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盛誉的罗意威基金会工艺奖公布了2024年的30名决赛入围者名单,展示了一件件技艺精湛的作品,涵盖陶瓷、玻璃、纺织品和金属。
今年的入围作品主要关注发现的天然材料,许多作品在主题和实质上都颂扬了自然世界的美丽。Heechan Kim的作品“#16”突破了木工的界限,一件由弯曲的白蜡木条和铜线缝制而成的华丽雕塑。Eunmi Chun 优雅的“青鸟之翼”采用了更肉欲的方式,由干燥和切割的牛小肠制作,伪装成蓝色羽毛。
罗意威基金会工艺奖旨在表彰和支持创造出具有卓越审美价值艺术品的(年龄18 岁以上)国际巨匠。
罗意威基金会甄选那些重新诠释现有知识的作品,它们与当今时代息息相关,同时反映其制作者的个人语言和独特的手工。旨在强调工艺对当今时代文化的持续贡献。
这 30 件入围作品都将亮相今年春天在巴黎举办的 2024 年罗意威基金会工艺奖展览。
由来自设计、建筑、新闻、评论和博物馆策展界的 13 名领军人物组成的评审团将从入围名单中选出 2024 年工艺奖得主。获胜者的奖金为 50,000 欧元现金,公告将于 2024 年春季公布。
2024 年罗意威基金会工艺奖评审团:伦敦设计博物馆馆长 Deyan Sudjic、2023 年罗意威手工艺大奖获得者 稻崎惠理子、罗意威创意总监 乔纳森・安德森、日本民艺馆馆长 深泽直人等。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下这30件入围艺术品吧:
刺状突起的动态图腾陶瓷
这种真人大小的图腾陶瓷让人联想到植物和动物的形态。该作品由耐火粘土制作的五个构件组合而成,整体形态蜿蜒、扭曲、折叠,极具动感。
作品表面覆盖着数千个微小的刺状突起,进一步赋予其不规则的特质。作品在窑中烧制形成均匀的表面后,再涂上丙烯酸涂料。这种单色饰面让作品呈现出独特的光影效果,展现了其精妙的纹理表面。
纸的陶瓷假象
从静物画中汲取灵感,作为日常生活的隐喻,微型器皿构成了这三件雕塑戒指的基础。每件器皿的胎体均由纸制成,表面用碎蛋壳的微小碎片做了各种不同的处理,按压后形成釉面开裂的假象,并镶嵌贝壳来增加虹彩般的光泽。
将器皿安装到镂空的木块上之前,施以多层矿物颜料以产生不同的色彩变化。木块的表面也使用这些材料和工艺进行处理。戒指采用腰果漆(一种取自腰果树的漆)制作饰面,打磨后形成光滑的表面。
编织的轮胎织物
这件编织作品利用轮胎内胎、废旧金属和金属丝等回收材料制作而成。橡胶经过清洗后,被切割成细条,编织成错综复杂的图形;然后层层叠加,塑造出致密的三维浮雕般的造型。
这一制作过程借鉴了传统的篮子制作工艺,体现了那些维持刚果日常生活运转的体力劳动者们;而材料(尤其是橡胶)的再生和再利用则突出了经济剥削和环境退化的问题。
98个空心砖块的咖啡桌
这款咖啡桌由九十八块空心砖块拼接而成,功能性与易碎性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砖块未用胶水固定,每块都可以单独从结构中取出。
这些砖块由陶瓷注浆成型,并用天目釉烧制而成,深沉柔和的色调之外,却有着一丝俏皮感。用于浇铸砖块的石膏模具上打了两个孔,以便用销钉固定。咖啡桌面放置在五块更为坚固的陶瓷砖块上,这些砖块采用泥片成型的工艺制作,且增加了内壁以提高其牢固性。
纸?岩石?
