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改造与更新》课程总结回顾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2日 分类:课程设计 浏览量:2544

|前言

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2023年的《改造与更新》课程结合广州市发起的“活力杯”穗港澳高校设计活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广州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课题选址位于广州市历史最悠久、承载着广州人众多记忆的荔湾区和越秀区的核心地段,并对接了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广州产投集团、山水比德集团,以及各社区街道办等相关单位。学院集合了核心骨干教师团队和富有经验的外聘设计教师,超过200名本科学生,包括建筑、环艺和景观专业的7个班级,分成51个小组进行调研和设计工作。

|课程调研与教学
本课程的准备和调研充分结合不同组织机构的反馈和当地居⺠的需求。前期参与了和规划局以及相关单位的专业⼈员进⾏多⽅讨论,初步了解了⼏个核⼼区域的基本情况。在具体深⼊的调研过程中,同学们充分利⽤学科交叉的优势和多种⽅法⼿段,包括⼤数据调研、现场实测、居⺠访谈等。对这⼀区域的地块历史变迁,商业模式,街巷肌理等进⾏了系统研究。并分别选择了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旧城问题,如⼤塘社区的⽼龄化,社区历史建筑资源利⽤的不充分,⻩沙⽔产市场的升级、⼈⺠南⾼架桥的阻隔,珠江岸线的活化,⼴州电⼚的改造等问题,以设计尝试进⾏解答。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分班分组辅导和集中授课评图相结合,每周定期的全年级授课和集中评图,同时穿插业界专业设计师的讲座,既保证了同学们理论和案例的持续学习,也加强了各小组、各班和各专业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作业的最终成果体现了在一定框架基础上多专业交叉融合的特性。各专业也结合各自的特点,即使在同一个地块或同一栋建筑,也呈现出基于严谨的、源于居民生活的调研基础上,多样化视角的设计介入。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课程展览
本次课程的结课展览也作为面向广州市公众的展览活动,于6月30日至8月30日在应元路19-5号南粤古驿道展厅2—3楼展出。

 

|课程代表性成果展示

|2019建筑1班
1. 《环生内外》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小组成员:陈思博、黄贞贞、王清、余子扬

指导老师:沈康、董书音

设计说明及点评:该组聚焦于德政中路西侧老旧小区地块,小组关注到小区内居民对于“剩余”场所的灵活转化运用,并尝试将此观念贯彻于街区内公共空间的改造与增设。该小组调研细致认真,对现有广州老城区住区问题的切入较为准确。在多次讨论后明确了以“渗透”为线索的城市策略,并能明确有效的运用于较为复杂的街区内部。通过对现场地形与已有建筑的深入探究,“挖掘”了高密度城区中的潜力空间,并将其转化为公共空间。方案设计选点具有典型意义,类型多样,与居民在地需求联系紧密,一些空间思路稍显稚嫩,但总体来说能与旧城的复杂空间相嵌合,并产生新的具有积极性的公共场所。

最终文本中,图纸齐全,分析图与渲染图绘制较为细致,部分建筑材料还有可推敲空间,但整体较佳。

|2019建筑2班
1. 《大塘街道老旧小区改造》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小组成员:蔡琼皑、欧行思捷、邬子萱、张子轩
指导老师:李芃
设计说明:大塘社区地处广州市越秀区,其中建筑布局、建筑户型、立面材料等都是90年代广州住房商业化改革初期的典型。历经30余年,社区老化、设施陈旧、交通拥堵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居住质量。但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成熟的社区业态,大塘社区仍保留着一定活力与便利。在考察过程中,我们逐渐将注意力聚焦在与居民息息相关的公共空间上,发现其利用率低下、便利性较低、流线混乱、辨识度较低、场所氛围薄弱等问题。因此,设计小组选出大塘社区内三种典型的首层公共空间进行重点调研,并提出改造策略。经过调研之后,我们发现不同的社区存在着相类似的问题及需求。因此,我们将问题归纳并提出模块化的改造思路。第一步,整理、精简社区功能,找出不同社区的共性问题与特性问题;第二步,重新布置场地的功能区域,并根据所需功能置入类似的模块式雨篷系统;第三步,根据场地特性,以轻质的介入态度灵活处理功能块之间的关系使其适配该场地,最终提供具有高认知度、高舒适度的场所体验。本次的改造策略试图有效、巧妙地处理问题,使不同的社区保留、显现其场所的独特性。

