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十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初审入围名单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7日 分类:竞赛资讯 浏览量:2138

【本届参赛数据】

参赛作品超过5件院校词云图

 

经组委会秘书处初步统计

2024年第十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
共收到作品2780
其中
城市设计组467
建筑设计组679
景观设计组874
室内设计组760
参赛学生达10000人次以上
参赛院校434
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参赛率达95%
985、211、双一流专业相关院校参赛率达100%
组别 初审数量 入复审数量
城市设计 467 274
建筑设计 679 387
景观设计 874 466
室内设计 760 398
合计 2780 1525

评审数据一览表

【初审评委】

匡晓明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城市设计研究院院长
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街区建设与空间治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学术委员会委员
上海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黄  鹤

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主任

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设计分会 副秘书长及理事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学术委员会 青年委员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山地城乡规划学术委员会 青年委员

北京规划学会常务理事

城市更新与规划实施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副研究员

《城市设计》杂志 副主编

宋晔皓

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与技术研究所所长

许  蓁

天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天津大学数字化设计研究所所长

张诗阳

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系副主任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国土景观分会青年委员

鲁  苗

四川大学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设计系博士

成都创意设计产业化实验区联合创造委员会委员

国家艺术基金评委

崔笑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聘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科研办学术主任

刘  佳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主任

美国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教育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专业委员会委员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

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协办单位

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所属

建筑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年会承办单位

同济大学

学术支持

《装饰》|《世界建筑》 |《中国园林》

活动支持

清控人居控股集团

筑巢投资集团

【组委会联系方式】

联 系 人:文老师、李老师
联系电话(微信):18612409016
电子邮件:xuenianjiang_msc@163.com
网    址:www.xuenianjiang.com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邮    编:100084

THE END

图片
01

城市设计组   (总报名467组,进入复审274组)

序号 作品名称 作者 指导教师 学校
1 新城的“面纱”——基于“新巴比伦”影响下的难民空间设计 罗雯灏、廖琳 周楚晗、韩珊珊 深圳技术大学
2 茶田四重奏 刘诚伟、宁建铭、段伟 刘凌 长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武汉学院
3 迈向2034年世界杯——城市碎片化空间改造成为足球青训场地的设计探索 闫一洲 丁向磊、周维娜 西安美术学院
4 乌托邦之轮 田毅涵、周任知、徐鑫瑶、 王瑾、陈峥 黄学军、梁竞云 王锦阳 湖北美术学院、  青岛城市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
5 九龙·再野---重庆九龙美术半岛电厂片区城市更新设计 王箬雨、谢若曦、李元赫、周宇恒 钟舸、黄鹤 清华大学
6 多元场智构城市--基于Wallacei优化算法的深圳南昌华丰工业园片区生成设计 韦子怡、陈蓉 王世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7 水的救赎—基于冷岛效应的贫困社区高温热浪拯救计划 吴钦怡、孙泽慧、邓瑜晗、  陈卓谧、邵雅婷 冯潇 北京林业大学
8 永续八廓 德吉藏家——基于活力遗产社区理念的八廓街街区城市设计 刘辰、于涵、苗基芸、张朝阳、韩颂、蔡欣 王英 清华大学
9 智绘蓝图 纪朝阳、刘桐、黄沛鑫 薛名辉、张姗姗 哈尔滨工业大学
10 三圩相链·盘玉而生—苏州昆山玉湖东产业园区城市更新设计 邓一秀、周雨晴、翟灿灿、 刘燕敏 钟舸、唐燕 清华大学
11 构撰生育友好新福祉——基于低生育国情下的未来空间社区形态探索 唐俣 丁向磊、周维娜、李昌峰 西安美术学院
12 潮汐涧屿——基于“自然人类共生主义”可持续模式下的海上综合社区设计 杨帆、刘瑜瑾、冯驿、郭庆杰 鲁苗 四川大学
13 融城弥慢·原乡从芒——慢城原乡理念下的成都市弥牟镇城乡融合旅游环线(带)规划设计 张语赜 、刘泰潇 汤西子、 毕凌岚 唐由海 西南交通大学
14 链接破碎的空间——加沙地带生态与城市共融下的战后城市重建 冯晓琪、蔺靖远、陈秋子、孙艺轩、张艺纯 姚朋 北京林业大学
15 鲤鱼池长生计——基于租差理论的全周期社区生活圈构建 牛心苗、黄宇杰、安军凯、任知乐 钟舸、黄鹤 清华大学
16 流彩速途——高密度城市背景下广州市三元里村空间更新设计 林锦虹、 袁雅莉、丁佳琪、 王悦伊、尹博巍 高伟、梁家维 华南农业大学
17 Citylink+我们的街区——城市共享理念下的街区生活性重塑 张锦瑶、王双龙 刘学文、阚盛达 东北师范大学
18 书凝芸祠·再叙前院——基于空间叙事理论的大小马站书院街更新计划 纪桢奇、罗文静、胡晓欣、林宇轩、辛纪旻 黄凯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19 “士农工商 记忆镜像”——基于集体记忆价值理论下的洞庭南路文化街区更新设计 丁梓函、高敏容、钱馨蓝、王奕晨、苏畅、刘倩茹 张金光 南京林业大学
20 基于马帮文化的立体游廊街区设计——以重庆市黄桷垭老街为例 王纯钰 汪建松 清华大学
21 "蓝海"行动——基于蓝海战略的未来环高校新质生产空间设计 刘王寅 戴锏、陈璐露、李罕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2 健康之本,生命真源 (同一健康理念下陕西省西安高新区紫薇田园都市社区设计) 全典朋、朱智坤、梅琼元、 王坤、刘佳、姚宇轩 高英强 武汉工程大学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3 造街营城——上海新江湾街道空间重塑实验 丁颖、 刘奕 、杨博凯 赵建彤 吉林建筑大学
24 时空元境  数智乐居——基于数智空间叙事的赣州三江口片区城市设计 董鸿杰、张皓然 王峤 天津大学
25 大脑皮层交通 赵东辰、 张博琛、 伍铭阳、 杨文清 魏书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6 《重塑城市空心新衍界--基于对城市蔓延加剧逆城市化现象下的规划新模式探索》 张玉楠 丁向磊、周维娜、李昌峰 西安美术学院
27 “严重破碎地区重建手册”—— 从战争的荒原到心灵的土地 朱义霜、 张晓波、 贺华蓉 郑志元、李晓琼 合肥工业大学
28 城市驿站,时空漫行——城市旅游集散视角下的苏州阊门及石路片区更新计划 古津铭、陈俊豪、冯靖童 龙灏、宫聪 重庆大学
29 剖离与嵌合——基于城市填充理论下的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更新设计 宋侑芸、张渝悦、杨岚丹 任誉 武汉纺织大学
30 云织瓷影—织补理念下樊家井仿古瓷街区更新设计 唐瑞 、李若欣、 柯爱 成章恒 湖北美术学院
31 on the tree 徐鑫瑶、张婷婷 王锦阳 青岛城市学院
32 数智编码·海丝新城——HAI主义下的广州南海神庙西片区智慧城市空间探索 谭思成、黄玲、张子怡、黄馨莹、夏一月 白宁、徐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33 Urban Awakening 赵明哲、金子骅 大连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
34 城市形象设计—————基于文化与导视下的西塔街区形象改造设计 张括铭、孙艺嘉、徐宇莹、文心念 姜民、杨帆 鲁迅美术学院
35 SharingHood共创·共享·共生——小龙坎快乐里社区及重庆探矿机械厂片区城市设计 夏瑞浩 、胡峻彬 、汪琦森 杨震 重庆大学
36 视无界,感其行——基于视觉障碍人群友好的出行环境空间设计 徐杨磊 、魏怡然 、高月瑶 刘晨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37 The vertical reshaping of cities 卢柏霖、卢骏坪、李熠、翁梓荣、吴俊杰 张明、曹伟、傅佩菁 珠海科技学院
38 岩间“智”涌,故里新风扑面 张航,李露,张萌 刘阳 河南大学
39 《烟火的重述——旧街巷的生活复兴》 朱仕佳 阚盛达 东北师范大学
40 共生·同乐——南京汤山老街片区更新研究与设计 崔新新、 王雨末 邓浩 东南大学
41 韧性重塑 城市创生 李永豪 、武佳乐、 许青芽 余侃华 长安大学
42 弹性理论下广州市景观基础设施设计 陈悦 黄华明 广东工业大学
43 坐看云起时--基于未来气候变化下的城市温控盒子设计 苏笑笑、 魏乐漫 、孙亦可 丁昶 中国矿业大学
44 迭代·新生——新质生产力导向下的千年瓦埠古镇复兴规划 李泽洋、张意洋、付佳伟、刘子睿 柴洋波、李晓颖、张叶茜 南京林业大学
45 江城拾里 聚场分呈——三阳设计之都片区焕活设计 曾文娟 魏成、陶金 华南理工大学
46 市里来·街里去——以街市再生为触媒的厦门八市片区更新设计 杨述迩 、张丙南 、孙雨辰 罗恺蓓 刘伟、卢烨 长安大学
47 “此心安处是吾家”——基于数字游民心理深度探究后的杭州钢铁厂数字游民小镇设计 吴思璇、 陈希妍、 赵昕睿、 李昕瑜 、吕顺喆 李岚 南京林业大学
48 承遗产基因,续社区记忆——建国路片区城市更新设计 汪静涵 、王羽菲 、刘璇 鲁旭 、 徐诗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49 云上模块-堆叠聚落——基于界壳理论的广州新洲半岛片区城市设计 刘沛初、 舒孺 、牟炜、 魏予曈 宋敏、 宣蔚 合肥工业大学
50 凉城绿蔓,金船新生——基于智慧清凉城市理念和空间模元交互生长的南京市金陵船厂片区城市更新 谷天允、廖星宇、段亦扬、王曼芸 蹇庆鸣、闫凤英、杜孟鸽 天津大学
51 识遗拾忆-韧性视角下武汉华南市场空间优化设计 吴禹晗、王心怡 尹传垠 湖北美术学院
52 循脉筑基,博物古今——交融共生视角下的西安小雁塔片区城市设计 杨豪 尤涛 吴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53 智储融合  绿质升维——基于新质生产力提升的九龙半岛电厂片区工业遗产保护更新 王贞欢、张鑫、卢映之、刘子扬、郭淳锐 陈天  侯鑫 天津大学
54 织补寻忆 朝阳再升—— 基于织补理论下的历史片区的保护与城市更新探索 陈春虎、王明超 郑彬 烟台大学
55 精神脉络:建筑交响 迟恺伊、 鄢博瑞、 文晨庆 李岳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56 数字乌托邦——信息时代文明的双重维度 帅帅 刘昂 山西师范大学
57 2135耦合计划——基于情绪矛盾发展的未来城市设计 余楚萌、吴海闻、廖伍一、杨凯麟、沈圣涛、周朝晖 付尔康 四川农业大学
58 何天衢艺术街区——沈阳市铁路铸造厂旧厂保护与更新策略 岳鑫伟、李子豪、王久洋、陈安琪 杨帆 鲁迅美术学院
59 融智X.0计划——基于算法治理的阎良智媒体城市更新设计 张家银、刘羽茜 余侃华 杨俊涛 长安大学
60 百胜连芯——基于连接理论的历史文化街区更新设计 陈泳霖、 焦慧玲 、胡婷 文鸿 百色学院
61 老街再生·屋上檐下——三脉探寻视角下的湖塘老街更新改造设计 吴佳璇、张聿柠、刘晨旭、樊澄珉、张克 徐宁、徐小东、张承 东南大学
62 基于共享理念的西安市社区体育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冯泽阳 李皓 西安理工大学
63 AQVA涿鹿源--水上浮岛生态空间概念设计 孙良玉、陈彦桦 石磊 郑州美术学院
64 运用声音景观装置的古城遗址空间再生设计—以庞贝古城为例 王泽晗 王义鹏 吉林动画学院
65 运河绿链,夹城新生— 基于风热模拟的杭州滨河社区空间格局影响机制及设计研究 苏艳骏 、杨艺 李智兴 浙江工业大学
66 进化神经元——面向未来的有机城市 段书轩,庄霖,龙骁来,杜靖源,曾浩荣,李佳仡 王静,肖毅强 华南理工大学
67 两栖社区——基于两栖理念的哈尔滨船厂城市更新 李雅琳、王怡晨、张续、王佳琪、齐思铭 邱志勇 于婷婷 哈尔滨工业大学
68 塬语窑乡—城乡共生背景下山西阳泉大村村空间活化更新设计 唐海涛,陈家启,张庭铨,徐文,靳澄浩 管雪松,吴曼,王涛 南京林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四川美术学院
69 多维坊巷 姚凌涵 祝莹、张樱子、戚立 西南交通大学
70 寻忆界首——讲述新华街建筑记忆营造方案 李赛波、陈军、张仲夫 许慧 深圳大学
71 艺寻  忆界 柴思敏 张炜、潘崟 重庆交通大学
72 后浪——2035未来马赛克式科创引擎 肖佩如 王林、黄印武 上海交通大学
73 水畔山麓—基于海淀山后新建科技创新地区的更新设计 王盈力 黄鹤 清华大学
74 桑榆非晚·时光新生——西安秦岭北麓城乡互助养老模式探索 周沁怡 、王文卓、 李肖肖、 戴骏岳 屈雯 芦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75 古河的新章-鄂温克族的现代化转型复兴规划 师浩瑜、 向星融 、赵卓林、 王湘怡 张梦晗 北京交通大学
76 重“缝”·无界——贵阳市水口寺社区桥下邻里中心设计 霍慧颜 张正骐 贵州师范大学
77 西关新韵,邻里共绘——社会恢复性都市主义下的街区智慧更新 吴语婧,李又达,王姝懿,舒婷,江珩,吴蒙蒙 杨云峰,杨艺红 同济大学
78 海上故仔回忆录——城市记忆延续导向下澳门城市片区时空叙事规划设计 郑慧琳、林雅玫 魏寒宾、刘晓芳、费迎庆 华侨大学
79 智慧空间与社区活力——鬼城振兴的创新路径 郭雨倩;魏明浩;孙丽雯;俞文杰;杨才华 王玲;车生泉 上海交通大学
80 『溯源·塑元』 —— 沿承营水智慧的南京钓鱼台历史地段更新设计 崔澳、张辰、傅函珣、娄莺、陈喜龙、林知翔 史北祥、杨俊宴、郑屹 东南大学
81 山海巢礁城,超维共生体——基于梯级生长评价和风土巢礁体系的厦门市同文顶片区更新计划 康梓杨 蹇庆鸣 天津大学
82 浜江汇流·向海而兴——创新驱动下的上海吴淞老工业区更新计划 徐欣月、 张超 、张玮 、王欣竹、 陈睿琪 、刘依秾 徐春宁、阳建强、万婷婷 东南大学
83 Multiplicity——基于未来视角下的多样化智慧城市设计 吴郅诣 章国琴 上海大学
84 基于紧凑型城市理论下的公共空间集散规划改造 张天璐、李诚 范文兵 上海交通大学
85 纸绘旧市-古镇新貌——基于空间句法与类型学分析的文化再建模式 王喆,王怡然,李卓,张毅磊,彭俊轩,张振邦 李志军;李庆红;刘艳丽 河北工程大学
86 “古寓于今”——南京老门西历史街区改造设计 张城玮、 吴迪 郭以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87 风雨新生--基于畅通城市 “微循环”背景下非机动车跨江专用桥梁设计 谭昆、 姚杰、 李婷、 李仕龙 李春 广西艺术学院
88 学习公园STUDYING MALL——从师范大学老校区向全龄共享教育园区的更新活化设计 张昀、刘雨萌、王子燕、王馨仪 李昊、叶静婕、周志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89 上海长宁区周家桥街道空间环境综合提升规划设计 雒彦皓、林云杉、刘佳、邓瑀成、张静宇、陈映宣 章明、沈洁 同济大学
90 福运泉来·梦回刺桐——东门社区微更新计划 丁伯绅、朱诚浩、张菱桐、李志斌、梁谷兰、洪翊杰 邬胜兰 福州大学
91 “数智模组”--XOD复合模式下深圳创意园装配式连廊设计 李赛波、陈军 许慧、傅雁 深圳大学
92 异苔同岑,跃动鲤池——面向共同家园营建的空间治理型社区更新设计 华文萱,张慧,茹于飞,安伊菲 杨钦然,毕凌岚 西南交通大学
93 浅链未来·青创梦域 陈颖璇、张许宁 戚路辉、李泳 广州大学
94 孤舟与新生——基于城市边界的人居环境设计探索 段有斌、 侯天楠 叶涧枫 昆明理工大学
95 DNA G HOME --基于DNA大脑管控与碱基互补的双轨共享智慧城市设计 周娜 王兴韩 张威 天津大学
96 海水核污染城市生存规划 翁光佳、李曦彤、赵奕扬 梁仕然 深圳大学
97 “3”的N次方——基于多维耦合规划理论的第三空间修复性实验 王可庆、薛玥、吴怡帆、吴东辰、丁昊楠 杨艺红、刘伟 南京林业大学
98 Work for liberty-基于离散式办公思维为引擎的城市设计 何幸璇,李文瑜,许英杰 张明、 张绍辰 傅佩菁 珠海科技学院
99 “破碎·重聚·释放”——进行一场关于自我救赎到救赎他人的治愈之旅 李思琪、高菡璞、李锦瑶、韦昌蓉 杨禛、玉潘亮、潘振皓 广西艺术学院
100 兵团乐园,赓续石城——基于生命焕活视角的兵团工业遗产片区更新规划设计 郭佳,黄竞越,郑泓熙 井晓鹏,谭静斌 长安大学
101 寻叙见晋-文化路径体验下的太原钟鼓楼片区更新设计 孙杨 陈泳全 北京交通大学
102 “蔓”空间——无锡市红星桥桥下改造设计 李影菲,储乐璇 吴恽,张希晨 江南大学
103 在城市中耕耘 李祎,富婉婷,张洪垚 费迎庆 华侨大学
104 高笼改造计划--基于青年CityWalk需求的城市漫步系统改造 贺钰婷、逯一凡、刘雨彤、管雅璇 刘少博 中南大学
105 街巷回响 邻里共生——宜兴月城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再生设计 王哲、任书瑶、陈思奇 徐小东、周颖、杨靖 东南大学
106 岛居漫航计划——基于内生长理论下的哈尔滨市江北船厂社区更新设计 徐蕴淼,姚怡晴,付成龙,苗芊芊 韩青,吴莞姝 青岛理工大学
107 城市环游计 刘志远 王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08 Wabu Lake Pro——基于多源大数据与多目标算法的瓦埠千年古镇仿生规划设计 孙浩皓、葛沿灵、陆韵如、陈嘉钰、王灿、赵芫怡 李岚、郭苏明、熊伟婷 南京林业大学
109 龙行龘龘—ANT理念下渔岙片区更新设计 黄一昕 杨亚淇 丁辰曼 李瑞可 王鑫垚 龚金泽 顾天纬 四川农业大学
110 连接·共轭——重庆电厂工业遗产改造更新设计实验 肖淋 薛威 四川美术学院
111 复道丹青——基于包容性理念的校园空间布局实验 李慧、安好好 姚翔翔 南京艺术学院
112 重构又来园-南京中华门轨交站点周边城市更新与重点地块设计 肖敏荣、李明远、胡昳、周健行、饶皓宾 朱渊、殷铭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113 开封城市生活导则--旧城空间节点改造设计 徐阳阳、齐孟婷、冯雪 樊萌 郑州美术学院
