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SIGS) 设计艺术学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视觉符号设计”课程教学概览

发布时间:2025年2月3日 分类:课程设计 浏览量:763

课程介绍

这是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简称SIGS) 设计艺术学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由于课程内容具有设计学科通识课的性质,因此,除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以外,还吸引了服装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共29名学生修学了这门课程。
德国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的重要代表、哲学家、符号学家卡西尔(E·Cassirer,1874-1945)说:“人是符号的动物,人生活在符号的世界里”。藉由符号的引导,探寻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路径之一,可见设计明确有效的视觉符号对准确无误地认识事物是何等的重要!因此,引导同学们跳脱出单一专业的视野,从视觉符号设计的视角来探索人类视知觉与心理效应的科学原理,认识与掌握不同维度的视觉设计的共同规律与方法,达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的学理层面,真正洞悉设计创新的真谛,是本课程探索的主要内容,也是研究生层次教学强调明理创新的目的与要求。
掌握“开眼”理论与方法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所在,其内容包括设计主题的价值定位(“心眼”)和视觉表达(“相眼”)两大部分。如何从视觉符号解码者的本质需求中凝练出设计主题的核心价值诉求(开“心眼”)?如何遵循人类视知觉与心理效应的原理去创造个性化视觉表现(开“相眼”),最后实现“心相之眼”的一致性?以及在每一个设计环节如何思考和运用 “开眼”方法与步骤?分析并解答上述问题即是本课程教学的核心要点。

本课程教学内容由理论讲授、阳光课堂、实践教学三部分构成,作业由符号语言训练和主题设计两部分构成。

理论讲授


任课教师 维 教授

课程时间 | 2024年秋季学期

合作企业 | 深圳市斯达高瓷艺有限公司
企业指导老师 | 
詹培明(深圳市斯达高瓷艺有限公司创始人、总工艺师)
詹剑铨(深圳市斯达高瓷艺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设计总监)
实践项目主管 | 温雪媛
助教 | 金钊
 

阳光课堂:企业考察

在完成课堂理论学习之后,为了更好地理解与消化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11月10日,全体修课的同学们走进深圳市斯达高瓷艺有限公司开展阳光课堂活动,考察优秀文创企业的设计实态,并与该公司联合举办清华大学SIGS第119期设计文化讲堂。

走进斯达高企业开展“阳光课堂”活动

在生产车间里,同学们看到一件件精美的贴花瓷器从工人们熟练的手中诞生,每一道工序都如同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展现出斯达高瓷艺精湛绝伦的贴花工艺;在产品展厅,同学们就像走进了一座陶瓷艺术殿堂,一件件精美的陶瓷作品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春满园”、“集贤瓷”、“杏花开”、“云冈石窟”等产品系列的设计都令同学们大开眼界,赞叹不已。同学们还了解了斯达高领先的贴花专利工艺,为下阶段的设计实践做准备。

师生们参观斯达高展厅

在设计文化讲堂上,斯达高副董事长、设计总监詹剑铨先生做了题为“瓷艺创新设计”的演讲。它为同学们详细讲述了自己毕业20多年来,如何将学校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如何从生活中汲取创新灵感,将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瓷艺技法相融合,以及如何通过设计来满足市场需求和引领时尚潮流的心路历程。

斯达高副董事长、设计总监詹剑铨先生做主题分享

斯达高品牌创始人、总工艺师詹培明先生做主题分享

紧接着,斯达高品牌创始人、总工艺师、中国陶瓷行业领军人物、非物质文化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世界野生动物摄影家詹培明先生以 “生活中的陶瓷美学” 为题讲述了自己与瓷艺之间的深厚缘分以及对生活美学的理解,以及如何通过摄影与瓷器相遇,诗意与工艺交融,自然与人文和谐的等路径,将摄影作品中展现的自然美与瓷器工艺完美结合,让陶瓷之美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的感人故事。

师生们被分享者的精彩分享所深深吸引

这两个讲座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大家从中领悟到设计创新的真谛,深刻认识到企业家精神在艺术创作和企业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深感震撼和敬佩。