层层叠叠的薄纸被压缩在一起,制作成一个系列三件纸雕塑。每件纸块上都有着精心压印的锯齿,每层纸上都刻有细小的凹痕,并仔细涂上染料。
然后对每件纸块雕塑进行反复打磨,呈现出平缓渐变的效果,让人不禁联想到岩石的纹理,而这正是时间流逝的标志。作品创作中的不断重复和冥想的过程印证了东方哲学中谦逊的概念。
不可思议的牛小肠翅膀
这条羽毛形态的项链完全由牛小肠制成,采用了艺术家独有的创新工艺。
将牛小肠放在木板上干燥、并染成深浅不一的蓝色,形成类似羊皮纸的材料后,将其切割成羽毛的形状,最后再小心翼翼地缝合成项链。这件作品探讨了伪装、投射及呈现假定身份的概念。
守护精神的护身符
在西非,护身符通常被称为 gris-gris。作品所呈现的一系列 gris-gris(护身符)其实是由压缩纸板制成的纸块。每个纸块都被报纸包裹着,以纪念艺术家从事印刷工作的父亲。
这些大小不一的gris-gris(护身符)用棉线拼装成格子结构,仿若一块拼接挂毯。作品上还有些许贝壳点缀其间,其中一些贝壳被红线缠绕。艺术家强调作品的精神维度,隐喻了对多样性与和谐性的不懈追求。
不再四处流动的陶瓷
这件陶瓷作品展示了精湛的陶土工艺,是对构图和平衡的研究。白色粗陶土泥片被巧妙地塑造在一起,创造出有着独特陶瓷语言的多面器皿。
器皿的每个平面似乎都朝着不同的方向在运动,通过施以多层彩色泥浆和氧化物,在作品表面形成渐变,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动态的效果。作品经过多次烧制,表面的起伏与色彩光影相结合,成为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带刺的编织罐
这款精致的几何形罐子尺寸宏大,重新诠释了佤巴纳基民族祖传的编织工艺,创造出独特的现代形式。
甜草和褐色白蜡木都是缅因州本地的材料,艺术家采集来后,分割成细条,再编织成一个由两部分组成的有盖篮子。用染料对部分细条进行着色,实现了图形化的表面图案。作品还采用了复杂的多层豪猪编织工艺,形成了带尖刺的突出部分。
宝石,其实还可以这样镶嵌
这套作品由五枚现代戒指组成,主体皆为金银打造,颠覆了传统宝石镶嵌方法的创新工艺。采用失蜡铸造工艺制作戒指形状的过程中,在蜡模内加入宝石。
铸造过程完成后,这些合成宝石,包括实验室制作的仿蓝宝石和仿红宝石,被重新插入孔中并固定到位。这些戒指呈现出意想不到的自发形态,在许多戒指上,宝石不是传统地固定在戒指顶部,而是贯穿戒指,非常耀眼。
锯齿状边缘的空心环形雕塑
青铜板被切割成数个单块板块,通过TIG氩弧焊接工艺焊接在一起,形成具有高浮雕锯齿状边缘的空心环形雕塑。这种工艺的灵感来自于艺术家在汽车制造和设计领域的背景。
在创作时,艺术家没有事先绘制草图或图纸,而是凭直觉决定每块对立面板的角度,由此产生的起伏边缘赋予作品一种不断运动的感觉。作品的锯齿状边缘象征着世界各地流离失所的人们所面临的敌意,底座只有部分可以接触到作品放置的表面,让微小的光线穿流而过。
致敬卡多族祖先
这件具有纪念意义的陶瓷作品向艺术家的卡多族祖先和祖传工艺致敬。黑巧克力色陶土象征着卡多族的故乡,他们在那里采集陶土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该作品融合了卡多族的陶瓷传统和工作室陶瓷工艺,采用泥条盘筑的工艺进行创作,在这种大型尺寸的作品上是一项令人印象深刻的制作手法。作品中有六个头像,每面三个,一面施奶油色釉,另一面施红色釉,意指俄克拉荷马州的土壤和其他重要的原住民问题,例如原住民妇女被谋杀等。
在作品的表面,可以看到艺术家双手留下的富有表现力的印记,最后以对比鲜明的黑色和红色手势印记结束,这些印记参考了陶器、纹身和其他文化物品中使用的卡多族符号。
竹编织碰撞大漆工艺
