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跨专业设计实践课程展
发布时间:2025年1月5日 分类:课程设计
浏览量:1238

基于大力发展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简称互助县)文化旅游产业为中心,推动西部文旅产业的建设,并以我校品牌特色专业为主导,定点设计援助西部地区的文旅工作的发展。围绕非遗文化带动地方文化情愫、助力文化推广和传承为重点,进行非遗文化创意礼品的设计与开发,融合地域文化、地理风貌、乡土人文、数字科技、绿色环境等主题进行文创互助礼品整体形象的设计创新,为“青海-互助县文旅文脉”整体设计规划及根据节气、节日节点等,进行定点设计服务。主要围绕“青海-互助县非遗文化旅游设计服务”展开相关内容的实施。针对整个青海省的文旅产业进行调研工作,并重点针对海东市互助县村、县文化旅游业的整体形象提升进行规划与设计。主要包含:非遗文化旅游定点文化传媒互助服务;非遗文化旅游定点学校研学服务;非遗文化旅游产品专项设计服务等。授课年级:2021级指导教师:陈香,过宏雷课程时间:2024年9月-2024年11月
课程性质:专业自主实践
学分/学时:3学分/96学时(1-8周)
作品名称:“青引”——青绣非遗传统文化的博物馆数字化文创开发 团队成员:龚心蕊,邓婉茜,刘瑜洁,余婧彤设计说明:古意传续,针绘千秋。“青引“是致力于数字化青绣文化宣传的年轻品牌。我们专注于青海藏绣的璀璨文化,携手青海省藏文化博物馆,精心打造属于青绣的产品视觉品牌“青引“,让一针一线的故事跃然网络,以互联网赋予藏地艺术另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在“青引“品牌下,我们设计了藏文化博物馆专属互动艺术网页,通过互联网,可以DIY心仪的藏绣花纹,定制专属网络产品礼盒。同时邀请全世界的用户参与线下刺绣体验,亲手触摸千年的温度,让创意作品成为永恒记忆。希望通过品牌的力量,将博物馆变为文旅新地标,邀请更多年轻人共赴一场青绣文化盛宴。传承青绣之美,助力青海经济文化繁荣发展,让每一步足迹都踏响文化的回响。
作品名称:青海非遗文化背景下多功能自驾露营灯具套装及宣传系统团队成员:毛奕雯、计景柔、李卓雅、方琦设计说明:课题以非遗文化为核心,推动地方文化情感与传承,由品牌战略、服务系统、文创产品、交互界面、打卡展厅及商业模式构成。品牌“登DENG”以“登高峰,映每程”为宣传语,将非遗与自然探索结合,展现“民族、简约、时尚”的品牌风格,兼具功能性、文化性与趣味性。主体文创产品为针对25-35岁自驾游青年的露营灯具组合,采用转经筒与青锈纹样,附带地插、手电、夹子、户外支架、居家落地支架、收纳盒等配件,兼具多功能、轻量化与可持续性。自驾打卡活动中,用户通过蓝牙打卡收集纹样灯罩、投影光效与卡片,完成活动可获完整灯罩,用于居家及非遗宣传,提升用户黏度与趣味性。交互界面与展厅则用于宣传灯具产品,具有产品体验与售卖、活动宣传、非遗宣传、非遗比赛事等功能。设计通过跨专业的角度,从多维度对青海互助县文旅进行宣传,为消费者打造底蕴深厚的移动生活体验。
作品名称:青海互助县土族文化在沉浸式体验民宿中的体验设计团队成员:王斯馨 佘晴航 祝琬芯 付馨玥设计说明:民宿行业正处于行业发展初期,伴随着旅游经济的增长,民宿成为各个人群出行旅游并体验当地风俗特色的重要场所。Saini Yuu在土族语中译为“你好”,Saini Yuu民宿使用土族传统语作为品牌名称意在欢迎全世界游客到访青海互助县这座“彩虹部落”,体验土族人民的生活起居、文化习俗。用户在使用小程序预约后,会体验到热情的接驳车接送游客,游客也可以沉浸式体验土族传统卧房,还有有趣的土族体验活动等待大家“换装”游玩;可以品尝土族风味美食,以及还可以通过精美的土族助农文创商店,带走一份土族人民亲手制作的美丽盘绣制品。
作品名称:缘汇五彩——青海情侣文化旅游体验服务设计团队成员:冉书鸣 张槿鹤 梁娉婷 叶佳琪 冯思辰设计说明:建立当地非遗文化传播基地建立地域网点的网红文旅打卡地以当地文化与景点为载体,打造情侣旅游体验圣地进行系列主题产品的网络宣传活动。同时产出以五色为主线的旅游宣传片加入旅拍、土族婚礼体验、祈福等活动,增加体验感,打造出以彩虹部落为标签的民俗体验镇,并对土族盘绣纹样再设计设计出系列宣传海报及其产品的包装设计。
作品名称:青途——移动酒吧车品牌系统设计团队成员:黄家漫 刘孟雨 刘馨文 赵一诺 施毓垚设计说明: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每一次旅行都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迁徙,更是心灵与文化的深度触碰。课题以卡车为载体,青稞酒为核心,专为青年群体打造的农产品推销车展,让青稞的醇香在旅途中悠扬,让文化的种子在心田生根发芽。独特的卡车涂装设计,不仅是运输的工具,更是移动的展览馆。穿梭于城市的脉络的同时也承载着对青稞文化活化的创新演绎。把青稞及其文化不再仅仅是高原上的静态的农作物,更是跨越时空、成为消费者的情感体验的纽带。