 

知行合一:贴花创作

通过“阳光课堂”了解了斯达高贴花工艺后, 11月27日下午同学们再次造访斯达高瓷艺公司,开展陶瓷贴花实践教学活动。这次活动与非专业人士的DIY(自己动手制作)手艺体验不同,要求以“开眼”设计理论为指导,根据自己的主题创意去选取现有的花纸纹样,经过剪、刻、贴等各种手法重构成符合主题创意的并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形符号,这种带有一定限制性、不以唯美为目的的创作,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加深对视觉符号设计方法论的理解与掌握。

詹剑铨先生向同学们介绍瓷器贴花工艺

詹剑铨先生早年就读于中央工艺美院(现清华美院),他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为学弟学妹们详尽地讲解了如何选择适当材料以及如何运用各种图案进行创新性拼贴,介绍了如何运用不同材料根据不同需求和主题进行合理搭配。更感人的是,他还为同学们展示了自己专门为本次活动精心制作的一件贴花作品:通过不同的花纹拼贴出了一个兼具“开心”与“开眼”的“师”字,詹学长把这件作品赠给黄维老师,既表达了深厚的师生情感,又起到了极佳的创作示范作用。
学生热情投入创作瓷艺作品

同学们热情洋溢地投入到贴花创作中去。黄老师和詹学长认真地为同学们做指导,每一个人都全神贯注地沉浸于贴花创作的乐趣中,享受着艺术创作带来的兴奋与愉悦。三个多小时不知不觉过去了,当夕阳西下的时候,本次贴花实践活动也落下帷幕,同学们在短时间内共完成了29套陶瓷贴花创作作品。点评会上,同学们分别介绍了自己的创意构思和表现手法,黄老师和詹学长对这些作品做了详细的点评,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精妙创意和精美表达,同时也指出了需要进一步提升的问题与方向。公司创始人、总工艺师詹培明先生以及总裁黄璇女士等高层管理人员观摩了学生的作品展示,并对他们所表现出的想象力和创新力给予了高度肯定。

学生创作的部分作品
 

转换思维:语言练习

人类是会思维的动物,思维是人类的本质。符号是人类思维的产物,通过符号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通过沟通又促进了人类思维的发展。可见符号设计不仅是促进人自身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从本质上看,凡思维都是理性的,形象是思维的媒介而非本质,因此,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是视觉符号创新设计的原动力。如何实现从再现自然思维到表现自然思维的转换,换言之,从具象写实思维转换到以视觉符号为元素的抽象思维,创作出各具自我风格特征的视觉符号作品?则是每一位视觉符号设计师毕生要坚持不懈的功课。

为此,本课程设计了一个视觉符号“开相眼”设计语言练习环节,同学们根据相应的“开眼法”和要求进行练习,目的是提升其视觉符号创新设计能力。

练习一:从自然形态→现代装饰符号“开相眼”练习

 

练习二:从传统装饰符号→现代装饰符号“开相眼”练习

 

练习三:现代构成符号“开相眼”练习

练习四:双形融合符号“开相眼”练习

以上是部分学生的练习作业

 

学以致用:教学成果展示

学生感言(部分)

王雅萱(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通过学习清华大学精品课程《视觉符号设计》,我掌握了从“开心”到“开眼”设计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尤其是对从找“相眼”到开“相眼”的设计方法,以及装饰与构成“开眼”法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在设计过程中,我深刻领悟到提纯、重构、开眼和精调的四步设计法的精妙之处。
在阶段性练习和主题作业中,我努力尝试运用“开眼”理论进行设计,力求使作品更加“心眼”一致,精妙出彩。在主题作业中,我创作了十二个视觉符号,旨在彰显个人的视觉语言特色,又使作品风格一致,自成体系。

通过到斯达高瓷厂的实践教学活动拓宽了我的视野,我将“开眼”理论运用于日用瓷贴花设计实践中,透过花纸挑选、裁剪、组合贴花等过程,我深刻感受到“重构”与“开眼”的魅力。