114 显形发展,站北新篇——公法与私法配合视角下的广州火车站北片区城市更新设计 岑劲衡、徐子昊、柴雯雯、侯思蔚、梁靖、文锡祥 周建云、戚冬瑾、陶金 华南理工大学
115 数智赋能·站城一体 刘燕蓉、刘芮含 吴亮、陆伟 大连理工大学
116 Dakeericism: 巴士拉滨水区城市设计 翟辰睿;范涓汶;刘红杏;王悦然 罗鹏;唐家骏 哈尔滨工业大学
117 有邻无界——基于工业+演艺的厂区更新 谢鹏、王谷一心、张馨月 张曼青、刘磊 河北美术学院、河北工业大学
118 朝观暮览——以空间装置激活湛江赤坎老街夜间文旅 宾广培 邬怡靖 江楚雪 陈怡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119 单位老龄社区可持续发展构想 ——老旧社区空间模式修补 朱苹 黄凯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120 《创客园·未来智核——基于TOD交通枢纽背景下的城市设计》 张悦 张春地 刘静 聊城大学
121 半英里的城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下的城市设计 乔一恒 陈琳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122 铺层叠序——基于松江仓城布艺文化孵化的老旧社区改造 姚佳晨 方智果、郑振华 上海理工大学
123 未来发电厂——创芯产业公园综合体 梁雨晨 汪淼 应文、顾媛媛 重庆大学
124 无龄界限,创养家园 朱崎宇、吴奕伯 余侃华、杨俊涛 长安大学
125 多元共生,景社共融——基于新烟火主义视角下的棉花街片区步行系统设计 李琼 李玥 何锦涛 刘冬 王涛 四川美术学院
126 烟火肆生——空间自组织视角下厦门八市更新设计 王张惠 夏文慧 叶露、余飞、戴叶子 苏州大学
127 智慧蜃楼 文化澳游——基于拓扑理论下的澳门片区创新家园设计 方柔 费迎庆 华侨大学
128 City link - 基于城市人因工程学的福州五四路立体城市设计 李宸晔 杨元传 福州大学
129 成长之旅--高密度背景下的青年社区综合体设计 王妙茜 李昊 叶静婕 周志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30 银河以南——基于老城区留存和提高居住质量的社区设计 刘泓璟 吕婧文 刘星怡 李珊珊 商谦 北京建筑大学
131 寻芳依旧当年路——连接理论视角下的五眼桥片区再生设计探索 蔡慧琳,党炜岩,鲜知颖,李卓文 翁奕城、李敏稚、许自力 华南理工大学
132 聚加忆·阖家宜--以增强地域认同感为导向的韩国加里峰洞中国城城市更新设计 叶隽呈 卢丽玲 刘晓芳 魏寒宾 刘燕玲 华侨大学
133 生·生·慢——“双生”视域下的未来社区设计 石钰坤、常柏丽、李子骏 任彬彬、蔡籽焓、李建华 河北工业大学
134 “古韵新象”空间重塑 田雯、戚锐、郭子欢、何茜、庄洲怡 丁凯 湖北美术学院
135 聚·达 Gathering · Arrival 张昱萌 佟瑶 周艺南 北京交通大学
136 绿遍乡居,与林共生——生态空间多功能视角下的宅梧镇乡村高质量发展设计 袁楚枫,魏雨童,李鑫玉 卢丹梅 华南农业大学
137 多维缝合 智通古今——拼贴理论下水西林历史文化片区城市更新计划 张羽晴 陈宇欣 吴晨希 陈少凯 陈飞扬 王祯 彭琳 郭华贵 福州大学
138 神都忆,译神都——基于空间基因视角下洛阳洛南天街里坊片区城布设计 黄晶鑫 陈彦祺 秦祉豪 任云英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39 龙湖之畔,云下之所 郑仲豪 晁艳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140 立体·多元·智慧——基于日常都市主义的重庆鲤鱼池社区更新设计 李伊婷 沈怡玲 李思颖 于子越 高巍 徐高峰 北京交通大学
141 碳循九龙·汇艺而新——基于碳捕获与利用的重庆市九龙半岛更新设计 闫玥霖;李汶钠;易哲;韦桦 廖启鹏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42 乌托梦之城 许大帅 合肥工业大学
143 伤痕修复器——宁波奉化城里厢历史街区伤痕空间修复设计 杜率骊,广茂池 刘佳,过伟敏 江南大学
144 山城民俗市集——重庆城市更新空间改造设计 龙馨雨,郑佳庆 黄洪波 四川美术学院
145 奔跑吧!拓东——基于“马拉松”主题下的城市中心片区更新设计 杨雪龙 时萍 忽文婷 昆明理工大学
146 结庐在邛崃,五洲慕熊容 许璇 王璐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47 艺脉·绿延——基于在地性视域下的重庆市九龙半岛电厂更新改造设计 袁鑫  余青蔓 李如玉 孙嘉琪 高巍 徐高峰 北京交通大学
148 趣盒潮玩计划——基于盲盒空间构建的西安沙井村创新家园营造计划 陈昱伊 颜雯蕾 余侃华 长安大学
149 超线社区——超链接下的天津于家堡西片区活力再生计划 吴天翔,缪文杰 杨晓春 深圳大学
150 多元交融,轨辙焕新——基于神经元理念的宜良火车站片区更新设计 张禾、贺孟冉、王冬萍、王慧 车震宇、陈倩 昆明理工大学
151 寻绿环游记—绿色旅游视角下的包头市赛汗塔拉城中草原北侧友谊大街地段城市设计 许春敏、刘金钰、杨静、王丽萍 陈倩、陈岚、耿美云 四川大学、东北农业大学、西华大学
152 景触旧乡,文链山水——基于触媒理论的土湾片区城市更新设计 郭奕岑 赵庆卓 王晗 周露 重庆大学
153 插件智创城——面向2049中国“人城产境”融合的超级总部设计 程斌、李卓妍、姚梓坤、龙永嵩、杨国栋 吴玲玲 广东工业大学
154 城市·经脉计划 郝若琳;韩嘉怡 陆伟;吴亮 大连理工大学
155 From “Sweet” to “Smart” 汪弘轩 奚建芳 罗依南 杨建华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156 舟子的江岛田园——人岛共生链视角下的江岛型乡村规划设计 曾海山、丁钮钮、余梦妮、段俊衫、张耀丹、吴姝翰 叶林、许芗斌 重庆大学
157 《城市荒野计划——以重庆发电厂为例》 赵骏杰 孔佳惠 赵雨 潘召南 肖平 四川美术学院
158 元坊织补·多元融合——西安明城区的回坊历史地段更新规划设计 邢晓越  席佳榕 杨辉  田达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59 百草育药香,医情愈澳城 王梓牵、彭洁 费迎庆、魏寒宾、刘晓芳、刘燕玲 华侨大学
160 再生长,再平衡——基于边缘效应的中央门片区城市更新设计 陈文杰 江宏、马晓甦 东南大学
161 同呼吸,共家园——嗅觉设计视角下书院门片区公共空间更新规划 文心怡、任香宇、邓喆然 何皙健 西北大学
162 《塘头振兴——未来农业生产居住一体化城边村》 刘前葳,刘舒展,张旻昊 王宇扬 同济大学
163 失落的遗产——历史遗产与城市发展的和平共处 赵博桐  刘子翔  李智成 叶静捷 李昊 周志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64 活力通学径计划——儿童活力通学导向下的街区改造设计 陈启迪、卢嘉欣 邢月 韶关学院、广州美术学院
165 驱动|链接企划——基于连接理论的哈尔滨市三马片区城市设计 董文婷 朱宁静 吴远萱 乔彦龙 吴莞姝 青岛理工大学
166 内·外:城市门户的“面子”和“里子”——南京中华门-雨花门地段城市设计 欧文博 赵牧荑 孙世界 东南大学
167 绿脉融通·智启新境——基于“分形理论”的深圳市沙嘴片区城市更新设计 吴家慧 张翠媛 戚路辉 李泳 广州大学
168 筑以巢生 徐柯雨 孟凡佳 徐诗蘅 李智兴 浙江工业大学
169 “汉市新织,故山重补”——基于织补理论下的奎东村活化改造设计 顾欣妤、戚雨田、吴欣睿 李明 中国矿业大学
170 大地折叠 胡瑜瀚;孙一丹 ;郭蔚萱 许景峰 重庆大学
171 汇径叠园——哈尔滨红博广场片区 POD 城市更新 李诚 李翔宇、刘蕾 哈尔滨工业大学
172 时空耦合——空间叙事视角下汉阳铁厂可持续更新设计 尚希蔓 宁玲、严雅琼 湖北工业大学
173 虚实交融,城轨共生——昆明米轨“芳华里-春城里”周边城市更新设计 秦曼 康晓雨 段文 昆明理工大学
174 移步换景——岩前村多维视角下的更新与转型 王紫依 雷泳仪 雷萍 钟绮琳 梁文禧 许牧川 广州美术学院
175 寻镜·Mirror X——基于时空棱镜理论的大吉山独立工矿区社区更新设计 方浩、何欢、何南凤、罗贤静 温小军、易秀娟、彭峰 江西理工大学
176 里院空间重塑-青岛中山路历史街区更新设计 王珏 李佐龙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177 亦街亦苑—高密度城市下历史社区空间的康活营建 陈崛楠、陈作晗、林雪华 康胤 中国美术学院
178 城市十二时辰边缘灰空间商业街区改造设计 宣言 王艺萌 宋微微 田雅星 河北传媒学院
179 桥巷游廊——广州解放大桥桥下空间及周边社区改造设计 雷梓微 吴育基 何夏昀、李致尧、沈康 广州美术学院
180 千年古镇·全景街头 天台县街头镇街区改造更新 吴雅瑄 虞大鹏、罗晶、吴若虎 中央美术学院
181 智解所城 于璟瑶、刘晨 刘炜、桂雪晨、舒阳 武汉大学
182 健康海岸——基于全健康理念的城市绿色线性空间规划 白佳弋,林钰博,贾璐临,王羽 杨瑞莹、郭龙、李晨阳 四川美术学院、云南滇池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闽江学院
183 慢行时光———基于模块设计视域下大连市有轨电车站台改造设计 靖慕、冯钰、冯逸萌 耿舒畅 大连民族大学
184 《Hospital & School 维度共享——基于数据分析的街道更新设计》 高子琦、纵夏天、朱佳怡 史争光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185 基因织造,金具新篇--基于空间基因视角下成都金具场片区更新设计 马鑫禹 何雨恬 曾云凤 周蝶 李昕韵 四川农业大学
186 “yi”厂喧嚣——landscape-urbanism视角下基于场域基础设施理论的九龙半岛电厂片区更新设计 朱雅馨、胡秦兰、严桥、 朱远华、朱颖 刘代云 大连理工大学
187 中国城复苏计划 何子娟、韩雨晨 刘晓芳、魏寒宾、刘燕玲 华侨大学
188 织井链坊 寻脉智谷——西安高铁东站核心区城市及综合体设计 嵇禹 刘莹 刘舒婷 宋盈 中南大学
189 寻忆创新生·承脉链古今 谢鹏飞,苏佳梅,张世玉 谢晓玲 兰州交通大学
190 山外青山 王萌、周海航 张晓玮、甄珍、仇同文 山东科技大学
191 城市徘徊 Wandering in the City 赵芃昊、石斐斐、孙涵钰、曾锦鹏、王书涵 陈娜、孙亮 湖南大学
192 LIVE TOGETHER一居住再生:洛阳东下池、西下池老旧住区 周震;韩冰;程全杰 谷溢 郑州大学
193 古韵新“意”,追溯共“生”——基于中国传统意象论对南风古灶片区的活态化改造 程响 、叶亮 戚路辉 广州大学
194 街道眼.基于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的城中村更新设计 余安莉 周峻岭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195 潮旅莲湖 智驭城西 刘哲矣 史合欢 尤涛 王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96 梳流同归,旧貌新生——多维交叠理念下天津河西海河沿岸居住区规划 段金熙 曹丁然 李蕊 许峰 河北工业大学
197 数字人生——基于元胞自动机模拟下的城中村更新改造设计研究 刘虎 芦旭 张洁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98 寻知环城 巷道漫慢-在交通繁荣过剩视角下基于心理地理学的慢行空间城市设计 古岸雪 郑佳欣 缪少仪 张明 珠海科技学院
199 燃梦九龙,艺“SHOW”聚能场 胡灵鑫、吴阳涛、曾烨、周璐旖、翟建国 赵锋 浙江工业大学
200 “桥上烟火”- Fireworks on the bridge - 基于主题性叙事下的武汉长江大桥公共空间更新设计 朱思楠 彭悦 贺诚 湖北美术学院
201 溯回·新生——遗产与生活建国路片区城市设计 曹静媛 武孟玥  李语萌 徐诗伟,鲁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 活力飞扬九澳行——澳门路环九澳村城市更新设计 高玥、胡心怡、滕滨瑶 胡璟 华侨大学
203 数智城市 共生未来 刘梓锜 孟梦 华南理工大学
204 辞锈·启新——基于时空叠合理念的成都崔家店片区活化更新设计 杜柯均;徐昕;张懿;殷嘉旋;刘羽茜 余侃华;杨俊涛 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长安大学
205 “城市远见”——重庆南岸广阳镇三线工业遗址区更新设计 陈含嫣、杨毅诚 黄耘 四川美术学院
206 引擎再生·遗产复兴--沈阳金杯汽车厂城市更新 李帅 张海晴 罗奕 沈阳城市学院
207 共享·共处·共生——老年友好型社区视角下的郑州二砂工业遗址改造更新设计 韩冰;周震 刘晨宇 郑州大学
208 水岸龙腾·社区重生 徐美婕 杨昕芋 严谨 高振哲 孙嘉男 李响 东北石油大学
209 请回答·1953——基于集体记忆和场景理论的完整社区规划设计 董轶旸 郭其伟、段亚琼 长安大学
210 筑基·探因——基于空间基因的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城市设计 王语欣、王嘉艺、甘锋延、杨雨璇、李俊毅 兰文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11 城市设计:“城市修补、活力再塑” 王译涵 赵伟 天津大学
212 金门十二图鉴——人群画像导向下的金门片区更新设计 吴沈松、姚欣雨、李梦茹、任舒婷、张家毓 于淼 苏州科技大学
213 中国城复苏计划 何子娟、韩雨晨 刘晓芳、魏寒宾、刘燕玲 华侨大学
214 山川相缪 旧城新聚 杨璐菲 齐丹霖 杨铭培 顾红男 重庆大学
215 减碳宜居 智享家园—基于空间叙事理论的未来绿色社区模块化设计 韩璟  苏席靖  周志松 曾穗平 田健 天津城建大学
216 时空链际 汪佳慧、程忠昱、冯青青、雷国庆 鞠叶辛、李辰琦 沈阳建筑大学
217 丘谷探宝计划——植根于青岛山地城市老街空间的市民运动激发策略 韩学隆,孙睿青,贺馨瑜,袁千惠 高钰琛 青岛理工大学
218 绿色织补——基于形态学的汤山绿地空间重塑计划 郑欣悦、管毓涵、邢润坤 邓浩 东南大学
219 城市共享单元体探索——衣空间“服生六记”共享衣橱设计 李函珂 孙志方 昆明理工大学
220 拾忆游方——吴淞创新城局部地段城市设计 王雪倩 谭梓倩 任云英 田达睿(以下为田老师信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21 绿脉穿城——城市生态多样性的绿地空间设计 李以涛、刘帅 侯娟、赵艺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222 超时空玩家冒险之旅 闫璞瑜  马柯昕 周士圆  姚刚 中国矿业大学
223 神和神的交往就是人和人的交往 荣怡颖、于彦瞳 吴少峰 华侨大学
224 旧都新“E”——基于工业上楼和景观叙事理论下的荷叶塘工业园区更新设计 冯旭帆 方茂青 浙江工业大学
225 客自香山来,衔枝居乐土 包诺敏,魏来 胡璟 华侨大学
226 “老有所养,幼有所乐”:老幼友好的成长型住区智慧生活蓝图 刘云歌 边经卫 华侨大学
227 闽乡古韵,山水霍童——基于构建“溪山行旅图”的霍童镇乡村振兴规划设计 王馨若,董书扬,廖紫妍,朱致远,董彩悦 于戈、刘滢 哈尔滨工业大学
228 智构街区·超越街道—长春市绿园区皓月大街中段更新设计 张威 刘学文、阚盛达 东北师范大学
229 故里新生Live+:结合传统里分空间打造的全新生活社区 郝亦佳、梁启骢 刘炜、阮宇翔 武汉大学
230 智链元仓·忆享生长—未来城市时空指南 郭帅言 孙宇轩 朱诗琴 苏万庆老师 衣霄翔老师 刘羿伯老师 哈尔滨工业大学
231 “庙”趣横生——潮州古城崇福德庙及所在街区更新设计 练荣川 杨之懿 汕头大学
232 拾得旧游踪——基于市集激活的历史街区微更新设计 张越、宋雨婷 汤子馨 南京艺术学院
233 《历史与当代的互译——碧岭嘉绩遗址的空间重构设计》 梁成交 黄方衍 岭南师范学院
234 碧水之道,万联新生 陈曦 宋积昕 冀一帆 谢幸彤 杨书婷 苏平、李敏稚 华南理工大学
235 乌尔的一生——基于时空转换下的共享空间重构 朱珠   袁泽棋 糜毅、吴博 南华大学
236 云水·太极阁——基于内卷社会背景下的 武当山太极养生馆设计 钟静偲、刘琪丽、何家豪、王麒迪 任光培 广东工业大学
237 连脉里弄,智慧漫游——武汉市江岸区文旅居融合的智慧共生街区设计 黄嘉怡 彭然 武汉工程大学
238 共容·共融·共荣——基于触媒理论的坝心镇未来智慧变通协同发展 张旭、王璞、华梅 翟辉 昆明理工大学
239 基于空间缝合理念的安家楼邻里慢行街区更新城市设计 季雅男 于长明 重庆大学
240 引绿织行,破界重院 田仁青,江超函 高巍 北京交通大学
241 绿色社区再创新 郭甜甜,林锦怡,王君 郭晶 厦门工学院
242 “矿”久弥“新” 陈昭熹,刘明明 邓元媛,孙良 中国矿业大学
243 智“惠”牛仔,增“效”计划——新塘镇服装企业更替的低效用地规划探索 陈然 赵渺希 华南理工大学
244 何不秉烛游信州——基于非遗叙事下的上饶市信州区旧城夜经济活化设计 李欣燕,范嘉纯,廖博威,李曼妮,钟荣炜,黎想 谢军芳,龙春英 南昌大学
245 InnovXtion校田计划——基于科技生态智慧营造和埕厝村田空间协同的福州大学城上街片区更新设计 董菁;马咏薇;汪敬婷;周建君 蹇庆鸣;陈天;闫凤英 天津大学
246 “音”修而兴——基于城市双修理论下的哈尔滨道外三马路地区城市设计 田雨清、邓贵潮 王宝君 黑龙江科技大学
247 升纬·悦无界—单位型老旧小区改造 贾佩郡、张煜帝、徐晔、同乐歌 翟宇 福州大学
248 创谷UP——产业焕活导向的苏州东景工业园区更新设计 罗苑桦 王汝梅 王波 卢施聪 方新宇 姚之浩 苏州科技大学
249 集古今之大观  聚八方之光华 马梓诚,方雨馨,史可屹 白钊义,温佳浩 山西大学
250 云端绿动场——面向全时全龄全域的健康社区更新计划 邹万满、张一超、徐佳瑶、杨祎璠、吕文博、陶林子 李响 山西大学
251 失序·重构——基于场景营造理论下的汽车城开放式产业园区更新改造 马艾蓉 张丽 诸子诚 合肥城市学院
252 微更新视角下的北京史家胡同焕新设计 袁义骧 吕永新 江南大学
253 “HELLO”——基于“准社会关系”理论下的社区更新改造设计 邢哲源、肖杨 黄江 南京师范大学
254 寻文逐忆,古智新生——文化记忆理念下太原市南华门历史文化街区城市微更新设计 李丽君  魏卓槿 曹如姬 徐强 太原理工大学
255 人间烟火“译”南阳—闹市、慢巷、闲院 刘晓彤 王旭月 孙杨 王浩鹏 赵嘉青 陈泳全 北京交通大学
256 解围·破界·重生——柔性重构理念下幸福林带区城城市更新设计 李冉;王威 余侃华 杨俊涛 长安大学
257 化“厂”为“园”——全息视角下烟台凤凰山工业园区更新设计 张驭尧、李欣雨、吴美姣、颜丙艳 王骏,王刚 烟台大学
258 都市催化剂 ——基于体量优化与遗传算法的城市设计方法论 赵依、胡霞胜、黄沛尧 杨亦陵 南京工业大学
259 铜驼巷陌--洛阳勒马听风古街空间重塑 闫诗琦、蒋钦鸣、胡明静 袁巧兰 郑州美术学院
260 线性旋钮 —— 社区嵌入式养老综合体设计 魏诗林 叶云 湖北大学
261 “江宁织造”--中华门站的复兴 冯时瑶、张雪滢、宋继超、龙傲、孙灵、穆娜瓦尔·毛拉江 薛名辉、刘蕾、慕竞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62 融创共享,智汇芯港——珠海唐家湾站TOD城市设计 王雁莎,陈晓敏,袁蜀佳,江梦君 姚敏峰、刘塨、郑志 华侨大学
263 轧神仙去哉——基于轧神仙节事活动的苏州泰伯庙地段更新设计 李若妍 叶露 苏州大学
264 承韵新生——空间叙事视角下的南通西南营历史街区空间活化设计 吴桐、姚佳怡 罗晶 江南大学
265 花元惠体,温故织新——花体结合视角下拓东片区城市设计 曹宇轩、袁慧琳 忽文婷 昆明理工大学
266 本源共生·心脏链接-交通枢纽地区的空间转型与活力新生 赵治萱 周长军 刘静 聊城大学
267 万物源启——开源城市主义视角下的新能源智能智驾产业园设计 张俊杰 章迎庆 上海大学
268 五龙潭记——基于AI赋能策略-人民城市的五龙潭片区设计 符晓欣 任佳祺 王宏 济南大学
269 山中有个云梦泽 刘月,吴一涵,王凤琴,于洋 余洋 张一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70 “踏古寻韵,醉是故乡”——基于触媒理论的万全洗马林片区改造 王柏洋 郭家富 王婷 韩炎秋 张文山 史建平 张成杰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71 遗落珍境·焕业融新——上海市闵行区河东功能混合型老旧社区环境可持续设计 杨依萍,潘贝妮,杨扬歌,唐诗毓 苏晓静 上海交通大学
272 岁月共融 城新人和——代际共融视角下广州陈家祠西门口金花街城市更新 王学尧、董云晖、赵雅愉、潘本铿、杨芷晴、张燕菲 王凌、赵晓铭 华南农业大学
273 激活城市——哈尔滨三马社区城市更新设计 屈星宇、张信、王亚楠 张昊哲 夏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74 合流——大溪沟公交站改造设计 唐心一 何滨 清华大学

