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4-2025秋季学期《设计价值与体验》课程总结回顾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5日 分类:课程设计 浏览量:1505

随着大雪临近,《设计价值与体验》课程圆满结束。本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同学们从宏观视角理解设计价值的多重维度,深化对“价值”与“体验”的的认知。本次课程汇聚了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包括6位工程硕士4位创意思维证书项目的同学,以及10位美院全日制硕士。在多学科的互动与思想碰撞中,同学们不仅掌握了设计价值的系统性视角,还通过对设计案例的分析与讨论,拓展了设计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2024-2025秋季学期《设计价值与体验》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包括设计价值的概念、设计方法、设计价值的要求以及典型案例分析,以跨学科的视角,探索国内外优秀设计作品的设计价值。在课程中,讲讨论了设计与价值之间的关系,什么样的价值可以转化为设计需求,如何创造丰富的体验效果?体验在过去的设计实践中是如何被体现的?课程将会带领大家对上述问题做通识性的梳理和了解,以丰富学生的设计价值理论和体验设计理论知识,从而在宏观层面上形成对于设计价值的理解。

课程大纲

1. 什么是设计的价值?相关基本知识的介绍,对设计的价值与特征、内涵、构建展开研讨。

2. 什么是体验?介绍与体验相关的概念发展脉络、社会经济背景与信息时代技术特点等。

3. 评述与讨论:设计价值、体验与生活。

4. 案例分析报告与汇报。

课程作业

作业一:案例分析

每位同学需选择并准备三个设计案例,围绕其设计价值与用户体验进行深入分析。请在分析过程中详细阐述以下内容:

设计价值分析:明确每个案例所体现的设计价值,探讨设计如何满足特定的功能需求、情感需求及社会文化需求。分析其背后的设计理念、核心目标以及对用户的潜在影响。

用户体验分析: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分析每个案例如何通过用户交互、情感共鸣、易用性等方面提升用户的整体体验。探讨设计在优化用户体验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创新方法以及实际效果。

案例对比与总结:对三个案例进行横向对比,总结它们在设计价值与用户体验方面的异同,提出对设计实践中用户需求与设计解决方案之间关系的深刻见解。

作业二:设计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方案推演

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个具有社会价值或用户价值的设计问题进行深入调研,提出一个创新的设计解决方案。作业要求包含以下内容:

问题定义与需求分析:首先明确所选问题的背景与定义,系统分析该问题的现状、影响及潜在的用户需求。通过调研与数据分析,揭示问题的核心与挑战。

方案构思与逻辑推演:根据问题的特点,提出具体的设计解决方案,详细阐述方案的构思过程、设计逻辑及推演过程。包括设计思路、关键决策点、创新点以及可行性分析。

设计实施与效果预测:阐述设计方案的实施步骤及时间规划,并预测该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在效果与用户反应。可以通过模拟、原型或场景设计等方式展示方案的可行性。

团队协作与总结:说明小组成员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的分工与合作,结合小组合作的成果进行总结,并反思方案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及改进方向。

鲁晓波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原美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致力于在信息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教学和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艺术创作和设计实践,专著有《图形界面设计》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专家组成员,“十三五”科技计划重点专项专家、中国科协第七、第八届全国委员;主持国家元首检阅台造型设计,主持上海世博会湖南馆设计,主持哲学社会科学国家重点项目《新媒体艺术形态研究》、《基于虚拟现实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项目《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验证与典型示范》课题、科技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国风格文化创意及智能设计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设计卷主编,组织策划了三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和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暨学术研讨会,担任国际著名红点设计奖、意大利金圆规设计奖评委。策划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暨论坛、国际艺术与科学作品展暨论坛、联合策展“基弗在中国”、“新朦胧主义艺术展”,参加国内外艺术展十余次。曾获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Group1

小组成员:

1. 曹丽娜-雕塑

2. 王榕-科普展示

3. 张睿-科普信息

4. 周弋杰-视觉传达

课题名称:

课题1:

“知音”——自我觉察与传统音疗的沉浸式艺术装置

 

课题说明:

