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三届全国林业草原行业创新创业大赛“景观规划设计赛道”获奖作品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日 分类:建筑环境作品
浏览量:3280
9月12日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办的第三届全国林业草原行业创新创业大赛“景观规划设计赛道”全国总决赛在北京成功举行。赛道总决赛按照学生组和社会组分别评选出金银铜奖及优胜奖。
景观规划设计赛道全国总决赛来自全国14所院校,20个单位的34支参赛团队参与竞争角逐。大赛采取“10+5”的比赛模式进行,即10分钟展演5分钟评委嘉宾点评提问。经过1天精彩的汇报演讲,最终学生组和社会组各产生1枚金奖、2枚银奖和3枚铜奖。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选送的作品“重拾,重联,重建——莺歌海盐场生态修复与产业更新”获得学生组金奖;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选送的“康融三生养在南山——基于健康产业视角下的南山乡村活化设计”、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选送的“向野自然——基于自然教育理念的乡村社区共享空间参与式设计”获得学生组银奖;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选送的“红树又绿冯江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选送的“变换时分——基于分时共享的四川北路街道慢行系统微更新”、福州大学选送的“漫步荧海——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平潭海域‘蓝眼泪’监测与景观设计”获得学生组铜奖。
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办的第三届全国林业草原行业创新创业大赛“景观规划设计赛道”全国大赛近日圆满结束。以下是此次大赛学生组金、银、铜奖的优秀作品展示。
金奖 | 重拾,重联,重建—莺歌海盐场生态修复与产业更新
基于文化地域性格理论,从地域技术特征、社会时代精神、人文艺术品格三个方面,深入挖掘莺歌海盐场的生态、经济、文化价值。
设计将重新思考新的时代背景下,自然、场地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生态重构、人地重联、精神重拾三步策略,以期重新构建场地内红树林、候鸟、鱼类和谐共生的生态体系,重新联系起人与场地之间的纽带,重新呼唤回山海之间回荡的历史精神。
在高强度的盐业开发后,莺歌海盐场场地内部的生态系统已经难以形成自循环的生态体系,确确实实的让盐场成为了山海之间的一片戈壁滩。
为此,通过孵育产卵装置、水系改造、植被恢复等手段,以期重新构建场地内红树林、候鸟、鱼类和谐共生的生态体系,同时为产业转型和旅游开发夯实基础。
传统制盐业的衰退,割裂了莺歌海盐场与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关系,场地与人之间的物质交换和文化传承出现了断层。
因此,通过螺旋藻产业置换、嗜盐菌景观营造、工业遗迹改造等手段,重新联系起人与场地之间的纽带,重新呼唤回山海之间回荡的历史精神。
针对人、场地、自然之间的三大突出矛盾,提出的生态修复和产业更新两大主题,在尊重场地原有历史肌理的情况下,将场地划分为若干区域进行改造。
节选其中三大区域,将靠近居民的盐田区域改造为螺旋藻养殖基地,重联场地与人的关系。
将靠近盐湖风景优美的盐田区域改造为嗜盐菌景观,不仅凸显优美的盐田风光,同时保证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运作。
将工业遗迹进行改造,重新呼唤人们回忆起那段历史时光以及莺歌海精神。
作为曾经筑起新中国南疆白色长城的莺歌海盐场,在工业的冲击下逐渐丧失了生命力,人、自然与场地的失衡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设计创新性的运用文化地域性格理论深入分析场地的生态、历史、经济价值,融汇了装置科技、新型产业、工业景观等手段,使场地再次展现地域技术特征,体现社会时代精神,彰显人文艺术品格。
面对莺歌海盐场存在着人、自然与场地之间失衡的尖锐矛盾,使用文化地域性格理论深入分析场地的生态、历史、经济价值。
在保留场地历史肌理的情况下,提出生态修复和产业更新两个主题,通过孵育产卵装置、螺旋藻产业置换、嗜盐菌景观营造等手段,使场地达到自然生境恢复、产业经济转型、文化精神重唤的规划效果。
银奖 | 康融三生 养在南山——基于健康产业视角下的南山乡村活化设计
本设计旨在以五感康养资源为导向,通过丰富的感知体验设计打造“田园农旅 感知康养”的多彩田园风光。