(名单随机排序)

 

02

建筑设计组   (总报名679组,进入复审387组)

序号 作品名称 作者 指导教师 学校
1 塔吊回收计划———基于材料再利用视角下的社区体育中心设计 曹思琪 岳乃华 青岛理工大学
2 新城的“面纱”——基于“新巴比伦”影响下的难民空间设计 罗雯灏 廖琳 周楚晗 韩珊珊 深圳技术大学
3 物我共生 象雀偕行 卿紫嫣、弓文禹 姜旭 大连理工大学
4 潜跃之尾——大跨度社区体育馆设计 李品仪 程然 青岛理工大学
5 倒木——四川省雅江县甘孜州山火博物馆 姜诗渲 刘滢 哈尔滨工业大学
6 方舟书谷-高密度城市下公园型校园图书馆设计 胡知文 阮杨搏 梁倬瑜 王亚 广东工业大学
7 引风入庭——基于绿色理念下的建筑学院系馆设计 陈默 张怡帆 刘强 南京工业大学
8 高墙闽舍 王灵玲、徐鑫鑫 刘阳 河南大学
9 雾山帝传——基于空间转译理论的神农顶景区接待中心设计 梁曼丹;李靖宜;徐志勇 刘炜 武汉大学
10 雪域明珠 · 和谐共生——拉萨市八廓街冲赛康商业文化中心设计 吴若磐 王志强、高旭 内蒙古工业大学
11 拯救遗落之地,再寻生活印记——老旧铁路社区再塑设计 白潇杨 黄斌 仝晓晓 井渌 中国矿业大学
12 城市链接计划 陳群颖 宋锦文 詹桑绮 张博宣 李臻赜 重庆大学
13 《乡韵有机·归山渐隐——乡村“三生”空间视角下的生态民宿建筑设计》 王庆  王锐童 许原 刘启明 马澜 天津工业大学
14 新阙旧梦——基于古村落现状发展新形势的空间更新 徐鑫鑫 侯旭治 侯姝好 刘阳 尹赛 河南大学
15 绿色萌动,乐享市集——基于工业化城市背景下的绿色空间构建 张晓林、葛欣瑶、胡佳楠 仝晓晓、井禄 中国矿业大学
16 古望·书径——砖塔胡同书店设计 王兴韩 周娜 任军 天津大学
17 MEMENTO——基于场所精神的记忆遗址空间更新改造 李想、姚孟辛 郑静 武汉大学
18 凉爽计划——高密度校园环境中的图书馆设计 杨国栋 吉慧 广东工业大学
19 石路层积——“延异”视角下苏州石路老街坊片区的当代转译与重构 潘宇轩 浦欣成、王卡 浙江大学
20 多义新市场-西湖菜市场更新改造设计 卢骏坪、李文瑜、陈钰筠 胡向淇、周伟强、曹赢丹 珠海科技学院
21 窑洞的另一种可能——马壁峪古道沿线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设计 梁曼丹 薛林平 武汉大学
22 适应,而非分离 黄煜真,朱书毅 姜怡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伦敦大学学院
23 无建之物 张仲夫、杨鸿嘉、李赛波、何劲峰、颜海良、冯彦龙 巫濛 深圳大学
24 云隐黟山·卢村拾礼 王一岚 乐思琴 王亦琳 孙超 安徽大学
25 悬索绿场——绿带中的垃圾转运站 陈超珺,邵礼楠,卢怡帆,周雨晨 张婷,王方戟,张准 同济大学
26 徽韵中正,绩溪巷坊 —— 中正坊历史文化街区更新计划 余敏 甄倩倩 彭博宇 邓迪 牛婷婷 许杰青 季文媚 安徽建筑大学
27 山居 孙影 崔晨耕、卢彬 山东艺术学院
28 绿冈起坡——绿带中的垃圾转运站设计 杨恩鉴;杨紫萱;黄诗轩;王佳慧 张婷 同济大学
29 《狗的猫宁——基于人与动物双向疗愈背景下的综合性动物救助中心》 李绮晴、何铭宗、潘欣蕊 薛淞文 南华大学
30 折壑—基于《十面灵璧图》造型研究的实验性空间设计 常宇轩 张应鲲 南京艺术学院
31 拾光·疃聚 方明、刘雅琪、何子豪、孔卓远、周文慧 孙超 安徽大学
32 城·叠——基于城市文脉及城市共享理念的开封剧院设计 孙玮,贾付皓 梁春杭 河南大学
33 序列·场所——“程序设计”机制下西安纺织厂的叙事重构实验 邓思民,梁文浩,何俊霆 张浩 西安美术学院
34 “云”计划3.0 王鹏旭 姜民、王蓉 鲁迅美术学院
35 目光万花镜——盘龙江沿岸社区文化空间设计 马思语 赵菲燕 王尧 云南师范大学
36 盒光·触风 田如俊、侯竹筠 郑曦 重庆大学
37 上屋顶,下街道 王业飞 张蕴泽 韩艺宽 重庆大学
38 村超见 罗逸文 许青芽 李佳玉 黄楠 郭纪壮 张磊 长安大学
39 低保真市集——以Z世代复古市集为触媒的遗存商混站再生设计 赵子意,常竞萱 孙天明 重庆大学
40 废墟的守望 从废墟到生态复兴的自生长栽培建筑方案 于周畅 李亮 中央美术学院
41 层街叠院·孤岛春生——城市更新背景下春森路居住空间规划与建筑设计 韩腾欧 龙我在 武晓勇 重庆大学
42 工业记忆·场景复现——铁路博物馆创意建筑设计 王鑫熠 吕芳青 北京交通大学
43 光“浴”新境-校园既有建筑改造与环境更新改造研究设计 田如俊、吕璐瑶 孟阳 重庆大学
44 再造疗愈之所——养老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空间探讨 陈凯莹 潘漪妮 屈寒飞 华南理工大学
45 叠韵重峦·脉动新环——在地性理念下市民体育活动中心设计 孟圆,路嘉林,李明,张起宁 蒲文娟;胡立军 长安大学
46 引·融 guidance and integration -基于站城一体化的城市商务区综合体建筑设计 刘琼琼 佟瑶 张昱萌 孙伟 北京交通大学
47 神经元概念下的未来办公空间创想案 曾于壮   黎霞   姜福龙   余思杪 肖彬 杨禛 深圳大学 广西艺术学院
48 檐起·廊回 李忻芮 宣晓东 合肥工业大学
49 PLAYGROUND+——小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 刘森霖 陈科 重庆大学
50 城市伊甸园----基于可持续循环的亲生物性社区设计 王春蕾 张萍 河北工业大学
51 叶律体Leaf Rhythm Gym--校园体育文化中心设计 张世鹏、牛艺凝 袁朝晖、齐靖、邓广 湖南大学
52 空山谷境 朱怡静,周逸,吴瑶 王雪松 重庆大学
53 见山隐舍 陈俊洋 李骏 重庆大学
54 时间连铸——西安冶金机械厂叙事性改造 吴震宇,刘靖宇,邓宇 刘晨晨,褚天舒 西安美术学院
55 树屋 魏毅诚 翁季,冯驰,孟阳 重庆大学
56 津沽贝堤·向海而生 任聪  么建君 刘芳 谭立峰 天津城建大学
57 城市步行樞紐-南方城市基礎設施的公共化與綠色化設計研究 余振嘉 苏平、林正豪、何小欣 华南理工大学
58 “戏”说游园——基于传统空间转译重组的戏构技艺建筑设计 王雯令 阮琦 忽文婷 昆明理工大学
59 共生-新生-基于亲环境理念下的人与生态住区 刘芮含 陈韵琦 姜旭 大连理工大学
60 青山载月归 ——基于太阳辐射潜能模拟与优化的老旧街区低碳更新设计 杨艺, 苏艳骏 李智兴 浙江工业大学
61 与土共生·乡村生土建造工坊 夏欣妮 黄诗篇 蒋伟华 中国美术学院
62 桃香艺筑 施心源 周文慧 徐佳晨 孙超 安徽大学
63 “随机与异变“——基于舞蹈《夏日空间》编舞理念的实验性空间设计 时佳 张应鲲 南京艺术学院
64 耕读西河,古滇人家 ——基于微更新与耕读教育的下西河乡村更新设计 谢萱 张洁 冯凯 昆明理工大学
65 SEED 周黎静 杨娟 刘黎谨 谭云恺 唐朝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城市学院 湖南大学 湖南工商大学
66 树下市井 温小柔,李钰宜,潘锦桐,范文希,邝杏淇 傅佩菁、梁芳婷 珠海科技学院
67 廊间狮梦,厝市新声——“人文孙厝”古民居古建筑创意设计 汪格宇 汪泽田 余佳卉 姚楠斌  张孟超 田启龙 福州大学
68 穹顶之下 -最北点观星体验建筑 徐秉键 徐祉玥 王冰洁 刘殷 史云菲 王涛 北京理工大学
69 街·市·游·憩--白鹭村商业街、市场、民宿综合设计 韩雪纯 张宇 大连理工大学
70 愈合-乡村社区赋能公共活动空间适老化设计 周可欣,卫怡婕 杨洁 上海理工大学
71 林隐 谢潇 邹佳函 刘炜 周超 李东 武汉大学
72 景观叙事——天津第一机床厂更新 李玮轲,张小妤 丁潇颖 河北工业大学
73 以堰起兴——大江日夜流 王逸伦 黄海静 重庆大学
74 山风——基于绿色理念下的建筑系馆设计 邹旭 包益槟 刘静萍 南京工业大学
75 洞天·定居·永续——田野之上的自然教育中心 曹晓恒 陈浩如、陈立超 中国美术学院
76 无界×舞台 STAGE FOR EVERYONE 李金琦 薛春霖 南京工业大学
77 数字脉搏·绿筑未来——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生态社区设计 刘昱辰、刘云娜、刘桐昊、张博宣 黄海静 重庆大学
78 活力脉络-“全龄运动”导向下广州东濠涌高架下及周围社区的空间重塑 李慕哲、苗瀚文、刘颖、杜玮卓、赵永康、徐桢苏 李响 郑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长安大学,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79 在荒芜中的新生——粗野主义下巨构建筑的生成与消隐 姚郅劼 黄恒瑞 谢佳利 蔡余萍 西南科技大学
80 油罗山居社区营造-乡村更新机制 赵傲宇 沈劭阳 夏颖 孙科峰、金伟雄、袁铭阳 中国美术学院
81 归·迭—鄱阳湖候鸟保护区“鸟导”服务中心设计 杨昕宇 周韬;聂志勇 南昌大学
82 注入新生--MBTI机制下青岛武夷山路青年公寓设计 赵含 柴寅、邓庆尧、王晓南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83 朝夕与共•其乐融融——以“青银共居+开放社区+旅居公寓”为核心理念的多元化住区 侯欣娴,江心娱 赵渺希 华南理工大学
84 宜两并居——基于代际交流的现代住区设计 张曦;曲凌寒 徐皓 昆明理工大学
85 春雨初霁 张好好 高小勇 重庆文理学院
86 《寒山径斜》——济南泉水文化博物馆建筑设计 封嘉仪、王方圆 刘伟波 山东建筑大学
87 漫游田间-—为促进外来人口融入城市的厂房改造设计 郝乐涵、汤茹帆、吴琪有、朱雨彤、吴敏俞、苏畅 李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88 隐风港汇——基于台风灾害视角下的近海韧性建筑策略 王卓筠 陈宇祯 刘麦瑞 钟振坤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89 社区再“创”——校园老旧小区更新设计 卢景盛 方森正 魏成 华南理工大学
90 微粒花房——绿色健康导向下的微粒化社区设计 程莫杨 敖露宸 孙天明 重庆大学
91 《渡野山庄—融合自然哲学观的山地酒店设计》 蔡语馨、何浩 佟士枢 王歆 浙江农林大学
92 老城记忆·社区融合 石芮舟 、林乐妍 王剑平 华侨大学
93 合筑 袁艾申 肖典  汤祉杰 马晓菲 刘强 于江  王玲续 济南大学
94 枕山·栖谷——融入山地景观的银杏古村农耕文化馆设计 宋源泰 黄恒瑞 谢佳利 孙天明 重庆大学
95 势承山水,熙攘清凉——南京石头城遗址博物馆设计 李弋辰、赵佳瑜 俞传飞、贾亭立 东南大学
96 守护者安居&未来构建 陈慧苑、冯慧滢 张琼 深圳大学
97 MONTAFE REASSEMBLY 蒙太奇重组——汉口里分改造 赵慧仪 金穗 Takayuki Suzuki 武汉大学
98 新旧剧场空间的交织演绎 卜英朔 高畅 沈阳建筑大学
99 巷弄居忆:苏州历史城区中混杂型居住区更新——忠仁祠及周边保护与再生设计 高展 吴巧钰 沈旸 张旭 东南大学
100 绿谷慢”蔓“——基于POD模式及可持续理念下的矿西未来街区规划&民生广场综合体设计 吴欣睿 施周浩凯 张一兵 顾贤光 中国矿业大学
101 Micro-TOD ——基于路径优化的校园建筑与环境改造设计 刘桐昊 刘昱辰 刘云娜 孟阳 赵亚敏 重庆大学
102 Relight南山重生-结合历史保护建筑的居住综合体设计 张伽函  邓筠逸  温涛宁  李勇兴  朱彦颐 姜旭 大连理工大学
103 凤鸣街——城市背后的历史余温 刘雅文、陈锐 董君、李明 大连理工大学
104 由城市 到离岛 至剧场——演出的外部解放与步行的边界突破 祝伟瑜 朱怿 浙江工业大学
105 自搭自乐,适老无忧——社区中心老年友好环境重塑 郑佳慧、郑旭冉 刘阳 河南大学
106 有邻与共——基于TND的居住模式探索 马翌朗、李青芫 周露 重庆大学
107 FANTASIRIUM 构想迷城——光谷电竞城重点项目高层商业综合体项目 陈宇星 黄智轩 林诺恒 李溪喧 胡思润 张翰卿 武汉大学
108 漂浮社区:基于探索性空间的社区更新 杜宇瑄 李若楠 孙路倩 安玉源 陈伟东 兰州理工大学
109 MISCELLANY 浮生杂记——遂宁市原中铁八局商混站“三旧”文旅改造 李怀宇 陈俊 重庆大学
110 住在一条街的烟火里 魏毅诚,禹博为 翁季,冯驰,孟阳 重庆大学
111 业缘协作社——基于业缘关系下的人才市场设计 林财 李文惠 汤清婷 刘丹 罗璇 陈湘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112 [禾晾·乘凉]---黔东南侗族聚落禾晾式粮仓书店改造设计 杨林 赵雪 新疆大学
113 引城入谷——城市共享自然理念下居住区规划设计 刘雨森 张况之 郑曦 重庆大学
114 联隙·康乐之间——给制衣厂补写的城中村图景 程宇、林芷依、罗逸文、李佳玉、孟圆 徐逶巍、张磊 长安大学
115 古邑新声——苏州民族乐器博物馆改扩建设计 白炳骏 叶起瑾 南京工业大学
116 茶境无界--基于数字智慧建造的自然与工艺融合的沉浸式茶叶工坊设计 唐晓雪、朱隅菡 刘炜、童乔慧、李鹍 武汉大学
117 田埂上的家 孙奕婧、曾亮、张丝蕾 甘立娅 浙江农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118 雕刻身体——基于具身体验的社区科普体育馆设计 张菱桐、骆博奥、张奕瑾、汤语婷 王炜 福州大学
119 柔性高塔——基于空间利用优化的高层改造设计 严凡辉,嵇昕睿 朱渊 东南大学
120 萦梦春森 马欣远、郑歆雨 曾引 重庆大学
121 Greenway Upstairs绿道上楼——高层综合体设计 刘彬娜 遇大兴 华南理工大学
122 隐入尘烟——成都新津文化中心研究型设计 郭裕旸 唐淼 重庆大学
123 “果堰村”可持续理念下的生态社区服务中心设计 谢锦雄 李羿卫 成都锦城学院
124 《犹春于绿》 张芳闻、梁诗琳、黄嘉怡 梁竞云 湖北美术学院
125 相聚此山中——多角色共存的共有性空间营造 赵欣 陈志扬 吴昕瑜 齐靖 湖南大学
126 LifeX 生活艺术馆 史如希;沈梦琳 姜铮;曹颖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127 窑舞新章——以传统记忆为核心的窑居生活模式的重现 王艺萌 李珺杰 北京交通大学
128 线性纪念——城市公共空间石刻博物馆设计 王誉霖 李少翀;沈葆菊;徐诗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29 艺术与自然在湖畔的相遇——武汉剧场建筑设计 郑宇鹏 刘剀 华中科技大学
130 45°青年的家——数字游牧下的青年养老院设计 刘昀亦卓 谢蓉意 王星星 张秋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131 陌上天街,山水溪巷 冉铖李、高银轩 东南大学
132 逆生而长—包头某工业厂房改扩建设计 李小龙  张婉婷 薛飞 张轩 内蒙古科技大学
133 《探徽忆古——老屋新“嫁”主题下的技艺建筑设计》 李薇、李星谊 忽文婷 昆明理工大学
134 棚下塘生——南阳老社区废弃坑塘空间更新 邓晶峰,李浩宁,鲁俊逸 戴航 东南大学
135 半街烟火·半街文脉——长沙西文庙牌坊入口展区设计 黄博文、黄雅如、周瀛鹏 宋盈 罗明 中南大学
136 浮屿港汇——码头交通综合体设计 韩晨潇 唐家骏 潘文特 哈尔滨工业大学
137 《触廊时叙 洋灰再生》 周洁  文锐喆 郑振华 上海理工大学
138 裂谷筑界——东非垂直农业社区设计 李又达、鞠昀晓、吴琳歆、王子懿 邱文明 南京林业大学、同济大学、福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
139 盒间映绿 马勇、张晓 许剑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140 神迹·人居——基于信仰空间规训研究的苏州清微道院保护与更新企划 余典 袁翊展 张旭,沈旸 东南大学
141 埏埴之器--宁都县长胜镇非遗传承基地改造设计 田毅涵 李超然 刘心怡 田万兴 张进 黄学军 梁竞云 湖北美术学院
142 游戏重构计划——模拟现实·混凝土商混站改造 侯竹筠、周一婷 孙天明 重庆大学
143 volcaharbor——火山能源转化站和住宅综合体设计 金穗,赵慧仪,林照,成琳,陆丹蕾,李蓦然 涂嫣然 武汉大学
144 《添砖砌瓦》 崔建滨  、王勋、王书炜、张梓阳 郭云帅、周悦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
145 借序——沿界生旧源 许豪 王俊磊 浙江工业大学
146 雾漫水潺——上海本土水生生物科学馆 翟倚天 项浚 上海大学
147 从废墟中崛起:赞比亚难民营 杨梓韬 刘健 鲁迅美术学院
148 厂韵·再叙——基于城市更新下的成都电力金具总厂工业遗址改造 杨帆、刘瑜瑾、冯驿、郭庆杰 鲁苗 四川大学
149 踏山有道——“山城”城市文化背景下的高层层叠体育综合体设计 张国桥、刘佳明、赵荣业、杨笑童 陆师亮  郭旗 哈尔滨工业大学
150 古村新韵,旧筑重生——开平新建村旧学校更新改造设计 何诗雨,陈诺,李佳艺 郑莉 华南理工大学
151 竹径行 映乡野 钱灵莉、陈蓉蓉、汪佳倩 赵秀敏 浙江工商大学
152 山屿——可持续设计理念在乡村校园中的应用研究 喻静 李羿卫 成都锦城学院
153 基于废弃布料利用的环境友好型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激活设计 王雨彤 陈港回 陈迪 陶豫缘 新梅 全晙镐 何捷 孙昊德 上海交通大学
154 绿带中的垃圾转运站——结构内外 陈绮琪、李卓远、屈晨露 王方戟、张婷、张准 同济大学
155 文溯阁 李曼琪, 谢佳琦 ,张雅蕾,崔建滨 郭云帅,周悦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
156 气节古寺·市集新生 刘晨、于璟瑶 刘炜、桂雪晨、舒阳 武汉大学
157 云绕卢村 鸣凤环山 朱彤彤 胡敏娴 刘璇 杜雨璐 孙超 安徽大学
158 啤韵复兴--烟台啤酒厂地段城市更新设计 王雨彤 孙昊德 上海交通大学
159 从参与到共生——古玩市场的多功能空间重塑与革新 郑思雯 李苏颖 张文朗 梁子龙 汤移平 江西财经大学
160 活力栖居——黄石花园社区活力再生计划 梁泳嘉 刘诺亚 陈芷珊 刘照青 曾扬 谢璇 广州美术学院
161 扶风——超高层商业综合体设计 王子诺 梁春杭 河南大学
162 环 幻域——重庆滨水博物馆建筑设计 殷兆嘉 黄艺 重庆文理学院
163 千寻——东史马文化馆设计 刘佳怡 贾艳艳 河南工业大学
164 《光影交织的城市》----建筑照明设计 王家冰 赵佳辉环境艺术设计 广州理工学院
165 忆廊编梦——编木拱桥互承结构的现代转译设计 沈奕 吴木生 福州大学
166 榕城脉动-基于心血管疾病疗愈打造本土“阈”空间 董东润,黄玉淡,张晨楠 罗依南,兰雨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福建理工大学
167 以“文”会友——基于空间叙事视角下的乡村会客厅设计 李玉婷  李嘉琪 周子慧 孙超 安徽大学
168 行廊——基于工厂景观化的茶叶工坊设计 赵郑;刘美荣 刘炜 武汉大学
169 曲线韵律·融界社区文化中心 杨斯涵 韩文俊 张艺耀 白雨萱 李佳星 姚蛟洋 许露 相虹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170 叠·变——三宅一生定制化艺术中心设计 吴彦琳 王迪 天津大学
171 以“合”与“散”的形式雕刻情绪阅读空间 张雯宣 罗荩 湖南大学
172 螺旋·漫游——厦门市复合生态化幼儿园设计 郑栖桐/王玺翱/包榕/洪余婧/张佳宁 刘阳 合肥工业大学
173 风吹麦浪宣丰年 魏雨莹 刘滢 哈尔滨工业大学
174 X-SCAPE 虚拟现实技术体验与展示中心设计 赵鹏 阎波 重庆大学
175 脚手植意——高密度城中村空间模块化微更新 屈新尚 陈卓玮 常晓晓 蒋甦琦 湖南大学
176 济南泉水文化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 石丰硕 宣晓东 合肥工业大学
177 时间站台 吕应龙 刘珩 深圳大学
178 津酝--新津酒文化中心设计 任芝珺 谢佳利 黄恒瑞 黄颖 重庆大学
179 汴京·MELODY--穿越时光的温馨织锦,唤醒城市的文化脉动 秦庆林,方心琪,苏晓慧 张泽 河南大学
180 街巷新生—校园商业街改造设计 曹一帆,邹业昌,刘思宇,吕韶涵,张梦媛 雷晓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181 又见商埠·悠游坊巷 贾思诺、韩静、李孟霖、康世龙、林舒阳、李婧暄 陈勐 山东建筑大学
182 快享食界——模块化餐饮空间 郭子欢,邱依凡,田雯,何茜 丁凯 湖北美术学院
183 环岛行歌——基于城乡融合的大理洱源县清水塘活力乡村多功能活动中心设计 黄良锋、康晓倩、朱芳瑶、王玉琦、雷永超、潘伟杉 赵素梅、吉军、刘波 大理大学
184 云端·掌尖上的花蕾·集市 黄玉淡  董东润 汪弘轩 罗依南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福建理工大学
185 care in community---基于医养结合理念的社区老年康养之家 陈禹含 李晓俊 湖南大学
186 Linkedge——平安里地铁站周边商业综合体设计 杜钰,刘雨菲 蓝冰可Binke Lenhardt,高旸 清华大学
187 垂植城市——基于岭南庭院垂直性的高层建筑设计 董馨月 范闻哲 钟骐亘 冯钰妍 金宇帆 李大森 周毅刚 华南理工大学
188 侗韵桥影美术馆 --侗族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美学的结合设计 罗梓楠、甘国顺、韦英钰 黄铮、全峰梅 广西艺术学院
189 飞廊穿楼 韩芷瑶  陈越洋 武晓勇 重庆大学
190 对话——老北京胡同鸽文化再激活 孙嘉璐 张月 清华大学
191 迭代的生命——基于洱源县西湖保护下的空间叙事 雷永超 王家鹅 王爽 赵素梅 大理大学
192 养生自然 潘玉诚,黄煜,叶海洋 马黎进、柴天珑 广西科技大学
193 边界—苏州民族乐器博物馆改扩建设计 徐境奕 马全明 中国矿业大学
194 石寨乡韵 刘政辉  陈一敖 忽文婷 昆明理工大学
