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2022级数字媒体艺术 | 自然的动态:动态机能造型课程展回顾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6日 分类:课程设计 浏览量:2252
学生:55人
指导老师:冯乔 曾雨林 廖清爽
策展小组:冯乔 曾雨林 廖清爽 赖云菲 江嘉敏 刘奕奕 何佳仪 赵昱婧 胡锦滢 江佩珊 于佳立 俞颖婷 陈嘉宁 陈雨桐 王怡铭 何婧然 陈思琦
“自然的动态”是一个常见而富有灵感的主题,它涉及了从生命到物理,从微观到宏观的各种现象。历史上,许多动态艺术家如亚历山大·考尔德、新宫晋、泰奥·杨森、埃利亚松等,都曾以自然为灵感源泉,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动态艺术作品。当亚历山大·考尔德创作出Mobile雕塑后,马塞尔·杜尚对其作品做出了如此的评价:“就像大海,总是重新开始,总是焕然一新”,“像一棵树在风中的形式升华了。风吹过,树叶颤动,那是属于生命与生命间的呼应。”本次课程展旨在向他们致敬,同时展现学生们对自然的动态的不同理解和表达。
在本次展览中,你将看到有展示动物生理构造和运动方式的《自我之影》,以海洋环保为议题的《追逐的珊瑚》,探讨信息社会问题的《碎片化漂流》《觅光破茧》,反思工业文明对自然影响的《001ZXtree》等等。
我们希望这些作品能够引起你对自然动态的兴趣和思考,并欢迎你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也希望参展的学生能够借此机会发现自己在动态造型艺术创作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并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此装置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冰推现象的形态和动态,碎冰在强风的推动下随浪潮前行,在岸边形成堆砌。
我们将冰推现象与新媒体时代下的信息碎片化现象结合:被打碎的信息如同碎冰随浪潮不断翻涌,作为接收者的人们则需要反思:在时代的信息浪潮裹挟下自身对信息的辩证思考能力以及对自我认知构建的能力。
在装置建构上,以偏光膜附着于不规则亚克力薄片,通过视频界面将感知到的信息碎片化以直观的方式展示。通过装置的使用,我们可以更加了解信息碎片化的存在和影响也不禁让我们思考,漂浮的时代,我们应该拿什么建构自己?
节肢动物可以通过复眼,以极大视场角的全景模式,结合深度感知的能力全方位洞察周边的事物。
人的双眼观物清晰而角度有限,节肢动物观物扩散却角度多维。
受到复眼形态及视觉效果启发,由此我们提取复眼形态元素,采用多面圆形镜面放置于装置内部,同时模拟昆虫头部动态而引发的视觉变化,在镜面背部安置舵机与感应装置,使参与者在触发感应时,镜子同时转动,观者不动而观看的视角却不断变化着在一定程度上使观者在同一空间不同时间达到自我审视与观察。
人无法同一时间观察到事物与自身的全部面貌。但复眼观故,动静百态,每一次变化都展现着不同的维度,我们需要清晰冷静的看待环境变化,不因变而乱,但因为变化从而看到更完整的自我形象。
《001ZXtree》作品的设计理念源自于对工业文明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反思和探索。
作品通过观察了工业文明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的侵蚀和取代,以及思考人类面对自然与工业的矛盾时自然和工业如何协调共生,并且在生命在现代工业文明不断更迭冲击下,展现对生命的现状重新审视。
作品以废弃物材料为基础,通过类比与并置,融合的设计手法,反思工业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呼唤对自然的尊重与保护,以及注重发展的可持续。同时,纠缠混乱的电线以及不停歇做着麻木重复运动的机械花,混乱纠缠却又平衡运作的生命系统,让我们不经思考在工业社会下生命形态真实的现状。
在一个稳定的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的微小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我们从自然动态主题切入,学习自然界的规律和生物特性。以菱为翼,以羽为支,采用二等分平衡状态交织环绕,一分二二化四三分叉,汇成一帜。光影下如若群蝶飞舞,栩栩如生。高低错落之间,七帜汇成一帘,构成自然界中稳定的生态系统。单帜的多角度环绕,又似龙卷风形态的混沌现象,暗喻平镜之下暗潮涌动,世间事物的发展皆具复杂性。只需一点点助力,自然风起,便可掀起波涛巨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反应。
该可动装置名为:《再生蛇尾》。概念来源于海洋生物筐蛇尾。以海洋生物为切入点,学习筐蛇尾的自然形态和动态。筐蛇尾的细胞可以重新分化成各种类型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可以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身体部分。而人类对于再生技术的研究也是基于人体干细胞的生物技术配置,分化的器官组织细胞代替其死亡的细胞。从筐蛇尾的生物特性出发,再折射到对人类再生技术,医疗技术等领域应用的可能性的思考,引起对人类生物健康与生物生态平衡的反思,以及人类再生技术的应用伦理和道德问题的思考。筐蛇尾的外形酷似“分形艺术”,它的肢体不断进行反复分叉形成越来越小的分支,它不断延伸的肢体动态蕴含着对生物的生命/寿命的延伸与拓展的构想。
该动态光效互动装置名为《觅光破茧》。在大数据日渐发达的现代信息社会,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的被自己兴趣引导,大数据选择性的为人们推荐固定的信息分类,人们所接受的数据被不断过滤筛选,兴趣爱好、浏览习惯、交互行为都已被大数据抓住,听不见不同的声音,而人们却被蒙在信息的茧网里毫不知情,如同自缚的蛹慢慢在自己编织的信息茧房中安逸着不知突破;因此我们想要通过将信息束缚这现象通过装置的形式展现出来以警示人们,化信息数据为线光缠绕,激光丝丝密密的围绕,虽然没有强烈的伤害但却像蚕丝一样将人们困住…
此作品概念以珊瑚白化作为切入点,以机械开合还有转动来模拟珊瑚的生长状态,珊瑚出现危机,是人与自然的双重损失。生态链是环环相扣的,这里不只是珊瑚的生存环境,这其中有大量其他生物,而这些生物和整个海洋的生态系统又息息相关。运用珊瑚的动态引发人们的思考。
我们希望看到一个充满自主思考和独立行动的社会,每个人应该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本装置概念灵感来自火山闪电—山火喷发的雷暴闪电。使用多重材料结合声光电的控制模拟火山喷发时火山灰弥漫,云层中红光乍现,雷音滚滚这样肃穆美丽而又危险的景观,并在其中探寻人与自然,与艺术的关系。
图文:2022级数字媒体艺术1班2班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