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物视觉·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三年级项目制教学·东方视觉方向

发布时间:2025年2月17日 分类:课程设计 浏览量:371

 

课程作品展示
Course Work Showcase

 

项目一:岁馔·花时Gastronomy of Seasons · Elegance in Bloom

 

花如锦,花入馔,细品香甜醉螺盘。以一年景龟背纹宋锦为基础,结合十二花客与四时花卉,提取绘制花卉图案,融入花馔之中。螺钿镶嵌的木质六角糕点盘,温润如玉,承载着宋代锦绣的华美,寓意“锦上添花”。此作既传承了宋代的绮丽韵味,又赋予当代艺术创作生动的生命力。细腻的花卉与温润木质相映成趣,仿佛将宋人风雅的时光,悄然融入现代生活。雅韵花事,跨越千年,连接了古人与今人的心境,让我们在这一刻与古人一同品味,那份静谧的岁月之美。 
 

>>> 课程作品展示

 

项目成员:

 

项目二:瓷与时Porcelain and Time

 

宋代汝窑烧制出了具有开片特征的瓷器,其细密而规整,与温润似玉的天青色釉相得益彰。宋人的制瓷、赏瓷讲究天地和谐。“十二花神”从“十二时辰”出发,顺应时节和自然万物的变化,设计系列开片与花神元素,将自然之美在瓷器中展现。开片纹路分解重组,以自然界中天然生成的花卉为蓝本。形成了十二花神的形象,呈现出十二花神的不同风姿与时令的交替变化。开片纹理则保留了瓷器最原始的质感与韵味。每一道开片纹理,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瓷器与花神的气质在时光的长河中彼此渗透,共同谱写着一曲穿越时空的绝美华章 。 
 

>>> 视频展示

 

>>> 课程作品展示

 

项目成员:

 

 

 

 

项目三:如瓷花开Blooming Like Porcelain

 

宋代陶瓷形成了一种颇具时代特征的审美文化,它们典雅含蓄,质朴内敛,极具东方文化之韵。“如瓷花开”选取了宋代最经典的六款瓶形,瓶身由数片花朵纹样的镂空插片构成,纹样复刻了宋代花卉图案,不仅从瓶身侧面勾勒出花朵的姿态,更在顶部与底部透视中,重现了花开的景象,犹如穿越千年,再现宋时花开盛景。此设计不仅是一件现代家居的装饰品,更是对宋代文化的一次致敬,让古典美学在现代生活中绽放新的光彩。“如瓷花开”插片花瓶设计,深受宋代瓷器简约而不失精致之美的启发,将古典宋韵与现代设计巧妙结合。 
 

>>> 课程作品展示

 

项目成员:

 

 

 

 

项目四:四通八达晕Extend in All Diections

 

八达晕锦是宋锦主要品种之一,其纹样结构具有程式化特征,以垂直、水平、对角线组合成“米”字型结构,在交叉点上套以方、圆等框架。因线与线之间互相沟通,朝八方辐射,寓“四通八达,八路相通”之意。结合宋代传统纹样和现代人的生活愿景,在八达晕的装饰和骨架图案上进行设计,形成金元满、福运莲、岁平安、心缘牵四个祈福主题。对八达晕结构进行分析拆解,通过组件拼插的方式,将原本平面纹样上的“八路相通”理念延伸至三维空间,实现“四通八达”的立体效果,在拼插过程中可以更好的理解八达晕的结构特征,同时,利用组件拼插的灵活性可以组合成多样的八达晕的结构。四大主题摆件各自承载着美好的祈福寓意,组合起来形成连续的方胜纹样,吉祥如意,生生不息。 

>>> 课程作品展示

 

项目成员:

 

 

 

 

项目五:如鱼得水The Fish Rippl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宋代双鱼纹样不仅是装饰艺术的典范,更是蕴含着宋人对生生之意的追求。鱼凭水而生息绵长,水借鱼舞游焕生机,光影下流转的涟漪,正是双鱼形态的一种演绎。如鱼得水,相互滋生,生生不息。四件单体器型来源于宋代名窑,以宋代经典台盏为组合形式,瓷器底部纹路呈现四种鱼水形态,各具意韵:双鱼悬游-美美满满;渐隐深波-共起波澜;如鱼得水-自然而然;牛生流转-生命不息。此作品中,每一件单体器型都体现一种鱼水关系,组合形制是对生命轮回进一步地探索与阐述,引领观者步入一场关于宋人生命观哲学的思辨之旅。

>>> 课程作品展示

 

项目成员:

 

 

 

 

项目六:山水镇心The Water in the Mountains Calms the Heart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的参禅三重境界中,山水观法因时而不同。宋画山水里,马远《水图》展示了水之观法。我们提取其十二幅水图的水纹,结合木雕工艺,制成十二块形态各异的石形镇尺。镇尺一分为二,阴阳两面,合则为石为山,展则流水跃石:水面朝上如清泉石上,朝下则似幽泉涧底。在山水流转中体味人生起伏与沉静,于时间涌动中感悟水的流动与悠长。 

>>> 课程作品展示

 

项目成员:

 

 

 

 

项目七:山有无Mountains in Emptiness

 

宋代是香文化发展的高峰,宋人的调香、用香讲究阴阳调和、五行四季,顺应时节和自然万物的演变,自然之美在香道中展现到了极致。「山有无」从“五行四季”出发,设计系列包装和香插产品。包装视觉结合了宋词的意象与宋画的意境,以自然界中天然生成的形状为蓝本,提取了岩石纹理、苔藓、水波、草木等元素,得见万物生长、繁荣、枯萎与再生的循环往复。香插产品则选用了天然原木,保留了木材最原始的形态和香气。取一炷香,于木石中袅袅生烟。将自然作为香的载体,充盈着时间和万物的力量。木石载香,古朴、纯粹,线香和木材的气味相融,在时间的长河中历久弥香。整套设计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更是对自然之美的礼赞。希望传递出宋人回归自然、顺应天道的生活态度,让当下的人们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找到一处安放心灵的栖息地。 

>>> 课程作品展示

 

项目成员:

 

 

 

 

项目八:石局Stone Bureau

 

宋代,太湖石深受文人喜爱,米芾迷恋书画珍石的态度被当世视为癫狂,故有石痴之称。太湖石其独特的形态和纹路往往成为文化创作的灵感源泉,基于这一点我们将太湖石的造型与象棋结合,设计了一款造型仿造太湖石的立体字形象棋。棋子的设计汲取了北宋书法家米芾的字形特点,赋予了每一枚棋子以书法的优雅与力量感。米芾的字有着遒劲的笔力和自由的气韵,成为本次设计的重要的灵感来源。「石局」赋予传统象棋新的文化价值,并希望能够以此传递宋代文人追求的“以文会友”精神。 

 

>>> 课程作品展示

 

项目成员:

 

 

 

 

项目九:望潇湘Hiraeth of Xiao Xiang

 

《潇湘水云》为南宋浙派古琴创始人郭楚望所作,其“望九巍,为潇湘之云所蔽”,于是作曲以记。基于此曲的时代背景和曲风曲调,我们为其进行了视觉转译设计。禅音袅袅,余韵悠悠,根据古琴音色的特质,设置由点生发出线的网格规则;琴曲起承转合,山水园林鸟形各异,通过提取转化,形成了独有的视觉符号。我们希望通过这样规则与视觉的交融,以音造景,以景造境,更好的表达音乐意向美,也为观者带来古琴曲更具象性的思考。 

 

>>> 课程作品展示

 

项目成员: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