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陈设中国·晶麒麟奖】陈设艺术品奖入围作品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3日 分类:工业产品作品、建筑环境作品
浏览量:998
2024【陈设中国·晶麒麟奖】陈设艺术品奖入围作品揭晓(排名不分先后)
“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的先祖‘仓颉’,始制汉字以来。无数华夏先贤创作了不计其数、精美绝伦的书法作品。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构筑了我们独特的审美体系。在新时代的文化自信中,汉字书法为我们提供了坚定的基石。我们设计小组尝试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应用于当代艺术设计,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浪潮中。 书法椅的造型,源于于中国的草书艺术!由两块独立胡桃木板制成,通过热蒸汽,使木材软化,然后在模具中干燥以稳定其形状,最后修改细节来完成制作,本设计不仅保持了材质本身的美感,又利用了木材本身的弹性,让坐感舒适。
为纪念荷兰“风格派”(De Stijl)对包豪斯的影响100周年而创作的Element2022/Lamp。 1922年荷兰“风格派”(De Stijl)主要促进者杜斯伯格在包豪斯教学,把成果带到德国的现代主义中心,成为现代主义的重要组成因素。 用最基本的几何元素进行组合,规矩与自由之间的均衡,平衡状态中元素的对立,是精神观念或态度的最崇高的表现。对空间而言,Element2022/Lamp是其中一个元素,所赋予的精神力量将心灵与生活连结起来,追求一种理想的空灵的生活方式;几何的抽象主义线条和色彩构建了一个精神世界。 把生活环境抽象化,这对人们的生活就是一种真实。Element2022/Lamp希望传递一种浪漫的、理想主义的乌托邦精神。
《墙·茶席》 穿过钢筋水泥墻, 重构当代茶主与茶客的关系 打破常规一览无余的茶席设计, 将茶席分割成三个主要区域: 即【泡茶区】、【品茗区】与【奉茶区】, 创造了一种既独立又相互联系、 既具功能性又富含仪式感的茶空间。 1、功能分区 让茶主与茶客,各自拥有专属领地, 既尊重了当代人对私密空间的需求。 又能通过奉茶等仪式进行交流和互动。 这种空间的划分和处理, 使得品茗过程更富有层次感和仪式感。 2、点线面关系 茶席框架则作为线,构成了茶空间的虚拟边界和骨架。 水泥墙作为面元素,起到了支撑和分隔空间的作用。 茶器,则是空间里链接人们关系的动态点。 3、墙 水泥墙的粗犷与冷硬, 隐喻着在都市的钢筋水泥里,人性希望突破墙/距离/隔阂。 与茶文化的柔和相互映衬,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效果。 图-水泥墙的体积感和质感体现 在茶席墙面巧设一洞窗, 放置水洗,方便茶主茶客处理弃水, 同时使得茶席不失通透性。 烧水区,单独藏于泡茶区右侧, 距离合宜,即便于取放,又避免烫伤风险。 奉茶区,用以分享和美陈, 打破隔阂,由共茗,到共鸣。 4、框 方正的金属黑色线条,营造的虚拟边界, 建立起茶道中对“静”的追求。 同时,平衡着水泥墙的厚重, 给茶席带来了强烈的现代感、秩序感。