区位分析:南山村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这里地势东高西低、西北部坡度较缓、东部坡度较大;村落交通主要依托南北向穿过的乡道,交通便捷、与外界交流便利。
产业分析:村里的第一产业为以茶叶、花生、烟叶、水稻为主的种植业;第二产业为以茶叶、花生为主的加工业。
资源分析:资源条件优越,拥有古建村落、宗庙祠堂、民风民俗、茶园风光,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同时我们挖掘了基地的康养资源,包括视觉感知、听觉感知、味觉感知、嗅觉感知、触觉感知。
机遇与挑战:尽管南山村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但仍未得到良好的发展。于是我们带着审视的眼光,由表及里,在市场需求、产业升级、文化保护、林业转型四个层面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分析,提出了机遇与挑战。
设计思路:基于以上四个层面的挑战与机遇,提出“康融三生”的设计理念,融合康养与三生业态,构建“山水生态、复合生产、悠然生活”的村落发展模式。
策略1——康养产业引导:以“康养+农业”,“康养+文化”,“康养+旅游”的新型融合业态,引导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策略2——产业联动互促:提升一产、扩展二产、增加三产,完善新型产业链;以区域合作、产业互补、空间联动的理念,带动区域联动发展,发挥乘数效应。
策略3——古村聚落更新:通过人居环境提升、村落文化保护、特色业态引入,形成宜养宜居的古村聚落。
策略4——生态产品开发:以健康的理念为指导,合理开发利用林下资源,打造包括农事体验产品、休闲游憩产品、自然教育产品、康复调理产品、生态保健产品在内的乡村特色生态康养产品。
基于现状分析与解决策略,将场地分为五大区块:耕作田园区、古村聚落区、茶园体验区、森林康养区、生态保育区。
1、古村聚落区通过村落建筑整治、街道空间提升、活动场所打造、康养业态融入的四大措施进行改造。
2、茶园体验区以茶园为基底、设置观光工厂、茶室、采摘活动,形成参与式的茶园景观。
3、耕作田园区以耕地为基底、设置科普、体验、观光活动形成复合型生产景观。
4、森林康养区以森林为基底、设置运动、研学、露营活动形成多元化的康养产品。
主题游线规划:依托康养产品,针对不同群体形成自然教育主题、康养度假主题、农旅主题游线规划。
“康融三生”,“康”指的是生态康养,“三生”指的是生产生活生态,以产业为核心,推动三生融合互促,探索生态康养与三生融合的新路径,为激活乡村产业、推动乡村振兴,贡献风景园林智慧。
当前,广东省乡村建设目标已经从单一的农村环境整治目标逐步迭代升级为综合的乡村振兴目标,乡村建设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
ffd76a ffd76a; background-color: rgba(255, 255, 255, 0);">
如何将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辐射至特色不突出、产业驱动乏力的资源落后村庄
ffd76a ffd76a; background-color: rgba(255, 255, 255, 0);">
如何激发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发挥景观的多元社会价值
礼村在过去的30年间,建筑、道路、水系、林地、农田等乡村要素逐渐走向整合化、系统化发展。
礼村曾经基本家家户户都会将自己宅前屋后划为庭院进行绿化美化,庙宇、宗祠等村落文化建筑都会定期举行活动,但这些村民自发绿化建设和宗族文化活动的传统正在消失,随之替代的是新村高楼呈片式的、大规模的建设。
村民主要集中在新村范围活动,新建的公共服务建筑也密集分布在新村,导致旧村土地撂荒,三清三拆行动留下的闲置绿地有复荒趋势,但自然和人文资源主要集中在旧村,这些资源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未受重视,也没有得到保护和开发利用。
一是深挖自然资源,赋能产业发展;闲置绿地精细化治理,促进乡村社会治理。
二是重视村庄红色文化和宗族记忆,在空间建设中植入文化元素,将空间改造过程同时视为文化唤醒的过程。
团队在社会调查过程中对村落里的160多名群众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访谈。
调查发现,村民普遍认为自己所生活的乡村具备自然美和文化美,村民具备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与意愿,但没有具体落实的途径与方法。
村民有一定的在地情感,但未转化为赋能乡村治理的意识,村在地情感在年轻人群体中开始式微,尤其是新生代儿童。
乡村发展建设过程转化成为乡村文化唤醒、乡村教育扶持的过程。
因此在过去的两年里,团队在条件稍微成熟的村庄里进行了村民共建行动实验,获得了以下通过空间营造促进乡村善治的宝贵经验。
