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未来——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2023级时尚生活系统设计课程作品展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3日 分类:课程设计 浏览量:840

“时尚生活系统设计”课程聚焦于可持续发展、循环设计以及未来生活方式,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全球资源与生态挑战,启发他们对未来社会与生活方式的深入思考。课程内容涵盖了灵感与调研的搜集、分析,设计方案的开发以及再造技术的实际应用等方面,最终实现了作品的叙事性表达与展览的精美呈现。本次展览不仅是课程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学生们以设计回应未来社会需求、探索人与自然共生可能性的创新实践。

展览时间:2024年12月15日至2025年1月16日

展览地点:珠海市香洲区凤山街道春晖社区榕园协商议事“听”主题公园(荟雅名苑北门旁)

指导教师:叶锦添、刘安、许栋樑、何天娇

参展学生:未来设计学院2023级服务设计方向硕士研究生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

支持单位:珠海市香洲区凤山街道春晖社区

展览现场

部分参展作品

作者:王宇彬

作品:叶圈

裙装艺术装置

材料:自制生物材料、生物有机废弃物、PVC、PLA

作品以循环与可持续为核心理念,通过创作生物材料,探索可持续材料与不可持续材料之间的共存关系,倡导时尚的再生与重构。可持续时尚的核心之一是“闭环”,强调材料生产、利用与再生的循环。作品以“圆形”为基本设计语言,寓意循环永续的自然法则。解构主义理念的融入,赋予每一片“叶子”独立而有机的形态。时尚不仅是穿着,更是对材料、形式与功能的反思。

作者:黄铃博

作品:肤-衣

人体艺术装置

材料:树脂、综合废弃物

地衣,自然之奇观,附着于树皮、岩石等表面,是真菌与藻类和谐共生的自然奇观。然而,随着环境的持续破坏,这种微妙的自然平衡是否会被打破?肌肤,是否也能成为另一种生命形态的共生之地?作品以草木灰与树脂的融合为媒介,汲取地衣之形态灵感,构想未来植物与新型材料之间的共生愿景。通过“肤衣”的形式,作品设想了一种植物与人类皮肤融合共生的未来图景,试图探索人与自然间全新关系的无限可能。

作者:姚艳淇

作品:符号

旧衣再造

材料:牛仔旧衣、废弃牛仔面料、破损品牌Logo

作品以牛仔布料为载体,通过解构与重塑废弃牛仔衣裤,拼贴破损品牌Logo,揭露牛仔布料背后的环保隐忧,唤起人们对消费主义、品牌文化和个人身份认同的深层次思考。破碎的Logo,宛如被消费主义浪潮冲刷后的残骸,讽刺品牌崇拜的虚妄,挑战过度符号化的消费文化。这些Logo不再是身份象征或潮流追逐的代名词,而化作反思与批判的载体,提醒人们重新审视那些被广告与商标包围的日常生活:在物质欲望的漩涡中,我们是否已不自觉地被裹挟?

作者:李宣霖

作品:彷徨少年时

人体艺术装置

材料:卡纸、粘土

作者利用儿时的旧物和画作,精心构建了一幅描绘少年迷茫与抗争的立体画卷。正如《德米安:彷徨少年时》中主角在成长中的经历:“你所遇见的每个人都可以是自身内心的幻象,是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却想要拥有的面孔。” 作品中的每个面孔都是内心世界的镜像,阴影象征着无法向他人诉说的、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心语,它们共同勾勒出一个具有二元性的自我世界。在成长的破茧之旅中,少年们勇敢蜕变,找寻真我。

作者:李政宏

作品:废气·人体工厂

人体艺术装置

材料:铝箔管道、钢丝、纱网、废布

作品将“废气”这一现代工业文明的副产品与“人体”这一生物学概念相融合,构建出一个荒诞却又贴近现实的视觉叙事空间。在这里,“人体工厂”成为隐喻,象征着人类社会在资源消耗与废弃物排放过程中所体现的生命力与脆弱性并存的状态。通过对纱网和铁丝的特殊处理,模拟废气的流动形态,如同血液在人体奔腾。这些“废气”在装置中蜿蜒盘绕,警钟般提醒人们:在追求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是否遗忘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初心?我们如何重建人与环境之间健康、可持续的关系?

