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24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设计批评与策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4年5月18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998
唯一的限制是想象力The only limit is imagination
在技术世界中,人们所部署的架构往往提供了一条非确定性路径。雅克·埃吕尔认为,现代技术作为新的特定环境已经深深地嵌入人类生存结构之中,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领域均无法置身事外,现代人类也深受该技术价值观的掌控支配。新兴技术的搅动使得迭代社会图景不断迸发生成,而设计则成为了能够将技术与生活实现紧密联动的标新介质。设计始于人类改造世界的元动力,与人类行为的时间性交织在一起,并非脱离时间的客观化图像。当经验格律被时空的非连续性和事物的虚拟性所解构,当人们的认知图式无法洞见涌现环境的显性逻辑,我们应以策略性本质主义视角进行设计纠偏,脱域地方性知识规约,以“复调”的方式将理论思维、实践思维及创制思维进行更紧密的跨维融构,统一时代设计的矛盾性、对话性、开放性,启迪设计向新而生。新物质主义视野中,具有生成力和生产力的物质被视为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而设计产物作为“能动性的凝结体”,能够在智性创新的尺度上赋能新质生产力,推动社会结构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我们应深入挖掘设计产物所蕴含的内在创造性,将能动范围扩大至人类群寰之外,展现系统外部与内部、思想与现实之间的密切联系。心向往之,行必能至。设计学院2024届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让自己沉浸在严谨的知识文化之中,成为批判性思考者和创造性问题解决者,全身心投入到探讨“人类纪”这一宏大命题中。本次展出的设计作品无一不以全域视角映射出我们对现状及未来的关切及内省,它们展现了有序而非熵增、通约而非异化、锚定而非跃迁的姿态,以敦本务实的热忱编码出独立个体对设计的超链接理解和面向未来的超限域答卷,引人入胜,耐人寻味。设计学院培养致力于改善公民生活的设计师,为社会福祉做出贡献的设计师,引领不同文化在全球实践中有意义融合的设计师,创造人人平等和诚信世界的充满激情的设计师。设计学院的教师始终强调道德标准优先于经济需求,并认为,拥有这些品质和价值观可以将个人转变为真正的“世界公民”,能够适应危急情况并为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提供解决方案,毕竟,唯一的限制是我们的想象力。
作者姓名:高宁研作品名称:《家庭诗性符号景观》导师组:宋协伟教授、张子康教授、方振宁教授关键词:图像景观/策展劳动、空间诗学/平面设计、家庭空间/设计策展
[居住空间]正不断地驾驭着家庭这个微型的社会结构;[家庭戏剧]不是在这个空间内激烈地上演,而是温顺地被这个空间所导演(汪民安:《论家用电器》)。展览通过图片类社交平台构建图像内容,进行线上协同策展劳动;以加斯东·巴什拉的著作《空间的诗学》为文本基础、平面设计为方法进行展览设计与策划;选择将家庭空间这个熟悉又矛盾,具有普遍意义的空间作为策展场域。
作品分为三个部分。① 家*宅 & *家宅*:内部的垂直与宇宙的中心② 藏物 & 小室:藏物的空间与内心的原型③ 角落 & 缩影:角落的凝视与缩影的畅想通过策展行为将空间的情感转译为思考的符号。
展览尝试重塑日常空间来赋予物质诗意的本质。
作者姓名:李若一作品名称:《发酵:多元关怀——女性策展人群体文献展》导师组:宋协伟教授、张子康教授、方振宁教授关键词:女策展人文献展策划、策展案例数据库设计、人工智能策展研究
发酵,一方面指代文献展对女性策展人群体策展理念的保存与转化,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女性在策展领域不断克服困难、逐渐显现影响力的历史发展轨迹。多元关怀,是对女性策展人群体面貌的一个总结与概括,文献展分为「关注先锋文化、关切少数群体、关心人地未来」三个板块,每个板块下设3个关键词,分别为历史重塑、新锐艺术、跨学科,身份认同、地缘政治、后殖民,社会思辨、技术变革、可持续。作品通过整理分析48位分别来自17个国家的女性策展人策划的84个展览,建立女性策展人展览策划案例数据库。以线上展览为主要形式扩展文献展的内容与时空边界。借助编程,观众可以通过选择关键词生成「发酵:多元关怀」文献展的内容,平台外接的大语言模型负责生成展览前言,共同完成一次策展交互行为。
