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艺术学院2021级设计专业公共设施设计课程展

发布时间:2024年3月7日 分类:课程设计 浏览量:1422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21级公共设施设计课程作业展地点:线上展览

 

INTRODUCTION
前言

 

 

    公共设施设计课程是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方向课。也是基于艺术设计跨专业研究基础上的课程思政教改项目课程,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近年来发挥学科优势,聚焦南华彝绣特色产业,本课程持续为东南大学精准帮扶南华发力,同时也为更好推动乡村振兴、文产双扶出一份力。本课程引导学生从宏观的角度认识公共环境中彝绣传承的文化价值,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把握人与传统文化、艺术以及空间的相互关系。深入探讨公共设施设计在彝绣传承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具体的实践调研来指导学生的创意和技能发展。在课程研讨中重点指导学生提出当前彝绣传承所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帮助他们准确定位有价值的设计方向。学生将学习系统有效的设计方法,熟练掌握彝绣传承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表现语言。

以“彝绣文化传承”为主题更能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德艺双馨的设计价值观。课程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设计创作,同学们希望以本次创作借以推动文化意识的建设,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关注,为我国的文化传承和振兴贡献力量。

——李永春 2023/1/21

 

 

WORKS DISPLAY
作品展示

 

绣影彝踪—儿童彝绣主题公园设计
作者:周哲睿
设计说明

 

这是一个在彝绣文化范围里为孩子们设计,孩子们可以尽情玩耍并尽情感受彝绣魅力的公共设施,整体公园造型提取了彝族的挑花技艺以及彝族“八角花”文化符号,整体设计为曲线造型呈现出彝绣绣织过程中的线条在布面上飞跃的动态感,并以彝绣中常用的红黄蓝为主要用色,在表现出彝绣的文化符号的同时又以鲜艳的色彩更符合设计面向儿童这一群体,公园内部又具有彝绣学习工作坊、儿童滑梯、休闲座椅、彝绣互动装置等设施。希望以此设计能传承彝绣、焕发彝绣,让传统文化、传统技艺活起来。
 

 

绣影彝踪—儿童彝绣主题公园设计
作者:盛陶然
设计说明

 

方案选择彝绣马缨花纹样为设计灵感,马缨花开作为造型与操作线索,引入叙事设计与情感化设计的手法,让设施更完善的表达文化内涵,以达到引人入胜。设施线上端与线下端相结合,以邮寄绣品,联结亲子为核心创新点,同时具备售卖绣片、刺绣、游客观赏、遮雨遮阳、收纳物品的功能性。让用户在设施中可以休憩、观赏、体验,也解决了绣娘为子刺绣过程中的痛点,最终实现传播彝绣文化、产业振兴、情感共鸣三位一体的目标。

 

 

绘物绣灵——以彝绣为媒介的儿童户外绘画公共设施

作者:张豪
设计说明

 

研究表面相比较文字而言,孩子最感兴趣的往往是图像,他们喜欢用图像来表达自己,所以画画是他们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一个过程。在他们的作品中,展现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展现着他们内心的想法以及对事物的认知。同时彝绣的绣法大部分都是隔纸而绣或者先在绣面上画好轮廓再进行绣花,这正如孩子在纸上或家里的墙上画出轮廓再涂上颜色如出一辙。所以希望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一颗彝绣的种子,进而传承和发展彝绣文化。
 

 

绣扭蛋
作者:吴俍锋
设计说明

 

扭蛋是童年的回忆,我们总能期望扭蛋里面给我们带来的惊喜。作为面向儿童期的一款设计,主要以扭蛋的外观为基础,通过简单的彝绣绘制彝绣图案的任务来作为扭蛋的法式,让儿童可以在学校里不仅可以体验彝绣绣法和学习彝绣历史文化,而且还可以让儿童去有任务性地得到奖励。
 

 

彝云半间——传统文化可持续性传承与发展移动设施

作者:高羽歆
设计说明

 