“青途”代表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和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并以此共同传播青稞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品名称:青海互助幼儿园传统文化教学绘本课程主题设计团队成员:章悦冬 龙姿羽 王珂 吴俊辉设计说明:在课程中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文字进行授课,结合绘本内容,运用图画和各板块互动设计,并运用视频、图片等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在之中与绘本结合穿插一些小组互动,以及可以提升兴趣了解非遗的小游戏。
作品名称:青稞良品,青赐予您——青稞酒具套装设计团队成员:宫奇龙 张艺馨 林远泽 杨芷依 刘予乐设计说明:青赐青稞酒酒具材质上采用玻璃与仿银材质结合,既保留了玻璃的清澈透亮,又融入了仿银的沉稳大气。不透明部分采用盘绣的布料飘扬形态,在仿银材质上做少量彩虹花或者太极纹的暗刻,这些图案在特殊光线的才会显现,为酒具增添了一份神秘与雅致。彩色丝线顺着布料呈流线引向瓶口,瓶口为互助土族特征图形彩虹花,象征着七彩丝线编织成彩虹花,用户在打开瓶口的时候会将注意力放在瓶口上,加深记忆。
作品名称:青海互助县青稞酒馆空间设计团队成员:董肇星 朱锦宁 邢润清 徐一存 晁卫泽设计说明:课题以青海互助县精心打造了一间独具特色的朋克风小酒馆,并命名为“尕酌”。该酒馆不仅服务于当地居民,更致力于吸引前来青海互助县旅游的游客。我们深入挖掘了青海互助县的文化底蕴,将其融入酒馆的每一个细节之中。酒馆的建筑主体采用了朋克风格,彰显了不羁与自由的精神。同时还特别设计了以青海互助县当地图案为灵感的CD音乐机和专辑包装,让游客在品味美酒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郁的地域风情。此外,定制的酒瓶、酒杯和酒盏,都融入了朋克元素和当地特色,为游客营造了一种别具一格的饮酒体验。让小酒馆将成为青海互助县的新地标,为游客带来难忘的文化之旅。

作品名称:缤GO——青海互助县民俗文化定点研学体验服务设计团队成员:王晨欣 郑卓艺 赵艺璇 许鑫琳设计说明:缤go,作为一个深耕于互助县的游学品牌,其核心理念在于充分挖掘并展现该地区的文化与自然资源潜力,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研学活动,搭建起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本土与世界的知识与体验桥梁。品牌不仅致力于儿童的全面发展,还积极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与经济的多元化增长。未来,随着更多创意活动的推出和合作网络的扩展,缤go将持续为互助县乃至更广泛区域的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作品名称:拾趣纳顿,玩转非遗——青海互助土族纳顿节的儿童公益教育宣传活动策划设计团队成员:陈羿方 陈星宇 袁嘉沁 缪雅茹 刘了了设计说明:
基于青海土族的非遗文化纳顿节、盘绣和特色饮食狗浇尿,结合孩子教育,我们提出了“拾趣纳顿,玩转非遗”的青海儿童公益教育活动。本次活动致力于把有趣和玩乐揉进非遗文化,让孩子亲手触摸非遗文化的脉搏,在心中种下自豪与传承的种子。同时推出了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让整个活动既有课堂的手工创作,又有集市体验售卖的互动实践,将孩子的手工创作流通在交易活动种,增强孩子的获得感和自豪感。文化宣传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的传承,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与公益的传递。
作品名称:青客——青海青稞酒文化的食品空间系列设计团队成员:张晓阳 刘思雨 高琦 Louise Liang Yung Tung 马子璇设计说明:
“青客”是一个专注于向年轻人推广青海青稞酒文化的品牌系统,这个设计架构旨在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方式展示青稞酒文化,同时融合青海土族传统文化元素宣传青海的同时吸引年轻人。课题融合了青稞酒的悠久历史与现代审美,旨在通过创意传播与互动体验,让年轻一代深入了解并爱上这一高原瑰宝。青客不仅提供优质的青稞酒产品,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通过线下活动,如文化宣传展览等,让年轻人亲身感受青稞酒的独特魅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青客,以酒为媒,连接过去与未来,让青稞酒文化在年轻人中焕发新生。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