点评:本小组在调研初期锁定了广州90年形成的住宅社区,其空间特征、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普遍性,此设计方向对于广州城市更新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在设计方面,本小组清醒地理解了在高密度老城社区进行改造的尺度感,谨慎细致地对场地中首层空间信息进行观察与记录;将居民公共生活中重要而普遍的需求进行整理;采用轻微、精准地介入态度,运用清晰的系统性形式操作,适度地调整了现有建筑之间各种场所的公共性层级与场所调性,包括连续性界面、层次与节奏、高差处理、遮阳与光照、休憩与活动设施、适老化设计等等内容。试图用一种系统性的设计语言将复杂多样的矛盾与需求整合其中,但最终不止于功能性的回答,而是在此之上对场所氛围抑或精神性的塑造作出了一定的尝试。在设计中有一个比较大的缺憾,对场地内树木位置和大小的缺乏敏感性,在某些设计上过渡地改变了现有树木及场地的感受。

 

2.《德兴路街区改造》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小组成员:张馨冉、刘婉蕾、周宁馨、金虹
指导老师:李芃
设计说明:本小组以荔湾区德兴路街区为设计场地。德兴路南北连接广州文化公园南门与西堤码头。上世纪90年代末广州市兴建环城高架桥,人民路高架入口引桥恰好落在德兴路上,德兴路因高架桥导致空间狭窄、视野受限,街道体验较差,也丧失了对于文化公园的认知。同时,因为大尺度基础设施的介入极大地折损了德兴路沿街的商业体验。本设计以街道空间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多维度的空间设计改善德兴路一段的街道品质,恢复以往的广州城市的街道感受,最终提升商贸购物体验。设计利用道路中间的高架引桥结构,在两侧附着轻质雨篷遮阳结构,适度扩宽街道室外公共空间,以获得拱廊街的体验。通过顶棚构筑物统一形式语言,获得历史上广州老城中被阴翳的印象。在平面空间布置上利用店铺切角重新整理街道节奏,配合城市家具打造不失现代体验的商业空间。在道路北端,以高架桥下空间作为重要节点,呼应文化公园入口处改造街角空间,用明亮统一的立面语言组织了“长廊—街角广场”的丰富空间秩序。
点评:本设计发现了关于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街道环境之间的矛盾。随着广州城市步入存量发展的阶段,原来增量发展背景下某些城市建设在当下体现出不合时宜的困境,城市历史风貌、街道步行体验与大尺度基础设施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本设计小组敏感地发现了此议题,面对高架桥的现实条件,类比“拱廊街”的城市空间类型,将其被覆盖的半室外商业街道空间特征作为设计主题,以期重塑德兴路舒适的步行体验。设计提出在高架桥的既有结构两侧附加轻质钢结构雨篷,以覆盖车行道、人行道区域,借此调整人行道宽度与街道剖面;对沿街建筑重新布置商铺平面,梳理流线并增加垂直交通;对沿街建筑2层进行立面改造,增加骑楼空间,与雨篷结合将首层、二层空间进行系统性调整,最终提升街道的步行体验。本设计完成度较高,在街道剖面、街道节奏、店面空间、街道景观、结构形式、街道色彩、地方性材料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把握与处理。
|2020景观班
1. 《东濠游叙录》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小组成员:潘文骎、 钟敏哲、 谢凯欣 、冯中键
指导老师:王铬、孙晓峰
设计说明:东濠涌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 年),属于古代广州六脉之一。在悠长的岁月里,东濠涌历经几次水道的更改、功能的变化,感受过繁华、遭到过污染、又重获了新生……如今,东濠涌依旧润泽羊城,书写着它和这里的故事。我们根据东濠涌历史文化,结合周边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及场地条件,依托“东濠游叙录”系列活动策划,复苏东濠历史文化场景,进而利用叙事性的空间情境,激发场地活力,使游人在游憩过程中得以品读广州水文化、传承千年水城记忆。“东濠游叙录”以东濠涌水文化为主题,包括桥文化、艇文化、疍家文化等,活动场地为东濠涌滨水空间以及周边社区街巷。设计强调关键词“故事”,旨在通过故事的讲述,将深厚的东濠涌水文化传承下去,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居民参与其中,帮助东濠涌历史得以被更好地了解认识,同时也为东濠涌的文化旅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点评:东濠涌曾经做为重要的广州历史水脉,在历史演变和城市化发展中幸存,在新一轮城市高品质提升中如何有机存续?该作品从挖掘地方文脉开始,在地方故事与集体生活记忆中提取关键要素,与地方空间环境结合,营造出系列具有叙事性的场所。关注使用者本身需求,策划一些列围绕旅游活动与产业,让东濠涌重新注入新的价值与活力。设计作品整体思路清晰,研究环环相扣,最后图纸表达完整。但是,在场景氛围表达和设计细节推敲上略显不足,有待完善。
2. 《城市乌托邦—荒野综合体》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小组成员:张宇萱,邓静童,张轩瑜,张悦
指导老师:王铬、孙晓峰
设计说明:本次课程实践基于对广州荔湾区发电站的实地调研,试图寻找城市现存旧工业遗址的发展方向。在实践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对该地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对该地鸟类生存环境进行评估。鸟类作为城市生活中一类受忽视的群体类型,与鸟共生意味着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程度。我们以鸟类在城市中的生存现状为切入点,试图探讨建筑-自然相结合的关系。想要呈现城市重归自然的愿景。本设计讨论了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生态问题和困境,并预测了未来都市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对景观都市主义和荒野化的相关理论进行总结,提出了荒野综合体的概念,旨在构建一个兼顾生态和人文的都市乌托邦。通过结合具体的场所特征,分析了鸟类的生存状况和人群的功能需求,对场地进行更新改造并设计了一个文化旅游项目,以此展示了未来城市生活的可能性。
点评:城市传统重工业的向外转移,与人居环境生态品质的回归,触发了该组同学们对滨水工业遗址更新提出了新的价值思考。该组同学以“荒野综合体”为题,以广州珠江流域水鸟生境为线索,结合未来工业遗址在产业转型后如何适应新的办公需求、如何实现社会美育、如何开发文化产业等内核,重新构建未来城市中人与自然共生的空间图景。虽然有些设计手法略显激进,图纸深度不够完善。但是,能综合考虑地方文化、生态、产业、环境等多方因素,整体策略清晰,思维活跃,值得肯定。

