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十届 “创意・中国造” 汽车设计竞赛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9日 分类:11月截稿工业产品大赛 浏览量:4613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汽车已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汽车设计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情感化用户体验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关键方向。“创意・中国造”
汽车设计竞赛,作为国内首个专注于汽车用户体验方向的设计赛事,正引领着这场变革的浪潮。

竞赛介绍

“创意・中国造” 汽车设计竞赛是国内首个专注于汽车用户体验的设计赛事,由上海市汽车工程学会主办,备受汽车设计领域关注。面向高校学生,联合学校与企业,倡导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期望学生模拟企业项目团队组队,涵盖不同职能同学,共同打造高标准用户体验的汽车产品或系统。大赛邀请行业大咖、资深设计师和专家学者担任评委,在市场调研与趋势洞察等各个阶段给予专业评审和意见指引,是提升汽车设计水平、培养专业人才的晋级制比赛。至今已成功举办 9 届,覆盖多所高校,吸引众多企业参与,培养了大量优秀设计师,极大促进了汽车用户体验设计在中国的普及与推广,成为汽车设计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专业赛事。

竞赛主题方向

本届竞赛紧扣“未来汽车情感化用户体验设计” 这一总主题方向,精心设置了三个极具前瞻性的分主题。
其一,车载 AI 数字伴侣机器人设计 -- 上汽通用。
要求设计一款与汽车完美融合的智能机器人,可实体、可虚拟,亦可虚实结合。它需具备万物互联、情感牵绊、健康管理、社交等强大功能,贯穿工作与生活的各个环节,增强与用户的粘性,为用户带来丰富多样的价值,如收益、工作学习辅助、信息咨询、陪护等。
其二,AI 驱动游戏化体验座舱场景设计 -- 蔚来汽车。
致力于打造一个与品牌故事、文化和理念高度匹配的用户旅程。从启动车辆到驾驶过程再到结束驾驶,每一个环节都应是一个完整且情感化的故事。实现个性化定制座舱环境,让 AI 助手展现人性化的语音、表情和行为,利用多模态元素触发回忆与情感,在紧急情境中提供情感安全感,共创社交分享功能,应对驾驶员情绪变化调整车内环境,创造仪式感,融入品牌文化与价值观,给予用户正面反馈与奖励。
其三,IOT 车、手机、家互联场景设计 -- 零束科技。
以用户为中心,深入理解汽车品牌核心,实现手机、家、汽车之间的无缝切换,确保数据安全传输与存储,提供语音助手与手势控制,实现个性化设置,具备上下文感知能力,加强车与家的连接,实现远程诊断与升级,提供智能导航与信息服务,进行智能能源管理。

竞赛基本信息

1.时间安排:
报名时间:2024 9 月至 11 月,开启报名参赛与作品提交通道;
作品提交截止时间:11 31 日;
专家初评和复评时间:12 月上旬;
决赛及颁奖时间:12 月底,举行现场 PK 决赛及颁奖典礼(具体时间以公告为准)。

2.报名方式:
微信扫描二维码,填写参赛报名表!

作品投递邮箱:947121852@qq.com

咨询电话:13761699795(微信) 薛老师

3.奖项设置
本届 “创意・中国造” 汽车设计竞赛奖项丰厚,设置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另外还设有最佳创意奖、最佳设计奖、最佳团队奖、设计新秀奖等各类专项奖。本次大赛获奖者将共同分享总额丰厚现金大奖以及汽车大厂实习工作的宝贵机会。

4.作品要求:
参赛者应至少提交以下四项内容中的前三项作为参赛投稿:
其一,方案展示板三张。展示板内容需包含方案前后 45 度效果图,同时可展示设计研究、草图、PACKAGE、人机关系、细节展示、材料展示、设计说明等丰富内容,全方位呈现设计方案的深度与广度。
其二,以 WORD 文档形式呈现参赛作品创作阐述,清晰阐述设计理念、创作过程及创新点等关键要素。
其三,参赛作品 PPT(入围决赛选手必须提供),通过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生动展示设计方案的特色与优势。
此外,参赛者也可提交作品效果视频,进一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5.参赛资格:
大赛面向汽车相关企业、各院校教师和学生、汽车爱好者以及科研机构供职的设计人员、工程师等以及热爱汽车设计的社会人士,均可以个人或团队名义报名参赛。

竞赛评审专家

本次竞赛邀请了汽车行业大咖、资深设计师及专家学者担任评委。他们拥有深厚的专业素养、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卓越的创新视野。在评审过程中,他们将在汽车用户需求分析、概念设计、概念验证及优化、详细设计及原型制作等各个阶段作出专业评审以及给予宝贵的意见指引。这些评委的参与,确保了竞赛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竞赛目的

