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首届“春城有礼”城市礼物设计大赛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8日 分类:1月截稿工业产品大赛视觉传达大赛 浏览量:1374

图片

一、大赛主题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有一份来自春城的礼物!

二、大赛目的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及重要批示精神,通过现代科技与设计理念,充分挖掘昆明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用创新设计作品展现春城的自然风光、民族文化、历史传承等多方面的特色;通过集聚设计师们的智慧和创造力,为地区的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提升设计行业水平和竞争力。

三、组织机构

(一)指导单位:昆明市人民政府、云南滇中新区管理委员会;
(二)主办单位:昆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昆明市商务局、滇中新区临空制造业局(临空制造业区管委会);
(三)承办单位:滇中新区两亚创新设计研究院;
(四)协办单位: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国内外有关高校等;

四、大赛组别

大赛围绕“春城印象”城市礼物、国潮云品(民族文化及非遗传统)、未来科技美好生活等方面设置3个组别和10个创作方向。
(一)“春城印象”组
1.“带走四时美景”方向。设计元素与灵感来自云南包括昆明的四季美景,将风景物化为便携式商品。如可动态更新的实景相框、立体呈现的3D画册等。
2.“一览生物多样”方向。设计元素与灵感来自云南“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等美誉,将生物多样性转化为云南特有物种形态特征的产品,生动地展示云南大地的多彩、神奇、富饶和美丽。如仿生式永生植物、硅基生命宠物、动漫产品、食用菌分拣机、鲜花打包机械等。
3.“体味民族风情”方向。设计元素与灵感来自于云南地区26个世居民族特色之美。作品须蕴含民族文化、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特征,包括服装家居日用品等,如新型水烟筒、泼水节、摸你黑cosplay道具等。
4.“品鉴春天味道”方向。设计元素与灵感来自昆明独特的美食文化。以传递“春城味道”的美食及衍生品,体现春城特点且能带走的“舌尖上的云南”。
(二)“国潮云品”组
1.“致敬历史文化”方向。设计元素与灵感来自云岭大地古今兴衰史、名人传记、古镇村落、辉煌抗战等历史文化,如具有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时期特征的灯具、餐具、用具等,在怀旧中向历史致敬。
2.“活化传统非遗”方向。设计元素与灵感来自云南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和创新思维,让非遗文化与现代产品结合。
3.“面向两亚7+11”方向:南亚7国和东南亚11国相关设计师或机构选报的作品,或国内设计师依据南亚、东南亚历史人文等创作的作品。
4.“造浪现代国潮”方向。设计元素与灵感来自对潮品趋势的准确把握,并运用云南或昆明的元素与潮品设计结合。如打造新锐国潮IP、老字号焕新等,体现春城文化软实力,推出符合现代青年人消费需求的产品。
(三)“科技未来”组
1.“创美科技生活”方向。该方向面向在昆的科技型企业,主要展现昆明科技型产品制造能力。
“概念引领未来”方向。该方向主要面向在校生等群体,作品处于概念设计阶段尚未产业化的参赛作品。

五、参赛要求

(一)参赛对象
境内外文旅单位、制造业企业、设计机构、专业院校师生、设计师、设计爱好者等(参赛者须年满18周岁,如以团队报名参赛,人数不超过5人)。
(二)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应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要求,具有完全知识产权和较强的可产业化特质。产品类作品须为近一年内上市或已量产的产品;概念类作品须为2024年10月1日前未上市、未产业化的作品。已参加过国内同类型设计大赛同一作品不得参赛,否则,组委会有权在大赛的任何阶段单方面取消其参赛资格。
2.参赛作品需提交1~5页的A3尺寸版面(尺寸420mm×297mm,分辨率300dpi,JPG格式,民族服饰组采用横版,其他组类采用竖版)。其中,第一页为主版面(应包含作品名称、设计构思、效果图、设计说明),其他页面可从设计主题、设计构思、结构图、效果图、实物照片、工艺说明等角度详细阐述;页面中内文字号采用12pt,文字清晰可读,并标注页码和总页数;版面中不得出现作者姓名及任何标记,不得出现参赛个人和企业名称,否则视为无效作品。
(三)参赛方式
1.大赛采取线上报名的方式征集作品,参赛者在官方指定网站报名(大赛官网:www.souvenirofkm.cn;邮箱:souvenirofkm@126.com),完成用户注册后进入大赛报名系统,按照提示要求填写报名信息及作品资料。所有报名信息以线上为准,参赛者可以提交多件作品,但每件作品只能投稿一个组别,否则视为无效投稿。
2.所有入围终评答辩参赛者须寄送报名表原件及相关佐证材料,产品类参赛作品原则上提供实物、概念类参赛作品需完成3D建模,上述作品按要求提交组委会,否则视为放弃终评资格。