艺术装置“越”,是一组自带坐具功能的雕塑,旨在通过视觉和实用功能的结合传达创作者对当代处境的思考和应对方式。 “越”系列灵感源于创作者陈大瑞对当前社会状况和个人经历的反思。当前时代的特点在于经济与社会的调整与变化,使得人们在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渴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犹如打斯诺克时需要架杆的协助。架杆成为象征帮助与支持的工具,用以跨越无法自行应对的障碍。 “越”系列延续了创作者品牌标志性X形符号的语言,将其延展为具有雕塑形式的坐具。X形状不仅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还通过其结构寓意对困境的跨越与超越。作品重点在于: 1.雕塑与功能的结合:作品以雕塑的形态呈现,同时具备坐具功能。这一设计强调形式上的美感,同时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 2.象征意义的丰富表达:X形状寓意着在新的阶段中,通过寻找合适的工具和方法克服眼前的困难。这个形象不仅在视觉上具有冲击力,还能引发观者对当下处境的思考。 3.扩展与变形:装置通过多个X形状的排列,模拟出跨栏等情境,进一步丰富了其象征意义与可操作性。它既可以作为一件艺术品放置于公共空间,也可以作为趣味十足的坐具供人使用。 “越”装置采用多种材质进行制作,如牛皮、面料、软木等。不同材质给人带来不同的触感和视觉效果,使作品在美学和功能上都具有更多可能性。从设计上,它不仅可以横置,还可以斜置、竖置或靠墙摆放,使其具备多样化的展示方式和功能属性。 装置虽然以雕塑的形式呈现,但其坐具功能极具趣味性和多样性。观者可以坐在、躺在、倚靠或跨越其结构,甚至动物园里的熊猫也可以攀爬。通过这些使用方式,作品打破了人与物的界限,演绎出多种互动体验。
创新性 1、设计灵感源自河姆渡时期的陀螺,颠覆传统壶型,采用“几何切割"的设计手法,将“陀螺"这一动感三角形结构,进行切割和重构。 2、器型可以抽象出大小高低的“正三角形"与“倒三角形",在“不稳定"与“稳定"间寻求平衡,并赋予茶器节奏感。这一设计理念不仅体现在形态上,更贯穿于使用体验中。 3、设计师在形态与功能之间寻求平衡,不仅注重了茶器的外观,也充分考虑了使用的便捷性和舒适度,体现了技术与人性的结合。 环保性 1、天然材料制作:采用天然陶瓷土制作,不含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无害,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2、可回收再利用:回收的陶瓷碎片可以通过破碎、磨碎等工艺加工成颗粒状,用于建材、水泥等行业。这种再利用方式不仅减少了资源浪费,还降低了对环境的负担 3、节能减排:封闭式生产装置可以减少废水的排放,而净化处理设施可以降低废气排放的浓度和污染物含量 4、环保包装设计:采用可回收的包装材料,可以减少对环境影响 实用性 1、设计充分满足了泡茶、品茶的基本功能需求,同时其独特的造型和材质也为品茶过程增添了更多的乐趣和体验。 2、茶器原材取自稀有原矿砂质黑土,富含微量元素与矿物,能软化水质,激发茶香。即当高古黑土的壶与茶水接触时,天然矿物元素中的阳离子,会与茶中的某些苦涩成分(如鞣酸),以及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进行离子交换,即吸附并固定这些离子,并释放出其他阳离子到茶水中。达到降低茶中的苦涩味,软化水质。 经济性 1、产品其独特的设计理念与精湛的制作工艺,成功地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造出了具有极高附加值的产品。其设计灵感源自河姆渡时期的陀螺,这一跨越时空的创意不仅赋予了茶器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使其在市场上独树一帜,显著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 3、独特设计和市场潜力使其具有较强的商业转化价值。