一是通过村党支部主导,通过党建引领搭建乡村建设的多元共治主体框架,明细任务与分工。
二是高校团队作为第三方组织参与乡村建设,担起建立信任与沟通、协作改造、引导运营等具体工作。
三是抓住“儿童”重心,以关怀儿童群体辐射至社区全龄友好,以发起儿童参与带动家庭和社区的深入参与,以儿童自然教育的活动植入促进空间可持发展,培养乡村的在地感和认同感,并进一步将自然教育发展成为乡村产业。
基于以上礼村的场地调研和行动实验启示,团队提出了基于自然教育理念的乡村社区共享空间的参与式设计策略。
为了更好地实施共建过程和确保治理成效,场地设计建立了成效反馈流程和评价体系,用于指导场地设计-建设-运的营全过程,能够及时反馈成效、修正方法和跟踪调查。
随着沿海养殖业的发展,传统虾塘人工围堤围塘建设频繁,硬质堤岸阻断了生物的生态廊道,限制了原有红树林的向陆向扩展
养殖产生的污染破坏了沿海生境,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对生态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
基于对广西北海冯家江流域红树林及虾塘的历史及现状的研究,我们采用退塘还湿、红树林恢复、生态堤岸等策略对场地进行生态修复和景观再生。
将冯家江流域分为五大分区,把大部分废弃虾塘修复为红树林湿地和城市公园,局部虾塘予以保留,并运用生态养殖技术更新为生态养殖区。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构建了生态旅游综合产业体系和可持续运营方案,并在生态恢复、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三个层面对项目进行了阶段性设计规划,以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通过对冯家江流域生态恢复、景观再生与城市更新进行综合研究,能够为我国红树林湿地的恢复和相关产业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借鉴。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但作为“城市绿肺”的冯家江红树林湿地日益衰退,城市发展及传统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我国红树林湿地正面临着巨大的威胁,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间的矛盾加剧,故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冯家江流域生态修复及景观更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这里曾为乡村养殖生产场所,多年养殖活动对场地造成了巨大的水污染及土壤污染,并大大破坏了原有的红树林生境。随着北海市的城市发展,现已成为炙手可热的待开发土地。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们对流域进行了功能复合的生态规划设计,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保留局部虾塘成为生态养殖区,同时,发展生态旅游综合产业,制定运营策略,以期为城市发展输入活力。
随着沿海养殖业的发展,传统虾塘人工围堤围塘建设频繁,硬质堤岸阻断了生物的生态廊道,限制了原有红树林的向陆向扩展,同时养殖产生的污染破坏了沿海生境,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对生态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
基于对广西北海冯家江流域红树林及虾塘的历史及现状的研究,我们采用退塘还湿、红树林恢复、生态堤岸等策略对场地进行生态修复和景观再生。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构建了生态旅游综合产业体系和可持续运营方案,并在生态恢复、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三个层面对项目进行了阶段性设计规划,以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铜奖 | 变换时分——基于分时共享的四川北路街道慢行系统微更新
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社区由四平路、东宝兴路、四川北路、溧阳路所围合。
据调查社区整体上属于老旧社区,社区建筑品质、街道环境等均较差,社区北部以居住区为主。
f1f2f9 ff4812 f1f2f9 f1f2f9;">
f1f2f9 ff4812 f1f2f9 f1f2f9;">