 

|2020环艺1班

1. 《大塘街区垃圾站改造项目》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小组成员:文一诺、王文静、莫尚昊、胡耕豪、龙鹏飞
指导老师:许牧川
设计说明:垃圾站是城市环卫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居民提供垃圾分类和投放服务,保持城市环境的整洁与卫生。本文将介绍一个人性化的环卫工垃圾站的规划设计,旨在提高环卫工以及垃圾站整体形象,促进居民垃圾分类等良好意识的形成,将垃圾站打造成现代城市美好景观的一部分。通过分析已有研究可以发现,当前大多数针对垃圾转运站的设计都未曾考虑垃圾转运站日常运作的过程中对于周边居民以及经过垃圾转运站的行人可能产生的影响,对于空间环境的关注较弱。
我们从邻避效应的角度切入,重点分析目前广州市居住区的正在使用中的垃圾转运站的选址布置、建筑整体质量及周边景观环境的现状,总结分析目前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导致邻避效应的影响,然后再对转运站的建筑、景观环境、设备、管理等提出优化设计和补偿措施.去降低它的邻避效应,使社区居民达到心理平衡状况,逐渐接受邻避设施。我们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在不同位置的垃圾站有针对性地增加不同的模块,比如坡面屋顶花园、花台座椅.停车场等。我们也在部分垃圾站融合了就地污水处理以及环卫工人休息站等综合性设计。以文德路和文明路交叉口向北 20 米处为例,选址位于流量大大十字路口处,且占据路边较大空间影响行人通行。同时包含环卫工休息工具存放与垃圾收集多个功能,具有典型性,我们采用了地下垃圾站这样的特殊设计并结合花台座椅,在节约城市公共资源的同时,也改善了城市环境。
以最原始的体力劳动来换取微薄报酬的环卫工人作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正面临着心理和生理上双重困境。于是,我们从社会创新设计的角度出发,围绕普适性、灵活性、低成本、可复制性”这几个关键词,除改善现存问题之外,逐步提高社会对环卫工人的认同感以及环卫工人的自我满足感。
点评:该组同学在对场地抵近观察的过程中,敏锐的留意到了垃圾处理设施在高密度老旧城区中的矛盾困境,并在设计上做出了一定深度的回应。设计对城市垃圾处理流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社区服务空间功能的扩展;服务功能与垃圾处理设施能有机结合,在优化垃圾处理设施的外观的同时,为社区带来了更多的空间使用可能,是一次有意义的设计探索。
2.《大德路-天成路十字路口空间改造》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小组成员:王姝婷、萧翰林、陈晓琳、苏奕禧
指导老师:许牧川
设计说明:街道是一种常见的公共活动空间类型,是城市物质流通和行人流动的主要载体。历史商业街道作为街道活动空间的基本类型之一,往往是人们进行日常交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承载着的当地的传统历史文化。然而,在城市更新发展的过程中,街道周边的环境发生了改变,一些历史街区的商业街道因不符合现代人活动的需求而失去了活力,街道也日趋破败。我们基于大新路、大德路、海珠南路与天成路区块进行交通现状改造与闲置空间再利用,重新思考为谁而服务,如何服务,试图探寻骑楼街的步行意义。选取大德路-天成路的十字路口空间、嘉兰轩商厦底层空间、丽日广场空间三个交通节点进行细化改造,提出首先建立空中廊道的方式,以激活二、三层闲置空间;其次设立装卸货集中点,以缓解现有卸货点散布且易造成交通堵塞的状况;小巷空间活化,营造骑楼街新步行空间;最后利用顶层闲置空间设计屋顶花园,供给居民游客休闲娱乐。以此打造新的步行交通系统,进而对街道空间进行对应的改造与更新,激发骑楼商业街道的活力。
