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之|2024年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成果展 / MFA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展示

发布时间:2024年6月12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517

前言

首先,热烈祝贺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环境设计艺术硕士(MFA)中期展览顺利举办,同学们的作品都经过辛勤努力和认真准备,非常值得期待!我们指导教师在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深感责任和压力,本届环艺MFA多数作品展现了青年学子敏锐的专业感悟与良好的设计素质,呈现出同学们个性化的设计成果。当然,作为阶段性的学习和个人基础的客观差异,加之当下背景,这些作品也会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不足之处,感谢专家对同学们的大力鼓励和支持,也希望您们能够借此之际对他们的作品给予更多的批评与指正,帮助他们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取得更大进步。最后,让我们师生合力,一起向前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虚怀若谷、满怀激情,努力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感谢老师和同学们为本次年展付出的辛勤努力!

魏泽崧

建筑与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教研室主任

环境艺术设计作品赏析
郭子璇
指导老师:张野
五道口带状空间景观设计

当代年轻人学习和工作长期处于高压的状态,但社会对青年群体的关注较少。因而导致都市青年人亚健康问题逐渐突出。因此方案选址于五道口,其作为“宇宙中心”,周围高校环绕,是学生等年轻群体的聚集地。宇宙中心异托邦公园平面呈明显的序列性特征,分为四块主要区域:入口处为“焦虑”主题,以碎镜为主要构筑,吸引人们带着自我的审视走进公园;高潮处为“紧张”主题以黑色与红色相间的高耸柱阵为主构筑,使人感到压抑;疗愈区为“舒缓”主题,以可躺的小草坡为主构筑,人们逐渐感受到自然的疗愈;思考区为“沉静”主题,以大槐树与黑镜为主构筑,人们在此观察自我、停留思考。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江聪
指导老师:袁承志
大国元素演绎:2030年罗马世博会中国馆

室内外展示空间设计

设计以2030年世博会中国馆概念设计方案为先导,通过应用和汲取元素符号精华,展现世博会中国馆建筑的文化性结合文化元素运用,创新展示设计的理念和方法策略,将元素与设计相交融,加深国民继承文化的责任感属性,终结合自身专业知识,设计元素融合科技的多元中国馆。中国馆的设计有利于更新世博展馆设计的最新规律和前沿方法,有助于国家形象的关注构建和信息传播,使中国的大国气象在国际舞台中更具话语权和影响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兰皓钰
指导老师:魏泽崧
“云上巴蜀”

——人景交互下的天府新区湿地景观设计研究

本方案将历史底蕴深厚的巴蜀文化,按四千多年发展的时间线中较有代表性的时期特点进行提取,与凤栖湿地的环境和游览路线再设计相融合,形成一卷新的巴蜀史卷。整个设计让人和湿地环境做到最大程度上的互相治愈但互不干扰,并将“人景交互”的概念引入该设计,形成“人景对话”的模式来进行人类和环境之间关系的再思考以及分层重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林雄斌
指导老师:孙媛
城市微更新背景下老旧小区改造设计

——以福州高工小区为例。

福州高工小区为现福建理工大学教职工居住区,靠近原有校区,保存着一代人的生活记忆。根据高工小区的现状问题分析得出,小区问题集中在绿化面积不足、道路损坏严重、违章建筑搭建、绿化用地占用、停车位不足等。通过改善小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具体措施:进行道路修缮和违章建筑拆除。考虑未来的适应性,针对老旧小区中接近65%的常住老年人口,增加无障碍设施。改造增加社区公共空间和活动场所。针对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对原有场地的荒地和部分公共空间进行菜园改造,为居民提供“共享菜园”,还原有居民的生活轨迹,这次本次设计的主题。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王鑫熠
指导老师:薛彦波
编织冷暖