195 寒筑温域·具构速造——莫斯科能源效益实验大楼设计 王羽菲  汪静涵 陈静 李涛 吴冠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96 叠石·居山·游园——中国传统园宅的高层住区演绎 李骏安 姜春霖 杨靖 傅文武 东南大学
197 山间农舍·茶油人家 朱郑荟 吴征 福建理工大学
198 只在此山中 李婷瑶 徐昕越 张庆顺 重庆大学
199 基于栅子母码头文化的滨江文化馆设计 蒲政君、蒋沅原、秦朗 黄红春、赵一舟 四川美术学院
200 不可动摇信念之玛尼 MARNYIOF UNSHAKABLE FAITH 游昕劼、王子璇、朱佳荟、丁辰曼、曹泓石 徐晨鹏 湖州师范学院
201 浪丘 赵紫祥、杨李 黎泳 广西艺术学院
202 依依东望,星星点灯——青岛海葬区漂浮式墓园设计 王倩 孙兆阳 罗进 宋颖 王婷妹 杨子安 华予 曾莉 杜娟 淮阴工学院
203 古村新生-基于乡村振兴下的居民游客共享中心 孙志成 张文莒 林仁泽 刘鑫雨 时洁  马东清 山东艺术学院
204 “三味市集”——东华街角综合空间更新设计 黄皓琨 潘学斐 广东白云学院
205 浮城跃景——串联多元人群的“漂浮”住区规划及居住建筑设计 黄恒瑞 张于宸 孙天明 重庆大学
206 玉帛·集团总部办公大楼高层设计 王晗、陈仪璇 邓蜀阳 重庆大学
207 立体展巷(城市核心公共文化艺术综合体设计) 林诗媛 左力 重庆大学
208 老有所居·我的新家——基于医养结合的高层养老综合体设计 薛晰 李倩 昆明理工大学
209 消费再定义——消费恐惧下的肇庆岩前村建筑改造设计 董链梅 胡家宁 郭旭阳 许牧川 广州美术学院
210 精工旧梦·枯木逢春——济南机床一厂二号厂房改造设计 王梓林、于佳乐 王月涛 山东建筑大学
211 Old≠Old——共享理念下基于场所精神的社区老年服务综合体设计 于志诺 彭智谋 湖南大学
212 城市蜃楼——MIRAGE CITY 郑仲豪 孔晖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213 巷里烟火-云台市集 王超迪 梅帅君 高帅 何震 杨圣维 王璐 河南理工大学
214 《赤根艺谷》——基于衔接引流的城市公共建筑改造设计 普子晋 蒋士峰 四川美术学院
215 城市飘浮·绿谷之间----基于重返自然空间体验视角下的公园式城市商业综合体设计 舒倞 王栩 昆明理工大学
216 探索•生机•童趣——宝安中小学实践教育基地设计 苏倩如 陶涛 五邑大学
217 环·融界 吴茗、梁思捷、肖笑、王钰鑫、邵子俊 张泽 河南大学
218 都市乐活能量场——北京石景山热电厂活化提升改造设计 高友春、李胤珍、林子羿、马雯萱、于梦云、陈曦 李翔宇 北京工业大学
219 速搭慢享----“锦绣天府”装配式精品度假酒店设计 陈勤、周燕、吴相礼 王朝霞、王雪松、孙雁 重庆大学
220 山远近 杨晓天、刘林辰茵 刘炜 武汉大学
221 《异质与规训》 何国宁 张良 甘萍 彭颖 罗瑾 广西艺术学院
222 泉院纵横——泉文化博物馆设计 于佳乐、王梓林 宋文鹏 山东建筑大学
223 Livehouse 赵琦 文跃茗;曹笛 郑州大学
224 堰上檐下——永定河流域丁家滩村河滩韧性利用设计 李健 商谦 北京建筑大学
225 描旧绘新——图文信息中心设计 南羽恒,杨静芸 黄颖 重庆大学
226 垂直书城——广州天河同创汇改造 冉铖李、高银轩、李睿晨 朱渊 东南大学
227 渔山行 张永涛、刘柏杨 孙艳晨 北京建筑大学
228 《莲思圆影·归途隐现—城市公园墓园的情感化设计》 姜福龙 余思杪 曾于壮 黎霞 梁艳宁 杨禛 张昕怡 广西艺术学院
229 CONNECTED DEWLLING——一所没有隔墙的居所 沈亮、陈喆、於常铭 郑曦 重庆大学
230 在日常之上,在遗址之下 王诗琪 徐菁霞 黄钰婷 昆明理工大学
231 你的童年治愈我的晚年——社区嵌入式养老驿站改造“指导公式”探索 潘怡晨、龙婷婷、应承潘 刘小虎、刘晖 华中科技大学、深圳大学
232 Dynamic Cube—体力活动促进视角下的运动公寓设计 王译涵 王谷一心 林硕 张馨月 赵伟 张萍 天津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泰山科技学院
233 后工业生态仓--基于Z世代养心需求的商混站旧址改造 谢佳利 黄恒瑞 孙天明 重庆大学
234 繁巷熙市——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渝中区住区规划设计 梁凯轶,魏毅诚 孟阳 重庆大学
235 社区文化体育中心设计·洄游景窗 王俊杰 赵东淼、郭亚成 青岛理工大学
236 校园治愈计划——校园学生之家 高层建筑设计 朱诚浩 丁伯绅 李思奕 李铄妍 邬胜兰 福州大学
237 引墙--城市核心区公共文化艺术综合体建筑设计 周一婷 孟阳 重庆大学
238 运河“健身房”——苏州高新区污水处理厂地块更新设计 王瑶、蒋昀同、刘玉悦 徐忠、王孟永、邱德华 苏州科技大学
239 三栖模块之家 祖晓屹/陈佳琪 王毅 清华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240 “筑梦安居·都市港湾”——大都市集合住宅设计 郑佳庆  龙馨雨 潘召南 四川美术学院
241 穿林记 张洹铭 马跃峰 重庆大学
242 RIPPLE-GREEN MODULAR BUILDING COMPLEXDESIGN 管浩然,张鑫峰,刘海楠 赵蕾 齐鲁理工学院
243 旧船游市——哈尔滨船厂城市更新与建筑设计 阮阳 李雷立 吉林建筑大学
244 「街道」附近——广州荔湾老城社区儿童友好空间设计 容颖熙 鲁鸿滨、李芃 广州美术学院
245 社区振兴起搏器——基于创业青年人群的开放性现代住区设计 宗斯勤 李思瑾 周露 重庆大学
246 超聚落--重庆国际村社区活化新构想 吴天翔 杨晓春 深圳大学
247 Community Rings 黄诗瑶,尹小宝,杨硕杰 秦岭 清华大学
248 巨构乌托邦”的现代演化 -基于启发式算法的计算性设计 钟婧、李沛霖 刘宇波 华南理工大学
249 沿海旅居建筑概念性设计——“海上浮桥” 陈祥宇 任彦涛 烟台大学
250 The Tower Of Self-Discovery——基于电影解构体系的虚拟空间转译设计实验 王雯令 阮琦 吴志宏 昆明理工大学
251 绿色人文谷,创意共享家 张依妮、陈伟翰、卓泽誉、刘奕华 海佳 广东工业大学
252 津津乐道文化中心 张博宣、詹桑绮、刘桐昊、陈梓浩 黄海静 重庆大学
253 虚实共构空间——基于增强现实技术探究未来剧场的空间体验模式 林昕瑶 许若凡 谢煦旻 李卓杰 丁向磊、周维娜、李昌峰 西安美术学院
254 石寨今昔,四时之花——石寨村改造设计 曹宇轩、袁慧琳 华峰 昆明理工大学
255 折转廊台——南方某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实训大楼设计 肖羽林 杜宏武 华南理工大学
256 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新型汽车工厂设计 林于桢 Linyuzhen 吴志刚 福州大学
257 沼泽中的“隙”流——长江生态博物馆设计 王佳羚 徐天童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258 慢·呷——新旧更生的“抽屉式”模块化花园社区更新设计 刘瑜瑾、杨帆、冯驿 鲁苗 四川大学
259 南坪综合市场适老化运动空间改造 邓森文 魏柳涛 林岭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260 古巷灯影照重楼——永川区板桥镇大沟村乡村改建设计 蒋璐阳 内蒙古工业大学
261 溪谷·学旅小集 李艳阳 李建华 重庆大学
262 《第九届亚冬会背景下亚冬村小区规划设计——哈尔滨市松北区泰康康养社区》 于洋 马克辛 鲁迅美术学院
263 卡霍夫卡 席继宗 王茜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264 侨韵乡宿 余思雪 李莉 华南理工大学
265 城市映射——基于垂直“生长”的桥下空间住宅小区设计 张宁舟 王思雅 刘阳 合肥工业大学
266 家政小时工内城之家——北京西四北地区某处剩余空间改造 张天璐、李诚 范文兵 上海交通大学
267 夏倦坞——北京方家胡同共享社区设计 罗引婷、江雯晴 张宏然、靳铭宇 北方工业大学
268 雉山梦寻·一堂一景  ——  乡村农文旅融合视角下徽州地域文化沉浸式体验 孔卓远 王玘玥 兰雲舒 孙超 安徽大学
269 湖畔书吧 林晓婷  刘佩琪 王骏 烟台大学
270 院聚堂——基于澜头村“文化礼堂”改造设计 王淑娴 崔晨耕 山东艺术学院
271 全龄共育 徐鹤贺 曹宇辰 朱渊 东南大学
272 待芳华--基于空间叙事视角下的文保中心设计 刘小雅 丁昶 康渊 中国矿业大学
273 社区起搏器——在更新中探寻社区中心”空间+“ 楚玉栋 梁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74 发家村建筑焕新——乡村振兴旅游产业规划设计 陈明霞 王尧 云南师范大学
275 老有所"智"养——老龄化背景下新型养老建筑的空间智慧性探索 符懿韬 张沥成 广东工业大学
276 归墟返自然——昆明机床厂居住区改扩建设计 张理尧  唐诗意 叶涧枫 昆明理工大学
277 《Reverse the Skyline——逃离城市内卷计划》 林乐妍,石芮舟 杨念民 华侨大学
278 铺间 蒋少岳、张硕 赵晓涵、孟奕辰 济南大学
279 分格 徐美婕 唐瑞 东北石油大学
280 竹澜石苑——通济堰纪念文化公园设计 刘桐昊 刘昱辰 黄海静 重庆大学
281 美育视角下社区美术馆空间设计研究——以小河美术馆为例 张杰 张希晨 江南大学
282 乐享桑榆·坡道织梦——老年人友好型共享公寓设计 王小禾 杨菁; Vassilia 天津大学
283 此间图书馆——基于东西方文化空间形态转译下的更新设计 陈鑫源 李旭 湖南大学
284 书山bookmountain 戴丽媛、陈橹伊 朱瑾 东华大学
285 “碳中盒”--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市集化空间设计 宋美君、李金燕、覃福浪、覃方龙、姚杰、刘鑫宇 李寒林、温玲、贾悍 广西艺术学院
286 叠落书院 范传航 岳宏飞 中央美术学院
287 Block-X——基于模块化建设的商住两用综合体设计 毛天晟、刘思源 邹颖 天津大学
288 穿梭·檐下新生----基于共享理念下的新型交际融合式旅馆建筑设计 周亦楠 白博雨 许娟 长安大学
289 《寻光记——基于矿坑改造的情绪疗愈建筑设计》 张薇  郭馨雯 李倩 昆明理工大学
290 潮落彼岸-浮升盈虚——闽海水运文化线路视野下土堡瓷市的场所新生 崔峻铭、冯少博、史国盛 钱毅、王新征 北方工业大学
291 折憩在城市 徐艺倩,乔歆雅 孟阳 重庆大学
292 山韵水馨——峪口村山地童趣民宿设计 杨嘉绮   范茂茸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93 数据驱动——体育高技基于可持续性的华南高校体育设施规划设计 邓朝阳、杨国栋 吉慧 广东工业大学
294 印韵西河——遗址公园内的乡村更新设计 杨舒然 李婵嫄 冯凯 昆明理工大学
295 藏汉居原——民族融合与住宅更新视角下的住区规划及建筑设计 何宇杰 廖玉琳 陈泓池 陈川 四川农业大学
296 从黑暗到光明——淮海战役文保中心空间智慧再生设计 李鑫豪 康渊、丁昶 中国矿业大学
297 再见污水厂,你好新生活! 黄俊杰 吴欣睿  张燕燕 姚刚 中国矿业大学
298 绿脉芯城——以基因修复为核心的社区重塑 李婧暄 张诗萤 贾思诺 王腾 文晨庆 金蕴莎 张倩 党雨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99 旧街绿城—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下的城中村改造 张哲齐  陆晓雯 赵晨鑫 廖恒 周理 贵州大学
300 “凌羽”--贵阳市云岩区地域高层建筑课程设计方案 卢涛、杨飘、曹丹悦、刘国恋 彭轶、谢娜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
301 乡·宿 张文莒 林仁泽 张博文 孙志成 时洁 马东清 山东艺术学院
302 骑逸——基于骑行友好型的新型民宿体验 刘美希、陈良予、蒋雨辰、伏昱洁 顾天纬 四川农业大学
303 有·无共生--基于城市更新理念下的黄家大院改造 李金燕、宋美君、黄艺、陆柳竹、卢莲芝 景涛、黄芳、程娟 广西艺术学院
304 隐——某干部疗养院建筑设计 马鹏龙 何韵 陆军勤务学院
305 筑园寻梦——去中心化的新型小学设计 凌锶津 周璇 刘瓅珣 湖南大学
306 盎然—综合生活服务中心设计 李凯楠 汪薇;李震 陆军勤务学院
307 融合·换新——多兴研学综合体设计 傅厚今 刘宗璇 马小钰 龚立君 刘润泽 天津美术学院
308 星象溯迹·智驭时空 乔歆雅 严永红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309 燕起羽翼·新围故里 席行洲 徐昕洋 杨洁 方强华 江西师范大学
310 某部文体活动中心设计 沈贞成;郭本章;宋曜彤 李蒙 陆军勤务学院
311 No Centralization,No Border. 基于去中心化的无界“创”社区改造项目 彭旋芳 李佳玉 赵刚 太原理工大学
312 纸飞机之梦——六班幼儿园设计 李子骏、石钰坤、常柏丽 任登军 河北工业大学
313 “圆场” 杨晨 雷一彬 太原理工大学
314 绿动未来,洞见文化——三亚落笔洞遗址博物馆:“双碳时代下的自然共生绿色建筑探索” 周思彤 王帅成 张晓波 景涛 海南师范大学
315 围·叠 院落的多种形态 马月青青 张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316 跃动青骑 联动万家——基于人群行为的绿色低碳社区设计 袁凌紫 袁炯炯、连旭 华侨大学
317 叠云梯--乡村更新机制嵊州市白雁坑村油罗山改造方案 陈奕弛 孙科峰 中国美术学院
318 寻宝神秘下西河 时萍 杨雪龙 忽文婷 昆明理工大学
319 城乡共生视域下的创业孵化基地设计 董链梅 胡家宁 梁冠华 谢晓兰 何夏昀 广州美术学院
320 "The green hills return alone from afar." 朱申奥 王玲 郑州西亚斯学院
321 基于遗址公园规划下石寨村乡村更新设计 秦云川 田云夫 马杰 李静 昆明理工大学
322 承上启下·在地重构 詹桑绮 廖屿荻 重庆大学
323 麓融阁 邱烨宇 谢菲 湖南大学
324 五峰云雨-宜昌市五峰县洞口村市集设计 项天宇、邓玥、徐子佩 何凡 湖北美术学院
325 廊河文市 王佳卉  汪楠  李正东  王灵灵  王建鑫 崔恒,籍颖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326 深超总2050——深圳湾超级总部“文化元宇宙”虚拟场景营造 张扬 徐耀骏 林贤钊 许慧 深圳大学
327 并行不悖——基于场所精神的既有水泥厂适应性更新设计研究 姜浩然、刘甲坤 韩文强 赵春艳 金常江 中央美术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
328 街巷中的观察者 李凌飞 王迪 天津大学
329 石荦惊山·灵境而生——基于场域理念的特色山地民宿设计 冯爱珊,邵鹏,曾宇航,莫钟裕,黎韦言 陶雄军 广西艺术学院
330 基于人口老龄化社会从“适老化”到“和龄感”的探索——社区服务中心设计 郭昊、赵子鸣、胡文轲轩 张嘉新、李韵琴 南昌大学
331 洄甘——以流动生产力灌溉茶村新芽 郭天仪 张海涛 贝欣怡 郭依婷 崔稀然 于戈 刘滢 哈尔滨工业大学
332 藻生万物--火星定居点计划 李宇航、吴茜蕾、张之潆 刘源、熊伟婷 南京林业大学
333 极竞桃源 古脉新承——西安市老城根街区“共享·共融·共生”电竞综合体的未来设想 符子怡、雷一博 张磊 长安大学
334 檐下茶舍 胡峻彬、冉铖李 卢峰 重庆大学
335 〝嘚驾〞市集——空间形式重构下新市集的艺术性利用探索 李青涛、王雪阳 杨超 郑州美术学院
336 千屿·千浔——装配式田园度假酒店建筑设计 吴西羽 孙雁 重庆大学
337 鄣吴三坊——文化产业主导下的村镇门户空间设计 陆文凯 裘知 浙江大学
338 “制”能云端——基于城市高层办公社区运动空间设计 高蕊婧、刘琼、冯雨洁、丁鑫玉 任娟、傅东雪 长安大学
339 老树长新芽儿—旧建筑改建专业图文中心设计 张于宸、曾瑞鹏 武晓勇 重庆大学
340 Dwelling in peace ——模块化在装配式保障房中的应用研究 刘舒展 / 刘前葳 刘胧 同济大学
341 基于空间句法分析的嵌入式养老设施布局规划及综合养老中心单体建筑设计  ——以青岛市八大湖街道为例 江志成 周同 山东科技大学
342 Living in the moment-英国斯托克陶瓷工业遗址再利用设计 王紫晗 黄晓曼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343 《多元世界视域下民族文化遗产概念设计研究--以构建阿里地区人与动物的生态环境多维设计新探》 林丽娟 吴维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344 辄农且吟诵——以耕读为契机的杨家堂村宋氏学堂及周边公共空间设计 包诗语 徐颖婷 南通大学
345 玫瑰迷宫:心灵与自然的交响 欧阳鋆,郑孙毅,石晓旸,张嘉琳 钱雅妮,马振华 济南大学
346 林深不知处 杨子晗 高婷婷 合肥城市学院
347 穿越幻象——宁都县长胜非遗陶窑乡村整合设计 孙霖,李靓颖,杨懿,陈龙淳 刘少博 华东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
348 方回之间——基于绿色发展背景下的城市文化馆建设 李皓冉 杨佳凯 宋硕文 于江 刘强 王玲续 济南大学
349 栖水游云间——文化消费时代下的海事博物馆及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戴沅翰 黄鹭红 华侨大学
350 渔光——宁波石浦东门渡口建筑空间改造 林伟 韩正树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351 城市“抗衰老”的新策略——废土城市客厅 董晋瑄 杨菁 天津大学
352 City Stride Pavilion——深圳市南油生活区文体中心改造设计 刘诺 梁娟英 范悦 崔光勋 深圳大学
353 青·旅——基于绿色与文化理念的乡村文旅中心设计 蔡睿杰,陈子霖 黄焱 浙江工业大学
354 于密林望新生 尤芮 张益昇 四川农业大学
355 热带雨林温泉休闲中心 ——翠林润泉 冯慧琪、潘泯洁、黎珊 马杰 昆明理工大学
356 镐京新城—基于站城融合的咸阳机场新规划设计 张丙南;杨述迩;罗恺蓓;胡思睿;孙雨辰 胡立军、蒲文娟 长安大学
357 “浮游一生”——探索节地生态友好型的生命安息之地设计 王庆桃 唐云 九江学院
358 时安居 娄微微、黄美连 马黎近、柴天珑 广西科技大学
359 去边"市"料?——东莞珊洲街活化更新中的模块化设计 王雪飞  赖淑娴  邓思彦 陈怡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360 颂·愈——微型医疗建筑设计 吴家力 于淼 南京林业大学
361 巴山艺谷——基于场景理论的城市文化艺术中心设计 周照 冯田、严祥、吴潇 东南大学
362 『Time Slice—时间切片』 曾爱琳王阐亿 黄颖 重庆大学
363 檐语——以类型学手法重译古村落空间 刘周茹,张心怡,张子路,潘佳一,李伟明 贾艳艳 河南工业大学
364 “体医·结合型”适老化空间设计——以南坪综合市场为例 魏柳涛 邓森文 林岭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365 水光·复调 柳艳辰 潘文特,唐家骏 哈尔滨工业大学
366 寻园筑梦--乡村小学设计 唐聪 谢雨宏 四川美术学院
367 遗园庭居-哈尔滨江北船厂酒店设计 程拓 吴健梅、郭旗 哈尔滨工业大学
368 《无形亦有形—夹缝中生长的建筑》 李翠翠,封涵之,钟泽伟 石丽 西安美术学院
369 《朝暮——顺城巷三学街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适老化改造》 马艺萱 翁萌 西安美术学院
370 “忘有所依”——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阿兹海默症患者的乡村疗愈空间研究 张浩天、孔德宝、陈涵 屈伸 西安美术学院
371 阙里·故里——遗址博物馆设计 李芳秋 谭立峰 万达 天津城建大学
372 乡村振兴视角下茶文化展示空间设计——以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雨山茶场为例 朱志远 沙俊双 淮阴师范学院
373 层层——基于探究自定义空间的高层办公建筑 张增睿 李婷婷 武夷学院
374 鹏城泛舟 陈栩彤 唐海华 珠海科技学院
375 船承绿影——原交通部第四航务局船厂改造设计 丰景至、昝博文、陈裕基、曹颖珊 石拓 华南理工大学
376 德莊火锅文化博物馆 刘世勇 叶葳蕤 王依睿 杨逸舟 郝大鹏 四川美术学院
377 独白与共鸣—捷克图书馆改造 李嘉颖 许昊皓 湖南大学
378 衔园台——绿带中的垃圾转运站设计 汪熙蕾,李林莲,解延礼,任静怡 张婷,王方戟,张准 同济大学
379 折檐书廊 袁建海 李选成 陈梓浩 黄颖 重庆大学
380 山城·5D穿越实验--共享街坊住区设计 张蕴泽、周一婷 孙天明 重庆大学
381 慢岛——基于目标人群的住宅规划及居住建筑设计 吕璐瑶、谢佳利 黄颖 重庆大学
382 某种物质——校园废弃澡堂与周边环境更新改造设计 郭裕旸 刘雨森 孟阳 重庆大学
383 《盒子彼方——草场地艺术区图书馆设计》 李明轩 岳宏飞 中央美术学院
384 焚GIVE BIRTH TO THE HOLE——基于里分更新的新老居民共生设计 黄子婷,王馨竹,王饰坤,刘天倪 Taki Suzuki 武汉大学
385 羽跃——深圳坪山羽毛球馆设计 张皓楠 史立刚;罗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
386 观·礼 雷雅涵 李飒 清华大学
387 医养中心设计:The End of the Masquerade 假面舞会的终结——一次重现建筑真实与温存的尝试 王饰坤 Gary Cunningham,Yorgos Berdos 武汉大学

