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2021级文化遗产与现代设计专业班《三维数字模型制作》课程结课展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0日 分类:课程设计 浏览量:1184

 

 

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数字化采集和存储技术、数字化复原和再现技术、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为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提供了无限空间。探讨文化遗产知识可视化表达、建立文化遗产新技术综合运用体系、搭建文化遗产多媒体交互体系平台、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技术体系,需要数字化技术与复合型设计人才的培养。

本次课程面向文化遗产与现代设计专业大三学生,班级成员分成四个小组,分别对北京万寿寺的山门、天王殿、钟鼓楼、万寿阁进行结构解析、CAD图绘制、建模渲染以及创新设计。通过学习数字化技术语言,使学生系统掌握文化遗产(古建筑)三维数字化重建的基本流程与方法,并尝试应用于虚拟现实设计应用的过程之中,从而增强对文化遗产创新创意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李芳

 

第一组·万寿阁

周芷瑜 王秋然 杨小辉 李军颖

展板

 

CAD图(左右滑动可查看)

 

建模过程图

 

 

 

 

渲染图

 

第二组·天王殿

陈正坤 霍嘉欣 魏雨润 孙中秀

展板

 

CAD图(左右滑动可查看)

 

 

建模渲染图

 

第三组·山门

陈小艺 冯娜 王卓琪 王晨霈

展板

 

CAD图

 

 

 

建模渲染图

 

第四组·钟鼓楼

刘硕 傅怡然 石鑫雨 商晓宇

展板

 

 

CAD图(左右滑动可查看)

 

 

建模渲染图

 

 

   四个周的课程转眼就结束了,起初还没上这节课前,我还担心在建模上难度太大,以我对软件的操作能力无法完成课程安排。开课后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了古建模型制作的整体过程与思路,以万寿寺为实例着手慢慢去摸索和制作。与小组成员从资料查找、实地考察、软件学习到模型整体制作出来,我真正的学到了很多,在三周时间里把一整个山门古建模型制作出来也有很大的成就感。总之这门课程使我收获颇多。

 

——冯娜

 

 

我们小组在这门课上做的是万寿寺钟鼓楼部分的建模,在整个过程中,几乎是从零开始学习,跟以往的课程相比确实遇到了很多困难,不过这些困难也让我们获益匪浅。

在上课和准备课程作业的一个月时间里,我收获了以前没有的知识、建模能力,也做到了坚持、调整心态和适应团队协作。对于我个人而言,在上课之前,三维数字模型制作完全是陌生的领域,我没有任何建模基础,真的对从零开始学习感到绝望;

另一方面我对自己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并

 

 

 

不太自信,可能我在过去的一些学习经历中感觉到自己并不擅长像涉及到数据、严谨的三维的思考模式这种领域的东西。但是,在这一个月里,为了能尽力做好这项作业、上好这门课,也是为了不荒废我们小组一起做的努力,我熬过通宵,看过很多的教程,也去了一些博物馆,总之我发现自己比想象中能做的事情要多,只是过去我仍然不够努力。

我发现我过去喜欢逃避困难和问题,而只有真正开始做,才是唯一的出路。面对问题我也能更好的调整心态了,尽量不让焦虑去影响自己做事。

 

 

   虽然跟其他的优秀作业相比,我们小组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我们一起做出了最大的努力。我想,跟过去的我们自己相比,我们已经有了一些进步。这是我最想感谢的。另外我也体会到,学习的过程是无处不在的,从比我们优秀的同学身上、从网络教程、甚至从在博物馆给我科普古建筑知识陌生人身上,我都学到了很多东西。老师和课堂能给我最直接的学习途径,而另外的学习过程也让我受益匪浅,也是这门课给我的宝贵收获之一。希望即使速度慢一些,我们也都能更好地往前走。

 

——商晓宇

 

    在上这门课之前大部分工作都是平面完成,这是头一次在平面、3d建模和实地勘察调研都执行的课程,对我来说是非常充实和丰富的体验。特别是新软件的学习和实地勘察的体验,是在此之前其他课程都没有的,这段时间虽然任务较多但同时学到的内容也很充实。

 

——王晨霈

 

结课班级合影留念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