——共生理念下人宠友好社区景观改造设计

宠物数量激增导致宠物与人对城市公共空间矛盾逐渐激化。设计以上海浦东新区惠南镇民乐小区和南侧闲置地块为更新样地,进行宠物友好的小区景观改造和社区公园设计。通过调研和问卷总结场地优劣和居民需求,进而以共生理念为指导,结合宠物心理与需求,提出增补宠物空间、规划人宠分流、联结人宠服务设施、打造多元生态绿化四点设计策略。通过功能规划试图打造“人群独享”、“宠物独享”和“人宠共享”三类公共空间,充分保障人与宠的独立权益;通过交通流线的编织串连,将独享与共享空间连接,并形成内外环宠物友好路线和居民独享廊架路线,实现人宠分流;最后完善空间导视、宠物设施、隔音植物带、净化草皮和装置,提高社区对宠物的承载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周鹤
指导老师:孟彤
四水·围宿

——文旅融合视角下的乡村民宿&品牌设计

方围屋是赣南客家文化区别于闽粤等其他地区客家文化的重要特征。也体现了客家人的精神文化内涵--聚族而居,共御外敌。设计在提取和遵循传统客家方围屋的空间形制的基础上赋予其更符合文旅融合发展需要的开放的精神特征

以四方院的空间形式延续客家传统围屋中“聚族而居”的精神特征,又从整体形式上以汇聚中堂的四面入口开放空间。设计方案共提供客房42间面积在32平~75平不等;兼具用餐、健身、游泳、会议、休闲观景拍照打卡等功能空间。

此外形成一套配套的品牌设计方案“横溪行”,结合地文化资源及特征,发展文创周边,一方版帮助乡村创收,另一方面形成品牌效应,提高文化影响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蒋静静
指导老师:袁承志
深圳西方美术馆氛围建筑设计

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一直处于一种长久的语境,从历史上一直到今天,东西方文化、社会之间的不同与复杂状态,都说明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困难,所以这座美术馆所承担的实际上是促进东西文明交流的重大意义。结合中西方建筑元素文化,着力打造一座人文与生态和谐的城市公共空间,一座西方与东方交融的艺术殿堂,一座集展览陈列、美育鉴赏、典藏研究、国际交流、文化体验、艺术品交易于一体的大型美术博物馆综合体。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冀若楠
指导老师:薛彦波
 从游——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恒基广场位于郑州市中原区 ,建于1986年, 1987年5月建成对外开放,1997年扩建改造。恒基广场位于中原路与嵩山路两条城市主干道的交汇处,西靠市委市政府,东邻郑州大学老校区,北与碧沙岗公园隔中原路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是郑州市最著名的城市广场,是郑州市的中心广场。

编织文化主题的公园皆以观光休闲为主,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教育活动。本规划力求将编织文化与公园活动相融合,将城市公园与生态公园相融合,以观赏休闲活动为公园规划区内的主要内容,使游客在游玩中感悟中国传统编织文化,从而起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与此同时,延长游客在景区的游览时间,带给游客更大的体验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李佳皓    
指导老师:孙媛
社区包容式疗愈景观庭院设计    

本次设计为居住区疗愈型景观设计。场地总面积约为54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约为210平方米,景观面积约为330平方米。本次设计的将人群定位为中青年上班族,设计目标是通过疗愈性景观缓解不同职业的该人群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本次设计的风格是以日式枯山水为主,搭配现代景观,在景观中以沙砾和绿植为主,引入小型现代流水景观用于浇灌种植区以及调节场地小气候。设计将从人的视觉、听觉和嗅觉的感官方面来进行景观的设置。场地内有交流、聚会互动、休闲、种植等景观节点,来满足该人群所需的疗愈行为。设计中植物配置会秉承三季有花,四季长绿的原则,并且用植物与景观平台相互配合形成不同功能区域的开敞程度,兼具公共性与私密性。设计将生活与自然衔接、融汇,形成具有疗愈性的居住区景观。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刘凡
   指导老师:薛彦波
海上漂浮住宅设计