(名单随机排序)

03

景观设计组   (总报名874组,进入复审466组)

序号 作品名称 作者 指导教师 学校
1 微介入视角下乡村旅游空间再设计研究 姚杰、谭昆、宋美君 莫敷建、李春 广西艺术学院
2 Reborn from Flood :基于HEC-RAS模型的流溪河漫滩景观设计 查艳、雷攀、张润旋、李硕星、张格林、龙科良 王南希、陈梦芸 华南理工大学
3 顺时体物—基于时空意象的寿县瓦埠镇滨湖空间景观设计 高桠净,邹韵嘉,刘小雨,胡淼,强雅菁 汪瑞军 吕晓倩 合肥工业大学
4 沉浸IMMERSE·互动INTERACTION·对话DIALOGUE—基于体验式景观的杨柳青运河乡村景观风貌重塑 赵梓彤 孙媛媛 天津城建大学
5 薪火·芳华——西安新华印刷厂旧址环境提升设计 陈利果;陈衍霖;高源 郭贝贝 西安美术学院
6 廊与院——在地性视角下传统村落的新生计划 舒奕阳、赖伟杰 姚珏 浙江理工大学
7 Falling in the forest——基于平灾演替结合下的森林进化论 张晓林、葛欣瑶 刘振宇 中国矿业大学
8 白山·黑水——侵华日军第731部队遗址周边环境更新设计 何佳怡、赵益弘 郝卫国 天津大学
9 漂移与命运—基于微塑料“源·流·汇”的海岸带韧性提升路径 杜佳衡、赵梓秀、朱子昕、叶田田、黄心悦 李晖、陈燕明 华南农业大学
10 飞鸣往还地,林园自在家——基于水鸟生态习性的海珠湿地二期改造规划与设计 张婷婷;杨茉 赖文波 华南理工大学
11 时光机·未来坊 陈宜理、陈雨欣、左佳伟、崔卿婉 周烨、赵艳、刘俊海 天津仁爱学院
12 “握手社区“计划——社区融合理念下的城中村开放空间微改造 钟炜婷、石璨、颜煜力 林广思、李敏稚、许自力 华南理工大学
13 幕布升起——纺织艺术创意主导的南村公共空间更新设计 路露 李素 严柳 李敏稚 林广思 许自力 华南理工大学
14 破碎到连通——拯救碳汇孤岛的生态故事 孙明雨、张鑫、欧阳乔、曾文娟、张锐涵、代颜 陈亚利 华南理工大学
15 黄童白叟聚睢盱—跨代共居背景下广州番禺市头村公共空间更新设计 查艳、王小瑜、李卓文 李敏稚、林广思、萧蕾、许自力 华南理工大学
16 藤蔓乡村--幸福街社区空间概念性重塑设计 朱媛也 张曦尹 陈君艺 陈韵艳 杨子安 华予 杜娟 淮阴工学院
17 智·界拼贴,侨间共生 肖含章、马靓怡、雷晨、伍思楠 刘仁芳、赵彩君、高江菡 华侨大学
18 山海图志—“内发式”视域下的祥芝国家中心渔港转型再生设计 陈宏坤   王玉莹 范剑才 江南大学
19 它的重生避免了一场混乱 --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历史废弃矿山战略改造,以大孤山铁矿为例 赵一鑫 吴军、李鹏波 天津城建大学
20 蓝色血液的复兴 李浩楠 杨帆 韦娇 刘卓铭 王嘉怡 林航星 鲁苗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21 社区双面胶——基于功能粘性的社区景观设计 孙兆阳 罗进 顾艺馨 黄寒池 武娇 吕淑渊 华予 淮阴工学院
22 玉林记忆——城市生命体采集计划 林榕,吴浩 杨静 西南交通大学
23 戈壁置留针——西北暖湿化可能下敦煌地区农牧文旅预应性设计 邓长霖 丁杰 单小康 刘华婷 宋颖 杨子安 华予 曾莉 杜娟 淮阴工学院 淮阴师范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
24 水墨江南,垛田遗韵—江苏兴化区域垛田农业遗产 保护与区域景观提升 袁梓皓 张恒  李俐 华侨大学
25 原生·元起 绿智共生的未来映像——基于原子衍生理论的安庆市石化港贮部景观更新设计 强雅菁 雷今越 金磊 谢建 吕晓倩 汪瑞军 合肥工业大学
26 《断裂与再生——博山古窑村废墟群落更新设计》 孙艺卓 翟宇 福州大学
27 Calm here,come heal-模块化嵌入视角下的溧水团山公园空间可持续更新范式 张意洋、李泽洋、付佳伟 陆熹 南京林业大学
28 点线成面,旧厂新生——宝钢工业旧址更新设计 朱泽楷 唐真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9 色彩交织·浸染时代——基于“植物染”的上海丰田纱厂体验性广场设计 陈子禾 李晓颖 南京林业大学
30 凛冬将至——寒潮极端气候下美国布法罗适应性景观策略设计 成昱霖;王正午;杨林;徐辰嘉;郑卫华;韩悦恒 李相逸;甘欣悦;杨晓春 深圳大学;新疆大学;南京林业大学
31 “资”智通鉴——协调水-能-粮耦合关系导向下的黄河流域乡村空间营建方案 邢姝寒,李若楠,赵彦姝,李泽玉,郭盈初 许大为,庞颖 东北林业大学
32 文绿融合·新旧共生——遗产廊道视域下马尾船政滨水景观更新设计研究 翁昕源、陈安乔 施并塑 福建农林大学
33 地域文化背景下城市立交桥下空间方案设计-以南宁市清川立交为例 郝尧城、夏哲斐、丁佑才、唐雪 李春、罗晶 广西艺术学院、江南大学
34 “采江官渡·擎木古祠”--广州沥滘码头公园区域在地体验重塑 杨晓然 邓秋余 黄帼虹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
35 逆境耕耘·播种希望——白水县村落雨洪管理及可持续农业规划设计 牛泽阳 李馨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36 门罗县喀斯特探险指南——生态文化融合视角下的喀斯特地区综合保护与可持续恢复规划策略 张馨元  林榕  胡茜琳  游嘉雯  李沐 钟佳 康奈尔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曼彻斯特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
37 农野交织 农耕韵律——黄河滩区迁建乡村原址再野化设计 包诗语 刘德庆 马潇骅 于慧灵 阚璇 李博 李星星 南通大学
38 人神地冲突下的神圣与世俗 马柯昕 闫璞瑜 齐紫涵 赵警卫 中国矿业大学
39 融界共生 张秋实、尹瑛雨晴、钟越、翟子豪 周林 江南大学
40 居游乡野,鹊桥弥情——基于“人文地产景”理论框架的江南乡村活态化更新的路径 ·机理 ·实践研究 王敏 黄悠 吴廷金 吴锦绣 东南大学
41 消失的绿肺——气候变化下西双版纳橡胶雨林复合生长模式 王琨 鲁馨怿 段雨杉 赵厚龙 杨建虎 王璐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42 铜鉴湖上的白鹭山水诗 卞芊琪 俞青青 中国美术学院
43 以“险”避险——上海金山石化城避险绿地网络一体化弹性设计 杨柳一、吴欣雨、王若鱼 周聪惠、杨凌晨 东南大学
44 向阳而生·生长无界 周翼扬 唐诗韵 唐毅、向燕琼 四川音乐学院
45 蛋筒可食花园 林静茵 许志刚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46 羌·生白山间照台上 徐礼杰、张贺齐 续昕 四川大学
47 “移动市集”十电废旧铁道沿线景观空间设计 李成涛 师宽、张希 天津理工大学
48 渔村“芯”动计划---基于5G技术覆盖下的海上可移动智慧社区 张晶晶 崔长龙 仝晓晓 中国矿业大学
49 天津独乐寺历史文化街区无障碍环境改造设计 郑涵 张小弸 天津大学
50 江南大学 叶敏妍、沈启慧 刘佳 江南大学
51 市井新韵  ——互联网时代下传统农贸市场的蜕变重生 张文娟 华侨大学
52 新旧更替,乐道惠民——新型技术手段下的重庆街道生活性重塑 肖启岩 张蔚萍 蔺宝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53 蔓式生长 喻毅 张鑫 河北工业大学
54 “乌托邦”实验计划—基于流浪动物主体视角下的救助中心模式探索 尹骞珮 刘佳 江南大学
55 求和社区——科创产业空间环境研究 谢镇宇 陈彦彬 窦永康 刘俣祺 宋鸣笛 深圳大学
56 永动之环——全民共享理念下西安安定门运动创造活力社区设计 陈婕文 马思青 李可盈 古骐宇 解学斌 长安大学
57 沉浸元计划·Meteaverse home 苏莹 怀松垚 青岛理工大学
58 古城社区的世遗——历史活态与社区共享理念下南外宗正司遗址展园更新设计 陆文凯 夏春雨 芦凯婷 贺勇 裘知 浙江大学
59 内蒙呼和浩特市西乌素图村环境活化更新——春日游·杏花里 唐雨琪 魏泽崧 李旭佳 北京交通大学
60 智慧空间营造研究——以深圳湾超级总部为例 江龙 许慧 深圳大学
61 潮起未来,与海为邻--海平面上升挑战下的未来规划设计 刘仁飞 陈恺琳 韩广莲 李亚妮 崔文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62 以自然之道,纾农河之症——山西昌源河鲁村-贾令大桥段人水共生景观规划 步若凡 胡爱玲 张婧雅、朱春阳 重庆大学、同济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63 高原淡水湖泊鸟类栖息地生态修复——以云南大理洱海湖滨带为例 高旗,张湄涓,李华艺,朱乐,许春敏,粟渝宵 王倩娜,陈一 四川大学
64 无缘社区的第三场所转向——广州下元岗城中村开放空间更新 孔维键 程倩彤 潘越 林广思 萧蕾 李敏稚 许自力 华南理工大学
65 一枕黄粱——基于三生融合理念下的龙湖公园韧性景观规划设计 刘子暄 武颖、李磊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66 桃影依旧,古村犹新——乡村振兴背景下白蜡村复兴景观策略设计 周财 李荣超 杨昱师 南宁学院 广西艺术学院
67 未来乡愁 棠下新生—基于WFC算法的棠下村公共空间设计 主宝元 刘健 鲁迅美术学院
68 自然源动—巴基斯坦曼查尔湖生态修复与复兴计划 袁梓皓  李文龙  骆白妍 张恒  李俐 华侨大学
69 《步天歌——天文主题沉浸式科教研学基地景观规划设计》 洪跞文 张淋 钱昳晗 刘宗昊 孙浩 西安美术学院
70 《耽丘壑者,选村庄之胜》 罗庭君 吴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71 獭迹-大兴安岭地区欧亚水獭栖息空间恢复设计 张树展、王若兮 张凌 河南农业大学
72 跃新生 杜凌轩、陆毅、吕雨函 汤箬梅 南京林业大学
73 织补计划——文化激活视角下的城中村空间再设计 曾丽蓉 曾诗琴 谭淑丹 刘墨 杜明楠 深圳技术大学
74 颐革计划 黄熠筝 陆美玲 周芷仪 杨舒然 李灵 曹晋阳 孟凡锦 鲁迅美术学院
75 铁韵映像——“全景融合,站镇共兴:全域旅游模式下火车站与周边集镇协同改造策略” 王松 陈家杰 李灵 黄艺 重庆文理学院
76 营救处方——国家公园背景下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矿迹修复与景观设计 张博超 李羽佳 重庆大学
77 赓塑——城市记忆视角下南昌灯泡厂工业遗产保护与景观重塑设计 何晋尧 裴攀 豫章师范学院
78 NETWORK AWAKENING: Strategies for the Reconnec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Shrunk Green Fragments in Saigon 马多 Ivan Valin, Francisco Cevallos Barragan 香港大学
79 葳蕤生香——白马公园景观微舒缓设计 王楚翘 张骏靓 南京林业大学
80 循迹基因,智慧茶乡-基于景观基因理论的东兴村景观设计 廖宝怡、陶丽梅、钟晓峰、刘鑫萍、沈弋雯、黄依婷 陈思颖 华南农业大学
81 寻脉融“兴”,世说新语 张靖源 朱璐瑶 周凌萱 郭修岑 马俊、张新宇 浙江工业大学
82 以集集人,以市兴村 ——基于乡村集市治理研究的潮汐式空间改造 张震 夏一月 杨懿 刘昱麟 阮妙玲 吴锋 杨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83 青年养老——一个千年古村的破圈之路 费宇峰,梁尧斌,葛玲希,瞿战宇,顾子涵,沈茹瑶 王欣 浙江农林大学
84 从争夺到共享——大学城周边街区空间改造设计 李科劼 简子琪 中南大学
85 榆树作为人鸟在农田中和谐共处的桥梁 王德祥 吴林欣 王蔚 丁宇飞 侯姝彧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86 气候廊道中的充电站——鸻鹬增脂10%计划 许镇洲,陈子怿,刘龙英,何韫,刘开颜 李晖,陈燕明 华南农业大学
87 循环农业 周涯娟、吴曼菲、周洁、张宝军、赵蕊 韩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88 黄童白叟聚睢盱—跨代共居背景下广州番禺市头村公共空间更新设计 查艳 王小瑜 李卓文 李敏稚、林广思 华南理工大学
89 水愈·新界——广州沥滘码头公园及周边开放空间设计 谭静 李慧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校
90 不止余荫山房:南村时空漫游记 何雨恬 张润旋 何志贤 萧蕾 林广思 华南理工大学
91 无界夜行:织就城市街区新脉络——广州北京路夜跑活力空间更新设计 韦玮、刘欣宜、陈婉静 陈崇贤,夏宇,刘京一 华南农业大学
92 “焚香看溪诗”——基于文旅融合视角下的安化县大溶溪村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郜铭心、冯东玲、朱炅亮、陶颖、郭怡潇、曾涛 蔡晓曦、王晓琳、钟炽兴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北京理工大学
93 一个村落,四种智慧——“十八洞”苗族传统村落色彩规划与空间智慧更新设计 张瑞英,官小楚,商兰,梁晓红,寿妍璇,唐立 黄茜、尹怡诚、彭智谋 湖南大学
94 源泉与共—泉源保护视角下港九片区城乡环境设计探索 邱阳 陈盈滢 张曼 李昕萌 赵艺 许大为 侯韫婧 东北林业大学
95 Spice wins all——特色产业驱动下的埃及阿斯旺Nagga Krour社区更新规划 梁思怡、朱娇娇、胡秀蛟、郭玉笑、谢满玉、刘旭 张炜、王玏、章莉 华中农业大学
96 花缀多宝——基于历史城区特色林荫路绿化景观提升的微改造 张雨晴、张诗喆、刘佳仪 陈坚 华南理工大学
97 (-1)²——基于共享理念的高校附属老旧社区更新改造设计 钱泓宇,沈康伶,张润瑶,康华丽 郭苏明 南京林业大学
98 “磷”机应变——基于磷污染下的再生农业 赵梓宇、赵启鹏、王洁雯、冯嘉璐 王伟、于东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99 殇城游记——数字景观视角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性空间规划设计 许沉风、冯紫若、耿星、李敏、朱梓博、陈沣雷 胡一可、韦宝婧 天津大学
100 RegenLive PlaySpot生活游戏厂——以游戏互动体验介入日常生活的红桥客车厂激活策略 钟敏哲 谢凯欣 何伟 广州美术学院
101 Harmony for giants 纪厚光 刘卓姗 天津科技大学
102 蚁群生态启示录--集群智慧在人居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刘吉平,冉锋,何彬彬,王佳昕 杨吟兵 四川美术学院
103 安得光洒千万间 王子运、陈知非 周林 江南大学
104 林水之境,郁韵沙洲——靖远县黄河生态文化公园规划设计 周鹏飞  黄佳琢  陈蓉 贺宏洲 白骅 朱秋晨 长安大学
105 追忆似糖年华——基于场所理论的老旧社区更新 麦佳仪 林子 黄思洵 方嘉韵 姜文婧 萧蕾 林广思 许自力 华南理工大学
106 水生万物,三生有新 寿佳怡、张伊萱、汪勇、王诗雨、黄柯钦 金阳 浙江工业大学
107 与雨林同呼吸——“金手指”农林牧复合景观 刘军杭、张啟瑞、杨淼 杜春兰 重庆大学
108 循迹基因,智慧茶乡-基于景观基因理论的东兴村景观设计 廖宝怡、陶丽梅、钟晓峰、刘鑫萍、沈弋雯、黄依婷 陈思颖 华南农业大学
109 人·猴情未了——徐州市泉山猕猴公园景观设计 张蒋文 朱训龙 严十佳 赵警卫 中国矿业大学
110 游野知野——鸿博郊野公园自然教育功能提升策略与设计研究 邱晨希 匡纬 同济大学
111 浮光掠影 陈赐乐 袁柳军 中国美术学院
112 溯源陇上·古镇新“慧”——黄河流域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景观更新设计 李牡丹、郭培桢、王艳、王欢 贺宏洲、任飞虹、张文婷 长安大学
113 基于岭南历史村落公共空间消防体系建构研究的乡村人居环境更新规划与设计——中山市长洲村保护更新规划与设计 王若杉、温杰轩、张中怡、阮澤澎、林希 陈坚 赖文波 华南理工大学
114 绿意融融,穰穰临潼——存量时代下临潼区城市农业景观规划设计 焦想 、孟杰芳 王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15 共忆峥嵘—内江市梅山公园改造设计 郭鑫赵子丹曹良禹范诗怡 王迪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116 一树一枯荣——贵州黔东南岜沙苗寨石漠化修复 萧诗怡 赵欣瑜  黄正平 管鑫尧 王冰 魏翔燕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117 文脉延续•楚地新话——基于空间基因理论的下的武汉东湖磨山风景区景观更新设计 张晓枫、高天、凌雪凤 魏晶晶、郑志元 合肥工业大学
118 空间引力---------基于引力波下的金湖黄庄景观空间改造设计 岳洋龙 曾莉 淮阴师范学院
119 夹巷借天,浮廊可渡—透过老旧社区提质着眼于当今人际交往问题 程晓渝、唐嘉鹏 罗畅  朱政 湖南师范大学
120 自然资产账户 马文涛,朱凤辰,梁俊贤,郝良博 吴远翔,李朦朦,孙适 哈尔滨工业大学
121 鹤舞错高--黑颈鹤越冬地生境保护及景观策略 任怡静  王文心  蒋韵 韩依纹 戴菲 华中科技大学
122 轨迹重塑,遗产复兴 郑博文,赵丹丹,薛璟乐,陈静玉 张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23 山水营新 舞动乡“链”——连州挂榜过山瑶村寨的文化生态存续与再生计划 巫嘉怡、谭林茵、陈玮婷、李佳怡、朱思宇、郑恬淇 赵建华、卢丹梅、吴宝娜 华南农业大学
124 太行新韵——红旗渠精神背景下太行山景区规划设计 杨冠华 李佳林 范剑才 江南大学
125 愿火·不再——汇通市场街区环境优化设计 蔡樑、安琪、邬倩倩、赖晓雅、张炜琴、杨子安 华予、杜娟 淮阴工学院
126 延州新“构”,五兴共济 李萧仪 林子贻 何苗 韦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27 葳蕤生香——白马公园景观微舒缓设计 王楚翘 张骏靓 南京林业大学
128 《青蓝乡韵》 梁诗琳 梁竞云 湖北美术学院
129 古城换新——以多元复合的社区公共空间回应城市发展的时代命题 冯晓琪、蔺靖远、孙艺轩、张艺纯、陈秋子 姚朋 北京林业大学
130 心安·六景——江南古典园林设计 赵庆卓,郭奕岑 汪智洋 重庆大学
131 城中食景·拾趣归乡-可食性景观需求视角下未来社区景观设计 李雯静 于东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32 街区的共融再生策略---汕头市金平区老城公共空间适应性保护景观设计 郑浩鹏 许志刚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133 狐栖城——城市扩张背景下人与狐狸共存的探索 赵瑜,葛梦婵,郭聪慧 张蔚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34 《云中古村,田园诗意》 周洁 文锐喆 章丹音、王振 上海理工大学
135 竹构聚场 李林芋、张静闻、欧阳嘉璐 续昕 艺术学院
136 无界集市 李冰婕,白庆弘,郭莲娜,王浩然,崔可欣 孙子文 北京理工大学
137 毛伊岛的灾后思考:区域韧性构建景观规划 陈柏铄、封峥、郑灿威、郑炜荣、何雅萱 阙晨曦 福建农林大学
138 基于5G数智时代下的康养小镇综合体更新改造设计 张晶晶 仝晓晓 中国矿业大学
139 瑞木印祥年——基于情感体验下的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设计 崔力月、尹呈瀚、 段云 、金煜、井尉臣 何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40 寻脉融新·生生不息——基于“三生空间”理念下的屏山村景观更新设计 高天、罗文清 李晓琼、郑志元 合肥工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
141 绿轨蔓芳城——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广州五眼桥片区城市设计 田晓雨、林野、沈雨霏、黄浩淼 许自力、李敏稚、翁奕城 华南理工大学
142 阳光捕手——基于GIS日照分析的成都市二环阳光景观体系规划设计 何瑞、周韵妮、成培文、潘桂林、高康、牛梓旭 王倩娜、陈一 四川大学
143 古城·边界·新生--基于遗址装裱手段的微型公园设计 刘华婷 吕淑渊 /华予 淮阴工学院
144 渔街攘攘—海南陵水疍民水上社区环境活化设计 许栟琼 杨小舟 东北大学
145 街言序章--基于空间叙事视角下的城市步行街更新计划 张奕 陈小娟 岭南师范学院
146 南宁市清川立交桥下空间景观提升方案设计 丁佑才 刘大月 范梓琪 郝尧城 吴依原 李春 广西艺术学院
147 破茧成蝶——基于生境营造的重庆南坪坝岛沿岸景观设计 杨毅诚 陈含嫣 黄红春 四川美术学院
148 冷宴承情,桥首以盼 吕碧阳,彭瑞洋 张建国 昆明理工大学
149 茶田[插]画,墟市珍[件] 孙尚泰、凌锶津、寿妍璇 黄茜、顾伊妮 湖南大学
150 “卖无止境”——基于第三空间理论的外卖社区微更新 严喆慈、郁璐倩、丁思雨、李非凡、张昕玥、吴语婧 王夕倩 南京林业大学
151 复写道路—老旧社区交通困境的应对设计 单小康 李泓毅 张琪若 郑绪珍 沈妤 华予 吕淑渊 淮阴工学院
152 《策源地—策展思维下OCT-LOFT场域体验重构计划》 陈誉元 霍裕达 李梅康 林浩文 深圳技术大学
153 承脉织新·蓝绿共舞--蓝绿空间系统下东莞滨海湾公园城市景观设计 董菲菲 张玲 郑州美术学院
154 传承红色文化·奏响田园牧歌--上庄村景观规划设计 刘广茹、靳帅姣、张煜哲 付瑞华 郑州美术学院
155 岁月如花·智慧绽放:广州市永庆坊乐龄公园设计探索 吴峰 涂波、林迎杰 广州美术学院
156 《素瓷一抹,岁月千回》 王泽晗 王义鹏 吉林动画学院
157 斑驳树影下的“地下四合院” 张瑞姣、时君艺、武莎蒙、王赏 安塞、潘萌萌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158 “余”音袅袅,青溪“横”韵——大余村滨水景观规划设计 马冰燕 李文莲 湖州学院
159 童梦田园 吴胜发 王超军 孙彤彤 山东科技大学
160 快乐“生产线”——情绪激素为导向的城市街道景观提升 向宇棋 谭晖 四川美术学院
161 消失的附近----广州沙河顶片区社区改造更新设计 郭喜嘉,汪慧,江慧桦,陈凯欣 许牧川,肖毅志 广州美术学院
162 景村融合——基于叙事地图视角下传统村落空间景观规划策略研究 黄柯钦 金阳 浙江工业大学
163 劳动之余——基于老幼共融下的居住区规划与景观设计 王浩宇 杜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64 养家之人——阿富汗鸦片禁令后经济农作物健康转型持续发展新体系 郭芩萌、刘江涵、陈怡洁、陈玉林、李晴 王馨艺、颜嘉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65 轮回•新生:基于煤炭生命历程的废弃煤矿厂景观规划设计 敖贤露 郑馨 吉林建筑大学
166 月落参横,术绍岐黄-河南省新密市苟堂镇长虫沟规划设计 王一鸣,任克军,王柯柯,郭丰源,祝雪颖 郭云帅,周悦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
167 蓝绿融汇,向野而生——基于再野化视角的泰州长岛与枫叶岛生态景观设计 李烨漫 王夕倩 南京林业大学
168 净土重生 ——哈尔巴岭日遗化武清除与生态恢复计划 甘岚 杨欣瑶 吴芊楠 杨婉 范禹彤 王颖慧 霍丹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169 畔水洄潮——非洲加纳地区海岸线救援设计策略 何佳峻 孙幸阳 广州华商学院
170 林动站点:人迹·鸟鸣蛙啼处——基于“韧性·共生·课堂”理念的南京小微湿地景观设计 梁昊玥、陈央、薛一雯、张琪煜、王嘉敏、王青青 汪辉 南京林业大学
171 绿动新港九——乡村振兴背景下济南市港九片区和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朱梓博、陈沣雷、许沉风、耿星、朱炜佳、辜晓洁 徐海顺、苏同向 华中农业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
172 生态保卫战:剿“螺”行动 王窈淑 徐晓艺 武汉纺织大学
173 乐龄古城——广府文化下的养老新体验 陈瑞超 赵琳;姜博 燕山大学
174 记忆新辉·岁月共续 王超军 孙彤彤 山东科技大学
175 柔性链接——基于城市文化价值的工业厂房园区更新改造设计 彭河铭 陈小娟 岭南师范学院
176 防灾减灾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设计 吴丽红 / 闵哲 / 梁奉玉 余丽婴 云南大学
177 矿坑新生——上杭县紫金矿山修复改造设计 梅棋隆 郑洪乐 福建农林大学
178 淬剑山庄—傍山城市巷弄的半开放宅园营造 陈崛楠、林雪华 邵健 中国美术学院
179 “船泊山色,太平新境”-烟台市海关街太平湾码头区域景观改造设计 刘冰冰、欧阳玉琳、磨娜 柳春茹 烟台大学
180 放学路上--中国式接送背景下的芦庄社区街道空间设计 胡思琪 陈可奕 詹璐畅 刘佳 吕永新 江南大学
181 林疆毗界--洪泽湖自然保护区韧性景观带规划设计 郭泽敏、高倩 汤子馨 南京艺术学院
182 自然·传送——秦淮河沿岸桥下空间自然教育课堂景观设计 高君阳 牛郭雯 金晶 南京艺术学院
183 从灾害到机遇——巴基斯坦农业生态缓冲区开发 柳祥强 杨黎 湖北大学
184 古城“芳洲”——生命共同体愿景下的古城工业遗址生态环境探索 李科翔、胡亚雯、熊壮 蔡舒翔 泉州师范学院
185 囹圄困囿——基于景观叙事的扬派盆景可视化设计研究 聂章涵;徐梅 闫飞 扬州大学
186 速溶绿境—景观更新视角下的大溪口公园改造设计 李欣蔓 李平毅 四川轻化工大学
187 扶光——基于认知发展理论的儿童公园景观设计 李乐妍、梁雅惠 李畅、沈娜、赵艺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188 纳贤览古·曾湾新章 吴安焘,李云逸,邓美 李名飞 南昌大学
189 文沐唐咀 承脉赋兴 秦梓瑛 童竹 李纤纤 安徽大学
190 2“家”1尼日利亚水上贫民窟改造设计 刘康陆 房若虹 郑志元 合肥工业大学
191 旧逅新生——城乡共融社区景观建筑设计 刘耕名、景博森、蔡卓桓 朱姚菲 浙江理工大学
192 全息元动 -传统运动和混合现实模式的融合和探究 郭正琪 王泳诗 邓伟钦 赵雅愉 梁家维 四川工商学院
193 基于三生协同发展视域下工业遗产设计研究——以黄石华新水泥厂旧址为例 刘珍蓉  方心怡  王世民 李响 西南民族大学
194 旧貌•新颜——基于行为模式研究的重棉厂原单位社区公共空间改造更新设计 刘欣怡,万雯洋 刘磊 北京建筑大学,重庆大学
195 有所“维”,有所“不维” ——城市升维理论下的城市遗址公园更新改造设计 朱芷萱、黄良玉、魏瑶、李振晗 薛行键、吕振华、陈存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196 《水城共生》 李泉青 朱村辉 广州商学院
197 驿路千秋,骡马行迹——万里茶道文化背景下历史文化名村的价值认知与场域重构 方雨馨 马梓诚 史可屹 白钊义 温佳浩 山西大学
198 翡翠项链焕亮计划————基于共生理论的文化公园更新设计 吴昇玥、余同瑶、杨用儿、刘沛初、张芷箬 吕晓倩、李峻峰 合肥工业大学
199 丽水萦洄,“境径”溯痕:基于景观感知的红色纪念性景观提升设计——以龙州县中山公园为例 游斯宁 雷雯瑾 毕伟东 罗舒雅 广西艺术学院
200 海洋“碳”场 唐山-曹妃甸海草床恢复性景观设计 张予祯 黄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 共同的命运·共同的保护——野生双峰驼与荒漠 王柯茹 尚艺佳 卢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 “古韵新生·西街韧行”——基于韧性社区理论的建西街片区单位制老旧小区微更新 郭晓青 钟佳芳 黄健 贺宏洲 长安大学
203 渝峦织锦——基于模块化对于多空间系统耦合性研究 刘皓严 臧萌 孟凡锦 彭双飞 四川美术学院
204 麦芽的盛宴:解锁艾雷岛的微醺地图——生态修复与产业协调视角下的苏格兰艾雷岛景观规划设计 王正午;唐涵琪;邵雨涵;邱晨希;黄宇杰;王祉涵 李相逸;赵晓铭;张俊徽 深圳大学;华南农业大学; 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205 市井长街,一圈烟火--基于15分钟生活圈下的苏山河街道景观设计 葛欣瑶  张晓林 林裕熙 中国矿业大学
206 沉积·结香·织园——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电白沉香产业园多元空间营建 林文滨,陈永森,郑志德,余斯洁,黄家鹏,利诗敏 陈丽丽 华南农业大学
207 “营”救“盐”计划——基于功能湿地理论的滨海盐碱地修复与规划 王晓彤、陈柯、赵天硕、吴露涵 阚璇、孙婷、张天然 南通大学
208 圆游园——基于高密度城市发展保存城市肌理的共享空间设计研究 李丰文 吴江 苏州大学
209 纺城织梦·重焕新颜-多元共生理念视角下的西安市纺织工业遗产景观更新设计 陈一鸣 乔治、李皓 西安理工大学
210 下头路的上头计划——基于城市针灸理念下的凤林美社区微更新设计 邵钰珺,李星洋,陈嘉微,刘思玥 翟宇 福州大学
211 河畔新景 跃动水乡——文化景观视角下平路运河沿线传统村落景观体系规划设计 王帅成 周思彤 梁永營 张晓波 景涛、罗薇丽 广西艺术学院
212 织网重塑,绿链共生——基于郑州西区热电厂控规下的景观环网构建 冯孟孟 杜倩倩 李燕 信阳农林学院
213 海韵往事 筑地回响——日本东京都筑地市场更新规划与景观设计 闫甲祺、张正琦 赵渺希 刘明欣 华南理工大学
214 “庄周梦蝶•蝶梦寻真”--融庄子诗化哲学,汇自然智慧乐园 彭芙蓉 区智 西南林业大学
215 绿浪烬,碧虚生——基于多维度数据集成的青岛浒苔监测与治理设计 刘思彤、徐世佳、石兴怡、逯一凡、李嘉琪 王兰宝 湖南科技大学
216 时空的对话——基于景观叙事理论下的校园景观设计 秦佳、袁永子怡、张栏、李方由 丁安琪、周斯建 成都理工大学
217 欲知村中事,须问祠中人——基于活态保护与场所叙事的番禺南村广府传统人文空间更新设计 党炜岩,蔡慧琳,鲜知颖 许自力,林广思,李敏稚 华南理工大学
218 印迹序章—毕业季临时模块化市集设计 韩锦博 沈莉 天津财经大学
219 循大漠孤烟 忆长河落日——交往交流交融视角下民族互嵌村落景观设计 李磊鑫 崔文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20 “农业循环产业园”设计——基于NBS理念的榆林市西湾煤矿生态修复计划 赵钰宁 姚莎 榆林学院