“彝云半间”一款移动的、适应性的和可扩展的公共设施,作为彝绣文化发展的容器。功能包括个人产品展示与售卖区;绣娘进行技法教学,大众参与体验区和彝绣产品的展示区;个人工作室区以及集会沙龙区。前期主要作为绣娘的工作教学和售卖功能。一些年轻人在掌握了不同程度的技法后,想要进行自我创新的表达,此时的公共设施可以租用作为小的公共空间,多个此公共设施可以在一些城市的广场进行放置,每单元公共设施可以进行联合活动,进行组合活动,形成大的空间。当数量足够多时形成集市,进行彝绣作品、文创产品的售卖,利用互联网APP,网红打卡等营销方式,吸引前来此城市旅游的游客,游客可以在集市上“淘”到喜欢的彝绣产品作为城市纪念品等,帮助宣传。

 

 

阿罗垫天—儿童休闲娱乐公共设施设计
作者:范宇航
设计说明

 

在本次彝绣文化传承的公共设施设计中,通过思考,以彝族传说中的虎背为框架,进行抽象提取,将其作为这一公共设施的顶部空间,一方面孩子们可以在顶部玩耍,另一方面又符合阿罗垫天,虎骨成天的传说理念。整个公共设施的侧面空间采用部分镂空的形式,镂空的图形大部分为不规则的几何形状,孩子们可以向针线一样在镂空空间里穿梭,也可以在部分空间里休息,从中体验彝绣文化的精彩。
 

 

莫尼的祝福——女性赋能彝绣文化公共设施设计

作者:胡舒颖
设计说明

 

本产品旨在有彝绣文化氛围的地域中,为年轻女性游客营造与彝族绣娘深入交流的空间,激发女性之间的“母性联系”,并结合多元化的交流方式让年轻女性游客为彝绣背后的文化内涵及精神内涵所感动。同时结合线上直播功能进行彝绣文化教学、分享,扩大彝绣文化影响力,最后,用户在体验结束后能得到一份来自“莫尼 (彝族对妇女的称呼) 的祝福”,即有纪念意义、以及蕴含彝族长辈对幼女美好祝福的作品,让用户对彝绣文化产生更深层的精神寄托,最终达到宣传彝绣文化的目的。
 

 

行箴丝缕——游客路径场域节点交互设施

作者:王皓楠
设计说明

 

“行箴丝缕“设施以彝绣行为本身作为切入点,将绣针穿过布面过程宏观化,结合南华县特有节日期间游客活动路径,将游客以“针”行“线”穿行于南华县经纬之间这一过程通过特定节点设施记录形成独属于游客的彝绣作品。
 

 

绣结彝客—儿童彝绣主题公园设计
作者:张婉婷
设计说明

 

通过“拉”的动作带出绣,贴合在立面上折叠的板面,打开时将勾勒在网格立面上的彝绣拉出,彩色绣线分布在板的两侧,包围放下的板面,放回折叠板后绣线钻回立面,在网格里面上继续静静地注视游客,等待人看到它、感受它,将它从平面中拉进我们的生活。非遗是活态的文化遗存,忽略非遗本身的变化,把非遗与现代生活割裂,只会让非遗生存空间越来越窄。以更加开放的心态面对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把非遗置于生活之中,使其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绣结彝客公共折叠椅通过推与拉两个动作使刺绣与用户产生互动,将彝绣与日常动作相结合,在自然的动作间展示、传播彝族刺绣文化。

 

 

 

绣梦艺苑—基于宣传彝绣文化的模块化体验式公共设施

作者:毛胜涛
设计说明

 

该设施灵感来自于2023彝族火把节活动彝绣动态展暨彝绣沉浸式体验街区。该设施是基于宣传彝绣文化的模块化体验式公共设施,着眼于让游客与当地居民亲身感受彝绣文化,更深入地了解彝绣文化,通过模块化设计让游客更自由的探索和体验彝绣文化。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让人们通过触摸屏等方式,了解彝绣的历史、技法、用途、传承等。
 
-END-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