点评:骑楼作为广州传统历史街区风貌保护的要素之一,如何在现当代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中呈现新的可能性,是本组设计的主要探索目标。本组同学试图在保持骑楼基本结构不变,以及骑楼作为步行友好的空间界面不变的前提下,重组骑楼的空间逻辑,改变底商上住的传统模式;同时,重新规划空中步行空间,以便利地面车辆通行。通过这样的设计探索,试图让骑楼重新恢复步行友好的界面,同时有效应对现当代城市发展的需求。
|2020环艺2班
1. 《多境交叠——基于城市失落空间的可能性探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小组成员:黄玉辉、刘馨蓉、雷梓微、吴育基
指导老师:肖毅志
设计说明:选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北横街社区,靠近东濠涌。在考察中,我们发现当地居民居住空间极其狭小、社会人口复杂多样,且因历史遗留问题大多数房屋无法实现修缮,除当地居民基本生活环境品质无法得到保障之外,因居住空间的不够用与住户的复杂性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为此,当地居民通过私自加建、添加大量隔断等方式增加空间的使用面积,但因此引发的居住空间功能紊乱、生活行为与交通系统杂糅、缺乏私人空间、卫生较差等一系列问题都亟需解决。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对室内居住系统的重建与室外公共空间的灵活性设计引导居民重新构建生活的秩序,进而减少因空间使用而导致的冲突的发生,重新唤起这片场地的历史记忆与社区活力。
在公共空间上,通过对可利用场地面积和居民公共行为的探索,确定在小尺度的“城市缝隙”中设计一些临时的、可移动的、多功能的构筑物,居民可以灵活使用,并且为社区文化的构建提供可能性,例如除了休闲外,社区居民可以利用这些公共构筑物临时晾晒、举行市集、植物种植分享等活动。
在私人空间中,我们将场地居住空间归纳为家庭型组合式空间和租用型组合式空间,探索极小空间中多人口居住的可能性与居住空间的长效化使用。作为最早的国内城市商品房和棚户区代表,除功能流线与通风系统的设计外,我们希望这些设计是促使人们发生联系、产生交流的,这些房子既能够保留其历史记忆与场地特色,继承着原本街坊邻居相互扶持的状态,也能引导着人们热爱生活和更好的生活。
点评:对于城市旧区逐渐失去城市活力,成为高密度建设的低收入人群聚居区这样的城市发展问题,本组作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路径和方法论。首先本组学生在城市调研中敏锐的发现了“北横街社区”这样的一个“被城市遗忘”的低收入人群聚居区域,通过最质朴的对困境人群关怀的朴素心理创建了自己的设计使命,在严谨的城市调研和条件分析基础上,针对场地的核心问题提出了全面而有效的空间解决策略,设计的思考从城市街区尺度、建筑单体尺度直接延伸到产品家俱尺度。设计成果比较全面细致,很好的反映了整个课程设计过程的完整思考,同时在技术落实和概念落地上也完成得比较好。
2. 《广州长堤的改造与更新》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小组成员:巫瑾祺、彭柏霖、张展翼、卢俊毅

