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2024届毕业设计作品展|染织艺术设计系

发布时间:2024年6月18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723

染织艺术设计系毕业展纪录片点击观看

工业设计学院染织艺术设计系坚持专业教学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教学理念。多年来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迭代,坚持将专业建设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实践中,坚持设计与应用紧密结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设计探索与实践,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开展各类课题实践型教学和人才培养,助力纺织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染织艺术设计系下设“图案设计呈现” “织物设计与工程” “纤维艺术设计”和“材料媒介设计”四个教研中心。根据各个教研中心的人才培养计划出发,将课题制教学划分为课程实践教学、设计实践教学、项目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四个不同的层次,把建设产学研实践基地作为各个教研中心的常态工作,通过课题制教学搭建多元化的教学平台。
2024年染织艺术设计系毕业展主题涉及日常生活、非物质文化、技术科技。本届毕业生共展示作品55件,作品不但呈现织造、刺绣、印染、毡艺、绗缝、编织等专业技法,也涉及新技术新材料。本次展览展现了2024届染织艺术设计毕业生四年学习专业基本功,同时也体现同学们对未来染织艺术设计的思考。
教研团队
Teaching and Research Team
 
 
 
重铸·仿金属墙饰设计
作者:梁凯鹏指导老师:阎秀杰

万物重铸,皆为崭新。近年来,金属材料在室内装饰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由于其成本过高,普通消费者难以接受。本次墙饰系列设计着重从 “装饰”和“模块化”视角出发,利用“实验性”设计开发理念,将废弃板材重新进行切割重组,将金(Au)、银(Ag)、铜(Cu)、铁(Fe)、铝(Al)等金属媒介结合特殊工艺,设计出仿造天然金属在自然氧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岁月痕迹”。一方面有效替代了金属原料的使用;另一方面极大地降低了相关产品的开发成本,为室内空间提供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嗷呜·宠物IP及衍生品设计
作者:刘海华指导老师:余月强

“嗷呜”是以宠物形态伪装作为灵感的宠物IP及衍生品设计。作者养了一条小狗,在与它相处的过程中,发现了它会通过一些行为来伪装自己或是表达自己的状态,这些动作或许是它的喜悦、害怕、警惕抑或者是它表达舒适的情绪,虽然它无法用语言述说,但通过这些行为动作,似乎可以猜测到它想表达的内心想法。本次设计通过观察犬类的性格、行为特点及外观造型对其进行夸张处理,让产品更加有趣味性。
 
 
 
 
循光
作者:陆柳丹指导老师:林琦芬

 
本系列的家居产品主要是装饰性的壁灯和花瓶,打造富有趣味性的居室一角。视觉在人类活动中占据着大部分空间,当科技迅速发展人们视线停留在电子屏幕的时间越来越长,在每天长时间主动或被动接收大量视觉信息后,大众的视觉感知逐渐麻木,导致经常忽视现实生活中的细节和时间,利用摩尔纹随人视觉变化不断循环流动的特点,巧妙地表达时间的不断流逝又循环的特性,通过视觉的冲击力与表现力的提升,使时间概念得以生动形象地表现。
 
 
行云流水——由茶百戏文化引发的提花织物设计研究与实践
作者:胡潇月指导老师:金英爱、高树立

作品《行云流水》是以茶百戏文化为设计灵感而开发的系列提花织物。通过茶百戏创造出一系列如云雾与流水的纹样并用于提花纹样设计表达,在色彩上采用茶汤本身的颜色: 棕色和绿色,用提花工艺还原茶百戏细腻的质感,创造提花织物新的视觉,也为提花织物设计带来新的启发。
 
 
 
ERGEN——基于萨满文化的压感交互面料的设计研究与实践
作者:石雯逸指导老师:金英爱、高树立

ERGEN 为满语转写,代表生命、气息。作品《ERGEN》是压感交互文化体验艺术装置。该装置由压感交互面料、视觉屏及压感传感系统组成。压感交互面料设计灵感来源于萨满文化的图腾符号,采用针织工艺应用导电纱线织造而成。视觉屏中的动画设计以火、土、水、风、萨满树为主题,由萨满魂化符号构成图案,使观众以魂化的方式探索萨满世界。整体色调为黑、白、红,采用简约的色彩和重复的图形结构,呈现原始和神秘的氛围。整体交互行为仿萨满鼓与自然沟通的鼓语节奏,通过压感交互技术展示了新的文化传播方式。
 
