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2024)米兰设计周非遗数字文创设计大赛优秀设计作品赏析(第8辑-传统医药)

发布时间:2025年2月6日 分类:视觉传达作品 浏览量:845

 

<作品特辑>

×

非遗数字文创设计大赛

 

 
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举办的四大国家级、国际性文化活动之一,创办于2007年,每两年一届,迄今已成功举办七届,也是中国唯一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主办的以推动人类非遗保护传承为主题的国际性文化节会活动,是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友好对话、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国家平台。结合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主体活动,大赛组委会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都理工大学特举办全国高校大学生非遗数字文创设计大赛,赛事以信息技术赋能非遗创新转化为主要内容,致力于引导当代大学生从事非遗数字化文创生产与传播工作,讲好中国非遗故事,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同时挖掘并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的新型艺术传媒人才。一起来欣赏下本赛道的优秀传统医药类设计作品吧!
 

 

01
 
 
 

非遗数字文创

 
本草五行论四方
 
作者:王雅雯,刘添翼指导老师:李翀宇所属学校:湖南师范大学
 

设计说明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在中华民族漫长历史长河中,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本草纲目》是奠基我们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基石,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本作品以《本草纲目》为基石,通过插画以及信息图表的绘制,结合UE中Ar增强现实功能进行创作,从艺术角度带领人们从不同的视角来认识我国优秀中医药文化。弘扬我国的中医药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同时助于当今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本草纲目》显然是在五行学说的影响和启示下将之运用于本草分类之中并成为其主要框架体系的。项目提取《本草纲目》中五行的理念,集中围绕水部、火部、土部、金部、木部进行全方位展示。

 

 

02
 
 
 

非遗数字文创

 
医道山水
 
作者:孙岩霆,陈俊秀指导老师:无所属学校:集美大学
 

 

设计说明

 

“医道山水”是以泼墨山水为背景的三张中医药主题系列海报。这个海报以黑白为主色调,展现中国风美感,将中医药的深厚底蕴与山水自然之美相结合,呈现出一种意境悠远的氛围。海报一拔罐,展示了一只有力而坚定的手在缥缈的山水之间进行拔罐疗法,这只手象征着中医医师的妙手仁心,从山水中汲取自然灵气,将它们注入治疗之中。海报二艾灸,展现了一只手在山水之间施行艾灸疗法,手的动作坚定而有力,表现出中医医师的技艺。海报三针灸,呈现了一只手在山水背景下进行针灸疗法,手的姿势平和而和谐,传达出针灸的调和与平静感。

 

 

03
 
 
 

非遗数字文创

 
本草之美
 
作者:侯玲玲,罗世龙指导老师:缪玉波所属学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设计说明

 

“本草之美”是一组描绘中医药文化精华的信息可视化海报。三张海报分别展现了黄芪、五味子、金银花的形象及其药用价值。通过艺术化的视觉呈现,展示中华传统医学之美,传达出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希望这组作品可以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中医药文化,从中汲取健康之道,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04
 
 
 

非遗数字文创

 
“岐黄薪火”——中医药信息可视化设计
 
作者:张凯旋,徐良图,赵铖阳指导老师:杨川所属学校:三江学院
 

 

设计说明

 

本设计以岐黄薪火为题目,是为了传承岐黄中医,弘扬中华文化,保护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讲述中药炮制、食疗养生、古法针灸三个中医方面的医学知识,促进医学专业人士和患者之间对中医治疗的理解,也借鉴了国潮的元素,使用适当的配色方案,已传达信息的重要性和情感色彩.....

 

 

05
 
 
 

非遗数字文创

 
三世医人——药王孙思邈
 
作者:贺国旺,贺瑶池,赵何超指导老师:无所属学校:河西学院
 

 

设计说明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医生被后世尊称为“药王”,著有《千金药方》巨著,在中医史地位斐然,并且备受道教尊崇。因历史沉淀,唯一全国通祀的、非宗教的、民间信仰的“药王”称号落定在“孙思邈”身上。我们便尊崇历史的选择和推崇,选择“药王孙思邈”为主人公,以他的传奇故事作为作品切入口,将中医药传统文化和杰出代表性人物的故事有机融合,宣扬他们的伟大贡献和精神品德,在故事中挖掘中医药的文化内涵,呈现我国优秀传统中医药文化和其重要性。

 

 

06
 
 
 

非遗数字文创

 
《本草纲目》信息可视化设计
 
作者:段逸菲,阮皓菲,王珏指导老师:周莉所属学校:武汉学院

 

 

 

设计说明

 

本设计以“拾珍”进行命名,“拾珍”二字取自《本草纲目》编者李时珍的名字谐音。设计旨在以《本草纲目》为信息依据,通过信息可视化设计手段,推动中医药文化科普传播。信息可视化设计具有简洁生动、清晰易懂的视觉优势,将《本草纲目》内容与元素运用在信息可视化图形设计中,有利于中医药文化内涵清晰有序的展示在大众眼前、吸引读者视觉,调动读者阅读兴趣。将信息可视化设计与IP设计相结合,有利于观者在观看的同时更能体会文化与视觉的融合,让更多人熟知中华医药学文化,从而达到推广弘扬中华珍贵文化这一目的。应用元素:信息可视化图表元素提取:以《本草纲目》为信息依据,“拾珍”项目的信息化图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一张16部主体图表介绍展示《本草纲目》的基本信息、内容概况及社会意义,包括《本草纲目》编者李时珍的生平信息、《本草纲目》的编撰历程,以及其16部、60类、52卷、1892种药物等《本草纲目》基础中医药知识、中药五味与药食同源概念。第二部分为六张药材系列图表,六张药材系列图表将深入《本草纲目》中所蕴涵的药食同源概念。第二部分为六张药材系列图表,六张药材系列图表将深入《本草纲目》中所蕴涵的药食同源概念。本设计选取赤小豆、百合、薄荷、丹参、山楂、菊花等六种常见药材作为六张药材系列图表的主体,介绍其释名、叶形、气味、主治药性、药用价值、发布产地等基本信息。

 

 

07
 
 
 

非遗数字文创

 
中医岐黄术四季药食
 
作者:李家程指导老师:无所属学校:南昌工学院

 

 

设计说明

 

《中医岐黄术》作品以“中医药与饮食”为出发点,从昭节、仲夏、白茂、玄英四个季节入手,选取了不同季节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及除夕夜,以四个节日中与中医药紧密相关的饮食习俗为核心内容,展现中华医药与饮食习惯的交织与融合,集中体现了中医药文化中“药食同源”的思想内涵。结合《食疗本草》、《千金要方》、《本草纲目》,在字句中寻找孟诜、孙思邈和李时珍三位大家对节日用食的药用记载,再现节日场景,展示饮食中的中华医药文化。在亘古不变的轮回里,中华民族用勤劳、执着与坚守的品格,将中医药文化与饮食结合,维系着本草生命的温度,让本草在时间的洗礼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