指导老师:肖毅志

设计说明:此次“改造与更新”我们的选址为长堤大马路与沿江路一带,自广州开埠以来长堤一带就是商家云集之地,在广东有如上海外滩一般的地位,因此在广州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而经过02年“酒吧街”与12年“金融街”两次失败的改造后,对于长堤路的改造与更新陷入了长久的僵局,至今许多历史建筑被野蛮生长的电子商城侵蚀。经过多次实地的考察,我们发现了长堤地区的历史建筑独具的艺术气息与如今随着物质生活提升大众对艺术与精神的需求不谋而合,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因此我们最终选择了粤海关大厦,邮政博览馆,南方大厦三栋极具代表性与历史意义的建筑作为我们的设计重心。我们使用一条醒目的红色廊道将这三栋历史建筑的二层打通并串联起来,并分别赋予展览空间,演出空间,办公空间与交易空间等功能。除此之外,临近项目重点建筑的周边配套环境我们也对其进行了升级改造。我们希望可以由此创造出一个二层艺术社区,用艺术社区引入新的业态,并以它为中心逐步影响并改变周边的业态,最后达到该区域主要业态高端化,艺术化的目的。

点评:长堤作为曾经的广州对外城市标志地,现存的问题突出而复杂。本组作业针对场地作了比较细致认真的调研思考,同时在发展应对策略和设计概念上有比较创新性的思考;面对复杂的城市现实问题和未来发展需求之中创造性的利用了空间运营和营造的方法创造出了一种“新长堤”的发展可能性。在设计过程中遵循“调研-发现问题-策略-设计概念-设计表达”的课程要求,成果较完整的呈现了设计概念,但在空间实施落地和技术图纸表达上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2020环艺3班

1. 《广州电厂的改造与更新》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小组成员:吴明泽、陈羽童、余海诗、谭祥贤、杨埼

指导老师:王擎

设计说明:这次的更新改造的选址位于广州荔湾的广州粤电电厂,通过收集数据、走访和观察,我们发现人、空间和新与旧的“边界”和“矛盾”是最棘手的问题。因此,我们的设计聚焦在如何弱化甚至消除人与空间、人与人、空间与空间、新与旧的矛盾边界上。在首开区,我们将释放居住区的一楼空间,利用屋顶平台弥补,让一层成为公共共享的社区活动空间,屋顶平台成为空中花园。围墙全部拆除,打破原先封闭孤独的现状。在荒废的电厂周边景观,我们采用覆土建筑、景观和商业结合,目的在于让本来广阔无用的空地能改善生态和提高经济价值。电厂本身是不同空间的过渡带,我们保留电厂带给人们壮观震撼的尺度感,用一条畅通的动线贯穿首尾,再用一条动线连通居民区和电厂内部,两侧分别根据前期调研的数据安置合适的功能空间。设计有趣的地形、丰富的植被和舒适的漫步道让滨海景观更贴近人们生活,改善电厂与自然、人与电厂的关系。整体材料上,主要以木材、石材和混凝土搭配,希望在不失原先工业感的同时又能让人们感到自然与舒适。