221 城野何归,候鸟之迁可袭--基于多维链接理念下城乡资源统筹分配枢纽 唐嘉鹏 程晓渝 罗畅 陈骥乐 湖南师范大学
222 故园复苏苏——苏州古城园林遗址更新设计 彭水易 刘佳 江南大学
223 《观水清如许—基于可持续理念下的滨水景观生态修复设计》 陈琳 杨玲 重庆大学
224 古晋新叙 包健钊 马丁 李晓 江苏大学
225 连接邻里间——社区公共空间设计 卓瑜双,卢雅诗,余水英,黄盼盼 贾朝红 广西大学
226 絜 · 方寸——基于反乌托邦理念的校园治愈性互动装置实验 王天添 朱梓僮 姚翔翔 南京艺术学院
227 和合共生,与瓢同行——基于迭代共生理念的朱雀山瓢虫规划景观设计 王畅悦 黎佳芮 陈璐璐 丁子涵 任洁 四川美术学院
228 “潮汐归鸟”——石油泄漏背景下的褐鹈鹕生境修复设计 乐子含,王夷凡,胡轩 武静,赵钧一 武汉大学
229 《从生态治理到社会治理——煤矿水资源智慧再生的景观方案》 应忆哲 康渊、李莎 中国矿业大学
230 《琉璃浴火 蕴发新生》——基于多元耦合理论下的琉璃场遗址活化景观设计 张栏、秦佳、袁永子怡、李方由 周斯建、丁安琪 成都理工大学
231 归港——永泰花海公园滨水景观设计 曾慧婷 施并塑 福州工商学院
232 侨蕴花乡·楼育洛心——洛场村花山碉楼非遗文化景观空间规划设计 纪桢奇、王梓瑶、林宇轩、杨印文 许树贤、王镜皓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33 与水共生,基于传统适应性景观的新型水生态系统设计 韩仕嘉 杜雁 华中农业大学
234 融生·欢渔岛 吴旻恒 李子健 范剑才 江南大学
235 水河澹澹·鹅洛书古——越西县书古镇湿地景观设计 吴思思、陈思怡、张兴伟、周永慈 孙俊桥、杨玲 重庆大学
236 寻觅旧忆——历史街巷景观设计改造 王天彤 曾莉 淮阴师范学院
237 “未来描摹“——分时共享理念下四川北路街区智慧更新设计 李尚玥,王坤,顾涛,耿蒙召,赵玉信 于瀚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38 城市碎片变形记——基于场所精神下的锁金村生活性街道更新设计 崔苏豫 史文倩 吴冬蕾 南京林业大学
239 “一颗绿树”计划--学院路绿地系统规划 赵光远、何佳成、刘博茹、吴为、韩冰莹、王静宜 李方正、冯潇 北京林业大学
240 黄土溯峥嵘——基于韧性生态理论的陕北杨家沟红旅资源保护及景观规划研究 曹家豪 李慧希 南京财经大学
241 农居新生——大运河文化介质下田园综合体更新设计 史文倩、崔苏豫、王宇、李蕾 李雯雯 淮阴工学院
242 粤韵喺边,宝地寻源——触媒理论下的广州市宝源路历史文化街区更新规划 崔子健,宁晶晶,黄依婷,廖宝怡,陈璞,黄文冉 黄家平,古德泉 华南农业大学
243 薪声之火——沙家浜红色文脉赓续性景观设计 张名凤、李博闻、崔博艺、江佳妮、郭宇曦 李朦朦、孟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44 BIG“O”&“云”环——基于公众参与和游戏视角的乡村规划设计 宣乐 申傲雪 屈睿 王传文 任钰洁 丁砚强、王旭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45 城市之韵,步履之间 李书媛 刘志成 王博娅 北京林业大学
246 ‘三愈食光里’-基于疗愈理念下老城美食街区空间更新设计 齐紫涵、张蒋文、朱训龙 周士园、姚刚 中国矿业大学
247 文化源塘·触景生情 徐靖怡、万吉芳、杨正一 梅欹 浙江工业大学
248 山谷厂韵绿色焕新旧址城市改造计划——以南京江南水泥厂为例 贾舒皓、胡祺恒、李婧瑶 叶洁楠 南京林业大学
249 穿茂竹·织文脉——基于针灸理论的曹角湾村景观更新设计 陈启迪 钟小洁 黄丽莉 黄梦莎 邢月 张春华 韶关学院
250 “旭日初升”---惠州市金山湖公园更新设计 梁慧婷 许志刚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251 赴宴?阿细宴! 王学东 许佳、张琪 昆明理工大学
252 云廊翩跹——桂林苑北区888号微更新设计 舒明琦 高敬一 吴冰睿 刘博南 高晓昱 同济大学
253 渔情古厝·石韵海乡——平潭岛南盘村在地人居智慧保护与更新设计 潘哲宇、张霓、林晴 苏子昂、叶祖滨、潘麒羽 李奕成、刘群阅、黄河 福建农林大学
254 农愈时分:校园使用者的精神快充坊——健康景观视角下屋顶花园的康复性改造与设计 苏金欣 董靓 华侨大学
255 新村的立体新生---深圳福田区园岭新村公共空间更新设计 李永煌 许志刚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256 新锈蔓生——共生理念下本溪湖工业遗产群景观设计改造 杨墨一 郭士杰 冯傲华 王兰宝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57 《只此青绿凭窗》-广州市江南西路南街区空间感知整合策略探索 陈虹霏 黄帼虹、李慧、李剑峰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
258 和美南疆 张桐桐,李含果 荣振霆 喀什大学
259 桥下驿|胜路下·梅巷里--基于城市消极灰空间活化改造 马婼雯 陈浩翔 黄昭婷 黄欣怡 陈忆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260 轮回之城——基于中国鬼文化的丰都鬼城更新设计 崔一凡,王梓惠 王湘怡 华中农业大学
261 垣曲县板涧河水库东南庄老旧村落写生基地更新改造设计 张仕敏 冯任军 山西大学
262 坐井·破茧·寻光——光环境探索下的平桥镇敬老院更新设计 马晓涵 孙琳、曾莉 淮阴师范学院
263 “创可贴”——修复城市的伤痕 王一涵 葛汶沁 尹力本 裴世博 佟阳 王葆华 张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64 高温狂潮:清凉守护战——基于双碳理念下的韧性城市降温计划 王毓琳、赵嘉楠、耿晨兴、裴世博 岳鹏、张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65 “久”街“串”巷——日常都市主义视角下线型集市空间更新 杨懿,李靓颖,孙霖 刘少博 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266 本源追溯 马菁源、吴胜发、王超军 孙彤彤 山东科技大学
267 神奇植物在哪里?——感官沉浸式三线两界疗愈乡村景观设计 郝浩 乔文黎 河北工业大学
268 "虚谷"—生态教育视角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高金辉 刘斯荣,刘涛 湖北工业大学
269 岩栖谷隐——城郊山地型度假酒店景观设计 王默宇、周士琪、赵可心、肖泽华 龚立君 天津美术学院
270 多元通达·融合共生——城市民族文化下的特色社区景观空间改造 尹虎虎 贾新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271 “星心念念〞的自然乐园 林欣颐、江丹、李洪丽、侯翔宇 朱志鹏、叶宝鉴、沈员萍 福建理工大学
272 弦歌不辍 ·薪火相传--焕活红色理念下上庄村景观规划设计 康思雨、陈艺丹、王铁梅 王红 郑州美术学院
273 乐道拾遗 ·匠心筑遗--基于黄河文化下非遗体育传承的焦作体育公园设计 郑子怡、孔蔓、毕秀丽 刘曈 郑州美术学院
274 寻根·再生--基于郑州市海滩街街道提升设计 史雨欣、蒋鑫雨、王沁 杜祥瑞 郑州美术学院
275 莲语伴乡旅,烟花留守情——基于EOD模式的高中村农旅发展探索 吴婧玥、朱怡曦、张永玲、陈铎升、梅茹、黄镇辉 胡竞恺、容伊梨、赖巧晖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276 融合·共生 刘艳 龚靖涵 杨孟谦 余玲 云南师范大学
277 稻花香里说丰年 刘艳 龚靖涵 杨孟谦 余玲 云南师范大学
278 基于AI智慧下的乡村景观设计的应用研究-以西吉县龙王坝村为例 巩继源 温博 宁夏师范大学
279 踏迹·寻踪·赓续 龚靖涵 刘艳 杨孟谦 余玲 云南师范大学
280 村暗桑枝合,红林柿子繁 陈博文 李潇琼 张茜 王营 潍坊理工学院
281 无人驾驶时代的未来城市街道包容性设计 朱晴 杜函临 窦小敏 江南大学
282 寻遗·拾忆·品意 卢征然,赵馨怡,张梦迪 李磊,武颖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83 《∟的尽头——在喧嚣中寻找归寂的共鸣》 杭文静,赵晨雨曦,侯李沐辰 戴庆来 南京艺术学院
284 宜水智塑—基于弹性策略下的滨水艺术空间设计 王琪 崔妙雨 王程程 刘蔓 四川美术学院
285 留住声音的风景——基于声景重塑愿景下人鸟共生场地空间构建 杨智超 杨云峰 熊瑶 南京林业大学
286 寻鹭游 陈克 俞青青 中国美术学院
287 宣染纸上,山水延绵——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宣纸的保护与传承 马之青;来星辰;李祥;包荣荣 王伟;崔文河;刘晓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88 又生朴舍-新疆那拉提草原美丽乡村民宿设计 刘小康 黄劲松 湖北工业大学
289 碧波荡漾,绿韵学园-——基于自然解决方案(NbS)的迁安滦河滨河风光带景观规划设计 马辰旭 武颖、李磊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90 资源枯竭型矿区城镇复兴规划与设计——北碚区天府镇工农村黄泥洞组矿坑修复规划设计 赵晟 谭文勇 重庆大学
291 波起方寸·愈灵台——基于EEG数据分析下的济南市天桥区康养花园情感干预景观设计 杨慕涵 李磊、武颖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92 碧腰缦回,翠境复春  ——  汉中门—朝天宫片区老城更新规划设计 贺延伟、付斌 徐宁 东南大学
293 织绿:高密度城市语境下生态街区多元绿廊构建 田家吉、茶静、方文杰、周一鸣 文晨、徐利权、王通 华中科技大学
294 寻脉观新——阆中市老观镇街区景观改造设计 罗雨、沈杨、罗均芮、李志强 宋文婷、项勇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295 大珠小珠落玉盘——城市公园改造儿童公园设计 张士林、唐正方、徐紫薇、丁世涛 王献、丁雅琴 安徽艺术学院
296 愈生泉-基于五感疗法下济南市长清区泉愈公园设计实践 徐磊、蒲政声、宋佳静、张威、项小丹 唐殿民 黑龙江工程学院
297 山海田园——文旅融合视角下的乡村景观设计 齐文 刘靖坤 烟台理工学院
298 时空旅人——基于城市记忆视角下街道空间设计 王晔凡 杨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99 塞外驼铃,丝路声声--基于空间叙事的敦煌公园更新改造设计 侯浩然 衣霄 新疆师范大学
300 以“兴”为引,归乡有路——城郊融合类乡村回归性设计 张淼 张志宇 张路晗 张佳雯 林慧颖 长春工业大学
301 取法物意 事以人宜—基于WSR系统论的古村落旅游意象场景营造设计 丁誉 王玮 西南交通大学
302 基于内蒙古工业大学视角下的夜市设计 赵鸿雁 莫日根,包明 内蒙古工业大学
303 蛇行滨境,倚江巡游——哈尔滨第37届太阳岛雪博会冰雪景观设计 杨凯越、方姚、杨凯雯、尚义林、韩睿嘉 韩振坤、王松引 哈尔滨工业大学
304 共生集--基于黄山市屯溪区城市社区农场景观设计 曲俊搏 陈岩 大连理工大学
305 云海精灵—云南省阿者科传统村落环境风貌保护提升设计 颜麟、曹李雪洋、马宇航、罗卿予 郭贝贝 西安美术学院
306 睦邻空间——老旧社区空间环境活力提升改造设计 翟梦瑶 王靓 吉林师范大学
307 溯流而上 陆雯莉 、涂子瑶 汤子馨 南京艺术学院
308 基于适老化理念的中关村黄庄社区空间改造 吴嘉雨 李明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309 海上丝路CITYWALK ——温州朔门古港遗址数智人文景观更新设计 练江南、胡名扬、郑百皓 刘谯 南京艺术学院
310 乡景重生——广东江门开平市赤坎镇新建村农文旅综合区乡村景观改造设计 徐若瑜、甘敏杰、彭诗杰 李莉 华南理工大学
311 铺前序列——基于“畲族传统技艺延续”的南安铺前村规划设计 李艺红 陈融 福州工商学院
312 “归栏·山栖·展平流”——基于生态博物馆理论的平流古寨规划设计 文帅林、曹美棋、马忠祥、江锋鹏、丘丽霜 秦婷婷 百色学院
313 宜健·抑疫·忆情 徐钰 张希晨 江南大学
314 第三空间 张琪 李旭佳 北京交通大学
315 “墟·坊”空间景观规划设计——以南宁市华劲纸厂改造为例 魏诚 张晨璐 李卫龙 祁苏皖 李宏 广西民族大学
316 一粒米的故事——基于乡村美学视角下高校艺术实践基地改造设计 冯文、黄薇帆、李理、孔楚岚 王新宇 上海师范大学
317 “律动”杭州河东体育公园改造设计 陈旭阳 张微 银川科技学院
318 南国红豆——乡村景观设计 陈芷珊 谢璇 广州美术学院
319 基于地区建筑学的民族特色景观设计研究——贵州石阡新侗寨国际康养温泉度假村景观设计 高雨蓉 袁承志 北京交通大学
320 花田·良方——基于中医药文化的重庆璧山区田园景观设计 王纯希 周末 石文洁 赵一舟 四川美术学院
321 从工业疤痕到景观遗产 何慕昭 郑馨 吉林建筑大学
322 刚弹并具——宜兴主城区生活性街道改良设计研究 刘晨 过伟敏 刘佳 江南大学
323 叶脉连接·复愈融合——基于代际融合视角下的公园设计 童竹 王若曦 王玘玥 孔卓远 陈泓 安徽大学
324 Echo-Generation:代际互动的成府路社区场地设计 郑芊沐 黄鹤 清华大学
325 ”她“的城——北京女性友好型公园设计 李楷钰、罗星星 罗譞、刘纯青 江西农业大学
326 农舍行囊——便捷式多变粮仓设计 罗萃  黄毅丰 王鑫 毕思琦 陈飞龙 代铭杨 赵一舟 四川美术学院
327 林韵五感·心境疗愈 牛怡斐 田晓 南阳师范学院
328 心灵绿港——青少年户外空间“行为-心理”的优化策略 17816191592 金阳 浙江工业大学
329 环环相抱 杨羽晨 谭晖 四川美术学院
330 森林探险记——基于儿童自然缺失症下儿童叙事性景观设计 李世林 李小双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331 三生万物—基于生态理念下的沣河景观设计 王雪;马家瑶 沈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332 盛世烟火·水上元宵——基于唐代洛阳水上集市虚拟空间场景设计 郭子煜 孟子涵 苏晴 刘静 孙锦 天津美术学院
333 智愈孤独——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老年友好型农村公共空间优化设计 邱添,薛靖伊,华雨茹,张文君,熊心蕊,唐文涛 陈崇贤,夏宇,刘京一 华南农业大学
334 智汇共建,焕新绿境 贺静、杨怡然、张雅婷、杨春洁 高颖、杨申茂 天津美术学院
335 断瑚生 吴曼菲 周涯娟 王玺 张宝军 张骋 韩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336 旧忆新生——基于时空叙事视角下“三线建设”遗址的场所复兴计划 羿可;索婉悦;李亦祺 杨定海;李同予 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337 暗河之上——城市暗河韧性高线公园设计 马思语 马月茹 赵菲燕 余玲 云南师范大学
338 不如乡野间——疗愈理念下的乡村文旅景观设计 李昕宇 刘学文 东北师范大学
339 归园乐农桑 肖阳洋 陈思 陈紫凤 陈珏 广东财经大学
340 东昌旧忆 智慧新居 yiyiyi 赵警卫 中国矿业大学
341 嘿!宠她! 江聪、王鑫熠 袁承志、薛彦波 北京交通大学
342 田野集——模块化田园集市探索设计 毕思琦,陈飞龙,王鑫,罗萃,黄毅丰 赵一舟,杨静黎 四川美术学院
343 网尘园 龙睿威 孙嘉璐 郭桐宇 方晓风 清华大学
344 生灵共栖园 兰一凡     陈嘉怡 李馨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345 《运动、人宠、赋农——大王洲生态片区耦合规划》 李旻哲,朱宏坤,林祉君 李宇宏 中国人民大学
346 水田共融新“圩城”——延续圩田结构的水田城共生南沙可持续未来城市构想 倪达凡,冯丽萍,王颖然 刘京一 华南农业大学
347 共生——装配式农业大棚设计 李万曦、邱继峰 黄红春 四川美术学院
348 “Make It Happen”——基于Kano模型的儿童友好型广场改造设计 徐菡 刘海伟 广西民族大学
349 城市老旧居民区气味导向儿童老人公园 何厚德 何嘉欣 罗桐飞 张梓蓥 余小荷 林康强老师,温颖华老师 广州美术学院
350 新时代、新森林——基于生态恢复和产业优化的毛乌素沙地森林管理新模式 沈苏阳、邱丽、韩庭轩、顾文慧、夏一雯 姜佳怡 苏州大学
351 从绿色补丁到伊甸园:粮食安全危机下的南非农田生态修复 孙若羽  高霖 张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352 方言拯救计划——结合结构洞理论与数字化技术推动方言文化传播与乡村振兴 伍豪、许秉淇 李昕韵 四川农业大学
353 前滩•十五分钟生活圈——后疫情时代下的超级社区概念设计 陈彦祺、黄晶鑫 任云英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354 逢园·慢氧式岭南美学生活客厅——地域性视角下广州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景观规划设计 殷晓慧 缪军、孙卫国 华南理工大学
355 寻源观水,溯古逐今 万吉芳 徐靖怡 梅欹 浙江工业大学
356 重缝·重逢——基于组织方式重构的沈阳北市文化街区景观规划设计 王瑾瑄  刘紫璇 孙冬 沈阳建筑大学
357 基于场所理论下的淮安马头村景观空间活力营造参赛 朱奕锦 徐文杰 淮阴师范学院
358 之山折水——激活滨水生态的景观河道设计 乐晨成 陶芋桦 吴程程 杨黎 崔恒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359 龙门阵中心——旧社区临街微空间改造设计 回夏 费渝芮 白佳弋 徐文 郭龙 四川美术学院
360 仙叠岩滨海观景台设计 林瑞楠 龚旭萍 杭州师范大学
361 “商”“居”互惠——韧性理念下老城区的更新与自生长 李林蔚 杨铭悦 杨光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362 共话桑梓——基于三生理念的湖南江永女书文化景观营造设计 孙文沛 黄瑜 长沙理工大学
363 《智慧顺糖——顺德糖厂工业遗产未来社区焕活计划》 高晓晨 杜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364 新西湖十景之——汀洲醉雨·西湖雨境营造 李明珊 袁柳军 中国美术学院
365 感知·反馈·交互——数字时代赋能天津高校智慧空间更新设计 牛一涵  安雨森 陈殿霞  赵艳 天津仁爱学院
366 《韧性·共生——基于韧性城市构建的兰州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范思佳 刘阳 兰州大学
367 乡脉DNA——成都平原地区乡土聚落景观基因重构设计策略研究 岳章 徐礼杰 李奕璋 朱琳 王超业 续昕 四川大学
368 屋顶·新生——四胜胡同景观更新设计 徐小瑞、兰超英 于历战 清华大学
369 江舸入流 渔乐归乡--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渔村景观规划设计 王梓源,马艺菲 齐瑞璇,杜姣林 沧州交通学院
370 触  角——建筑第五立面 徐怀钰 李璐璐 武汉光谷职业学院
371 食愈——以“食”为主题的矿山修复疗愈景观 杨冬雪 徐晓艺 武汉纺织大学
372 纳米乡村——基于功能模块再整合手段的夏楼村景观重构设计 尤紫燕、丁雯婷、冯黄羽丽、要富强、曹天一 华予 淮阴工学院
373 《菇辉新生——基于共生理念下的农场改造设计研究》 姜可欣 黄祎华 上海大学
374 完美的呼唤 谢天初 崔笑声 清华大学
375 今天你躺平了吗? 李星洋 吴抒玲 福州大学
376 半岛工城 推陈出新——城市类生命体理念下的工业城区景观设计 刘文 郝丽君、周科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377 多层矾矿公园 于定壹 曾颖、Tilman Latz 、徐星 中国美术学院
378 疗以青绿,愈九弥新——全健康视角下的九龙湖疗愈综合体改造设计 何子雯、陈乐彦、孙庆、薛琰锋、孙徐扬、沈曦明 张青萍 南京林业大学
379 阿拉尔市金银川农贸市场景观更新设计 刘胶林 李含果 荣振霆 喀什大学
380 哇!蛙——基于生境多样性营建的蛙类栖息地生态恢复景观设计 梁昊玥 张琪煜 邹艺娜 丁治凡 汪辉 南京林业大学
381 重返三线记忆 陈晓 张小娟 兰州理工大学
382 绿脉共享--徐州市地铁口交通型口袋公园改造 沙禀儒 徐琛 赵警卫 中国矿业大学
383 《津门万卉·沽上游花——第十一届中国花博会天津展区规划设计》 刘宗璇 傅厚今 马小钰 刘润泽 天津美术学院
384 运河“船”承——扬州古运河遗产廊道规划设计 刘羽涵,杜凌寒,黄艳玲,胡泽众,孙伊湄,张昊 王玏、邵继中、张炜、章莉 华中农业大学
385 绿岸雅境:生态复苏·水韵共生—河道综合治理改善与景观营造设计方案 黄萌迪、王悦、朱孟佳、岳丽婷 刘凡祯 西安欧亚学院
386 蜀水桑田 李林芋、张静闻、欧阳嘉璐 续昕 艺术学院
387 公共环境中治愈系景观设计 崔妙雨、王琪、王程程 龙国跃 四川美术学院
388 花满十二时辰 陈雪梅 邓思言 黄瑞 西南交通大学
389 山水天地间,溯游鱼水岩——清远阳山鱼水村活化设计 申秋陈 张婉英 周彝馨 华南农业大学
390 “好玩龙游,智慧龛居”--以重庆市龙吟路城市景观更新设计为例 张兴伟 张兴伟 韦爽真 重庆机电大学
391 《赤根艺谷——城市公共空间改造设计》 普子晋 高堉橦 蒋士峰 四川美术学院
392 碧波轻漾,万籁宁和 洪伊柠、王语晗、马国栗、杨剑锋 李房英 福建农林大学
393 步出尘嚣去,归入翠微间 马国栗、洪伊柠、王语晗 李房英 福建农林大学
394 场域重塑——生物多样性视角下的荆州环古城生态滨水景观规划设计 冯睿涵 王靖颖 池东升 张进 王志乔 长江大学
395 溯回艺生,九龙觅境 张皓然  董鸿杰  谷天允  康梓杨  许宏阳 左为  王峤 天津大学
396 慧织乡境:水韵豆腐村,秀美陈岗情——地域文化赋能的陈岗水乡改造计划 王青青;邹艺娜;梁昊玥;张琪煜;王嘉敏;周思妍; 汪辉 南京林业大学
397 千岛百泾十里排——基于三生共融理念下茅尾海蚝排及龙门七十二泾景观改造 武旭日 李红 北部湾大学
398 时空邻聚,参寓蔓生——基于参与式营造的老旧小区改造设计 曾烨 傅晓敏 王睿 丁亮 浙江工业大学
399 寻绿悠然行,春湾情无限——基于生态加业态新模式下的滨河景观设计 黄咏诗、于彬男、吴钰鸿 王铬 广州美术学院
400 稻禾间——珠海市斗门镇八甲村乡村景观设计 黄思妍、梁慧婷、林璟、赵卓妍 许志刚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401 构造-生长于消亡-基于价值“延续性”为导向的地质遗址活化研究——广州七星岗古海岸遗址公园景观设计 练彦  邹欣儿 李慧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
402 绀青坊市——重庆秀山单元式蜡染工坊设计 陈飞龙、黄毅丰、罗萃、毕思琦、王鑫 赵一舟 四川美术学院
403 以景出境 ——场景理论视阈下邻里中心建筑景观概念设计 蔡文卓、茅雨轩 伍立峰 苏州科技大学
404 柿香故园——红岩村景观提升设计 曹霖 梁思聪 广西师范大学
405 乡续·归源——彭山江口白蜡湖景观设计 潘碧霞、沈杨、罗钧芮、王瑜 项勇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406 凡山别月园·中国古典园林设计 王晗、何孟瑾 熊海龙 重庆大学
407 橙光里——基于城市触媒理论下的桥下空间设计 肖娴静、袁璞儿、高伊杨 吴恽、张希晨 江南大学
408 创序集—基于影像经验的桥下艺术市集空间更新设计 刘盼 柳瑞康 林哲娜 魏晶昭 姚翔翔 南京艺术学院
409 黄沙百战穿绿甲 徐石 孙兆阳 李月月 刘宇欣 吴方晴 杨子安 华予 杜娟 淮阴工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
410 “纳厝·焕活”---福州市闽侯县大目溪村乡村景观焕活设计 林璟 许志刚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411 巴赫金“狂欢”语汇下的游乐景观研究与实践 夏可昕 徐旻培 南京艺术学院
412 以文化记忆唤醒沉睡的古镇 潘鲁谊 王丽晖 湖州师范学院
413 大地的凝视 甄一麟 王曼 内蒙古农业大学
414 流觞曲水 花影摇红——河南省开封市朱仙镇朱梦瑶池景观设计 王书炜 郭云帅、周悦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
415 冰点韧带——基于原位生物修复法的寒地可持续韧性湿地景观设计 娜何雅、周硕、石佳容、路森婷 薛滨夏 哈尔滨工业大学
416 共话桑梓——基于三生理念的湖南江永女书文化景观营造设计 孙文沛 葛广昊 高旸 王圆圆 黄瑜 长沙理工大学
417 地·息与隙——基于叙事性的矿文化乡村休闲空间环境营建 康雯瑞  刘雨萱 杨烁 牛雅茹 乔怡青 西安美术学院
418 生命的律动——以感官需求为导向的全龄化社区公园设计 张晶仪 孟瑾、闫淑龙 天津城建大学
419 多元世界视域下民族文化遗产概念设计研究——虚拟沉浸式交互舞台元语言设计新探 刘炜 吴维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420 快城 漫步 王娇阳,王笑,张梦琪 王怀宇 山西大学
421 活力奏曲——城市广场改造设计 黄薇颖 张紫嫣 杨超月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422 链接·连接 王娇阳,张梦琪,王笑 刘勇 山西大学
423 重换——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下的社区公园设计 袁炎魁,李彤,刘智杰,史佩瑾 孟瑾、阎淑龙、王琳 天津城建大学
424 小园几许,欢趣满溢 王语晗、洪伊柠、林妍 李房英 福建农林大学
425 沙河生态滨水景观设计——敦化市大石头镇段 原培帆 刘斯荣 湖北工业大学
426 柳岸闻“鹰”—基于鸟类栖息地点亮矿坑计划 李鑫瑶 张茜 潍坊理工学院
427 绿遍山原,杏花微雨 王玉杰 齐瑞璇 沧州交通学院
428 宁德时代——建筑与景观规划设计 任克军、王柯柯、王勋、祝雪颖、郭丰源 郭云帅,周悦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
429 城市新兴农业景观研究——以重庆江北区为例 李思琪 黄俊菡 尹贺 王碧清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430 "与“水花园 林诗雅 梁锐 西安美术学院
431 老城旧忆·绮韵新章——基于触媒理论的昭馀古城保护更新设计 张超杰 白钊义 山西大学
432 城市更新视角下的街角立体绿意设计 韩博旭、李天翼、张超光 李有芳 河北工业大学
433 寰宇苍穹——基于共生理念的蒲城槐院里历史文化街区更新设计 刘硕 赵笑妍 胡宇璐 权骏彤 何欣 商洛学院
434 古韵今风交响——广府古城遗迹街道的文化传承与现代活化策略 陈瑞超 赵琳;姜博 燕山大学
435 广东省中山市沙溪镇岗背村八岭街二巷1号 陈巧嫣 劳君怡 陈雅熙 李慧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
436 山止川行——校园广场景观设计 张凯玥 饶振毓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437 德莊火锅文化博物馆 叶葳蕤 郝大鹏 四川美术学院
438 澜港蜀风——基于蜀道文化下的码头景观风貌更新设计 舒强 李果 王桂林 绵阳师范学院
439 一村好戏 卜丝丝 荣威 蔡亚姝 吴成富 詹理 张星宇 李旭佳 北京交通大学
440 绿野寻踪 伴水同游 孟欣 商怡梦 王娟 沧州交通学院
441 融创·复生——基于城市微更新角度下的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设计 暴玉康 王巍 哈尔滨师范大学
442 沉浸式动物园的景观营造—以重庆动物园为例 陈兰心 年玥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443 插件城市“F”link 刘文慧、卢小凤、邓品 孙皓、刘方馨 湖北工业大学
444 华味食巷 杨昊祺 莫日根 内蒙古工业大学
445 触媒共振——西仓市井街巷更新设计 王霄年 王娟 西安美术学院
446 承脉织新·梦寻敦煌—基于敦煌文化“嵌入式服务综合体”住宅区景观设计 黄德奎 黄艺,张惬寅 重庆文理学院
447 生之“享”往——多元化岱山社区景观规划设计 李欣 刘靖坤 烟台理工学院
448 革新之城-城市更新视角下碑林历史街区的空间转译 沈喜婷 吴文超 西安美术学院
449 秘密生态花园 王晓倩 徐晓艺 武汉纺织大学
450 古城之韵—历史文化街区改造 刘恒 安琪 湖北工业大学
451 廊引人随·筒韵新生——杭州西湖矿石粉剂园区保护更新设计 林忆甜 林晓燕 夏寒冰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452 归园田居 薛棉山 金晶 南京艺术学院
453 童梦桥畔 陈璐琪 金晶 南京艺术学院
454 古村绿途 梁正 朱亦民 华南理工大学
455 寻觅二掌——基于农文旅融合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再利用设计 张浩然、刘艺 王飚 云南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
456 市摊经济 & 计划 & 微更新 吴瑜晨 李玉德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457 生态旅游视角下双龙湖场镇景观优化设计 桑熠灵 魏军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458 焕活新生——社区营造视角下成都市书院街片区更新改造 丁昱匀、刘懂浩 张鑫 河北工业大学
459 “城市共生”安吉浒溪西侧绿地改造景观设计 张欣雨 张微 银川科技学院
460 生生·不已 陆美玲 黄熠筝 曹晋阳 李灵 杨舒然 周芷仪 孟凡锦 鲁迅美术学院
461 乡村振兴与文商体旅研的智慧融合理念及规划设计——漫画左步 王君予 莫楚涵 余婵蔚 陈坚 华南理工大学
462 红船水岸,粤韵流芳 何慕、朱秋蕙、陈谨、郑家敏 庄新琪 华南理工大学
463 共生、共存、共享——乡村文化体验公共空间设计 刘玉佳 黄红春、龙国跃 四川美术学院
464 浮游Lysvare 李菲,姚蘅倬 巫濛 深圳大学
465 思维的边界——中俄国际联合校园景观环境更新设计 董俐 贾佳 王松华 刘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
466 冰城四季·龙城影景 郭子梁 孟祥庄 东北林业大学
(名单随机排序)