该作品将竹编与大漆工艺相结合,同时展现了两种极少结合的精湛工艺。该作品整体结构采用六边形编法,创造出石头的形状。
局部裱麻布,髹红色大漆,后仔细打磨以形成光亮的表面。而一些形态各异的竹编部分则不加处理,营造出不同材料之间的张力,让坚固性与轻盈感亦形成鲜明对比。该作品规模宏大,其形状让人联想到文人石,与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相呼应。
自由地缠绕
这件橙色纺织作品有着对比鲜明的奶油色面,艺术家采用了三种不同的编织方式:盘绕,用来一圈一圈地编织作品;缠绕,则作为一种编织工艺;而绳结则为缠绕提供了结构,运用打蜡亚麻线创作而成。
这种精密复杂的结构完全由手工精心制作而成,具有无固定形态的流体形式,可自行卷曲和折叠。
金属海胆
镀锌铁丝被巧妙地塑造成叉骨状,浸入树脂后,再将其逐一焊接到网格上,精心制作出这件葫芦形的作品,其灵感来源于海胆。
作品用喷枪处理成黑色,点缀着精致的金箔斑点,最后用树脂封层以增添光泽,让人联想到露珠或包裹在琥珀中的昆虫化石。
未成型轮廓
将石膏倒在陶土和玻璃床上,在重力的作用下,液体石膏沉积到轮廓上,形成一个凸型盘。硬化后的石膏表面用亚麻布加固,髹多层红色大漆,最后打磨光滑并施以透明漆。表面斑驳的色彩变化与大漆的不同厚度相呼应。
软绵绵的弯曲木团子
这件雕塑展示了艺术家对材料的精湛控制,也是艺术家热切创作新形式的结果。作品采用了造船业中最为常见的传统木材弯曲工艺,将刨薄的白蜡木条在水中浸泡后用热熨斗塑形,打磨后用细铜丝缝合在一起。
造型的演变完全由艺术家的直觉引导,最终成就了这样一件独特的有机结构作品:整体圆润光滑,多个通道皆可流向较大的中心空间。
不寻常的‘沉重感’玻璃
四十块大小、形状和颜色各异的玻璃放置在钉床上,组成一座房屋的结构。
这些玻璃采用技术难度极高的窑炉浇铸工艺制作而成,经过多次手工漆面处理,改变了玻璃的透明度,在明暗之间创造出一种动态的相互作用。这种不同寻常的表面处理也让玻璃具有沉重的质感,仿佛是一块坚固的实心物体。
自然流动的木贝壳
这件作品综合运用了多种木工工艺,采用了大贝壳的形状,是对女性形态的微妙致意。
艺术家采用了古老的“箍桶”工艺将胶合板进行弯曲,这种胶合板是通过真空压制系统将五层木板粘合而成。该作品将木材推向物理极限,并巧妙地使其以违背自然纹理的方式弯曲。作品最后经过打磨,并涂上凝胶清漆,形成光滑的表面。
种子陶瓷
这件体积庞大的双层器皿采用了古老的泥条盘筑工艺,慢慢制作出来。作品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但又不失轻盈和优雅。
将白色泥浆喷在作品表面上,然后将器皿在 1250°C 的温度下烧制。泥浆的收缩率比下面的裸陶土更高,导致作品在烧制过程中出现裂缝。随后用黑色釉料浸泡裂缝处,然后再次烧制,使器皿表面巧妙地衔接起来。
气泡的色彩漩涡
这件有机造型的作品创新性地结合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玻璃工艺。彩色玻璃丝就被小心地包裹在透明玻璃制成的大气泡中。
初始外壳制作完成后,使用玻璃吹制工艺,将更多的热玻璃附着到外壳表面,当每个球体随空气膨胀时,作品就转变成了一簇玻璃气泡。由此产生的结构极具光学吸引力,它就像一个透镜,使内部的玻璃丝扭曲变形,从而形成一个色彩漩涡。
皇家的毛衣
这幅陶瓷挂毯由数以千计的手工制作陶土棕榈壳组成,这些棕榈壳用铜丝编织在一起,宛如阿克维特布、阿苏奥克布或者肯特布那样的奢华西非纺织品。
每个陶土棕榈壳都经过素烧,然后有选择性地浸入灰釉中,最后再镶嵌上从回收碎瓶子中提取的玻璃。镶嵌上玻璃后,这些陶土棕榈壳就像历史上被用作奴隶交易的珠子代币,而现在在西非大部分地区却将其视为具有声望和地位的物品。