设计灵感来源于四叶草,叶片舒展温润,形态简洁。把自然艺术化设计成为家具产品,一直是设计师在产品设计时的思考及追求,四叶草形状的方块沙发可以不断拼接,随心所欲的组合,每一个组合都会出现一种不同的生活场景,或大或小,可以满足不同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提供了有趣味的生活情调。沙发是由四个三角形模具发泡海绵块组成,在模拟叶片起伏的同时,沙发的边缘会出现更多的几何形状的变化,多角度的控制了产品外形的现代感以及柔美感的展现,海绵的不用位置有着不同的填充工艺,使沙发的坐感具有非常柔软但有支撑、同时保持边角轮廓的硬朗流畅。
蛇形椅的设计灵感来自蛇身蜿蜒的形态,同时融入现代极简主义元素,二者相互递进深入,构成了蛇形椅柔软而灵动的外观,既有趣又富有现代感。 框架呈切断的“0”字型结构,切断的开口向上抬起,其体态仿佛蛇富有动感的曲线躯干。采用金属骨架,结合发泡海绵成型,搭配精选面料,增加舒适度的同时使人充分放松。抬起的切面向后微倾,可作为靠背亦可作为扶手,提供多样化的就座体验。 蛇形椅的尺寸形态适应大部分空间场所,无论是客厅、休闲区还是酒店,多样的面料选择使其可以成为空间视觉和功能的点睛之笔。
迪特拉姆斯说:“好的设计是容易看懂的产品”(good design makes a product understandable)。无论你是什么年龄和阶层,都能够看懂“曲奇”沙发的形体语义——一块被放大N倍的曲奇饼干。无需多言,它会让你忍不住想去坐下感受。 曲奇沙发以曲奇为灵感,这种老少皆宜的大众点心带给人亲近感。从形体设计的角度来说,以类似莫比乌斯环的三维模型进行变形演化,以曲线构成曲面,以曲面构成形体。折弯而起的靠背,给人以自然的倚靠。 曲奇沙发宽度1200mm,深度1160mm,高度760mm,坐高400mm 。可爱独特的曲线造型,为使用者提供愉悦的情绪;肌理感的纺织面料,亲肤且易打理;内衬采用不易变形的金属支架和一体成型的回弹海绵,支撑和柔软坐感兼顾;可自由搭配的色彩对应曲奇饼干的不同口味:焦糖,咖啡,树莓,抹茶......使用者在其中穿梭、休憩,仿佛变身来到小人国中,赋予更多想象。 无论在居家空间还是公共空间,曲奇沙发都有可置之位。窝在其中追剧休息,或是搭配小桌读书、使用笔记本电脑工作,曲奇沙发都是实用的坐具选择;公共空间中,曲奇沙发装饰感强烈,具有易识别性,可以提供临时的休息的角落,两三朋友谈天交流,拍照打卡。 “曲奇”沙发是一块来甜蜜你心灵的“甜点”。
灵感来自中国传统建筑结构《十字榫卯》,区别于大部分的古典紫砂有个“壶纽”的使用习惯,重新解构拿盖子的方式,同时符合人体使用惯性。整体保持“大道至简”的气息作为态度追求,嘴,把,盖子微妙的细节与尺度,克制性的表达审美。
况有短墙银杏雨,更兼高阁玉兰风。银杏这一名称,独属中国。作为稀有的、古老的植物活化石,金秋时节,叶片光辉夺目,熠熠生光。银杏休闲椅巧妙地融合了线条和形态,将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展示了银杏所蕴含的古老韵味以及岁月沉淀下的美好传统。每片树叶都是精美小扇,在风中摇曳,飘零落下,轻盈地融入生命轮回。一把单椅,照亮整个空间。其舒适的设计展现着独特的气质,线条柔美流畅,宛如静谧舞姿。依靠其上,感受着安定与温暖,柔软的坐垫,足以支撑时光。久而久之,成为回家后的第一个港湾。
这款设计尝试打破美学的“时间限制”,提取了中式建筑、家具、用具中的经典造型、结构元素,通过现代的工艺和构造手法进行全新的演绎,给观者一种熟悉又陌生的观感。 飞檐灯主体框架如斗拱支撑起屋檐,又像飞鸟张开双翼冲向远处。 以洞石制作的底座,如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础石”结构,灯体稳稳立于其上,拙朴厚重的气质油然而生。麻纤维的面料经过浆洗处理,轻薄带有垂坠感,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和留白。灯的整体造型,如传统的灯罩,又像旧时罗帐,或山上的亭台楼阁。 台灯款使用硅胶灯外壳,避免碰碎或发烫,手可以直接触碰。均匀光线,穿过半透的棉麻灯罩,给使用者月光如水的温柔和惬意。 传统的中式建筑具有极高的工艺及美学价值,我们希望通过现代设计手法,能更好地传承中式美学,将其带到更多人的生活中。