“知音”是一种融合自我觉察与传统音疗的沉浸式艺术装置,旨在通过脑波与音乐的互动,提供情绪疗愈与身心共鸣的体验。

观众佩戴脑电设备进入展厅后,系统实时监测脑波并播放疗愈音乐。装置将脑波α波和β波转化为高山形态,音乐波形呈现瀑布形态。当观众脑波稳定,音乐频率与脑波同步,产生“知音共鸣”。观众体验情绪疗愈,直观看到脑波与音乐的可视化反应。装置“数字知音”根据观众动作和脑波实时互动,音乐与脑波匹配时同步演奏。其虚实程度随脑波专注度变化,增强沉浸式体验。角色表现通过TouchDesigner生成虚拟图像,结合动作检测与粒子效果,构建与观众脑波和动作互动的环境。系统通过脑电设备采集脑波,并与音乐频率同步生成疗愈音频。脑波音乐与传统音乐经TouchDesigner预处理后建立对应关系。系统识别脑波频段,从音频库中选取匹配的音乐和视觉效果同步展示。TouchDesigner实时匹配音乐与视觉,展示脑电设备与音视频元素结合的调整体验。

“知音”不仅呈现自我觉察与传统音疗的深刻联系,也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带给观众身心疗愈与情绪调节的独特体验。此装置的最终目标是创造一个促进心理健康与情感平衡的环境,希望它不仅是艺术展示,更是科学实验,去探索人类情感与科技结合的可能性,为未来心理治疗和情感疗愈提供新的视角与方法。

课题2:

“拥抱”——宇宙心跳共振艺术疗愈装置

课题说明:

“拥抱”是一种结合身体互动与宇宙心跳共振的艺术疗愈装置,旨在探索心跳、情感与宇宙之间的深层联系。观众互动时,心跳实时采集并通过骨传导技术反馈,听见自己的心跳。心跳信息转化为“宇宙之声”,与视觉效果结合,创造心跳与宇宙共振的沉浸体验。

装置“心跳回响”利用心率传感器实时捕捉观众的心跳节奏,并根据心跳频率从宇宙声音库中选取相应音效。通过骨传导技术,观众可以同时听到自己的心跳和宇宙声音的同步,感受到与宇宙的共鸣。多人互动时,观众的心跳交织成一幅音画。装置采用慢回弹海绵和温变材料,模仿星球震动和拥抱后的负型,呈现星球纹理。接触装置时,温度和压力变化引起形变,模拟星球震动,并发出与心跳频率相匹配的震动和声音。视觉上心跳数据与宇宙图像互动,通过TouchDesigner实时处理,形成动态宇宙场景。观众的心跳变化使宇宙图像震动或变化,加强了心跳与宇宙的共鸣。互动结束时,屏幕中的星球缓缓变为流星,象征心灵的宁静与疗愈。

“拥抱”不仅通过触觉、听觉和视觉为观众提供多感官体验,还能在情绪调节和身心疗愈方面带来深远的效果。观众通过实时的心跳数据与宇宙图像互动,亲身体验心跳与宇宙共振的独特魅力。此装置不仅是身体的互动,更是心灵的共鸣与治愈,最终致力于创造一种触动内心深处的沉浸式艺术疗愈体验。

课程感悟:

曹丽娜:

通过参与本次课程的学习,我对设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课上学到的知识与经验,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设计视野,并为我在设计领域的进一步学习与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宝贵收获将激励我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并为我在未来的设计探索中提供不竭的动力。我认为设计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思维的艺术。随着课程的深入,我开始意识到,设计的真正力量在于它能够连接人与人、人与产品、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我学会如何通过设计来解决实际问题,如何让设计服务于更广泛的社会需求。

王榕:

此次课程学习中,我深刻感受到优秀的设计不仅仅只是关注表面,也应深入到用户的需求、痛点和生活方式中,关注人与环境、人与产品之间的互动关系。一个好的用户体验设计,不只是简单的解决问题,而是在满足功能的同时,能够让用户产生共鸣、感到愉悦和舒适。设计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商业收益上,它还肩负着提升生活品质、促进社会进步的使命。未来我将更加注重对设计的深度认识,结合创新技术和人性化思维,创造出更具意义和社会价值的作品,同时也为社会可持续设计的发展贡献力量。

 

张睿: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对设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首先,我认识到设计不仅仅是外观创新,它涉及情感、体验、科技和社会责任等多个层面的全面思考与创新。设计的真正力量在于它能够跨越不同的维度,连接人与人、人与环境、以及人与技术。因此,设计不仅是视觉表达,更是沟通的桥梁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我深刻认识到,设计是一项需要持续学习和更新的领域。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设计趋势的变化,在未来我也会不断探索新的设计方法和技术,不断提升设计思维的灵敏度,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周弋杰:

通过参与这次课程的学习,我得以再次深入地探索和理解了设计思维、用户研究以及创新方法等方面。这不仅让我能够从更加全面和立体的视角去分析和审视问题,还使我能够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设计中具备全面的分析能力,当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更加冷静和客观地进行判断,规避了片面和偏颇的思考。同时在此次课程的小组项目中,我与队友们共同探讨问题,分享彼此的想法,并通过头脑风暴和角色扮演等创新方法,激发了团队的创造力。这种协作经验不仅提升了我的沟通能力,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推动项目的成功。

Group2

小组成员:

1. 杨峰-工硕(蜜曰科技工业设计副总)

2. 邵鑫-工硕(华帝股份有限公司UXI设计负责人)

3. 蒋依恬-工硕(浙江南方建筑设计院)

4. 徐雨晗-工硕(北京歌尔丹拿科技有限公司工业设计师)

5. 段黎姿-工硕(中建一局华北公司客户经理)

课题名称:

“乐八仙”——智能康养桌

课题说明:

在本次课程前期预研阶段,从安全、家居、便利、智慧等不同角度进行了产品头脑风暴;同时又因在讨论中多频将产品对象放在老年群体上,并且也因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设计师的责任意识需确保所有年龄段的人都能享受到科技进步的成果等多方因素下,我们将从目标客群特征进行着手切入。

目标群体的情感需求侧重考虑以下四点。一,老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可能面临更多的生活挑战;二,通过易于使用和满足需求的产品,老年人可以更好地参与社会活动,减少孤独感和社会隔离,提高他们的幸福感;三,关注老年群体的产品设计也有助于促进不同年龄群体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增强家庭和社会的凝聚力;四,随着技术的发展,老年人也需要适应新的工具和平台。设计易于老年人学习和使用的技术产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数字化社会。

产品《乐八仙智能桌》的设计融合了现代科技与人文关怀,通过以下几个核心功能实现其目的。一,考虑到老年人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桌腿内置暖风系统可以在寒冷的季节为老年人提供温暖的环境,减少因寒冷引起的不适感,增加舒适感;二,桌面配备的液晶显示屏不仅可以显示时间、天气等基本信息,还可以播放老年人喜爱的音乐、视频,甚至可以连接社交软件,让老年人与家人朋友保持更紧密的联系,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三,通过语音控制或简单的触摸操作,老年人可以轻松地使用智能桌的各项功能,无需复杂的学习过程,降低使用门槛,提升易用性;四,智能桌可以集成健康监测设备,如血压计、心率监测器等,定期提醒老年人进行健康检查,关注他们的健康状况;五,智能桌可以根据老年人的个人喜好和习惯进行定制,比如调整桌面高度、颜色、材质等,使其更加符合个人需求;六,智能桌可以提供各种适合老年人的娱乐和教育内容,如棋牌游戏、健康知识讲座等,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这些功能,多功能智能桌不仅能够提升老年人的娱乐体验,还能够在情感层面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享受晚年生活。这款智能桌的设计体现了对老年群体的深刻理解和尊重,是科技进步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典范。

课程感悟:

杨峰

鲁老师带领大家走过一场酣畅淋漓的设计价值和体验之旅。课程提醒我们在面对各种不同设计任务的时候,始终把握主体认知与客体需求相统一的重要性。通过全面分析、拆解目标的价值构成,充分运用创新思维、客体思维来解决问题、创造体验和价值实现。每一次设计活动都是寻求最精准的揭示、表达和触达。课程中大家也体验到了最充分、最多元化的思考和辩论,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检讨每个人的视角和价值评价。鲁老师在课程中对每个同学的案例都给予悉心指导和耐心分析,展现出的一丝不苟研学态度和敬业精神,也深深感染着我。整个课程虽然短暂,但却是对于我们从底层逻辑到顶层思维的一次全面的洗礼和提升。

