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绣帧”—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2025届毕业作品展

发布时间:2025年4月9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1783

2025

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2021级毕业作品展

前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大学时光的每一帧记忆都被细心“绣”进了我们的生命画卷。从刚入学时的青涩到即将毕业的自信,我们用匠心织就成长,用热情描绘未来。2021级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22名同学的毕业展览以“绣帧”为设计主题,寓意着纺织艺术与设计匠心的结合,是动态过程的瞬间定格。

“绣”,不仅是针与线的技艺,更是心与心的链接。纺织品的肌理,流淌着我们对艺术的执着;锦绣般的图案,镌刻着同窗共度的美好。课堂上的思考,工作坊里的专注,展厅中的惊喜……每一个针脚,都是我们对设计构思的诠释,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帧”,不仅是时光的见证,也是记忆的载体。回望过去,画面定格在化工楼里的灯火通明,染织实验室里的调试动作,校园里同学们的如花笑靥。这些瞬间,如同一帧帧胶片,串起了我们的大学时光,拼出了我们的青春纪念册。

未来我们将继续在艺术之路上探索,绣出属于每个人的锦绣前程。

以下为学生作品

排名不分先后

三生万物指导老师|鲍小龙  作者|毛俊元
敦煌的“三兔共耳”图案往往应用于藻井,象征着“以水克火”,也会与莲花纹相伴出现。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兔子象征着繁荣、吉祥,它与嫦娥相伴,经常与月亮联系在一起。本组设计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三兔共耳”图案为设计灵感,从循环往复的三兔中感受到一种古老的、生生不息的力量。在《三生万物》的设计中,参考运用了敦煌壁画的配色,整体颜色上沉稳、典雅而具有生命力,通过以纺织品为媒介,在客厅软装这一应用场景下,各类元素的运用着重展现“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概念,使得整组设计丰富而整体。
你是另一个我指导老师|鲍小龙  作者|陆雯菁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日渐增长。为了缓解压力,有一个更好的东西来调整心态,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甚至成为情感的依托变得尤为重要。宠物作为抚慰人们精神的媒介,将其进行拟人化,图形的接受程度更高。此次作品将拟人化小猫与人类情感相结合,采用图案与玩偶组合的方式将其运用于卧室纺织品中,打造一个能短暂逃离压力的“避难所”,来一场沉浸其中的情感转换。