门神是华人社会中备受认可和传承度最高的神明之一,其中秦琼和尉迟恭作为门神的形象与他们忠勇爱国、勇于担当的品行紧密相连。受到世人的赞美和推崇,也是对精神需求的寄托。门神作为中国民族传统的一部分,既是民俗文化的传承,也是人们心灵寄托的体现。也表达了对先人和自然的敬畏之情。人们更加注重门神所寓意和象征的含义。雕塑采用锈红铁板材质,形状是不规则的六面几何体块意象造型。左右呼应,以驱邪避祟的寓意,表达了坚强的生命力量。更加突出了门神的历史传承和文化意义。通过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转译活化创新,使其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一富有传统魅力的文化元素。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创造性的设计,将门神的形象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使其在当代社会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承和弘扬,能够激发观众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探索。
映,明也。作品选取天空映射在项目建筑之外的的水之境,环保利用使用过的宣纸和设计项目所运用的工程图纸,将纸张进行扎染、晾晒、折叠、堆叠等多道工序处理,意象化表达波光粼粼、色彩斑斓的倒映之景,与窗外的自然美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境观自在 · 贪嗔痴佛龛」 “贪嗔痴怨,菩提执老;枯蝶云扰,渺思迢迢” 贪模块在佛龛里有上下两个一样的组件,为实木八边框架柜体,能供奉请佛,也能作为供柜、清供摆收心水收藏物品等,作为陈列和展示柜。设计在透视空间上做了留白,四个角度都能看到供奉的器物,以虚空为境,上下呼应,体现因果的循坏轮回。 观如是,犹如空寂中面壁。透天至极而明,清净致远而于浩瀚无垠。心游于空而入,象罔于清而出。亦入亦出,各见其见所不见。亦收亦放,各见其见所不见。 嗔的模块一半虚,一半实,虚实融合。至极之处,日月已明净心灵,视域已极虚实,意阈已化有无,身行天地而影所不影,心明日月而见所不见。 实的部分设计了抽屉收纳,虚的部分做了镂空展示柜,方便经书及书籍的展示和收纳存放,实用又美观。 痴的模块为封闭收纳柜,开一小门,为收纳香道器物所用。贪嗔痴佛龛与心、相、像、象有关。缘起心,心生象,象映像,相寻缘。可谓一心四相:心相外则显像:虚实像、真假像;心相内则隐象:意象、心象;心无相处则孕于相中,即心已入相。 当视觉和意识在象像虚实之间游离,而若隐若现、亦真亦幻于虚实显隐之边际,即可见心的心相。至此之极即可明镜两境,任时空变幻器物万千,自由自在游虚实。不同之物生不同之心象、物像;不同之心象、物像隐显不同之情、态。以心见物求实、求是、求在;以物见心求判、求否、求批;以心观心求虚、求幻、求迷;以物观物则去心、去知、同物;以心物观物心,得互化之相。还是中国的那句古话:见物见人,见人见心,见心见相,见相见太极。万事万物,万变不外其中。
《天地间系列组雕--天空之子、大海之子、大地之子》