邵鑫

在鲁晓波老师的《设计价值与体验》课程中,鲁老师通过丰富的案例与生动的课堂讨论,讲述了一件设计作品不仅要从审美、体验、场景、设计伦理等角度去评价,还要注意考虑到该设计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所代表的含义等。引导同学们以跨学科的视角,审视设计与价值之间的关系,以及设计是如何通过思考、组织与实践来实现价值和体验的。鲁老师在课上提出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需要有文化理解,传承、审辩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通过讲解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校庆特别展,引述习总书记参观时的重要论述,明晰设计价值的核心。

鲁老师强调,设计的核心在于其价值导向。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创造视觉上的美感,更重要的是要满足用户的需求,解决实际问题。设计的价值在于其能够为社会、环境和经济带来积极的影响。

本次课程中因有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同学一起上课,老师充分发挥同学们跨学科的组成优势,要求每位同学从各自的背景或对课程的理解出发,寻找并分析三个案例,评价这三个案例的设计价值与体验,在同学们的分享中我深刻感受到设计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与其他学科如建筑学、心理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等进行交叉融合。这种跨学科的合作能够为设计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洞察力。

最后的大作业中,鲁老师更是针对每一组同学的每一个案例进行详尽的点评,从设计的社会价值、体验价值、传播价值等等不同维度去点评每个组的作品。对我们组最终的方案,老师强调要聚焦核心场景,要让设计有温度,不要堆砌功能,大而全不如小而精,都是非常有益的设计原则,在以后的设计工作中,我将这些宝贵的知识和经验视为我设计旅程中的灯塔,引导我不断前行。

 

蒋依恬

参加了鲁晓波教授的《设计价值与体验》课程,我深刻体会到设计不仅仅是形式和功能的结合,更是连接用户需求与产品价值的桥梁。课程让我认识到,设计的核心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个体、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价值。

鲁教授的课程内容丰富,从不同的实际案例讨论出发,结合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特征,系统性地分析了设计、价值和体验。他特别强调了设计价值的多重意义,让我从更广阔的视角理解并去思考设计形式下的上层建筑考量。课程中的案例分析,如艺术与设计的理论依据、设计方法和程序,以及典型案例,都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

通过这门课程,我学会了如何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关注他们的真实需求和使用场景,以及如何通过设计提升用户体验。鲁教授的教导让我明白,优秀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更要超越用户的期望,创造出独特的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更重要的是它对于社会和环境的正面影响。

 

徐雨晗

作为工业设计工硕专业学生,虽然在工作中对设计价值与体验方面有一定的了解,但设计价值与体验的课程学习令我获得了更深层次的启发。这门课程让我认识到,设计的核心不仅仅在于外观的美观,更在于其背后的深层价值。我理解到设计应当以人为本,不仅满足功能性需求,还要提供愉悦的体验。它关乎于如何通过创新来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生活质量,甚至推动社会进步。

课程中强调了用户体验的重要性,让我明白设计不仅仅是创造一个产品,更是创造一个故事,一个能够与用户产生共鸣的故事。这种以用户为核心的设计理念,让我意识到设计师需要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以及他们的情感和行为模式。此外,我还学会了如何从多个角度去评估设计的价值,包括美学、功能性、经济性和社会文化影响。我认识到,一个好的设计不仅要在视觉上吸引人,更要在实际使用中为用户提供价值,这样的设计才能真正地触动人心,实现其最大的价值。

段黎姿

设计价值与体验课程,让我对设计的内涵与价值有了全新的认识。鲁老师这门课程让我深刻体会到设计对于生活、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重要意义。课程中,我们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了解到优秀的设计作品是如何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传递出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理念。同时,也学习了一些反面案例,让自己规避此类问题。我认识到,设计不仅是视觉的表达,更是文化的载体。每一个设计细节都蕴含着设计师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美的追求,这使得设计作品具有了温度和生命力。此外,课程还让我看到了设计在商业和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价值。一个好的设计可以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增强品牌形象,甚至引领市场潮流。在设计价值体验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将设计理念与商业模式相结合,创造出既有商业价值又有社会影响力的设计方案。课程中的团队合作环节让我深刻体会到设计是一个协同创新的过程。在与队友们的交流与合作中,我们共同探讨、碰撞想法,形成一件设计作品。这种团队协作的经历,让我更加明白设计不是孤立的创作,而是跨学科、跨领域的集体智慧结晶。通过学习,我对设计的价值有了深刻的感悟。平凡痛点背后的第一性原理,即第一个解决痛点的人理应得到更好的品牌溢价,同时,设计需要聚焦产品,不需要花里胡哨的装饰,从用户角度出发,用心即可。