我们对场地资源进行了一定整合,场地内包括东南角的大型儿童公园,区级商业办公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一个医院、一个小学和两个菜市场,南部紧邻河流。
社区内部有多伦路和溧阳路两条历史名人文化街,其中有许多名人故居、老洋房保留至今。
目前有待解决提升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微空间利用率低、上下班时期人车矛盾大、场地地域性表现不明显,互动空间不足导致邻里交流匮乏。
ff4812 ff4812 ff4812 f1f2f9;">
然后基于场地概况获取调研数据为后期策略提供依据,首先对基地工作日与周末的拥堵情况进行分析,分别在不同时间段获取数据将一天的道路拥堵变化情况,总结概括出街道拥堵的时间段,为街道分时使用提供依据。
然后对街区幸福指标体系和满意度进行调研分析,针对五种不同人群游客、老人、商户、儿童、市民。从人群特征出发对街道的幸福指标体系的三个指标进行评估。
并从五个层级进行打分,体现不同人群对街道的诉求。 最后对居民之间熟悉程度和参与活动的方式理由进行分析,表明社区居民参与活动的频率低,互动性差,邻里交流匮乏。
接下来我们对场地内微空间节点功能及形态进行详细的归纳,区域内总体上有微空间16处,其中休憩型6处,商业型2处,其余为街角绿地型和绿道型微空间。
第一张图为社区微空间分布,可以看出场地微空间布局呈南重北轻的极核布局,整体上微空间不成体系,布点分散呈随机状。微空间主要沿场地南部海伦路分布,并且与河道功能有着很强的依附关系。
第二张图是微空间分布与慢行道关系,可以看出社区以南部的海伦路慢行廊道为主,其余街道是通行功能为主的一般社区街道。
第三张是社区微空间层次关系图,体现出社区主要微空间聚集区整体呈现极核态势,且与周边活动空间关联度较弱,微空间极核与周边微空间层次单一。
第四张是社区微空间“核”现状,得出南部两个微空间聚集中心分别由单一的社区休憩型微空间“核”组成,海伦路空间核对周边辐射不足。
ff4812 ff4812 ff4812 f1f2f9;">
ff4812 ff4812 ff4812 f1f2f9;">
接下来对不同时段主导人群及活动的街道功能分析,总结出高效车道的适用时间。
然后对场地历史演变发展进行归纳,从城市初兴时期受到外来文化冲击英法租界不同的街道风貌到海派都市文化形成再到发展核心外移街道华洋融合最后大规模城市改造活动和近期微更新计划的发展。
ff4812 ff4812 f1f2f9 f1f2f9;">
基于以上对场地的前期分析,本项目对于上海市四川北路的微更新提出三个策略分别为:分时共享潮汐街道、文化触媒植入、慢行系统重构。
在策略中主要关注各类人群在街道空间中使用和活动体验,形成四川北路生活性街道设计方案,通过对全天街道流量的统计将其划分为不同属性的时间段。
对此提出街道分时使用的策略:繁忙时段是以通勤为主的高效街道,提高流通性;空闲时段是以休闲为主的幸福街道,提高停留性。
利用智能监测系统和升降桩、升降外摆实现不同时段对街道空间的限定。图中通过三个场景及三个不同类型的断面进行具体体现。
并且在现阶段技术可行基础上,探索加入智慧街道设计方法并且植入智慧设施。设施主要分为城市屏幕、上升下降平台、人流感知铺装、能量转换地砖、信息板、可移动卫生间、可移动家具等。
将城市层面的慢行系统空间划分为慢行核—慢行岛—慢行廊道。针对社区层面的慢行空间体系解读,社区慢行系统分别为容纳社区交往空间的慢行核、联系不同类型的微空间的慢行廊道及容纳不同微空间功能片区的社区慢行岛。
首先归纳社区内三大共享核具体措施及慢行微循环模式。
然后总结出慢行重构原则以中部精武广场为主要活动空间,着力打造优质微空间核,分别形成儿童公园、精武广场、滨水游览三个核心,深度挖掘精武文化,打造地标场所,小微方式更新主要街道,采用生活化符号及植物营造生活氛围的更新策略。
寻求居民生活方式及出行方式的回归,把车行交通功能为主导的城市街道向多样化、多功能的慢行街道转变。
项目把文化触媒与传统街区微更新运作相结合,主要设计手法是日常生活叙事网络的重构及特色文化空间体系的构建。
三张效果图分别表现文化步行街、舞台广场及读书角的方案效果。体现出构建传统街区真实的叙事网络与提升传统街区微更新的易实施性与有效性。
最后从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方面提出社会制度设计传统街区的价值恰恰在于其丰富的传统生活和多样的文化内涵,因此传统街区微更新方法的探索不应仅仅停留在物质空间更新的层面,需重视传统街区文化内涵的复杂性,从软质的层面提出更新策略。
铜奖 | 漫步荧海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平潭海域“蓝眼泪”监测与景观设计
中国福建省平潭海域近年频繁出现“蓝眼泪”的身影,持续的出现使这美丽的自然现象,成为当地海域需氧生物的噩梦。
设计是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针对平潭海域“蓝眼泪”进行监测,并对其进行景观设计,解决“蓝眼泪”现象中景观与生态不能平衡的问题。
<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