作者姓名:于天一作品名称:《雾,無》导师组:宋协伟教授、方振宁教授、张子康教授关键词:雾媒介/策展叙事、多维度/自然感知、语境化/生态隐喻
“雾,使可见的不可见,使不可见的可见。” ——中谷芙二子(Fujiko Nakaya)展览以“雾”作为媒介,将这一非人类物体纳为参与者,结合时间节奏为仪式感进行叙事,构筑了一种多维度的自然之力感知体验,使观众感受到空间界限的消散和时间感知的超越。
“间隙”, 即时间和空间上的开口,一种可互换时空的概念。展览在城市空间和室内白盒子之间进行对话,两个空间通过雾气连结起来。在北小河公园,自然植物在被拆除建筑的瓷砖缝隙中野蛮生长。当访客踏入这些空间时,雾气的生成隔离了常规环境与外部噪音,从而理解个人与其所处语境的时空同步与偏差。
“雾”的流动形成了复杂重叠的统一性,以时间仪式感为基础的“雾”空间,不是相互孤立的部分堆积,而是一张万物相互依存、自然与技术交织的动态活网。时间的感知通常不是通过其连续性发展,而是通过同步和偏差来实现的。我们的计时结构是基于呼吸的,每个人的呼吸节奏不同,使得对时间的感觉呈现出忽快忽慢的随机性,由此构成时间的基本结构。
在非线性、非序列性的时空概念下,展览被概念化为一种哲学理念生态隐喻,描述了“无我 (Anatta)”、“无常 (Anicca)”、“无碍(Unobstructed)”三个版块概念背后直观存在、主观行为和客观时空的本质,体现了禅宗思想中相互依存、开放循环的本质——如云无定住,如水无定流,提供了探索“無”的物质基础。
作者姓名:陈萍作品名称:《展览行为的谱系图解》导师组:宋协伟教授、方振宁教授、张子康教授关键词:策展图解谱系化、展览程序网络化、展览过程理论化
展览行为的谱系图解,实际是将一个线下的展览行为以谱系图表的形式,拆解成一个概念上的展览逻辑关系。对整个展览行为进行一种数据与文本上的归纳,将策展工作理论化,分析展览如何通过图像的视觉策略和配置空间的搭建为复杂的事实世界带来秩序。在影像作品中主要回答两个问题,一个是以家谱为代表的谱系结构如何从历史学领域延伸到策展领域;另一个是如何运用谱系结构来构建和研究展览行为。
作者姓名:迟思齐作品名称:《廊 2042》导师组:宋协伟教授、方振宁教授、Sarah Teasley教授关键词:女性题材策展研究、断裂数据机器学习、AI偏见视觉转译
伴随着AI技术的发展,由机器学习、数字设计等生成的明日世界可能更加依赖于数据,但今日既有的数据信息中却不乏忽略性别差异的默认设置,因此展览大量搜集了女性经验与默认设置间的断裂数据,将其划分为出行、农业、烹饪、 数码、卫生、医疗、教育、工作、灾难九个板块,以此为语料库借助机器学习的方式与AI共同设计未来物品的荒诞功能与精美形态,并采用倒序方式将这些生成品置于明日世界的赛博橱窗中展示,而当橱窗外的闲逛者留意到展品背后的生成数据代码,或将在句与句的偏离间了解AI性别偏见的形成及反刍过程,在荒诞地观看与沉思中与已然消逝的今日时代重新相遇。
作者姓名:李松作品名称:《家》导师组:宋协伟教授、张子康教授、方振宁教授关键词:适老化策展设计、居家艺术治疗、整合性照顾模式
策展人 / 李松指导艺术家 / 于雷、吴江鸿、赵宇晗参展老年家庭 /A组 / 余洪波(65岁)、赵桂英(61岁)、余峰
B组 / 李莹(63岁)、陈玉军(64岁)、陈辰、陈汉璞
C组 / 吴庆芝(87岁)、夏颖、赵桃淑
策展媒介作为一种公共健康干预的行动策略,需适切中国老龄社群的本土化特质。譬如关照传统“居家养老”模式、低龄老年群体或“层次需求”的供给平衡等主导议题,进而弥补策展服务与社区养老之间综效治理的断接。因此,本人试图以“居家空间”作为实践基础,与艺术家合作介入至老年家庭之中,并通过三组个案进行居家开展“艺术治疗”干预活动,评估和解决特定老年主体与其亲属客体所面临的综合性障碍或个性化需求,从而扩展至“家庭本位”的系统语境中调试心理情绪或整合自我认知;其次,延伸参与展览的空间维度,尝试探讨代际受众群体对待衰老身份及高龄艺术的接受态度,是否能够过滤并消解偏见歧视或代际疏离等社会因素,以此推动其艺术观念及文化形态的发展演变。
作者姓名:赵迟作品名称:《观看时间的十三种方式》导师组:宋协伟教授、方振宁教授、张子康教授关键词:基于目录学原理的线上策展实践、线性时间叙事设计、线上策展性活动
