奖 

墙上廊·厅中院 (A地块-忆横溪-公共服务板块)

许懋彦评委评语

在一个具有较好历史遗存的乡村进行建设,对场地环境的回应显得 非常的重要。该方案非常敏锐的关注到祠堂、老宅、街巷和树木的关系, 尤其是几栋老宅围合的空地场院,通过植入一个方形的围院,低干扰、 轻介入环境,创造了一个积极空间的同时,将四周的老屋串接起来,形 成一个组团层面的“四水归堂”。内院相对封闭,同时通过开口、连廊 连接各栋老宅,空间的限定与渗透并存,也赋予相应的弹性空间的使用。方形的场院不仅抽象了客家围屋的空间原型和“围”的概念,具有一定 的标识性,也赋予这个场地以场所感。庭院可能需要提高些许的开放性, 进一步加强与巷道、墟市、桃江渡口等的关联。部分的建筑元素(如屋顶等)的形态如能有所突破创新,方案将更生动与深刻。

一等奖

四观园(B地块-江畔民宿-集中民宿板块)

何崴评委评语

本项目选址在既有民宿“云水间” 前广场的北侧,毗邻桃江,场地 中有多栋老建筑和自建房。方案以一种大胆的方式介入,利用了原有建 筑的肌理,通过新建筑元素,新功能的置入,形成符合新业态的空间形态。完成后的空间特点鲜明、高低错落有致,建筑的透明立面很好的链接了 村与水的关系,形成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空间组团。如能在个别建筑的尺度、 平面布局上更细化,则效果更佳。

市说新语(C地块-横溪古市-村落市集板块)

冯江评委评语

“市说新语”准确把握了横溪村三角墟的场所特质,通过轻干预布置新的构筑物、适当改造场地内的建筑并置入合适的功能,形成新的市集空间,整体上紧扣竞赛主题,内容充实,设计逻辑清晰,且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若能突破红线限制,与桃江渡口、场地周边建筑及开敞空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并更加准确地表达材料、建造和地形等方面的细节,可更加突出方案特色。

二等奖

泗水归坪(A地块-忆横溪-公共服务板块)

王求安评委评语

该方案从现场调研入手,方法得当。通过观察,了解到邻居间关系融洽,但缺少日常交流场所;缺乏红白事需要的聚会空间;村民小孩只有室内公共活动空间,缺户外活动场所;游客缺少休憩空间,不敢进入停留,总之,村内闲余空间的公共感不足。方案从不同人群的现实需要出发做设计,很有温度感。场地规划上,方案将村史馆、新时代实践站、游客中心和茶室等即将改造的公建之间的现有空地整理释放出来做成广场,解决不同人群需要的公共场所,增强了村落的凝聚力。置入的廊子解决了日晒与雨淋问题。方案梳理了巷道的入口及与广场的联系,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与聚会,也给游客提供深度了解横溪村的游览路线。该方案以朴实的微介入改造方式,解决村域的现实问题,对横溪村的乡建具有现实意义,具有较强的落地性和示范性。

时光裂隙·横溪体验场(C地块-横溪古市-村落市集板块)

韩高峰评委评语

方案基于建筑、广场、道路空间关系的辨析,以适当的空间手段对原有破碎空间进行织补,强调以新旧碰撞来表达场所记忆,力图塑造一个具有地域特征、新旧交融且能激发功能活力的乡村空间。方案立意明确、思路清晰、空间有序、表达适度,积极探讨了传统空间融入当代乡村社会的可能,为提升横溪乡村活力、整合失序空间提供了有益参考。面向项目实施,方案尚需强化功能更新、空间衔接和构造研究,并丰富建筑形体语汇和环境设计。

走街,串巷 (D地块-横溪老街-村落街巷板块)

罗德胤评委评语

《走街,串巷》是一个对地段环境有着深入调研和思考的方案。设计者详尽地考察了地段中的传统建筑、街巷环境和历史要素,并将其归纳为五个记忆点。设计方案围绕记忆点展开,将传统产业或传统生活跟现代生活相结合,营造出宜人的空间场景,也激活了传统产业。方案中在大延展坡屋顶下加入的灰空间,对强化地段环境的开放性和公共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两张大效果图很好地体现了设计意图,也显示出设计者的良好基本功。

橙熙熙の成长记(G地块-田野守望-产业融合板块)

谭刚毅评委评语

该地块处于自然村尾端,场地相对宽松,一侧临近主要乡道,另一侧直面农田视野开阔。方案很好的梳理了地块内的既有建筑与规划插入新建筑布局的整体结构和空间的完整性。设计主题明确,少量的建筑加入,加强了对在地特色农产品的展示与售卖,并引导游客对田野季节变化的观赏,也关注到了游客实地主动参与的可能。建筑尺度适宜、形态丰富,利用地型形成对田园探入式的亲近感。是一份将乡村群落微改造与特色产业支撑,以及田园观赏与互动参与三者有机结合的特色鲜明的作品。

获奖作品列表

 

<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