Group3

小组成员:

1. 王霞-工程管理

2. 徐小涵-工硕(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产品开发工程师)

3. 李函阳-风景园林

4. 刘可-公共管理

5. 李瑞-环境科学与工程

课题名称:

“可及”校园无障碍游戏设计

课题说明:

本组《设计价值与体验》大作业聚焦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灵感源自组员骨折经历。全球约有十亿残障人士,占总人口的15%,每个人都可能成为障碍群体。称呼从“残废”到“残障”,反映了社会认知的进步。我国无障碍科普意识不足,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公布,但多数城市室内外环境仍充满障碍。清华大学作为无障碍建设的重点单位,设有无障碍发展研究院,参与标准编制和产品设计。清华学生发起无障碍发展研究协会,推动校园无障碍建设。

本次作业以无障碍校园环境和科普为主题,针对学生、教师、访客三类人群,设计线下-线上互动体验系统。线下游戏模拟校园障碍场景,让体验者感受障碍带来的痛点,提升无障碍意识。线上APP基于元宇宙技术,提供三维虚拟校园导览,旨在增强对重点人群的关注和包容。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我们希望在校园内推广无障碍理念,改善校园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平等融入社会。

课程感悟:

王霞

设计的价值何在?它可能潜藏在我们对日常生活的丰富认知之中,也可能是我们传递这种多元认知,进而激发人们去探索世界的无限可能。这门课程无疑为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重新审视设计的本质。在鲁老师和同学们的案例分享中,我看到了人类对美的不懈追求,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以及设计如何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和美好的生活体验。这正是我对设计价值的理解——它朴素而贴近生活,平凡之中却蕴含着伟大。

 

徐小涵

鲁老师在课上分享了很多设计领域的案例,从建筑领域到产品领域。设计的生命周期其实是值得去深入思考的,既要解决当下的问题,也要考虑设计对未来的影响。做设计的初期不要限定太多的框架,要发散思维设想多种可能,不要执着于某一个具体的细节而忽视了设计创意,灵感发散的过程。在课堂上听到了各个专业领域的同学分享有趣的案例,不止停留在产品领域,学习到许多可持续的,环保的,有人文关怀的设计案例,加深了我对于设计价值的理解。设计价值更在于设计师的更高维度的思考,也需要更多人的共同努力,尊重和保护其他优秀的设计成果。

 

李函阳

最深刻的课程感悟在于老师强调的发散性思维,设计思维训练应当是先拟定几个方向再去论证、比较,选取其中适合的,然后还需要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散,比较论证,设计思维才能逐步形成。而不是选择一个题目,就要做这个,然后南墙撞到底,自己把自己局限起来。本次课程作业我组以无障碍作为大的切入点,能够做的设计有很多,方方面面都可以。而我则先入为主的想去做游戏,特别是局限要做线下游戏,最终提问难以回答的便是:“理解、科普无障碍,为什么非要玩游戏,为什么非要玩这样一个游戏?”直戳要害,当思维受限了,据理力争话语变成了憋红了脸的诡辩。

刘可

在设计价值与体验课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设计不仅仅是创造美观的产品,更是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和价值传递。每一堂课都是一次思维的碰撞,我们学习如何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洞察他们的需求,从而设计出既实用又有情感共鸣的产品。我在观察世界时有了新的设计视角,掌握了如何运用设计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如何通过迭代和测试来优化用户体验。这门课程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对设计的热情,让我从跨学科视角应用设计思维,以负责任方式通过设计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设计,是一种力量,它能够连接人与世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李瑞

作为一名环境学院的学生,很荣幸能够有机会参与鲁晓波老师教授的“设计价值与体验”课程,让我对设计的内涵与价值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设计是科学与文化的融合。鲁老师结合大量实例,生动阐述了设计在提升产品用户体验、满足人们精神需求方面的作用。通过这门课程,我明白了设计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这对我今后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跨界合作与创新能力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课程中强调的以人为本、关注用户体验的理念,也将指导我在科研工作中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Group4

小组成员:

蔡奕辉-信息艺术设计(交叉学科)

课题名称:

“艺术宝APP”

 

课题说明:

“艺术宝APP”是一款创新的教育应用,结合了移动设备、绘画、美术教育、人机交互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专注于提供个性化的绘画学习体验。该APP致力于推动美术教育的标准化与优质化,推动线上美术教育市场的进步与发展。通过内置的学习内容推送、绘画辅助、创作绘制、打分评价等多功能模块,艺术宝APP为用户提供全面的美术学习支持,帮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解决构图、色彩搭配、线条使用等实际问题。在更具人性化的交互体验下,用户不仅能提升创作技能,还能享受个性化学习与美育教育的过程,进而实现因材施教、提高艺术水平的目标。

课程感悟:

这门课程让我深刻理解了设计的真正意义,不仅是外观的美化,更是功能与用户体验的融合。课程中,我们讨论了如何将设计价值与用户需求、情感连接相结合,提升设计与产品的影响力。我意识到,设计师需要考虑的不仅是形式,更要关注用户的需求和情感,做到真正为用户创造价值。未来的设计工作需要跨学科的思维和不断的创新,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在变化的市场中创造出有意义的设计作品。

Group5

小组成员:

1. 谭虔熙-信息艺术设计专硕

2. 姜玥瑶-信息艺术设计专硕

课题名称:

“彩颜不辞”

 

课题说明:

本项目名为“彩颜不辞”,是一个AI壁画色彩修复辅助工具,取自“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世间美好易逝,但我们想尽一份力留住这缤纷的色彩。彩颜不辞网站的AI壁画色彩修复辅助工具利用深度学习和图像处理技术,基于SDXL大模型进行参数优化设计并结合Control Net和Instant Style进行严谨的边缘控制和色彩还原填充,帮助古壁画修复师更加高效推测、复原壁画的色彩和细节。

壁画的色彩承载着艺术风格、材料使用及创作时代的特征,因此精确的色彩还原是当今壁画修复一大痛点。目前采取的方法大多是通过手工艺人的艺术技巧、考古研究资料和专业知识重现壁画的原始状态或修复已损坏的部分。而壁画修复专业人士的培养周期长、学习门槛高,需要具备壁画修复的理论、技术和方法,通过长期积累来形成大量知识储备,导致相关技术人才十分短缺。

在实际物理性的上手还原壁画色彩之前通过网页工具的使用给予壁画修复师数字色彩修复的辅助。可应用于壁画修复的结果预测、壁画复原临摹的参考、壁画修复学习的参考。

本AI辅助壁画修复工具网页的流程具体分为:对壁画进行黑白线稿的提取,基于不同风格进行内容填充引导线稿生成色彩,模拟壁画肌理。通过AI修复壁画的三个主要步骤尽量还原壁画的地域性与时代性。

课程感悟:

谭虔熙

四周的课程安排说快不快说慢也不慢,对于我自己一个本科工科跨专业进入美术学院的学生而言,鲁老师的这门课程设置让我对于设计的价值与体验又多了很多新的认知与理解。艺术具有很广阔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在过程中,许多不同学科不同年龄的人进行不同时间地点的经历、经验分享,让我体会到了跨学科交叉以及学科融合之间的差异性与乐趣。不仅拓宽了我的学科视野,也从这种将个人分享的内容转变为共同可以理解的价值语系的过程中体验到了美学的意义。

 

姜玥瑶

彩颜不辞是我们针对壁画的色彩修复而设计的一个AI壁画色彩修复辅助工具网站。壁画修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冗杂、零碎、反反复复,修复师们扮演者医生的角色,一遍又一遍地延续壁画的生命。这些壁画都曾在历史的某个节点中闪耀过,再被历史遗忘,又因为无数壁画工作者的努力才磕磕绊绊地走到我们面前。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学习大量资料、总结规律,而设计或许能够成为技术与文化的桥梁,辅助文物修复者们顺利前行。“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美好易逝,尽管网站还在迭代,但我们期待彩颜不辞,这或许就是设计的价值。

Group6

小组成员:

1. 刘鑫源-工业设计专硕

2. 谭纳川-工业设计专硕

课题名称:

课题1:

“原子化社会个体出行方案”

 

课题说明:

课题一针对现代社会交通拥堵,年轻代社交方式虚拟化原子化、年轻人需要自己的独处空间等问题进行洞察和分析,以A00级车型为原型,打造一款促进车内社交,可控车外社交,以AR和车体连接等方式促进家庭、人宠社交的原子化社会个体出行方案。个人空间时,用户可与AR信息进行交互,进行AR游戏或风景体验,有社交需求时也可享受沉浸式虚拟社交。露营场景时,车体可以以三个家庭单位为上限进行实体互连,通道可供儿童或宠物同行。通过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社交方式打造自己的用户社群,营造一个属于年轻代的车文化空间。