作品《天地间系列--天空之子、大海之子、大地之子》是一组组雕,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自然受到人的伤害,人终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我们是大自然中的一员,要善待地球,珍惜地球资源。
这款设计的灵感来自古时书生旅行用的背匣以及文人游山用的马扎和茶床。 每到一处,天地为厅,山水为屏,叠几展开,场所即成。此器虽小,却可作人与山水间的灵媒。 这张桌子可折叠为A3大小。未展开时如提篮,行李箱,取下两侧的板子,放下拎手,即为桌几。 桌面与桌腿采用铝合金镀铜拉丝,边角融入中式窗花云纹合页等结构,桌边则是铝合金镀铜乱纹。 金属作为主材,相较易受外温形变的木材,更能实现严丝合缝的折叠。 金属构件的连接构造,仍然采用榫卯插销和镶框工艺,让叠几成为一次传统工艺与现代材料相融合的探索实验。 晋代谢灵运倡导的自然游观,是中国山水画的开端,也与后来的人文画和园林艺术脉脉相承。当代人无论身居斗室还是走向户外,只要心念自然,这一古风就有复兴乃至迭代的传承意义:希望叠几能献小小助力。
作品借鉴传统建筑中“藻井”和“穹顶”的造型特点,结合通透的金属网状材质和灯光,赋予传统元素以新的生命力,在川流不息的轨道空间中营造一处极具未来感的场域,一处轻盈、飘渺、深邃的苍穹空间。 作品造型与地铁空间有机结合,为乘客塑造着独特的空间体验,同时通过传统元素和未来场域的融合,展现苍穹之下,人类生生不息的美好寓意
我在努力地触摸这个时代的质感,“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早在东晋时代,陶渊明就认为城市中的人类社会已经是一种隐形的笼子,现在,这个笼子由于人类科技的进步被真正实现了——城市里的摩天大楼,分割了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景观。 我致力于“鸟笼符号”的研究,用制作鸟笼的精良工艺,把大厦的基本结构用修长的竹枝搭建出了多维的空间结构。他们不仅是一个模型,更是对空间穿插的想象。“大厦”的影子既是底座,又是其结构的一部分,城市景观被编造成了影壁墙,钟楼借助竹子的韧性,在悬吊中产生优美的弧线,顶端的指针也徐徐转动。空间布置使得每件作品象行星一样,缓慢而孤独地漂浮在宇宙中。
机场是不同空间、时间的交汇编织起梦想的纽带,它连接世界,连接你我。作品结合上海机场集团LOGO的理念,运用行云流水的线条构建了一个时空隧道。 蓝色是追逐诗和远方的旅行,绿色是平安祝福、归途的喜悦,"蓝色时光机"也是虹桥机场打造人文机场的理念的践行。
「阶上」基于日常空间非正式生活方式面临的痛点思考而设计的一系列友好性家具与装置作品,旨在探讨建筑、空间与人的友好型关系。 座椅 Upon 意在讨论座椅在「阶上」不同场域中的互动性……
作品《南交北织》是以竹条单一材料、不同形态交织而成。“六股圩场十股连,箩篸筲箕万万千。河边泊了苍江竹,一点良江伴粮钱。”这首诗正是描绘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南海竹编鼎盛时期的场景。竹编是指竹丝篾片的挑压交织,一般称被挑压的篾为“经”,而编织的篾为“纬”,由经与纬的挑压可以编织出千变万化的图案,竹编类似广式早茶蒸笼里的垫片。碳化竹条和六边形竹编的相互组合构成是每一个单元体相互交织围合而成,形成一个闭合的、层级的环状构成,叠合而成六层的承载感构筑体,每一个单元到另一个单元都有可以联系的路径,根据六度分割定论:你最多通过6个人你就能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人群中都有各自的亲疏关系,不同人之间有不同的人相互联系着。