作者:刘彤畅

作品:清醒梦境

梦境与怀旧主题服装设计

材料:欧根纱、塑料瓶、铁丝

作品融合了个人回忆与超现实想象,交织着怀旧与失落,绘制了一场穿梭于现实与梦境的怀旧之旅。作品采用带有个人色彩的回忆体验和想象,用蜘蛛、云朵、火焰、花朵等意象,色彩斑斓而材质独特,营造朦胧而失落的情感体验。

作者:蔡亿丰

作品:枯木逢春

人体艺术装置

材料:枯树皮、东巴纸、仿真植物、废电路板

万物更迭,生生不息,自然之循环,于废弃中重获生命的奇迹。此装置演绎科技与自然循环共生之景。右侧 “枯木“以东巴纸、枯树皮、老电器拆下来的废电路板,铭记旧时光;左侧 “逢春” 凭仿真苔藓、花朵、回收电路板元器件,展现科技与自然由对立至融合的跨越。画框内,电路板承载着岁月故事,诉说科技发展的辉煌与环境代价。自然循环往复,万物于废弃中重获新生,恰如 “枯木逢春” 所现。这是对生命力的礼赞,也是可持续共生的未来愿景。

作者:陈依婷

作品:跃入水坑

裙装艺术装置

材料:包装海绵、塑料和欧根纱

本作品源于对自然与身体关系的反思。以“跨体性”(Transcorporeality)理论为基石,探讨身体与外界环境的交织与共生关系。作品通过定格跃入水中瞬间的动态画面,捕捉了身体在运动中转变与超越的诗意。水,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媒介,象征着融合与流动,展现了生命与环境的和谐共鸣,旨在启发观众重新审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探索更深层次的连接。身体,不再是孤立的物理存在,而是与外界环境持续共生的一部分。通过这一跃入的瞬间,重拾对自然的敬意与关怀,感受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平衡与和谐。

作者:李晨希

作品:《盔甲》

服装设计

材料:竹编、废旧布料

可持续材质与理念是时尚永续发展的坚实盔甲。本作品以竹编艺术为骨架,构建出服饰的轮廓,再现洛可可时期特殊而优雅的曲线。服饰表面由多样化的碎布拼接而成,呈现材质之间的对话与碰撞。整件服装通过缝合与拼接,将竹编的坚韧与碎布的柔软融合,既传递出对传统东西文化的敬意,又探索了可持续与时尚之间的微妙平衡。

作者:黄鸿润

作品:衍

模块化服饰设计

材料:PP片材

作品通过重复的立体构成,探索几何与哲学之美。灵感源于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思想,作品肌理与模块的组合变化无穷,仿佛万物由简至繁之衍生过程。二维裁片通过相互作用构建出一个全新的三维世界。色彩上,作品以黑白灰色调的组合,表现道家哲学中的阴阳平衡:对立相生,彼此依存,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而透明元素则象征着道家之“虚无”概念,进一步深化哲学内涵。设计旨在构建一个“模块化系统”,通过以“模块”形式进行裁片、拆解和多样化组合,打破传统服饰的整体性,增强了穿着者与服饰之间的互动性,也因其造型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提升了趣味性,同时延长了服装的使用寿命,彰显了设计的可持续理念。

作者:郭乐铭

作品:肺泡

人体艺术装置

材料:波波球、泡沫球、亮片、欧根纱

作品从当代社会对大气环境污染日益关注的背景出发,以微观视角切入,选取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肺中的肺泡作为核心概念进行呈现。当人类置身于受污染的空气中,肺泡作为气体交换的媒介,不得不承受吸收污染物的重负。作品通过向透明气球中填充不同材质的材料,形象地模拟肺泡吸收大量污染物后的状态,直观地展现了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作品选取这一视觉化表达,旨在呼吁人们重视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问题,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提醒公众关注和关爱自身健康。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