基于目录学原理的理论指导,策划一起名为《观看时间的十三种方式》的线上展览,该展览在策划逻辑和展示模式上,均体现出目录学在线上展品信息管理上的六点应用,即:信息采集、知识链接、搜索方式、导航方式、推荐方式和交互方式。展览以“时间”为主题,呈现了虚拟艺术家们的个体光阴故事,参展作品包含绘画、摄影、雕塑等形式。每件作品都是一个关于生命、记忆和存在的瞬间。整体叙事设计以月份为线索,明线揭示作品背后的故事与思考,暗线代指不存在的“13月”,由现场观众书写参与,共同完成。展览现场通过线上页面展示动画与线下观展手册的双重索引,为观者提供更多的观展视角,为美术馆、博物馆的线上展览信息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姓名:赵嘉慧作品名称:《iCurate》导师组:宋协伟教授、方振宁教授、张子康教授关键词:分布式策展设计、网络化策展设计、全方位服务设计
iCurate 是一个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展览平台,不仅可以浏览线上展览,同时也通过对策展资源的组织与分配,形成多方参与、开源共创、分布式协同策展机制。iCurata 以对话协作的形式,搭建(网络)虚拟社区,打破策展的时空、地域限制,使策展端、艺术家与社会端构建成互为主体的协作形式,发挥群智,共同完成展览策划与呈现;通过用户端发布和后台搜集整理结合的方式形成集合网络展览、虚拟艺术品、艺术史料、策展理论的庞大数据库;并通过商城助力数字艺术品、艺术工具、艺术资料的高效经营。iCurate致力于提升艺术文化与社会交流的深度与广度,推动社会文化生产的变革与创新。
作者姓名:郭晋婧作品名称:《“布”展-佚名的设计》导师组:宋协伟教授、张子康教授、方振宁教授
关键词:日常生活、时尚设计、乡村城市、策展实践、可持续时尚、展览策划
因为曾经的物质匮乏,人们把使用过的布匹裁成条状,与经纱编织在一起成为一匹更加厚且经久耐用的织物。展览以中国西南乡村饱含“民间智慧”的230块织物作为展览内容,分别以乡村和城市的公共区域为展示空间进行策展实践,以展览作为方法,以实物、影像为载体,传达了从“惜物”角度出发的可持续的设计语言和生活观念。德国民俗学家赫尔曼·鲍辛格在研究教学以及与公众沟通时将启蒙日常生活作为目标,在他眼中,日常生活一方面是“灰色的”,是一成不变的循环往复,受讲求实际,以实用为导向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支配。另一方面,在飞速发展和更新的技术世界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在相应地与时俱进。鲍辛格引为己任的,就是去发现那些永远处于“变化中的恒久”的内容。而这些织物中所饱含着的“设计智慧和生活观念”就是我们当下所处的变迁的技术世界与日常生活里的“变化中的恒久”。
作者姓名:钱蒙蒙作品名称:《指令:STOP》导师组:宋协伟教授、张子康教授、方振宁教授
关键词:持续式策展、指令性展览、数字档案设计
1
STOP? 其通常表示停止、中断或结束某种持续状态,也可以将其理解为打破持续的一个节点,节点可以是终点或结尾,亦或作为转换的节点。围绕着“STOP”本身所产生的矛盾,“停”本身处于一种中性的状态,置换于不同的语境下映射产生出不同的意味。正如所设定的开放境况,每个人具有书写的权利,具有表述所产生的观念理解,亦有进行定义的空间。“STOP”提供给我们一个对话的场景,以个人的立场,个人的生活经验以及面对世界的态度与关系的体现,表达想要补充停止指令的后缀内容。
2项目以“STOP”作为概念对象进行语意的扩展,借以激发参与者具有创造性的自由联想来阐明意义。设定“STOP”作为前缀指令,参与者对指令进行扩展与补充的参与方式,形成以此为基础的持续性研究项目,构建以“STOP”作为批判性思维与行动主义的结合点。
3加缪以西西弗隐喻荒谬的人,同时也将他命名为幸福的人,持续与停止之间并不矛盾。持续持续着,但也正如坚固的事物已经消逝,形态与规则受制于不同的立场、背景或目的而被构建着。创造新的事物与停止已经存在的持续,像黑之于白同样重要。
4将“STOP”视为一个空白,一个可以填充各种含义和行动的起点。不再被限制在单一的解释或用途上,而是成为了一个开放的概念
“STOP”是一种警醒,也是一种行动,一种表述,一种态度,链接与反映这个世界,并作为对持续状态的积极介入,欢迎加入补充生成新的指令内容。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