 

04

室内设计组   (总报名760组,进入复审398组)

序号 作品名称 作者 指导教师 学校
1 数智车城拾忆—基于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历史文化街区的汽车展馆设计 王炜欣,王艺萱 马辉,张耀天 吉林建筑大学
2 佛·光--基于虚拟技术的未来庙宇空间设计 王俊淳,方泽恺,周浩霖,陈世博 宣炜、罗晶 江南大学
3 醉渔·眠船——文旅融合下太湖渔港村船居文化体验空间设计 邓茜秩 王若彤 宣炜 江南大学
4 粼瓷旧筑 罗宇澳、刘文焱 袁冶 景德镇陶瓷大学
5 Clothing Bank 肖艾朵 Tania Lopez Winkler 皇家艺术学院
6 迴響——岭南会馆重生计划 王越 崔笑声 清华大学
7 NOODLES REVIVAL 毛姮 杨琴韵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8 社火十二时辰—互动数字叙事视域下黄河流域非遗节日的空间转译 郑凯,王雨欣,苏美心 都伟 大连理工大学
9 CITY·绿谷——全产业链模式下的城市垂直农场设计 陆熹婵,韩文慧 罗晶 江南大学
10 拾光·回忆录——成都邮政主题咖啡馆设计 王杨婷、沈杨、杨媛媛、郑苗苗 王艺涵、项勇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11 南柯一梦——昆剧叙事转译与咖啡空间设计 陈楠 姬琳 江南大学
12 巢筑·花缘红滩——巢湖民宿场所精神营造策略研究设计 王天星  付嘉欣  李希瑞 陈超 合肥工业大学
13 视·界Pre-vision——基于MR技术的商业综合体设计改造 马裕 焦若凡 钟雨宸 王心容 宣炜、罗晶 江南大学
14 溯源新生——基于新句法下工业遗址的叙事化概念设计研究 陈卓 潘港 成都师范学院
15 场所育人—建筑系教学空间氛围营造 徐境奕 苏畅 洪宇倩 李晗煜 倪英杰 邓元媛 中国矿业大学
16 咖啡游迹——苏州工业园区咖啡文化体验空间设计 张曼由页、张粲、魏佳乐、王嘉怡 周炯炎、林建力 四川大学
17 南市北集——基于触媒理论视角下岩前村商业环境活化与空间功能更新 苏俊轩、胡文锴、黎城甫、李培鑫、齐可豫、吕梓铭 肖毅志 广州美术学院
18 城市计划——新概念下“城中村”住房的精细化改造设计 刘雨森 张况之 郑曦 重庆大学
19 《砖陶相缭》——长胜镇陶窑改造设计 邓文迅、王天宇、雷盼盼、唐晴 黄学军,梁竞云 湖北美术学院
20 拓香·萃意——沉浸“自然”的咖啡“博物馆”工坊设计 徐浩宸 吴昕垚 黄海格 崔凌鹤 赵锦翔 龚学凯 金常江、刘健 鲁迅美术学院
21 韧性校园—后疫情时代下的校园空间韧性系统设计 丁王惠 魏娜,张希晨 江南大学
22 “复得反自然” ——基于情境再现,生态技术下的废弃油罐改造 朱义霜 张晓波 许海娟 李晓琼 陈超 魏志成 合肥工业大学
23 养乐园——基于疗愈理念的认知症养老空间设计 孙佳宁 罗晶 江南大学
24 单元盒子——基于侗族木构民居的模块化可持续设计 吕康杰、聂天颖、徐宁祺、王强、刘沛麟、张锐 李益辉、曾珍、王晴晴 怀化学院
25 罗家碾街的民间故事 赵子炎 梁雯 清华大学
26 纸乡情——夹江石堰村传统手工造纸村落乡土民艺馆设计 柯杨 潘召南 四川美术学院
27 戏游礼堂——浙江宁海前岙村乡村文化礼堂更新设计 贾东林 杜守帅 上海大学
28 八卦舞台——候鸟养老模式下的古城老宅再生利用设计研究 杨金王、孙培锜、曹晨乐 黄泽禹、许建均、柳建华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29 模因机器——未来共享办公空间设计 朱金陵 叶雅欣、韦自力 、黎泳 广西艺术学院
30 月牙泉香榭——敦煌主题餐饮空间 莫婷羽、蒙路童 吕子娟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31 MET&MISTAKE——理想与现实交错下的家 宛若泓 李玲萱 管沄嘉 梁雯 清华大学
32 智链万象——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2航站楼国际区头等舱贵宾休息区室内设计 武思凝,任新月,缪灿,朱恩博、温都苏 赵伟,宋佳音 天津大学
33 超介质链接-基于磁力算法的校园社交中心设计 吴文康 黎欢渝 王子豪 袁文清 戴庆来 南京艺术学院
34 广州南沙湿地公园游客中心设计 阮生健 么冰儒 钟志军 广州美术学院
35 匿名剧场——“环境戏剧”叙事下的咖啡烘焙工厂室内设计 江鉴峰 杨冠华 姬琳 江南大学
36 谷行廊桥——闽浙木拱廊桥展示中心设计 陈维肖 叶昱 福州大学
37 红砖艺术在餐厅设计中的延续与创新——以长春市开运街旧建筑改造为例 易江津 刘溪倩、刘岩 吉林动画学院
38 当思—东北农产品展览馆空间设计 王艺萱、王炜欣 张耀天、马辉 吉林建筑大学
39 基于第三空间理论下的儿童游学中心设计 朱子玥 周维娜 丁向磊 西安美术学院
40 伞下——基于泸州油纸伞非遗文化下的社区空间设计 樊佳怡 石琳 纪薇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41 驿洲--敦煌民宿设计 陈天玥  周新杰  汪星宇 计宏程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
42 点亮街区的公厕改造 杨文宇 杨文宇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
43 蜂茶—基于分子健康机制理论下的蜂巢茶饮商业社区空间设计 梁潭 石琳 纪薇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44 竹溪云径-油罗山村既有建筑改造 张奕霄,唐铭泽 孙科峰,金伟雄 中国美术学院
45 沙镇艺境—南沙·万顷沙镇艺术创作社区与共融久心旧工厂设计改造 徐鹏飞 陈加强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46 ”闹海“livehouse——基于时空结合叙事的工业遗产室内空间更新设计 宗晓磊 师宽 天津理工大学
47 《無界·折境》——巴黎世家品牌商业展示空间设计 赖阳盛 尹杨坚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48 平行巷 Parallel Alley——限定空间下的住宅精细化设计 李怀宇 王业飞 郑曦 重庆大学
49 “还于民生”——社区菜市场改造创新设计 罗太、葛华诚 刘宇 天津理工大学
50 我的重影 My Double Shadow 孙嘉璐 梁雯 清华大学
51 隐市渔集-三营澳海鲜集市微更新设计 徐昕祺 董吴妍 郭冰颖 廖珊珊 福建理工大学
52 “鹏游蝶梦”——生物视角下的人鼠共生虚拟游戏工坊 陈紫薇 陈雅丽 徐旻培 南京艺术学院
53 野回徒步人驿站——废旧台门空间探索性改造设计 陈俊杰 郑岩   范洋豪  陈飞啸   王宇翔 查波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54 彭城遗址博物馆——遗址保护与城市区块、展陈空间设计研究 张祖铭 李宇涵 宋桢、刘彬、高榕 大连工业大学
55 粤侨会所 吴志敏、黄何谦、关洁盈、林叶平 么冰儒、钟志军 广州美术学院
56 共栖·魔方(典型成长型家庭生活模式的居住空间精细化设计) 丁名训  林诗媛 左力 重庆大学
57 织语居——蜀锦主题民宿室内设计 程佳佳 项勇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58 《中信重工厂史馆展陈设计》 杨滢鸿、薛梓桢、刘星辰 、王月、丁嘉仪 王雄 鲁迅美术学院
59 像素工厂——互联网模式下文创产业复合型办公空间设计 陈佳惠 郑文慧 苟心怡 李仙 四川美术学院
60 “戏梦虹口”环境剧场模式下的传统建筑空间展演场景设计——以上海虹口“今潮8弄”为例 马郡 苏晓静 上海交通大学
61 《再见鎏青》 杨滢鸿、陆鑫淼、张馨露 孙虹霞 鲁迅美术学院
62 珐影流光-掐丝珐琅非遗展馆空间设计 余佳卉 梁青 福州大学
63 思维的边界——中俄联合校园综合环境更新设计 贾佳,董俐 王松华、刘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
64 百行隆·体验式民宿设计 李依阳 吴静子 天津大学
65 “再见”粮票--时代记忆展示空间设计 蒋文豪、代洪玲 孙丹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66 喂!看“蔗”里! 游栩淇  张莹莹  沈嘉泳 于梦淼 深圳技术大学
67 寻回烟火-在地文化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更新设计 冉媚、余时洵 黄洪波 四川美术学院
68 深夜食堂--基于《深夜食堂》电影转译下的限定空间精细化设计 谢佳利 吕璐瑶 黄颖 重庆大学
69 倦鸟归林——疗愈胶囊:限定居住空间单元设计 宗斯勤 李思瑾 周露 重庆大学
70 对话 李浩冉 周振辉 纪薇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71 基于共享理念的法院建筑室内一体化设计实践-溧阳市南渡法庭 周陈玉 施煜庭 南京艺术学院
72 《“踏浪·寻源”——基于海主题元素的当代妈祖典籍文化空间探讨》 叶雪彬 林洪潘 莆田学院
73 宇宙探索科研部 贾璐萍 王松华 刘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
74 共舞刺桐——功能复合与置换视角下的泉州民间信仰场所室内改造 丁伯绅、朱诚浩、李思奕、刘宇凡 邬胜兰 福州大学
75 黑白戏间·叙事皮影 陆茗 刘福琳 汤恒亮 苏州大学
76 筑地回响-立足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重铸-酒店设计 韩衍乐 杨淇棋 汤欣雨 刘东旭 李继来 吉林建筑大学
77 《漫聊·行廊》——多维度视角下的未来青年社区邻里空间设计探索 梁倩欣、杨晓蓉 李煜铨 韩山师范学院
78 自然而染——云南白族扎染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刘弘洋 曾程梦 谯蓉 王桂林 绵阳师范学院
79 乌托邦盒子——未来创新型月子空间设计 崔梦娜 冯馨醇 赵荣 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
80 疗愈花坊 王阐亿 黄颖 重庆大学
81 “陵薮食肆”餐饮空间设计 任炫宇 侯丽平、胡亚南、董俊岭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
82 故语重译·数说未来- 蒋德利 陈小娟 岭南师范学院
83 幡下旅人--九寨沟柏悦丽豪藏式酒店室内空间设计 王一深、孙思思 刘蔓 四川美术学院
84 “云梦泽”——基于科技互动与自然融合的儿童活动中心设计 李淑玉 王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85 期盼咖啡 刘漫妮 沈陆澄 汕头技师学院
86 希望——汶川抗震救灾精神主题书吧室内空间设计 符力月、 罗钧 、袁艺 代雨桐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87 湾流曲水 马洪俊,王昊,戚家旺 李裕瑶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88 《方木雅集—NO ONE ELSE商业展示空间》 袁启雄 赵桐君 尹杨坚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
89 黄土塬边梦窑乡——基于碳中和理念下的多能互补一体化低碳民宿空间设计 贾东林 杜守帅 上海大学
90 THE JAZZ HAVEN爵士港湾——爵士乐主题酒吧 刘兆乐、朱肇毅 陈哲蔚 广州大学
91 流水云间 孙钰 翟丹凤 成都文理学院
92 IDS溯馔——城市工业遗产餐饮空间重塑 夏堞 王宇轩 余毅 四川美术学院
93 回望--乐山市犍为县芭石铁路主题餐饮空间设计 张琦 宋文婷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94 《舟行古运·韵承千里》 郭艳 徐艳华 常州大学
95 浅石云水吟- 一基于传统园林转译的沉浸式展陈空间设计 唐兰慧 霍雯霞 欧阳毅 赵伟 天津大学
96 光盒作用--互助养老装配式居住建筑精细化设计 黄恒瑞 姚文星 孙天明 重庆大学
97 Qing未来——模块化智慧社区改造轻方案 汪弘炜,孙佳玉,梅璎妮 石运达,王堞凡 常州大学
98 非物质文化遗产移动博物馆计划——克州刺绣博物馆 华轶凡 穆杰 上海大学
99 “寻绛”藏族文化餐饮空间设计 谢梦瑶 李璐莎 四川传媒学院
100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郑利伟、骆万杰 黄曼霞、黄兵 韩山师范学院
101 基于乡村文旅发展背景下沉浸式文化体验茶馆设计--以连州市茶盐膳堂为例 温嘉仪 叶菲 谢玉函 许彤 卢静怡 李女仙 华南农业大学
102 施家·小栈——昆明市阳宗海施家咀村民宿更新设计 张莹,陈纳,何显扬,张百聪 钱缨 广州美术学院
103 破茧—南平村休闲空间设计 彭少琴 蔡同信、李泰山 广州美术学院
104 未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下——健康管理中心概念设计 徐昕洋、席行州 方强华 江西师范大学
105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传承与重构——共享际空间设计 李枞昊、余辉、张驰 王迪 吉林建筑大学
106 篱落疏疏一径深——典型成长型家庭生活模式的居住空间精细化设计 曾瑞鹏  郭裕旸 孟阳 重庆大学
107 云龙吟风——中川村围龙书屋文化公共空间设计 李雨钒 蔡同信/李泰山 广州美术学院
108 四季流转-南平村集市多元化空间设计 郑锐豪、文鸿榆 李泰山、蔡同信 广州美术学院
109 拾光“稻”流——重塑道滘水乡旧粮仓空间的新价值设计 卢静仪 许树贤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110 造物引擎——基于游牧式的创意协同办公空间设计 史思佳、杨灿 李仙 四川美术学院
111 中华老字号“吴裕泰”茶苑专卖店展示空间设计 黄永平 刘少伟 广东科技学院
112 无言的节奏——基于声音可视化的未来聋哑人酒吧方案设计 付宇涵、李元晶 闫思妤、赵荣 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
113 阡陌小路——九寨沟藏族文化民宿酒店空间设计 刘星辰、连国庆、赵俊辉 梁旭方 长春理工大学
114 江南故里—江南文化艺术展览馆 李欣蕊 杨乐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115 方创工厂——“城市客厅”理念下众创空间创新设计 赵新宇 林林 大连工业大学
116 山水涧·艺术里 刘昌瑜、杨鑫宇、沙辽、王元金 宋磊 山东艺术学院
117 旧礼新话--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卢村文化礼堂空间设计 罗翔、谢天雨、张雅松、潘文劼、杨思如 孙超 安徽大学
118 守护记忆——认知症友好型全龄社区融合中心设计 周雨石 何明;李文嘉 上海理工大学
119 源乡·忆汴 崔建滨  、王勋、王书炜、张梓阳、谢佳琦、李曼琪 郭云帅、周悦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
120 光之盒子社区活动中心空间设计 卜繁旭 张艺琼 大连艺术学院
121 习文新筑 —— 酒店空间的叙事性设计 何沉香 叶云 湖北大学
122 赛博熔炉——蛇口价值工厂改造沉浸式电竞馆 易济川、蒲政声 宋科、杨希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123 柳杨村小学建筑的空间再生与功能重塑 叶鹏鑫 林铓/李乔 吉林建筑大学
124 住游交响——街巷经济与住宅结合范式探究 陈月玲牛嘉雨 丁昶 中国矿业大学
125 弈间方圆-基于博弈论下的单元社区更新设计 陈鹏 应瑶 石琳 纪薇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126 绿野仙踪——基于社区与幼儿园共育理念下的社区融合性幼儿园空间设计 朱永青 徐巧灵 王桂林 陈燕 绵阳师范学院
127 心梦织境——基于荣格潜意识理论的实验性空间设计 李洁诗 罗可恬 傅诗洁 姚翔翔 南京艺术学院
128 心栖梦 叶津睿 陈鹏鹏 浙江开放大学
129 “槐景造梦·花影悠游”——文化振兴视角下的等驾坡村级展示中心交互体验空间探索 罗艺萌,王子涵 屈伸 西安美术学院
130 “顺时而膳”主题餐厅设计 张玮祎 胡亚南、侯丽平、董俊岭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
131 动物脊背——人与动物共享城市和谐共生概念展示空间 马佳驹 黄连涵 烟台大学
132 三生·三融——基于海草房区域特色的乡村综合体空间设计 马佳驹/刘逸辉/余乐莹 李明同/杨明 烟台大学
133 动物脊背——人与动物共享城市和谐共生概念展示空间 马佳驹 黄连涵 烟台大学
134 循·瑶境—横垌瑶族村研学基地设计 石秀娴、郑婉婷、张晓钿 吴宗建、林谷 广州美术学院
135 恒安集团文化阅读空间设计 赵永航 唐乃行 美术学院
136 Z世代像素化潮玩店设计 陈明清 林琪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137 沙洲隐驿——敦煌文化国潮酒店设计 马佳驹/刘逸辉/黄冠翰 顾强 烟台大学
138 智能化时代下独居女性居住空间设计研究 武乃平 杨岩 广州美术学院
139 Feces with Earth——新消费理念及可持续视角下的粪便卫生展馆设计 徐梓腾 肖棋 李咏馨 任康丽 华中科技大学
140 写意流影--基于非遗传承下的展陈空间设计 代洪玲、蒋文豪 孙丹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141 拱合——NO ONE ELSE服装专卖店设计 李宇新 尹杨坚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
142 黔韵染居--在地性视角下的龙塘村蜡染非遗主题民宿设计 秦一丹 汤筱涵 刘启明 天津工业大学
143 叠境——元宇宙视域下非遗盒子灯数字化呈现与体验空间设计 唐心妍 宣炜 江南大学
144 “弥彩艺趣”——艺术疗愈下的校园交流空间设计 沈栀渊 余丽婴 云南大学
145 漠上织锦——察哈尔毛绣非遗展陈空间设计 王艺凝 李东生 内蒙古师范大学
146 《溯源·竹影——四川夹江大千寓居片区更新设计》 沈敏 朱飞 南京艺术学院
147 "食域网"——智能外卖配送空间系统设计 吴帝炫、温晓玲、曹梅香、潘曜莹 叶雅欣 广西艺术学院
148 翠影扬帆 李承阳 曾悦 刘强生 赵薏苡 陈曦 邓彩兰 王章叶 湖南科技大学
149 山石 徐昕越 张庆顺 重庆大学
150 "御风” 而行----气候灾害科普展厅空间设计 邹楚洋 袁铭栏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151 锦绣栖居——成都安靖蜀锦织绣非遗主题酒店空间设计 贺洪威 肖美玲 肖铃莉 龙国跃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152 花间宴——绿色生态餐饮空间设计 程佳晗 王嘉澍 余毅 四川美术学院
153 乡悦-南平村度假民宿空间设计 李姝 李泰山、蔡同信 广州美术学院城市学院
154 怀乡会友,古树新生 车雄 马云林 昆明理工大学
155 数据游乐园——清华大学校史馆图表类展区改造 唐心一 范寅良 清华大学
156 《2024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主展馆设计》 薛梓桢、刘星辰、杨滢鸿、王月、何伟铭、丁嘉仪 王雄 鲁迅美术学院
157 《云岭烽火—新四军军部旧址展陈设计》 刘星辰 杨滢鸿 王月 王雄 鲁迅美术学院
158 Supermonkey×Wagas轻西餐&订阅制健康餐服务 叶常春,林厚文,吴钒 吴宗建,林谷 广州美术学院
159 失序——阿尔茨海默症主题虚拟空间游戏设计 苏禹安、王奕萱、唐心一 马月丽 清华大学
160 《文脉新织一中川村 文化中心公共空间改造设计》 谭诗宇  杨上达  朱志杰  钟泽杭 蔡同信  李泰山 广州美术学院
161 Inside下淀-下淀地区社区活动中心设计 杨宇飞 丁昶 中国矿业大学
162 于此延忆,与时偕行—基于“动态多维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意文化园区改造项目 朱建宇 龙禹童 南华大学
163 万象更新—非遗活态传承视域下旋木民宿空间陈设设计 吕佳钰,刘苏敏,何宇佳 齐海红 四川旅游学院
164 石上花开 李佳妮 许灿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165 味蕾记忆·非遗之旅----基于认知悄绪的西安饭庄非遗文化体验馆设计 郭喜嘉,余美谕,杨梦思,陈凯欣,刘志勇 陈瀚 广州美术学院
166 书园—基于传统园林设计语言的疗愈书店空间设计 焦天赐 石琳  纪薇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167 枫丹白露轩 杨畅 刘源 黑龙江工商学院
168 《不疍夜市》—基于体验视角下的陵水疍家鱼排重构计划 陈幸 陈莉 江汉大学
169 杨婉婕 徐志华 景德镇陶瓷大学
170 自在街居——限定空间下的居住单元精细化设计 杨静萍、宋思涵 郑曦 重庆大学
171 汝窑雅集-汝瓷专卖店展示空间设计 朱淑怡 刘少伟 广东科技学院
172 闲兴居——基于资源与需求模式下的康养中心空间设计 梁影、赵子怡、王心雨、傅紫盈 林宝军 南京传媒学院
173 沂南绿集·楼中碧林——基于“森林再生性”理念下的城市公共集市室内空间设计 高天、肖雨轩 郭浩原、谢柯、郑志元 合肥工业大学
174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乡村民宿集群设计——以抚州市万崇镇万坊村为例 李钰琦、王宇钊 罗穆辉、周彦丽 江西服装学院
175 荔镜巡游记--潮州社光村非遗民俗墟市设计 彭蝶 许树贤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176 日昃而市—基于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农贸市场空间改造设计 许若斐 王燕 盐城工学院
177 守望桃源:乡村振兴之留守儿童成长公共空间设计 冯海伟 郭永久 河北工业大学
178 Zhis知食——基于健康理念下的未来高校餐饮空间设计 龙云、覃诗婷 陈骥乐 湖南师范大学
179 九久 Reborn Never late——运动损伤康复师居住空间设计 郭一千,林雨琦,涂少蓉 李薇 厦门华厦学院
180 奇幻校园漫游记 吴瑶,杨文宇 杨文宇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
181 天津市原渤海无线电厂工业遗存空间改造——咖啡厅空间设计 陈柯霖 刘宇 天津理工大学
182 戏居--非遗传承下的居住单元精细化设计 周一婷 张蕴泽 孙天明 重庆大学
183 梦筑智界·空间新篇 贾彦菲,梁超,许婧婧 唐晔 吉林艺术学院
184 咫尺山水间——中式园林汤馆设计 刘潇、司马炜琪、闫建文 张为民 重庆师范大学
185 乡村疗愈“轻”养生度假社区设计 马晓祎 林铓 李乔 吉林建筑大学
186 交织——基于织补理论下的自习室空间设计 杨佳怡 石琳、纪薇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187 隙光遗韵--基于传统技艺保护的模块化建筑探索 王鑫 李诗悦 李莹 丁昶 中国矿业大学
188 芥子纳须弥——福州鼓山涌泉寺妙吉祥殿室内改造 周玉淦 邬胜兰 福州大学
189 “高炉记忆”旧厂房再生酒店空间探究设计 崔志成 莫日根 内蒙古工业大学
190 明玕——以竹编文化为基础的餐饮空间创新设计 钟永莉 刘思 王鑫宇 王桂林 绵阳师范学院
191 编织百味——草编元素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融合与创新 蒋墩辉 高木清 陈灿 王桂林 陈燕 绵阳师范学院
192 波塞冬——基于冰雪奇缘背景下的中餐厅设计 何锦宝 彭婷 姚金坪 王桂林 绵阳师范学院
193 奇探星域——基于科技下的幼儿园空间设计 廖茂竹 杨文鑫 王桂林 陈燕 绵阳师范学院
194 矩阵之木 程雨婷 石琳 纪薇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195 广西山水与那文化交融的绿色生态与民族生活系列科普展示设计 刘鑫宇 赵帅 陈佳和 鲁烜阳 陈健 温玲 李寒林 广西艺术学院
196 晓禾三意 李曼琳 马琪 云南艺术学院
197 蒙咖--基于呼和浩特市玖禾奥莱商圈咖啡厅设计 韩建宇 孙晓颖 达日汗 韩子健 李昌禹 邹德志、李楠 内蒙古工业大学
198 森屿咖啡——基于现代健康饮食趋势下的咖啡餐饮空间设计 李一田 邹德志 内蒙古工业大学
199 蒙生 王生亮 邹德志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0 基于传统与现代结合视角下的中餐厅设计——味阁里 杨光 莫日根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1 翠影·策砦 徐艺嘉 娅伦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 滨海玖禾奥莱肯德基餐饮空间改造设计 张志 莫日根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3 呼和浩特市滨海玖禾奥莱西餐厅设计 曹其光 莫日根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4 ACTIVE×ALIVE 潮玩咖啡厅设计 刘子恺 邹德志、莫日根、娅伦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5 “记忆晶界”——数字生命纪念馆空间设计 徐欣 李明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206 糖语夕阳——非遗弘扬糖画元素国潮主题酒馆设计 马佳驹/刘逸辉/黄冠翰 苏建/杨明 烟台大学
207 视听旧叙,物象新姿-基于赣派建筑文化下乡镇村民活动中心设计 万晴,凌念芝 嵇立琴 南昌航空大学
208 《绯棠》 金昌朋 尹杨坚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
209 山间茶语·咖啡静谧空间设计 胡哲嘉 沈陆澄\谢家镕\许乐佳 汕头技师学院
210 环缘——侨乡文化展示空间 林采欣 林厚汶 陈家宁 陈沛然 么冰儒 钟志军 广州美术学院
211 自由摇曳-生生不息——商业空间设计 郭雪霞 谢家镕、沈陆澄、许乐佳 汕头技师学院
212 黎照——乐山市夹江县木城古镇转角楼改造 邓雨瑶,夏梦蝶,郑萍,郑清月,李有清 周峰越 昆明理工大学