石瑞禾(染织艺术设计专业)

黄老师视觉符号设计课程所教授的“开眼”理论让我收获满满,其理论讲授的系统性与实践环节的应用性相得益彰。在“阳光课堂”参观斯达高瓷艺厂时,我了解了企业历史发展与陶瓷图案设计风格的演变,“开眼”的作品在其中尤为亮眼,像米奇系列和云冈石窟系列巧妙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审美,为图案注入新活力,让我对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有了新认识。课程实践课再次造访斯达高,通过图案贴花实操,从裁剪到粘贴,每一步都需精准,这些都加深了我对“开眼”设计流程与技巧的理解与掌握。在课程主题作业的蛇年 IP 项目设计中,我提取了蛇的基本元素,大胆变换,创造出形态各异的蛇形象,从而提升我的设计元素运用与创意拓展能力。总的来说,黄老师这门原创课程既全方位夯实了我的理论基础,又提升了我的实践技能,受益匪浅。非常感谢黄老师的辛苦教导,未来我将所学结合所用,持续深耕设计领域,创作出契合时代潮流的作品。

刘远奇(服装艺术设计专业)

在学习了黄维教授的视觉符号“开眼”设计理论后,我对人的视知觉与心理效应之间的关系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到视觉符号设计不仅是为了好看,更重要的是要准确生动地传达特定的情感信息。在实践教学环节,我们还走进斯达高瓷艺企业进行瓷器贴花设计实践,我将所给的图案打散重组,创作出自己心中的新符号,这项训练使我更加理解每个符号背后所代表的独特文化含义。在课程主题作业设计中,我尝试用“开眼”设计理论,以独特的形状和颜色吸引受众的眼球,同时准确传达特定的主题。总之,通过本课程学习,我学会了如何让视觉符号既有视觉吸引力又能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的设计方法,收获满满。

吴语心(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黄老师明理创新,知行合一的课程设计和深入浅出,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着实让我感触深刻,获益良多。严谨科学的理论体系、持续渐进的作业训练、别具一格的“开眼”法以及生动有趣的阳光课堂,无一不深深吸引着我。我将“开眼”论具体运用在实践教学中斯达高日用瓷贴花创作上。在上黄老师课程之前,我习惯于从唯美的角度出发进行贴花,而学习“开眼”设计法后,我知道如何做出令人过目不忘的、属于我自己的独特视觉符号。

高嘉琳(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在本课中,我学习了黄维老师讲授的视觉符号“开眼”设计理论与方法,它让我跳出了原本单一专业的设计思维,领悟到设计的本质是“无界探索”——通过解构与重组,赋予事物以新生命力。
课程安排了两次到斯达高瓷艺公司考察与实践,在釉色流动与图案拼贴中,我切身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克制美学与现代设计的自由张力,尤其体会到视觉符号在细节中的呼吸感。

我将课程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在一套美妆品牌VI设计中:以解构主义手法拆解出轻盈的形态,用非线性色阶诠释品牌“破界新生”理念,实现视觉符号与品牌内核的深度共振。

何钰莹(服装艺术设计专业)
黄维老师的视觉符号“开眼”论并非从流行时尚或自由想象的视角来研究视觉符号创新的方法,而是以人为本,从人的视知觉与心理效应的基本原理出发,去探索视觉符号创新的规律与方法。这种基于人的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不仅适用于平面设计,也适用与立体、空间和新媒体等设计专业,因此,它是一门设计学科的通识课程。学习“开眼”论极大地提升了我符号创意与设计的能力,我将它运用到此次作业中,首先凝练出作品受众的情感诉求点,再通过“开相眼法”创作出与之相匹配的视觉符号,使设计更加赏心悦目。
另外,通过去斯达高瓷厂的参观和设计实践,我对现代瓷器的生产制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体验了其独特的贴花工艺,不仅感受到了艺术与技术融合的魅力,也理解和领悟了“开眼论”的设计真谛。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