大蘑菇的桌子
这张桌子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自然形态,造型让人联想到蘑菇的形状。它是平行线材(PSL)材质,这种材料由回收和压缩的木条制成。
该材料经过精心制作,质地致密,外观类似于石头。作品本身受到青铜和铁器时代的支石墓的启发,这些石墓在包括韩国在内的全球多处都有发现。作品表面喷涂了一层透明的珠光和绿色颜料,这种半透明的饰面处理让木材的纹理得以显现出来,让人联想到精致的苔藓。
茅草的立体画卷
茅草屋顶在建筑中的应用已有千年历史,而艺术家将这种工艺重新用于艺术表现。该作品由茅草制作大师创作,诗意地唤起了风吹过稻田、吹散晨雾的记忆。
精挑细选的稻草铺在木板上,其间夹杂着纤细的日本蒲苇;然后用大号茅草剪以一定角度对其进行切割和修整,倾斜的视角增添了作品的柔和动感。
纸的起伏山峦
这种有机延展结构由牛皮纸制成,牛皮纸经过甲基纤维素和树脂的特殊处理,具有柔韧性和抗压性,并使用墨水和丙烯酸颜料染色。
纸张经过折叠和揉皱,在表面形成可拉伸的渐变峰,将二维形式蜕变成体积感十足的三维形态。融入了偶然性和直觉元素,作品可以演变为无限多种的形式。这件作品将概念的简单性与结构的复杂性进行对比,探索时间、运动和变化。
废弃泡沫床垫捆绑出的柱形雕塑
这件作品采用纺织品和室内装饰的雕塑工艺来探索柱形结构的意义。柱形结构在不同文化的建筑传统中以不同的面貌反复出现。
而在这件作品中,艺术家用废弃的泡沫床垫制作了一个柱形图腾。这些床垫被切割成片状,并用工艺复杂的手工编织法式亚麻布包裹,制作成八十二块小垫子。将垫子堆叠在一起,用纱线捆绑。通过改变每个线结的张力,可以控制泡沫的压缩程度。
雪松树皮的起伏潮汐
这件不对称的雕塑般的篮子由手工收集的雪松树皮制成,探索了凸面与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
艺术家在制作这件大尺寸的篮子时使用了薄夹板,整个制作过程不仅极其耗时,而且需要艺术家全程利用直觉和精确度来调节作品的张力。坚硬的黑藤条与柔软的西部红雪松随意穿插,由此产生的贯穿表面的起伏细节与潮汐图案相呼应。
‘脆弱’铜的火星表面
这件作品采用了创新工艺,打破了人们对金属特性和行为的固有印象。基于热喷涂这一工业涂层工艺,艺术家创造了全新的工艺技术:虽然熔化的铜在液态下几乎是不可控的,但艺术家将它喷涂在半球形的模具上,形成具有较大外缘的作品,而且部分作品利用热能进行了选择性氧化。
冷却过程中形成的裂痕不仅让作品在外形上更像行星,并赋予了作品一丝脆弱性,与社会和环境的崩塌产生了更广泛叙事关联。
3D打印的‘珠宝’系列
这个系列采用 3D 打印塑料来打造千变万化的珠宝。每件作品都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制作而成,并涂抹橙色、黄色和绿色的丙烯酸颜料,模拟被日光风化和漂白的旧物外观。
尽管这些作品是用非贵重材料制成,但通过手工组装、成型和表面处理,看上去像是排列成同心圆的琢面和未切割的宝石。
朴质的编织盒
韩国传统的稻草编织和褶裥工艺在皮革上得到了重新诠释,创造出这件优雅的盒子,在复杂的交错纹理中形成粗糙与光滑的强烈对比。柔软的植鞣皮革浸泡后拧成多股,精心编织成繁复的底座和盖子,具有经典气质。
作品强调和谐的重要性,体现了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寻求内心平衡和以内心为中心的态度。虽然每股皮绳都很脆弱,但编织在一起后却变得坚固而有韧性。褶皱和不均匀的纹理通常被视为瑕疵,而在这件作品中却被视为皮革天然来源的证明。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