点评:本设计基于一个市中心工业遗产再利用的突出问题,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周边城市“拼贴式”状况突出。同学面对一个显而易见但情况复杂的现状,较为机智地提出一个灵活性的发展策略,从最贴近居民生活的西南侧地块入手。在保持原有煤棚尺度感的基础上,运用丰富的设计手法。包括:1)覆土和分层分人流的手法局部打开居民社区;2)“街区化”手法激活煤棚前端的公共空间;3)同时在水平和立体方向上把街道性一直延伸到临江的开阔空间。此外在业态上综合考虑社区居民,游客以及新办公人群的需求,在空间上形成“起-承-转-合”序列节奏,使设计重点区域成为新社区的融合器,以及从城市内部到滨江空间的新轴线。整体图面表达优秀,技术图纸较完整。

 

2. 《新旧建筑边界的故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小组成员:杨昕琪逸、陈怡霖、廉欣、王瑜

指导老师:王擎

设计说明:本次设计我们选取了大塘街道作为我们的场地 在我们前期走访场地时我们发现场地内有许多的红色建筑以及红色文化 但是整体街区的红色文化氛围感不强烈。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场地内的红色建筑联动再结合片区改造从而达到一个能够吸引更多人来到场地的效果 我们选择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周边作为我们的节点片区进行设计改造 通过对省立图书馆和鲁迅纪念馆的前期调研我们发现 这几个建筑与周边的关系和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关系是割裂的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一个构筑物能够将这几栋建筑做一个联动 从空间上也从文化上 在拆除外边的围墙打破边界从而实现内部文化的传播 让建筑文化与人的关系变得更加的紧密 同时也是建筑与建筑之间不同时空的一个对话 更是传统 现在与未来的碰撞。

点评:本设计选址在一个肃穆的、成熟的而且生活氛围比较浓厚的街区和公共建筑之间。相对于许多城市更新在处理显性的公共空间,建筑立面或者对某栋建筑室内空间大规模的改造,本设计以“四两拨千斤”的姿态,微妙地处理现存的问题。通过清晰的设计目标,对传统建筑入口和街区之间的空间引导性,对不破坏原有室内功能提升局部空间的再利用(包括中庭空间作为多种空间的共享及分隔策略),以及对近代、当代和未来落成的建筑之间的新连接空间,实施了精准的设计策略和应用方法。技术图纸完整,图面表达采取黑白叙事风格,新颖又内敛。

|2020环艺4班

1. 《人民南历史街区改造设计》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小组成员:康云云 梁慧敏 江慧婷 欧阳梓盈
指导老师:谢英凯
设计说明及点评:这组学生的作业着眼于人民南与长堤交界地区,对长堤曾经是达官贵人,外来游客来广的必到之处,而目前长堤已经失去往日“商业天堂”的地位的状况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发现目前该地区无论从政策层面、交通与道路系统、商业结构、消费人群都与目前整个城市发展拉开了巨大差距,而这种差距体现在靠江边一面是外来旅游者居多,其中还有卡地亚珠宝展览的旧邮政局大楼;而仅一街之隔,后面的商业都是布匹、手机配件、人力拉车、货物装卸等等杂乱无章的旧有的商业业态。如何把古建+新业态的联通,建筑与人的联通,人与场地的联通,商业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联通、切入、交织进行深入讨论与设计成为了关键策略。她们用了“织补”的方式对这些关键因素进行有效地介入。虽然有许多部分还是有不完善的问题,但勇气可嘉,设计方式与手法还可以再进一步提升。最后,看到她们小组合作默契,图面分析、策略表达、建筑立面图纸、效果图都属上乘,因此值得肯定。

供       稿 / 课程指导老师   19级建筑学   20级风景园林   20级环境艺术
排       版 / 郝俊希
责任编辑 / 林   琛
内容审核 / 王   擎
责任审核 / 钱   缨

 

 

<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