第十届 “创意・中国造” 汽车设计竞赛旨以“未来汽车情感化用户体验设计”为主题方向,激发各院校学生、相关企业及专业设计师的创新潜能。通过汇聚多方智慧与创意,深入探索人工智能与汽车设计的深度融合,引领未来汽车用户体验设计的新潮流。
在政府单位、汽车学会及专业机构的大力支持下,本次竞赛将促进设计师与企业、科技公司之间更为紧密的合作与交流。以竞赛为平台,共同剖析人工智能时代下未来汽车情感化用户体验设计的发展趋势,拓展用户体验设计在行业内的广度与深度,持续提升其影响力。
同时,竞赛致力于打造更具创新性与前瞻性的中国模式下工业设计与智能创新技术融合环境,树立 “未来汽车情感化用户体验设计” 的新标杆,为中国汽车设计行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中国汽车设计在国际舞台上绽放独特魅力。

竞赛价值

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锻炼专业能力,培养未来汽车设计领域的优秀人才。学生在参赛过程中,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设计项目相结合,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促进学校、企业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竞赛搭建了学校、企业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促进了各方的交流与合作。企业可以通过竞赛发现优秀人才,为自身发展储备力量;学校可以了解行业需求,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学生则可以获得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指导。
极大地促进汽车用户体验设计在中国的普及与推广,提升行业整体水平。竞赛的举办,将吸引更多人关注汽车用户体验设计,推动行业对用户需求的重视,从而提升中国汽车设计的整体水平,增强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设计评价标准

第十届 “创意・中国造” 汽车设计竞赛的评价体系严谨且全面。
基础标准聚焦 “设计之技”。功能性上,衡量参赛作品在实际使用中的功能完备性及对用户多样化需求的满足程度;美学性要求作品有出色的外观与内饰设计,造型、色彩和材质能带来美的享受;技术性关注先进技术如智能交互和新能源技术的创新性与实用性;体验性着重用户与汽车交互的舒适、便捷与愉悦度;可持续性评判作品在环保材料使用和能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核心标准突出 “设计之道”。民生贡献度评估作品对民众生活的改善,包括出行便利性、安全性和生活品质的提升;产业贡献度考查对汽车产业发展的推动,如引领技术创新和拓展市场需求;未来贡献度展望作品对未来汽车发展的前瞻性及提供新思路和方向的能力。
顶层标准强调 “设计之力”。社会影响力考量作品在社会层面的传播度与影响力,能否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行业示范力评判作品在汽车设计行业的标杆作用,能否成为其他设计师和企业的学习范例。
通过这三层标准的综合考量,大赛将选拔出真正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和实用性的优秀汽车设计作品,有力推动中国汽车设计行业持续向前发展。

竞赛愿景

“创意・中国造” 汽车设计竞赛推动设计师、企业与科技公司跨界合作。设计师以创意灵感为企业和科技公司探索未来智能汽车发展提供思考路径,填补创意短板。企业助力设计师落地想法,科技公司为设计注入动力。通过竞赛,三方抓住智能时代创新机遇新线索,实现价值跃升。竞赛愿景是成为引领者,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探索未来汽车无限可能,为中国汽车设计贡献力量。

版权信息

大赛主办方认为本次竞赛的所有参赛内容都为原创并全权属于参赛选手。因此大赛主办方将不对任何与参赛选手有关的侵权行为承担责任。
大赛主办方认为参赛作品中的所有图像都不存在侵犯版权的的情况。大赛主办方拥有或运营的网站,以及其他任何大赛主办方所发行的出版物上的许可。
大赛主办方保留因第三方版权或著作权受到侵犯而修改或撤销授予参赛选手奖项的权力。

获奖通知

大赛主办方将在颁奖典礼上直接公布各奖项获奖名单,或在颁奖典礼因故无法举办的情况下以其他的方式直接告知获奖选手。入围选手名单将于颁奖典礼之前告知入围选手。

注意事项

参赛作品必须使用汽车行业相关的专业软件设计完成。要求自主设计,严禁抄袭,一旦发现抄袭行为,将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参赛作品涉及的版权及知识产权等问题由参赛者本人负责。所有参赛者均须填写竞赛报名表,将投稿作品发送至指定邮箱。

往届获奖案例欣赏

在去年的竞赛中,往届作品专业水准高、创新价值大。在功能上深入探索,满足用户需求,提升驾驶便捷性与乘坐舒适性。美学设计风格多样,外观内饰精心雕琢,整体美感突出。技术应用先进,引入智能交互与新能源技术,洞察未来趋势。为汽车设计树立新标杆。

2023年一等奖作品《Mu-以车为核心的数字游牧IOT系统》
参赛者:【中国美术学院】张雅、魏馨怡、胡佳澄

2023年二等奖作品《FLOW
SPACE
流动空间》
参赛者:【北京林业大学】李亦萱

2023年二等奖作品《wetalk移动私密洽谈空间》
参赛者:【吉林大学】刘慧琳

“创意・中国造” 汽车设计竞赛是一场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赛事,它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实现梦想的舞台。在这里,你可以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一较高下,与汽车行业的专家学者交流互动,共同探索未来汽车情感化用户体验设计的无限可能。快来报名参加吧,让我们一起为中国汽车设计的未来贡献力量!

 

相关: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