课题2:

急性病识别与救助面罩

 

课题说明:

面对目前心脑血管等急性病普遍化、年轻化的社会现象,以及我国目前急救知识普及程度不够,救援不够及时等问题为核心,建立一款可以进行不同种类的急性病并指导抢救的产品和流程体系。产品以眼睛或面罩为载体,通过面部识别技术分析患者的面部特征并识别疾病。用虚拟投影的方式,引导他人进行及时且有针对性的救助。产品会配以相应的APP,用于急救知识普及和案例分析研究,并在未来可能用于其他典型疾病的面部识别和分析。

课程感悟:

刘鑫源

本次课程中,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了许多设计案例,各专业背景的同学从美学、创造性、实用性、可持续性、商业价值、文化、安全性等不同维度探讨设计价值,让我意识到评判项目不能局限于本专业视角,从其他角度切入或许能发现项目的潜在价值或隐患。小组仅两人,考虑到时间因素,我们在两个设计提案中尝试通过 AIGC 提高设计效率,对最终呈现效果总体满意。通过老师点评,我认识到提案的前期调研与后期方案产出存在部分脱节,技术和工具只是手段,提出问题并创造性解决才是核心目标。这次课程是师生共同探讨设计价值的过程,我从每个人的分享中学到很多,更加坚信设计不仅是专业技能,更是推动世界改变的力量。

谭纳川

本次课程从结构到内容上的设计令我受益匪浅,从前期老师分享案例并与大家多学科交融的讨论,到大家将自己找到的案例进行分享和分析,再到每个小组方案的提出,每个部分环环相扣、逐渐深入。让我明确了设计在功能性、美学、情感和商业等方面的多元价值,认识到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满足用户需求,设计产生之前就应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以及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后期大家方案的提出正如老师所强调的:好的设计并不与高科技、新技术所挂钩。设计的实际价值与用户体验才是产品或服务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能够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期望的设计才是高价值的设计。

Group7

小组成员:

李小丽-视觉传达

课题名称:

“无意识”吃薯片——桶装薯片内置手指套

 

课题说明:

在情绪价值和新鲜感的驱动下,薯片成为消费者减压和享受的零食首选。据iiMedia Research统计,2020年,中国Z世代对薯片类食品的偏好率高达81.5%。

薯片作为一种休闲零食,通常不会像正餐那样在特定的时间食用。除了看球、聚会等社交活动,人们吃薯片的时间一般是随机的,比如工作的间隙、玩游戏的间隙以及看书的间隙等。间隙时间通常指短暂的休息或空闲时间,这说明吃薯片大概率是穿插在工作、游戏、看书等活动中。

间隙时间吃完薯片,手指头是油腻的,这个时候做其他事情就很麻烦。即使用纸巾擦干净,也会有油腻的感觉,很容易弄脏我们的键盘、手机以及书等媒介物。此外,手部细菌多达150种、80多万个,与薯片的关系可定义为“双向污染”。如何在各种间隙时间“无痛”“无意识”吃薯片,无需因为吃薯片耗费任何脑力,无需担心将手部细菌吃到间接吃到肚子里,使个体完全处于放松状态呢?

我把设计目标定在桶装薯片,解决桶装薯片弄脏手指,不方便被及时享受的痛点,同时尽量减少给企业带来额外的负担。经过观察,人们食用薯片的方式倾向于用手指直接拿取,最终产品围绕手指设计。此外,桶装薯片内盒包装不会放满薯片,会留出很大一部分空间,合理利用这部分空间,还可以减少包装的浪费。

课程感悟:

本课程总体课时有4天,横跨4周。前两周鲁老师以授课和启发学生思考为主,后两周以学生分享和课题汇报为主。在上课期间,我不仅从老师那里学习了专业的知识,还从同学们的分享中收获良多。最让我感动的是在最后的课题汇报中,大家的选题深刻体现了当下年轻人的社会责任感。有关注亚健康人群的、关注残疾人和老年人的,还有关注壁画修复、及时救治等内容的,可谓精彩纷呈!

<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