自20世纪以来,全球海平面上升了至少10-20cm,全球变暖将导致全世界海平面在未来100年内上升至少1m,这意味着许多国家和沿海地区的陆地将消失,数亿人将失去他们陆地上的家园,从而被迫探索新的生活方式。

以上海为例,上海的平均海拔为2.19m,这意味着到2100年,上海将近一半的土地将会被淹没。你是否想过陆地上的垃圾回收再造成为一个漂浮的胶囊来探索未来的海上居住空间?或许这样的方式可以是设计的价值得到体现,并且可以给人们带来全新的居住体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刘毅超
指导老师:魏泽崧
彩色的弦

——加拿大多伦多海岸可发声互动装置设计

音乐既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也为人们带来听觉上的愉悦。“彩色的弦”装置设计的灵感来自于吉他、尤克里里、古筝等弦乐器,人们的手指弹拨弦乐器上的琴弦激发琴弦震动,经过共鸣腔的放大,得到乐音,乐音组合而得到美妙的旋律。

装置的设计的平面采用传统的形式——圆形内嵌一个正三角形。三角形是共鸣箱与琴弦的发声装置组合,边长5米,每边安排有五个共鸣箱,每个共鸣箱上有十四个琴弦,中间的共鸣箱作为救生员站的出入口,其他四个共鸣箱每个箱体上有十四根琴弦,每边共计五十六根发声弦,沿三角形一边从左至右拨弦,装置会演奏出《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这首歌曲的乐音。当海边起风时,风力带动琴弦同样也会引发共鸣箱的共振。圆形是由共鸣箱向外发散的弦的边界,这些发散的彩色弦既可用于固定装置,也可以形成彩虹般的视觉效果,与共鸣箱上的弦一道产生一种戏剧般的合作关系。我们还可以提供琴弦拨片供游人使用。

加拿大多伦多海岸的冬季漫长而寒冷,“彩色的弦”设计初衷不仅仅是为海岸边的游客提供一个遮挡风雪的场所,同时通过弦的色彩与乐音为人们提供视听的愉悦,并且吸引对音乐有着共同爱好的人同聚此处,一同拨动弦与装置产生互动,促进人与人的交流,温暖人们的心灵。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黎懿徽
指导老师:孙媛
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改造设计
本选题从模式口历史文化保护区街巷节点出发,探索模式口街巷空间二次生长的可能性。模式口村落历史文脉逐渐没落,民俗活动日渐消失,遗存之物或隐于街巷或锁于高墙,不利于文脉传承。本设计通过触媒理论中,以文化触媒、社会触媒、业态触媒三个方面系统设计。文化触媒,通过习俗节气的复兴和对乡村遗址的应用,结合模式口历史底蕴,将模式口文物古迹活化,融入村民日常生活和旅游路线。社会触媒,交往方面通过增设吸附空间、增大触媒反应面积,降低场地交往活动反应所需成本,从而吸引人群参与公众活动。业态触媒,对原有产业更新,并与旅游业结合,在禅宗祭祀活动沿线打造香道体验馆,禅意民宿等等,满足村民收入与游客文化双需求。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叶昱含
指导老师:魏泽崧
第三星际

——基于Z世代就业问题的办公室空间设计

面对就业,人们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每个人都会经历一场从无到有的探索游戏,要去“玩”,去体验。 BOSS直聘的线下人才服务中心以助力大学生就业为核心,旨在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创新且富有互动性的办公环境。通过设计,我们希望激发年轻人的创新思维,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为求职者与招聘者提供一个舒适、高效的交流平台。