213 举酒属客 杨棋钧 尹心蕊 鲁德敏 项勇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214 窑芷——基于原生态设计理念的传统窑洞游客中心改造设计 姜蕙烨、李琳蓉、左依雯 汪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15 《霓裳》 刘朋、翟子盈、郭锦、王献宏 何曼婷、李莉 郑州工商学院
216 浔隅春序--”商业+文化“业态下的合协共生型社区商业体 樊加好  赵桐  罗瑶  黄妍婷  朱莎  舒坤 徐荫、徐姝 九江学院
217 古窑静守旁 闫博文、陈伊凡、郝如萌 吴静子 天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
218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诺苏拾遗”彝族文化展示空间设计 邓杨 翟丹凤 成都文理学院
219 竹林韵马—基于文化旅游的浯溪村跳马灯特色民宿设计 马旋、肖艳芳、牛怡晨、胡红汝 罗穆辉、周彦丽 江西服装学院
220 茶香藏家——基于酥油茶的藏式民宿更新设计 周思雨 肖兴阳 胡皓然 齐海红 四川旅游学院
221 人宠和谐视角下的居室空间设计 陆佳欣 张娇 成都文理学院
222 文旅融合视角下得乡村公共空间设计——无界邻里 文脉延续 韦欣羽 罗穆辉 江西服装学院
223 冰火山居 连国庆 梁旭方 长春理工大学
224 《月袖云裳》——非遗粤绣服装专卖店展示空间设计 刘锦坡 刘少伟 广东科技学院
225 易兮赋朝—基于开放共享的理念与邻里视角下的乡村改造计划 李铠鑫,林千皓,洪啸,周溢民 籍颖 崔恒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226 一座廊桥架起乡村振兴梦 邹浪 黄旺松 郑玉 龚志远 毛安泽 王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27 消消乐——基于具身认知理论视角下的消化系统科普展示空间设计 马月茹 方月旺保 何浩 云南师范大学
228 同一屋檐下的街巷烟火——城中村农贸融合有机再生策略 方弦 屈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29 稞风斋——基于“青稞”文化视角下子定村民宿空间陈设设计 李清静  李红霏  梁宜锦 齐海红 四川旅游学院
230 穿景洄游 程通 石琳、纪薇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31 城市文脉视角下的文旅酒店设计及其配套景观研究——以常州青果巷为例 周煜晗,崔宁轩,杨晓云,刘霖泽 吕元,潘瑜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232 U MIAO咖啡馆 焦梦琪 宣炜 江南大学
233 碳智 谭炳凯 王瑜婕 单晨熙 嵇立琴 南昌航空大学
234 以马斯洛需求理论为基础的画廊咖啡厅 李晓鹏 石琳 纪薇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35 维度办公活动空间 邓兴 李林桦 何俊 王宇轩 吕绍阳 龙禹童 南华大学
236 《桃篱春风——南昌民宿概念设计》 杨悦、李荞汛、李运德 杨震宇 北京城市学院
237 纯凉酌——让过去成为未来! 陈宗兴、许桂侨、陈可州 张宁 海南师范大学
238 节气•岁律“二十四节气”非物质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设计 林丹沂 张笑楠 北京建筑大学
239 宿花间民宿设计 金效合 闫芳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
240 别墅室内空间设计 赵茜纶 闫芳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
241 基于“迷宫”理论下的社区阅读共享空间设计 王智颖 石琳、纪薇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42 田边青·简阳乡野菜餐厅 刘馨霞 张跃忠 成都大学
243 “harbor”旅游空间设计 张宇杰 张恩光 山西传媒学院
244 广州市第七中学(桂花校区)职工之家 杨彦昇 王凯 广州学园设计有限公司
245 湖光山色——基于低卡绿色餐饮环境下的设计 王悦 石琳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46 《荼卿》 达日汗 韩建宇 李一田 孙军 任祎 邹德志 内蒙古工业大学
247 塞上风光无限好——“走西口”影响下的内蒙民居 闫庆竹 娅伦 内蒙古工业大学
248 锦逸--非遗蜀绣办公空间设计 冉偲 柏清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
249 藏·尽 邹鸿鹏 王影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250 舞伎日式居酒屋 张凯璇 靳建有 胡亚南 安然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
251 千年闽都,文沐海丝——福州“海丝”文化展馆空间设计 陈垚 陈桑 莆田学院
252 《绿梦居所 共生乐园——基于旧工厂改造的病患儿童家庭短时聚居公共空间》 赵梓懿 仵嘉欣 樊希妍 王晓华 吴晓冬 西安美术学院
253 华章飨苑 申宇红 侯丽平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
254 瑞华尊邸——酒店空间设计 赵康康  王璐  王凯  王可 冯喆 兰州文理学院
255 《广州市羊城创意园的安与办公空间概念设计》 齐劢、王奕菲 王远超 华北理工大学
256 蓝韵乡村——积米峪民宿的艺术陈设 刘璇 任光辉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257 科幻与现实的交融——基于《三体》背景的地下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 毕婉晴 周兆鹏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258 “星际童梦园”——基于《小王子》绘本的叙事性幼儿园空间设计 荆杰 马琛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259 虚实共生,“竞”在创新:新媒介情景融合下的电子竞技空间设计 赵梓旭 孔帅 天津商业大学
260 “馥郁巷”新国潮主题餐厅设计 张微 胡亚南、侯丽平、董俊岭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
261 苗木博物馆 张勇 厉群 南京林业大学
262 “问渠”一南浔非遗博物馆 程丽佳 张潇 程丽佳 王晓华 吴晓东 西安美术学院
263 坊子国际智造城尹氏会所设计 孙嘉琪 唐乃行 W潍坊学院
264 神霭·梅里以飨 廖钦 王兆丽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
265 彗星来的那一夜——叙事性酒吧空间设计 侯嘉铭  赵天乐 宣炜 江南大学
266 儿童友好理念下的室内亲子乐园空间设计 严丹 李羿卫 成都锦城学院
267 颂境愈舍-基于疗愈性空间理论下的室内设计 王浩丞 孙超 安徽大学
268 鹿霓思咖啡厅 陆诗漫 沈陆澄,谢家镕,许乐佳 汕头技师学院
269 共享·梁子湖李家湾公共空间改造设计——文化体验区 张文倩 叶燊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270 流金——麻糖文化馆 郝翰 李东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71 道悦青春-道家美学指导下的疗愈型民宿设计 谭华康 滕娇 南华大学
272 咖啡烘焙工厂室内空间参数化设计研究 周杨 姬琳 江南大学
273 风雨潇湘——洪江古城客栈空间设计 李琳蓉、左依雯、江蕙烨 汪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74 鹿·悦 黎程婧 齐海红 四川旅游学院
275 《四水归一》基于江西传统民居汪山土库视角下的村民活动中心设计 夏炜泽 高昱 南昌航空大学
276 森境之居·心之所向——以疗愈为主题的绿色住宅设计 刘云娜、刘昱辰 黄海静 重庆大学
277 植得DESERVE 林厚汶 叶常春 吴钒 莫嘉琴 么冰儒,钟志军 广州美术学院
278 稚慧园——社区青少年儿童活动中心设计 席贺、张浩然 徐晓颖 吉林建筑大学
279 交汇-转译视角下木作文化体验空间设计 郑浩 李余 胡宇冰 蒋嘉萱 陆金欢 承恺 韩荣 江苏大学
280 儿童友好型幼儿园改造设计 陈彦冰 徐莉 山东建筑大学
281 静·居影—室内生活空间设计 汪卓妍 李永昌 南京林业大学
282 锈迹湖畔·水墁一居——农旅融合视域下三台县鲁班湖度假村酒店改造设计 姚开心/邱婷/王旭斌 卢睿泓 四川旅游学院
283 儿童艺教空间设计 杨婉婕 徐志华 景德镇陶瓷大学
284 浮云涧 杨婉婕 徐志华 景德镇陶瓷大学
285 馨逸之居 陈春怡 王影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286 《智艺居境 蔚蓝未来》——成都蔚蓝卡地亚未来智能空间设计 陈柯宇 项勇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287 “草木之韵 药草回乡”塔前彭家村中草药展馆设计 刘仁富、戴潇骁、曾子杰、陈付鑫 罗穆辉 江西服装学院
288 竹里馆——宜宾市蜀南竹海竹文化主题民宿室内设计 李心茹   谭婧怡   张青慈 项勇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289 动源万象·流至千古——空间叙事下的青岛非遗文化展示空间设计 王官小源 李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90 南京之光 未来之门 Chng Qin En 薛颖 华南理工大学
291 顺其自然 代亚楠 徐慧婷 黑龙江工商学院
292 溯本求源—人本视角下校园社区的多尺度设计 刘天越、王志浩、雷礼菁、李玲、贾国庆 杨丽文,李舒萍 广西师范大学
293 心灵驿站——恬逸养老院认知照料专区设计 周雨石、高含 李文嘉 上海理工大学
294 天津市原渤海无线电厂工业遗存空间改造——多功能社交空间设计 陈柯霖 刘宇 天津理工大学
295 闭门深山 李欣如 石琳,纪薇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96 幡下旅人——九寨沟柏悦丽豪藏式酒店室内空间设计 王一深 王琪 王程程 刘蔓 四川美术学院
297 转角 文小菲 石琳,纪微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98 和乐亲子互动别墅空间设计 周守怡、何发姣 闫芳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
299 心之归巢——基于民族地域文化融合下的居住空间设计 李锦敏 王影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300 岛·境 单晨熙 嵇立琴 南昌航空大学
301 艺象方生·众行筑盛--基于实践研究的艺术学院校园园区改造 舒胜、徐飘 王兢、余丽婴、唐铭涵 云南大学
302 安元律师事务所 范纷纷,黄洁文,许琇 周丽丝 珠海艺术职业学院
303 茗香私馔 韩子健 韩建宇 李津安 李一田 邹德志 李楠 内蒙古工业大学
304 空城里 基于快闪模式下将自然与宁静融为一体的音乐餐厅 王君禹 邹德志 内蒙古工业大学
305 寻迹云滇·重塑咖香 —— 基于云南咖啡文化的时光空间重塑 裴蕊 汤少哲 中原工学院
306 《微醺一刻》 张文豪、卫玉琳、符湘、赖芊羽、杨丽利 翟丹凤 成都文理学院
307 吴超峰 吴超峰 沈诗意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308 舒逸筑境 王艺洁 靳建有 ,胡亚南 ,安然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
309 清溪雅苑——自然生态度假酒店空间设计 刘伟 冯喆 兰州文理学院
310 《栖谷半山居--艺术疗愈康养空间的功能多维性设计》 王玉彤 王晓华 吴晓冬 西安美术学院
311 希岸酒店 范冬霞、张雨馨、贺思楠、魏彦秦 冯喆、车俊英 兰州文理学院
312 草本轩·药膳雅境——中医药膳体验馆 温慧敏 周兆鹏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313 锦绣云端——非遗鲁绣数字体验馆的展示空间设计 董雪灿 沈路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314 镂影秘境——皮影艺术展示空间设计 李星洲 宋斌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315 多巴胺色彩复合型空间设计 朱梦婵 孙霞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316 “智界工坊”---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新型办公空间概念设计 路一通 马琛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317 唐卡展示空间照明设计 许成才 宋斌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318 “茶语山居”——日照朝元山民宿空间设计 刘方圆 王筱菲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319 “性格寓所”——MBTI青年公寓设计 杨烨 赵晓东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320 温磬雅居 龚浩勇 王影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321 一叶落盏知秋深 黄田甜 葛莉 沧州交通学院
322 “大秧歌”——虎头湾影视基地升级改造设计 董孝杰 杨明 烟台大学
323 晴川酒坊--乡村酒厂遗址室内空间设计 伦伟楷 白颖 广州理工学院
324 发展“市集”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运用——探索新时代下的社区社交问题 陈姝祎 谷永丽 云南艺术学院
325 “谷韵·希望的味道”——“抗癌”共享厨房设计 崔晓静、王雅静、石满钰、郑翠连 何曼婷 郑州工商学院
326 “东方和乐”餐饮空间设计 宋圣洁 唐乃行 潍坊学院
327 艺起·亦新 陈蓉蓉、钱灵莉、汪佳倩 赵秀敏 浙江工商大学
328 基于交流、共享、生态理念下未来居住空间设计 张译文 付雪薇 沧州交通学院
329 文化在地性视角下的朝鲜族民宿设计—以延边朝鲜族金达莱村为例 吴航旭 唐晔 吉林艺术学院
330 劝·少年不惑——重庆万盛禁毒教育展馆室内设计 赵洪琴,马诗雅,黄美,刘君凤 王刚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331 “山栖以市”——公园式社区商业空间设计 张雪丽 王馨爽 周珂儿 海楠 孙锦  刘静 天津美术学院
332 乐寿安康——故宫乐寿堂数字在线 张晗  朱贤彤 李唯铭 孙锦 天津美术学院
333 基于旧厂房改造下的宠物治愈主题店 沈子钰 石琳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334 浮潭庐宅-吉安江畔古村临江民宿设计 李恩同、安盛佳、高焱、黄秋笛 罗穆辉 江西服装学院
335 织忆对话 · 旧厂新生——产业园区旧厂房公共空间改造更新设计 蒋静怡 薛彦波、赵湘伟 北京交通大学
336 浮山屿居——为空巢青年设计的智慧“中古风”loft公寓 王玘玥  孔卓远  兰雲舒 孙超 安徽大学
337 绿荫小憩咖啡馆 李希雯 冯志东 南京艺术学院
338 未来社区——共享理念下公共空间设计 李承阳 曾悦 赵薏苡 刘强生 陈曦 蔡婉莹 王章叶 湖南科技大学
339 食过境迁·跨越千年的彝族火文化餐饮设计空间 张嘉迅 赵伟 天津大学
340 寻脉融新—共享体验式社区邻里活动中心空间设计 李若冰  李铠鑫 籍颖,崔恒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341 学习魔方——基于韧性校园理论的非正式学习空间设计 窦思雨 刘子涵 何公霖 重庆大学
342 炕围画非遗展厅 云宇洁 李东升 内蒙古师范大学
343 破圈计划 潘晴、周鑫凯、刘子怡、唐子函 卢彬、崔晨耕 山东艺术学院
344 以美育新——城中村美术馆方案设计 谢航宇 籍颖 崔恒 洪佳琦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345 梦绪涟漪——资兴东江湖度假酒店公共空间设计设计 何柯燃 黄红春、张峰 四川美术学院
346 齐乐·共聚 陈越洋 韩芷瑶 武晓勇 重庆大学
347 京洛坊 崔灿,张惟依,张妍怡 段韶华 中原工学院
348 元舍公寓设计 孙瑜蔓 肖嘉瑜 胡令 薛博 成都艺术职业大学
349 寂神峪 孟宜璇 侯晓雨 康渊 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
350 生生不息之佛山剪纸展厅 张航 温玲 广西艺术学院
351 《指间乾坤》 陈冰慧、齐辰芸、刘朋 李莉 郑州工商学院
352 咸亨酒店餐饮空间设计 茹诗楠 宋怡婷 黎庆 南昌航空大学
353 “未来之门”雄安新区地铁站规划设计 徐宇 徐志华 景德镇陶瓷大学
354 悦山海 叶志文 齐海红 四川旅游学院
355 恐龙纪元-解开史前星球的恐龙密码 王冰冰、胡右琪、罗萌、谭聪颖、田乐缘、杨谨伊 石福君 湖北工业大学
356 璟舍园林酒店——基于岭南园林艺术特色的城市酒店活化更新与园林构造现代转译 陈芮、苏俊轩、黎城甫、苏怡葶 佘宇钦、梁礎夫 广州美术学院
357 朝韵白山居 连国庆 梁旭方 长春理工大学
358 弘景酒店 杨婉婕 徐志华 景德镇陶瓷大学
359 “呼吸·新声” 王瑜婕 谭炳凯 余典 邓欢 嵇立琴 南昌航空大学
360 沁馨阁——芦山乡村振兴茶文化民宿设计 周新力 尹心蕊 梁洁怡 何梦秋 陈柯宇 廖倩瑶 王艺涵 项勇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361 非遗“竹蒲织”专卖店展示空间设计 麦可颖 刘少伟 广东科技学院
362 愿茻国黎布洛陀文化虚拟展厅建设 廖静宜 闭悦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
363 海绣源——基于海派文化的室内空间设计 李希 邱晨颖 张宇栋 三明学院
364 豫见汴京 马月茹 马骁验 云南师范大学
365 宠悦室内核心空间设计— 基于宠物模式下的“适老化”室内设计研究 冯琳杰,肖才娇 杨青午,范雯敏 文山学院
366 烟屿 王春容 闫芳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
367 天域阳光祥瑞苑别墅改造设计 陆雨沁、阎俊颖 闫芳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
368 天域阳光.祥瑞苑居住空间设计 杨曜竹、吴凡 闫芳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
369 可移动-生态康养住宅 杨佳畅 柳露萌 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
370 晨曦阁 寇政 柏清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
371 枯木生花 文旅赋能——晋江市潘山村游客中心设计 高雨欣 蔡舒翔 泉州师范学院
372 今日且品佳肴处 陶宇 娅伦 内蒙古工业大学
373 《季膳·韵律》 朱子晔 邹德志 内蒙古工业大学
374 韵室 董明阳 柏清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
375 时光“新语”  ——车桥厂与现代咖啡厅、民宿叙事下的空间更新 唐正方、丁世涛 魏曼云、陈娟 安徽艺术学院
376 E-Pinnacle-网络电商办公空间设计 黄泽东 刘志斌 成都文理学院
377 星岛烟花——基于海滩背景下的共享空间设计 黄禹铮 崔恒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378 味觉盛宴--焖锅店 餐饮空间设计 冯浩杰、裴雪莹、杨晓茹 靳建有、胡亚南、安然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
379 《“归园田居”小南门民宿设计》 王仲宇 张咏梅 江西理工大学
380 滋·愈——重要理疗空间设计 徐倩 崔恒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381 沉浸式亲子餐厅设计 刘文轩 刘敏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382 草木染艺馆重塑设计——以济南市西营镇积米峪村2号院为例 吴凡 任光辉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383 “预见成长”——朱家坊幼儿园空间规划设计 岳孟雨 王峰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384 《舒.韵》 张秭瑜 靳建有、胡亚男、安然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
385 寂语 李明颖 靳建有,董俊岭,姚琳虹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
386 茶缘舍 吴潇颖 徐莉 福州工商学院
387 “几何”别墅空间设计 白心阳 周薇、葛泰 江西服装学院
388 生生不息——龙蟠路地下通道空间人性化设计改造 王思衡 黄维彦 南京林业大学
389 桃汶轩新中式茶馆设计 吴琪 唐乃行 潍坊学院
390 “京业汇宠物平台”运营空间设计 石嘉怡 唐乃行 潍坊学院
391 香圃里 王晴晴 王冬君 商丘师范学院
392 枯木逢春 尹杉屹 王冬君 商丘师范学院
393 味之源 魏含梦 王冬君 商丘师范学院
394 福禾堂 朱思融 王冬君 商丘师范学校
395 《林栖乡野》—邵武市卫闽镇外石村老村部以及村部周边地区生态茶文化民宿与茶馆一体化设计研究 周家乐 郭兴达 邓枝绿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
396 马坝人-石峡遗址文化公园游客中心 李海平 沈文斌张曼娜 梁肖霞 么冰儒、钟志军 广州美术学院
397 《林间来客》—邵武市卫闽镇外石村15号民宿改造项目 叶贵兰 张金烨 邓枝绿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
398 《原生之境》—邵武市卫闽镇外石村农旅活动馆改造项目 何彦虹 林梦婷 邓枝绿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
(名单随机排序)

 

 

 

 

相关:

2024年第十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

2023第九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获奖名单

2023第九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入围名单

2023第九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初审入围名单

2023第九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

2022第八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获奖名单

2022第八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入围名单

2022第八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初审晋级名单

2022年第八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

2021年第七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获奖名单

2021年第七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入围名单

2021年第七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景观设计组入复审名单

2021年第七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建筑设计组入复审名单

2021年第七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城市设计组入复审名单

2021年第七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室内设计组入复审名单

2021年第七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

2020年第六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获奖名单

2020年第六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入围名单

2020年第六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室内设计组初审入围名单

2020年第六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景观设计组初审入围名单

2020年第六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建筑设计组初审入围名单

2020年第六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城市设计组初审入围名单

2020年第六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

2019年第五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获奖名单

2019年第五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

2018年第四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