Bubble Lamp台灯由可回收的TPU材料热压而成。充气的灯体被几个铝合金圆环卡住,卡住的地方由于压力的作用形成了类似传统台灯灯杆处用于调节高度的关节。在极细的不锈钢缆绳的牵拉下,无需任何传统机械结构和转轴,用户可以自由手动调节台灯的高度和方向。不锈钢缆绳同时也为台灯顶部安装的COB光源供电,得益于低电压它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 灯体中的气体可以被释放,从而它可以被折叠得非常小,方便存储和运输。 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在材料、结构和形式上探索了灯的另外一种可能性,通过这种结构的创新我们也希望能够启发其他设计相关的领域。
在极简的线性吊灯语言中融入曲面弧形特征,形成视觉焦点,用简单但具有突破性的方式,诠释理性与自由的平衡关系。整灯采用金属与敷纸工艺相互搭配,形成强烈的冲突,塑造丰富的空间质感,使产品呈现极好的家居化感受,具有很好的当代感。 采用单路向上漫反射光设计。开灯时,灯光点亮曲面灯罩。同时利用LED数位化程序控制技术,这款产品实现了开灯时光线从中心向两侧逐渐展开的效果,仿佛剧场幕布缓缓拉开的效果,塑造强烈的仪式感,用高品质的灯光照亮精心的生活时刻;
观,又见,明心也。 用纤维纸拓型石头模型,将书法和山水画元素融汇其中,外型为自然之石,实为中国文化符号之磐石,内观则是具有宇宙观只会的道德经文字构建的意象山水,从外象至内观,可见不同境象。内观内省,格物致知,明心见性,是中国文化的智慧,也是一种智慧洞见一切的缘起。
大嘴鸟台灯的设计灵感来自热带雨林中的大嘴鸟,设计师对鸟的外形进行抽象化处理运用斐波那契数列在形体设计上进行微妙而精准的调整,使整体比例更加协调。灵动流畅的形态俏皮而不失严谨,宛如一座精致的雕塑。 大嘴鸟的体态前倾,仿佛下一刻就要展翅高飞,不平衡的视觉让台灯显得更加生动,坚实的大理石底座则确保了它动态的稳定。黄铜灯罩模拟鸟嘴的外形,内嵌白色亚克力遮光板。金属内壁边缘雕刻梯形凹槽,使得遮光板底部的弧形内凹结构无需螺丝固定便可以稳固地嵌入鸟嘴部分。打开开关,其散发出的柔和光线与大理石的坚实质感形成鲜明对比,在视觉、触觉上,更显其质感的光滑、温润。 作为一件融合了数学美学与自然灵感的艺术品,大嘴鸟台灯既可以作为书桌上的照明灯具,也可以作为卧室、客厅的氛围灯,任何空间都会因其存在而充满自由随性的艺术气息。
这是一款专为喝茶爱好者设计的电水壶,寻找一种结合传统和智能科技的电茶壶。「離壶」内置的智能技术,除了满足基础烧水的功能以外,还采用了先进的重力感应技术,它可以根据壶中水的重量,自动识别是否需要加水,并且将加水误差控制在±1ml,这个技术解决了三个主要问题:1.防止使用时水壶干烧;2.防止水量过剩;3.时刻保持恒定水量的水温。 「離壶」的外观采用了提梁壶的使用形式,将提梁融入茶器,相传源于苏轼,「提苏」源于“梁”,而离壶用当代的设计语言,重新演绎「东坡提梁」,更符合当代空间演绎东方美学的主张。 壶身的设计采用了生产难度更高的方形,其四周的倒角半径为31.6°,使方形在满足美学的基础上,完美的匹配了生产技术。方形水壶的设计,打破了当下空间陈设中,只有圆形水壶的单一局面,提供了更立体的烧水方式。
我們始終堅定地認為,每一寸玉石所獨有的、不可複製的冰裂痕跡、狀態和表情,是這場創作里最有價值的部分。所以說,在和玉石的對話里,我們探索的不是一絲不苟的標準化複製價值,而是在審美確認的基礎上,生長出自由、鮮活的材質生命力! 就像閃電在雲層里跳動那樣,當燭光在玉石的冰裂里舞蹈,這種明暗交錯的生命力,無聲地構建著作品和人,和生活之間的長久關係… 生命長在生命里。