结合《疯狂动物城》中画师为兔子设计的兔子之家的造型作为灵感,从朱迪进城途中路过的热带雨林地区的经典画面中提取材质。空间引入游乐场的概念,决定以一次"太空冒险之旅的故事”为主线。满足Z世代玩乐的趣味,赋予他们无限自由的空间。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张佩佩
指导老师:李旭佳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睦南公园位于五大道旅游核心区,占地1.8公顷,是五大道地区仅存的植物专类公园。它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的周边环境以及所处风貌建筑群特点的基础上,把视觉景观与文化感观相融合,形成两级景观层面。同时,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对公园周边40栋建筑综合整修,使其风格、材质、色彩与周边环境和谐一致。睦南公园将是一个集功能性、景观性、美学性、文化性为一体,开放型街头公园。园中月季花的品种不下50中,是天津市的月季花基地。

睦南公园以植物造景为主要表现形式,将路、石、水、林、花、广场融为一体,使景物扎根于环境之中;通过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的群落式种植以及常绿植物与落以月季花为主要花卉,以圆形为主要构成形式,不同圆形相互穿插结合进行设计,结合中式与英式园林风格每园中都有不同的视觉体验,给人舒适的体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陈娅静

指导老师:魏泽崧

高密度城市下人居环境再生设计

——以北京八大胡同为例

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在不断地更新着与自身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建筑规模,然而在这种快节奏变化下,这片土地上的旧城区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更新。胡同是北京特有的居住区基本单元,是旧城区居住区的主要形式,因此对于高密度城市下人居环境北京胡同再生设计这一问题的探讨具有非常大的必要性。通过对胡同空间重组、合并、置入同时保护清末民初的建筑实现胡同有机更新,唤醒京剧文化、名人故居文化遗产的传承。打造“享生活、感古都“的宜居静巷。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单璐辰

指导老师:魏泽崧
“彩色泡泡计划”

——针对情绪障碍患者的智慧疗愈中心

本项目旨在通过对所观察到的情感障碍问题,通过室内设计的手段进行深入剖析,结合实际案例,用室内设计为情感障碍患者展示了另一种富有创新思维且具有实践价值的解决方案。这套方案旨在为患者提供更为优化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包括了心理层面的支持服务以及推动社会互动的有效策略。

通过精心设计的干预措施,我们希望能够使患者在使用这座设施之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增强其社交技能,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此外,我们也将探讨如何利用科技手段赋能室内设计以用于提高心理健康问题的诊断和治疗效率,以期在未来实现更广泛的社会福祉进步。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黄郡

指导老师:李旭佳

城市中的自然之家

该作品为住宅空间设计,户主是90后新婚夫妻,男屋主从事房地产设计工作,女屋主从事工装设计工作。对于家的要求是:希望是一个自然舒适的家居环境,有居家办公需要。在整个设计中大面积使用了木色与米白色,敲掉了一面墙将客厅与书房连在一起,为户主提供更加宽阔的办公环境,也能够增加室内的进光量,让室内环境更加舒适。厨房的岛台位置设置为一个开放窗口,方便使用厨房时能够与客厅或餐厅的人交流。卫生间设计成了三分离并将洗衣房设置在了淋浴间旁边以方便使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王倩

指导老师:李旭佳
上海黄浦区长沙110KV变电站绿地更新设计

该项目位于上海黄埔区南京东路街道,处于苏州河岸,变电站范围2200㎡,公共绿地协调范围870㎡,设计目的是将原先变电站周围的植被进行整改优化、风貌品质提升、有机融合,但是要保留一定的安全距离,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但是不尽量不长时间停留,所以设计通过利用弧形路线将原本直短的路线延长,增加一定公园的观赏性,并且配合建筑体的玉兰消隐立意,主要从植被营造为出发点,将建筑体包裹,根据人的行走变化来看见建筑体的时隐时现的效果。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吴婧雯