 
 
 
泥巴的故事——由天人合一思想引发的织物艺术品设计
作者:熊青羽指导老师:金英爱、高树立

 
作品《泥巴的故事》是一件织物艺术作品,以天人合一思想作为设计理念,选取农耕文化和川西林盘文化作为灵感来源,以天然材料为创作材料,采用机织组织,以手工编织的方式织成织物艺术品。旨在宣扬天人合一的理念,号召大家感受自然、走进自然、回归自然,挖掘天然材料及其编织形式,同时抒发对故乡的乡土思念,以及对于土地、农民的崇敬。
 
绮园
作者:张乐指导老师:何文才、吴越齐、谭芷雯

繁华世界中的你我渴望一片宁静港湾!作品借助羊毛尝试让观者感受自然的亲和力。奇幻的造型、常见的羊毛纤维材料将毫无保留的释放“热爱自然的本性”。本创作希望让观者发现世界万物的奇妙,在纤维的乐园中感受自然的疗愈力。跟随作品的色彩旋律,靠近自然,欣赏,悦己,在自然艺术中疗愈。
你会像小时候一样看这个世界吗
作者:宗子怡、梁夏瑶指导老师:何文才、吴越齐、谭芷雯

《你会像小时候一样看这个世界吗》包袋系列为90后年轻人而设计,通过逐一对90后特定对象的深度访谈而转化设计的个性化产品。一包针对一个访谈者是本系列最大的特点,访谈围绕童年回忆,整个过程强调使用者的参与设计与体验。产品力求设计师的角色转换,尝试将“设计”最大限度地让渡给使用者,是强调“他者”的一次尝试。
颠倒物语
作者:黄心怡、玄卉珍指导老师:何文才、吴越齐、谭芷雯

作品《颠倒物语》缘起于对全球气候生态的思考以及生命进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阐释。作品聚焦“淘汰与生存”展开畅想,运用高明度的色彩与柔软的面料表达积极面对“环境变化”的态度,运用卡通化的造型语言传达面对未知未来的乐观。
声音的保质期
作者:崔枢涵指导老师:田顺、杨颐

人的一生当中的每个阶段的精神,都是由几段声音语言组成的,留在精神中的语言却是随机的,当声音离开人体进入新载体,停留的时间是由随机的因素影响决定的。创作者从毛毯工艺的物理特征出发,以毛毯吸音的特征和声音交互结合,制作了一套由观众声音影响的互动效果,由其声音频率多少影响声音模型的数量。最后,创作者希望能够拉近作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也想拉近观众和声音的距离,更好地感受染织的温度,增加了触摸交互,当手触摸的时候周围的所有模型都会聚集在手的位置,与上一个留下声音的观众进行一次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交流。
 
 
 
十字路口
作者:廖梓豪指导老师:田顺、杨颐

作品以十字路口为原型,以亚克力编织与灯光效果结合。当人们与作品距离远近改变时,作品将做出不同的灯效反应。作品表现了与城市绑定最深的交通信号灯的灯光效果,传递着所有人都可理解的颜色情绪,表现着城市中人们对于距离感的感受,以及城市中“距离与边界”的概念,在快节奏社会的当下,城市中,同一面积内的人口密度高速上升,人与人之间在物理上的距离急速缩短,但人与人的人际距离却被高速的生活节奏切割分离,各个房间组成了各自的空间,组成了一个又一个城市中的孤岛,大到由十字路口所隔开的区与区,小到仅仅由1m×3m的走廊所分隔的房间,人与人之间的生活几乎没有社交联系,但在此之下的却是仅仅因一小部分动作略微跃出自己空间的举动,便可能直接跨越至他人的领域,对他人的生活造成影响。通过对距离变化发生响应的方式展现人们对人与人距离感的感受。
 
 
菌络
作者:李艺指导老师:田顺、杨颐

“菌络”是一个融合了互动投影的装置作品,其设计灵感源自菌类的生长形态与概念。设计主要研究菌类元素的创新应用,将菌类图案与互动投影结合。作品表现了菌丝蔓延与人的无限展开的思绪一般,繁多而丰富,表达出一种“丝与思”相互融合的概念。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