此系列茶具取名为亦古逢青,以东方大国古老的青铜艺术为灵感。 青铜艺术始于原始社会。作为器具而使用的青铜器,在盛装酒食、奏乐祭祀的同时也承载了人们的情感,它既可以是“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又可以是“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在某种程度上,青铜艺术在物质载体与文化艺术的二重意义之中积淀而成。时代更迭,青铜器的功能与精神内核逐渐模糊,青铜艺术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因此重新将青铜文化注入日常生活中,并让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更好传承与发展,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 而英文与“China”同形的瓷器,于千年前生发,于乱世中传承,漂洋过海到达世界彼岸,它与它所成长的土地--古老而常新的东方大国,在命运上构成某种暗合。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只是捧起家中随处可见的茶具,便可望月与古人遥相对饮。失意便独酌,放歌也纵酒,闲坐时饮茶。人生悲欢离合,都凝聚在小小的器具之中。以陶瓷见青铜,变化的是材质与载体,其中暗含不变的仍然是中国人始终如一的精神内核。 提取青铜工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繁的形制造型,以颇具仪式感的茶道用具为载体,日常生活中的陈设空间为环境,将青铜文化融入其中。兼具考虑实用性与在生活空间中的陈设美感,即是茶具也是生活中的艺术。 正如亦古逢青此名,在探索中回溯古老青铜文化的魅力,同时与新的文化环境相碰撞融合,使神秘的东方古老文化再度逢青,将文化融入器具中,将器具融入空间里,将空间融入生活中,为传统文化发展带来新思路。 当素胚仿前朝之飘逸,融青铜之神韵,沉睡千年的青铜器便穿越时空与陶瓷相遇,古与今的盛宴。
这件长凳作品,浓缩了设计师对这一经典中式家具的深厚兴趣。在尺寸、形态、重量等方面,都赋予了这件长凳令人难忘的独特气质。创作灵感来源于机翼的设计,结合中国传统风筝竹框架的形态,让人想起迎风飞舞的风筝,轻盈而具有动感。设计师在形态研究上追求纯粹的美学表达,并以单一模具的精湛工艺实现了更为精准的制作。
与动漫相结合的一款产品,符合现在年轻人的生活环境,比较年轻化,做大可用于茶桌及吧台饮水装饰,做小可用于空间装饰及香气器点放。也可装饰装入条灯,做装饰摆设。顶上产品卡通采用原创萌系动漫卡通,结合底座为现代化几何。呈现出与现在年轻人对于新鲜事物的向往。“心自萌动,年轻萌懂 童心不免 年轻心爱”是我对这个产品的定义。也希望对于年轻人多给予机会让年轻成长初心不灭,一条横道也是向往的意思。
Bubble Stool的灵感来自于儿童吹泡泡游戏。 充气后的TPU气囊固定在座椅内,并受到不规则的木头座面的挤压,形成有机形状的气泡座垫。凳子的所有螺丝全部都精巧地隐藏在内部结构中,用户不竟好奇气囊是如何安装进去的。它舒适且具有支撑性,让使用者回忆起童年时坐在父母腿上的感觉。
灵感来源于我发现有的人特别喜欢挑刺,每个人都有缺陷,但人们似乎并不接受,他们不敢对身边的人表现出来时,就会去对公开的名人挑刺,最后被过度挑刺的明星甚至可能会离开大众的视线。被挑剔的明星就和水果很像,都要经过被挑选、上架、淘汰、遗弃的过程,即使是完美的状态依旧会被人挑剔。 挑刺到最后 大众都将发展成趋近于一个标准化和雷同的规律或秩序,但是人又会再次挑剔这种完美是不天然的、是假的。 我设计了一系列水果处理工具,天然的水果经过挑刺处理最终变成了模块化的商品。 自然的形态被打碎重组成人造无趣的形态,又被统一染色贴上标签包装上架。我希望可以通过这套工具唤起每个人对挑刺的行为认识。
予鹿 创作理念:予鹿,寓意给予 一鹿福气! 鹿自古以来在东方文化里被誉为神物,敦煌壁画《鹿王本生图》里的九色鹿是释迦牟尼的前身,鹿被赋予了佛性慈悲的精神内核。壁画里的九色鹿以流畅动感的线条与丰富饱满的填色,营造了一种灵动梦幻的美感。九色鹿鹿角线条温婉,四肢修长,脖颈挺拔,颅骨饱满,集纤细之美与力量之美于一体,这也是中国古代绘画的审美标准。九色鹿的故事彰显出善良高贵慈悲的人文属性,慈悲的情绪是九色鹿的灵魂,在塑造予鹿的过程中吸取早期佛像雕塑语言的手法,以雕塑的形式塑造出九色鹿的雍容灵性和慈悲的情绪!慈悲给予福气谓之予鹿。