指导老师:薛彦波

无作——办公空间设计

该选题的灵感来源于”与之“的设计主题。说到与之,可能第一时间想起来的都是与自然共生,绿色设计等。但是在这个办公空间设计中,与之代表的是含义是,与自己的相处,对自己内心的探索,表达了一种寻根溯源的人文追求。在确定了主题是与”人“有关之后,便开始确定题目,在研究中了解到了”无作“这一概念。无作原是佛教用词,意指无为无作。因此设计的核心理念也是围绕此而展开的,不自弄,不卖弄。无为,心空是指不管面临任何事,不管在进行任何事,心都是平静的。作为艺术设计的办公空间,自然是希望身处其中的设计者内心纯净,专注艺术本身,与自己平静的内心进行一场深度的对话。该设计希望使用者在使用这个空间时,能够抛却杂念,沉浸在自己所专注的事情中,因此没有将建筑选址在嘈杂的闹市之中,而是毗邻湖畔,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希望使用者在进入到这个空间后能够重新与内心最深处的自己展开一场对话,重拾自己的初心,不论是与自己和解也好,还是激励自己也好,在这个空间里,能够自己与自己相处,与“自己”共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张万莉
指导老师:魏泽崧

交通枢纽为导向的城市空间更新设计

——以成都8号线东郊记忆站为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发展带来交通压力和环境压力,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地铁站出入口是城市中重要的交通枢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

以成都8号线东郊记忆站为例,运用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TOD)原则,在研究范围内的功能区、交通以及人群等方面对地铁出入口及周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改善地铁出入口对城市的分隔,降低区域间的分散状态,提高步行圈的回游性,激发城市发展活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张思瑶
指导老师:魏泽崧

筑·云端

——元宇宙背景下的商业儿童成长空间方案设计

《筑·云端》,旨在解决元宇宙背景下的商业儿童成长空间方案设计。整个方案是由云朵的不同形态进行串联的,通过AIGC技术的加持,完成了建筑到室内的空间想象。在当代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AI)已经渗透到了设计领域,为传统建筑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AI的创造力和计算能力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广阔的设计空间,使得建筑的概念能够更加贴近现实,并充分发挥其独特的魅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赵爽

指导老师:李旭佳

高空置率背景下国门大“玉兰消·隐”

变电站外立面更新设计厦办公空间设计改造方案

本项目位于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处于苏州河南岸,苏州河创新服务和文化休闲带,新闸路与长沙路交叉口东南侧。设计对象为变电站及周边环境景观。设计范围用地面积约 2200m2,东西方向约 59.46m,南北方向约 37m;协调范围为变电站所在公共绿地街坊,用地面积约 8700 m2。

 该设计以玉兰花为元素,采用玉兰花“花蕊、花苞、花瓣”为设计意向,建筑外立面多层铝板为花瓣,建筑表皮为花苞,表皮外嵌入花蕊。白天为整朵花,夜晚在灯光照射下只有花苞显露。白天与夜晚景象不同,寓意不同,同时建筑可以和周围环境相融合,起到在周围环境中消隐的效果。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包以倩

指导老师:孟彤

“一起绿动 万物永续”

之社区垃圾分类科普展示空间设计

此展示空间以“环保、互动、教育、未来”作为设计理念展开设计,空间将充分融入这四个元素。展厅的设计布局将采用顺时针流线,参观者从入口开始,逐步深入,最终从“未来生活方式”这一板块离开。每个展区都将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进行设计,如“垃圾分类的现状”、“垃圾分类的方法”、“垃圾分类的实践”等。空间亮点在于设置了三处物理装置的互动,以及对于未来垃圾分类回收的展望有一个大胆的预想。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高萌

指导老师:薛彦波

落纸云烟——安徽泾县宣纸主题民宿设计

宣纸非物质文化遗产+民宿设计是设计进步,也是设计的发展趋势。这一发展体现了设计的创新性,开发性,和包容性,起到了更好地为人类利益服务的作用。选题通过将当地宣纸非遗文化的元素通过提取并融入民宿设计之中,与居住空间融合,产生多方效应。对于游客,通过居住空间更好地体验当地文化特色,民宿配套设计使旅客旅游体验更佳,比传统商业酒店更具人情味,与整体环境更相容。对于商家,选择打造具有区域特色民宿设计更具商业竞争力,通过其独特设计风格,吸引更多客源,既能承担一定社会责任,又能实现自身商业目的。对于区域本身来说,区域文化通过商业投资能够更好地进行非遗文化传播和推广,进入更良性的发展中。因此,打造区域文化特色民宿设计是不可缺少的。选题对本地特色进行深挖,以及对人的行为习惯,居住空间所需要的元素等重难点进行分析,从而产生以人为本,文化特色鲜明的设计,选题旨在为更多此类民宿计提供思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刘朋超