六、奖项设置

(一)大赛设特别奖1个,从3个组别的金奖作品中评选产生,由组委会颁发奖金5万元(含税,下同;不重复享受单组别金奖奖金)、证书和奖杯。
(二)大赛以组别为单位,各组别分设金奖1个、银奖2个、铜奖3个、优秀奖5个、入围作品若干、优秀指导老师若干;由组委会分别颁发奖金、证书和奖杯(其中,优秀奖仅颁发奖金、证书,入围作品、优秀指导老师仅颁发证书)。
(三)大赛面向港澳台地区、南亚东南亚国家作品不分组别增设“最具潜力奖”1个、“最具价值奖”1个、优秀组织奖3个,由组委会颁发奖金和证书(除优秀组织奖,重复享受单组别奖项奖金)。
(四)配套奖励。
1.在校学生参加概念设计提供模型的,经组委会认定符合参赛要求,按每件作品不高于500元给予制作费用补贴。
2.鼓励获奖作品产业化落地,给予创业、就业相关支持并给予额外奖励,具体办法后续制定。
3.昆明辖区内企业名义参赛的获奖作品,优先由政府推荐参评国内外的相关工业设计奖项,相关设计人员推荐参评相关设计师系列的职称。
4.在校生获得特别奖、金奖者到可获推选入选“光华龙腾设计创新奖龙腾之星”提名候选名单。特别奖获得者到可获推选入选“光华龙腾设计创新奖-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候选名单。
(五)优秀组织奖:设优秀组织奖若干,对积极宣传、组织优秀作品参赛的企业、协会、高校等单位给予表彰,并给予每家0.5万元奖金和证书。
(六)若某组别征集的有效作品数量不足,将取消对该组别进行单独评奖,该组别参赛作品,将根据评奖工作组意见,统一归并到其他组别进行评奖。为保障评审工作的有序进行,组委会及评奖工作组有权根据赛事规则及作品实际情况,调整作品的参赛组别。

七、活动安排

(一)筹备及宣传:2024年11月,成立大赛组委会,制定印发大赛工作方案、编制大赛经费预算方案等;完善赛事提交通道;利用各种媒体、平台、社团等渠道开展赛事宣传推介,广泛动员参赛。
(二)作品征集:2024年11月30日起至2025年1月17日止。通过全球网上征集,重点地区进行巡回大赛推荐、国内重点高校和云南地区高校巡回宣贯。大赛官网:www.souvenirofkm.cn;邮箱:souvenirofkm@126.com
(三)作品评审:大赛邀请境内外知名工业设计专家及有关行业翘楚、企业负责人、设计部门负责人、总工程师、高校教师组建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严格执行回避制度,评审专家与参赛单位有利害关系或者出现可能影响其作出公正评审的情况时,应当回避。
1.初评:2025年1月18日起至24日止,评审委员会对3个组别的参赛作品进行网络评选,确定推荐入围复评作品。
2.初评公示:2025年1月25日起至2月5日止,评审委员会对参赛作品初评入围作品进行公示。
3.初评入围实物作品邮寄:2025年2月5日起至2月15日止。
4.设计答辩及终评:2025年2月20日,组委会组织终评专家组对入围作品实物或模型进行评审,并结合参赛者答辩情况,分别评选3个组别的金、银、铜奖、优秀奖获奖作品;最终从3个组别金奖作品中推荐产生活动大赛特别奖,同时推荐优秀组织奖建议单位、优秀指导老师建议名单。
(四)活动大赛颁奖:2025年2月22日,举办“春城有礼”城市礼物设计大赛颁奖大会对大赛获奖作品进行颁奖。

八、其他事项

(一)参赛作品须为原创作品,如与已发表的作品相同或近似的不予评选;参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和权利,如发生纠纷,由此产生的责任由参赛者承担,且组委会有权在大赛的任何阶段单方面取消其参赛及获奖资格,同时不再递补相关奖项;为保证作品质量,组委会保留对部分奖项空缺或减少的权利。
(二)大赛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参赛者所有,大赛组委会对所有参赛作品享有推介、展示、出版及其他形式的推广、宣传等权利。
(三)获奖作品所有人和“春天礼”区域公共品牌运营方签署协议后,可作为“春天礼”区域公共品牌联名产品,并进入“春天礼”公共品牌销售渠道,享受销售分成。
(四)组委会有权通过各种渠道展示、推介数字展厅,扩大“春城有礼”城市礼物设计大赛的影响力。除组委会和参赛者授权外,任何单位、个人和第三方不得将本次大赛的作品进行再设计、生产、销售、宣传、出版、展览及其他形式的推广、宣传等。对于具有产业化前景的设计方案或产品,组委会组织参赛者与本省制造业企业对接,推动设计成果产业化。
(五)大赛组委会对本次大赛保留最终解释权。

 

大赛官网:www.souvenirofkm.cn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