设计灵感来源于大海中卷起的浪花,浪花停留在空中勾勒出优美的曲线。采用金属五金作为内部支撑件,有效保证产品的结构力学。悬挑、纤薄的造型,让产品在空间呈现出一种雕塑感。
风卷残云际,天地色苍苍。苍穹之上,乌云翻滚,如泼墨未干,纵横交错,瞬息万变。风起云涌,万顷波涛汹涌澎湃,似无形之手手,搅动乾坤,激荡万物。山川为之动摇,草木为之俯首,万物在其之威下。
「宝丽合」,盒中“合” 它,聚合了记忆的宝藏 让思维密码重启,引情感螺旋上升 当你打开这个盒子,也就慢慢揭开了里面珍藏的秘密 可以是过去,当下,未来..... 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却都十分动人 「polux」,超越了纯粹的传记 它触及了归属,记忆,身份和迁徙 用整体金属结构框架构建空间 玻璃的通透之感,模糊虚与实的边界序列的创意组合,开启人与物的对话线条、微光、事物交织融入催发出[polux」的光合作用 奇妙的化学反应在人与空间蔓延时光仿佛放慢了脚步 「Polux」是空间边界的新生,是人与空间的熔点 踏入永恒时刻,绽放创造想象 感知苏醒,现实探索空间,突破束缚;世界,连成一片 编织于往日的浪漫,,洞悉于艺术的边界 [Polux」即无限,故事仍在讲述。
灵感来自于上海著名的明代园林豫园的太湖石,名叫玉玲珑,意思就是非常的精美通透。我们模拟太湖石瘦皱露透的特点,将三种尺寸的方圆盒子固定在一起,成为一个嶙峋的博古架。并且采用了马赛克的玻璃,能够将里面放置的物品或者花草,产生一种像素化的视觉效果,让这些传统的器物瞬间跟当代拉近了距离。两个架子翻转180度后可以相互嵌入,变成更大的架子。大小物件极尽储放,可观可藏,放置于书房茶室,平添一份自然意趣。除了满足大量日常书籍或器物收纳功能外,更能自由搭配,创造多样化的收纳空间和视觉体验。
燕尾休闲椅/SWALLOW TAIL CHAIR 是X /未知 系列作品之一,X的概念是代表着未知,对世界与事物未知,充满神秘感,吸引人去探索去发现新的未知,这就是X /未知 系列的设计理念。 燕尾休闲椅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古建筑中的燕尾脊,两端翘起上弦月形。作品采用了“X ”造型,融入建筑立体的构成感,悬空飞檐式的坐垫,高靠背和单边高扶手,增加半私密性的同时也可以与旁边的聊天,造型充满未来感,可折装式结构,平板化包装,方便运输节省体积。
光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其设计灵感源于向日葵的绽放与追光,背后蕴含着无尽的诗意与哲思。当我们凝视着这盏灯,仿佛能看到向日葵在阳光下热烈绽放的瞬间,是生命的欢歌,是对光明的执着追求。它以独特的造型和优雅的姿态,悄然无声地演绎着生活与艺术相融的奇妙关系。在这纷繁喧嚣的世界里,我们常常在忙碌中迷失,忽略了生活中的美好与艺术的存在。而这盏落地灯,宛如一位温柔的使者,提醒着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诗意。
「期许之约」感恩一路同行的所有评委们您们的无私与专业 保障了室内设计的高度让我们共同期待 这场设计之梦
继续绽放出绚烂的篇章
为中国设计在世界的话语权
奠定坚实根基
【陈设中国·晶麒麟奖】进入终评阶段以上入围作品,再经11名终评评审进行最后的专业打分,选出每组别提名作品,经过进空间、麒麟说等环节后共同评选出该组别金奖,于颁奖盛典当天公布。
相关: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