指导老师:魏泽崧
景观都市理念下工业展示公园

将景观都市设计思想的理念带入到工业展示公园中。即将设计场地作为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的一部分,注重设计场地生态环境的营造,以及对于周边生态环境的融入,但同时也要关注工业园区自身的需求。就这片工业园来说,主要为重工业区域, 企业形象较为老旧,厂区内部也缺乏员工休闲娱乐的区域。

综上这片场地的设计愿景是改善场地生态环境并且融入当地环境中,从而形成整体的循环系统,同时将企业设计全新的形象标识融入公园中,激活企业活力;在此基础上为员工设置大量的休憩漫步空间,改善员工工作生活环境。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潘炯勋

指导老师:孟彤
感知之境科技馆——太古仓旧址改造

人们对虚拟世界的依赖日益加剧,有时甚至忽略了现实世界的感知和体验,本项目选址于广州历史悠久的太古仓,计划将其废弃的厂房改造成为一家感官体验馆。

综合感官体验馆的设计将围绕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多种感官展开,通过设计的空间、艺术装置和互动体验,唤醒参观者对自身感官的新认识。期望人们能够从数字世界中抽身,重新点燃对现实世界的兴趣,增强对身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注。通过这种方式,人们不仅能够重新发现生活的美好,还能够感受到更加丰富多彩的现实。此外,该体验馆也将提升这座老厂房的文化价值,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一个亮点,并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和体验模式。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王柯祺
指导老师:李旭佳
山舍·栖迟——“慢性生活”民宿改造设计

“吾心安处是吾乡”,《山舍·栖迟》民宿所要呈现的的是一种“慢性生活”的乡土文化情。“慢性生活"是一个生活态度,是一个安康的生活态度。这是一种回归自然、 轻松祥和的美好意向。民宿作为旅游产业的衍生品,需要避免简单的符号提取,而是更应该反应出当地人文,挖掘地方独特的“乡愁”,提炼出能够切实但映出当地乡土风貌的独特人文内涵,加以文化氛围的打造,让游客感受当地的风土文情。本次改造的规划设计的开展从始至终将尊重乡土文化作为一个根本的出发点。对乡土文化人文资源的依靠是开展设计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在此次综合改造规划设 计中,一方面是在扩大原有规模的基础上,着力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最小化影响,在既有条件的基础上,合理的依靠和利用山区森林资源,使其给游客所创造的居留空间得以有效而合理的延展;另一方面是营造人与天然材料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适应,发掘与周边可相融的乡村人文建设,以营造独具特色的生活意境。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武艳艳
指导老师:魏泽崧
云尖幻想——多福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云尖幻想”是基于环境心理学角度下对于景观情绪空间的探索,旨在寻找一种新的设计思路,用全新角度来解决问题,在城市社区创造一块拥有强大治愈力的乐土。在方案设计中,以营造景观情绪空间作为切入点,重点关注居民群体的结构组成,在儿童友好的视角下,研究行为心理学、人体工程学尺度等理论支撑。以浪漫的“云朵”作为设计灵感来源,共设计5个空间序列:起点空间——情绪唤起、探索空间——情绪发展、亲子空间——情绪高潮、成长空间——情绪巩固、智慧空间——情绪沉淀,从情绪的激发过程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理干预,达到压力释放、心灵治愈的效果,在闹市中营造一处城市乌托邦,力求将设计做到科学、规范。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END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