世界之窗指导老师|汪芳  作者|何嘉嬈
窗户,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同时承载着不同文化与视角的象征意义。透过窗,人们在各自的视角观察、思索、感受;在有限的视角中人们形成不同观念,而又透过交流使彼此相互联系在一起。作品利用纺织品设计的语言,运用缝纫技法,把世界各地具有代表性的窗户形式勾勒、交织在一起,以展现不同文化与视角交融的状况,并体现了个人与世界之间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关系。
游戏指导老师|倪明  作者|张毅
 游戏是所有哺乳类动物,特别是灵长类动物学习生存的第一步。它是一种基于物质需求满足之上的,在一些特定时间、空间范围内遵循某种特定规则的,追求精神世界需求满足的社会行为方式。图案主题通过将动物形象拟人化,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每个动物保留其独特的物种特征,却赋予了人的行为、情感和社会角色,巧妙地描绘出友情、家庭、冒险等富有故事性的生活场景。动物拟人化不仅展示出自然的美丽与多样性,还通过他们的互动反映出人类生活中的情感与价值观,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表达了对共生关系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腐土经纬指导老师|汪芳  作者|张喆
《被掩埋的巨人》这本书讲述了一个以亚瑟王传说为背景的奇幻故事:不列颠人战胜撒克逊人之后,利用母龙呼出的迷雾使两族人民忘记战争,和平共处,最终撒克逊武士维斯坦击败守护母龙的高文,杀死了母龙,也唤醒了仇恨的记忆。这个故事引发了人们对当下和平话题的思考,通过运用怪诞插画风格与whimsigothic风格进行创作,使作品呈现出关于书中的某些意向描述,并使用皮革编织面料制作出玩偶。
燧火天地指导老师|鲍小龙  作者|陶芸婷
设计主题是敦煌火焰纹在客厅纺织品中的设计应用方法,以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客厅纺织品。火焰纹由弯曲向上、形态自由且富有韵律的波形线条连接而成,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常见的火焰纹有三瓣叶式、团花式等形式,它们通过富有韵律的排列,带给人视觉上的活力与动感。通过巧妙的组合和搭配,创造出既具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感的图案和纹理。
送花的小狗指导老师|倪明  作者|江晓涵
毕业设计以色彩鲜艳的花卉与犬类图案为主题,运用戳戳绣、不织布等工艺,创作出具有温暖感与趣味性的布艺制品。作品涵盖家居装饰、日常配饰等,通过丰富的色彩搭配、立体造型和材料质感,展现手工艺的独特魅力。创作意图旨在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运用充满生机的图案、柔软的材质,为生活空间增添温馨与个性。
冒险启程指导老师|鲍小龙  作者|宋雨珊
灵感来源于和朋友一起玩游戏的经历,从西方奇幻冒险主题的游戏影视等文艺作品中提取常见的元素与场景,以平涂绘本及装饰插画风格绘成纹样,再进行排版,通过tufting,手工玩偶、数码印刷等工艺制成丝巾、抱枕、地毯等一系列产品,意在设计出契合游戏室轻松休闲氛围的纺织用品,减轻人们的心理压力。
一鹿生花指导教师 | 鲍小龙  作者 | 王唯
鹿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十分广泛,本次设计以“一鹿生花”为主题,采用“鹿”与“禄”的谐音和其锦绣前程的象征,选取了鹿的卧、立、奔跑三种姿态,同时与花朵结合,进行挂毯与抱枕的图案设计。现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为了梦想而努力拼搏。希望我的作品成为观者溯回初心的驿站,暂时放下生活的困扰,重整行囊,怀抱希望继续前行,一路生花。
布与木指导老师|汪芳 作者|曹颖
毕业设计以“木与布”为核心理念,探索传统工艺与自然材料在现代纺织品中的应用与创新。在创作中采用手工土布、麻绳、竹编等天然材料,结合传统编织技艺,设计并制作灯罩、屏风、壁挂等家居装饰品。作品强调环保、手工质感与文化传承,通过天然材料的编织与拼接,展现现代家居设计中自然与艺术的融合魅力,为传统工艺赋予新的生命力。
童梦交织指导教师 | 汪芳 作者 | 任骊羽
童年的玩偶承载着我们最纯真的快乐和温暖的回忆,它们不仅是陪伴成长的伙伴,更是情感寄托的象征。本次设计以童年玩偶为灵感,采用编织、刺绣、串珠、拼布等多种工艺,通过细腻的手工技艺将温暖的触感与童趣的视觉元素相结合。设计整体以柔和明亮的色彩和丰富的肌理呈现,意在营造一种温馨而富有故事感的氛围,让人在触碰与观赏的过程中,仿佛回到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留存一份简单而纯粹的幸福感。
株乂疯长指导老师|傅鹏瑾  作者|王奕诺
你幻想过自己的盆栽长成参天大树,家里的猫猫狗狗变得比车还大吗?试想一下在全球持续变暖的未来世界,冰川消融,各大陆被海水吞没,而珠穆朗玛峰的顶端成为了遗世独立的孤岛,其作为陆地生命苟存的偏安一隅又奉行“岛屿法则”(island rule),生态位置交叠逆转,动物体型置换,植物又沐浴在强紫外线下疯狂变异生长,铅白的云端下,俨然上演着一场岑寂的闹戏。
躺淌指导老师|倪明  作者|陈沁一
也许海洋元素在日常生活中过于常见和稀松平常了,关于海水的抽象符号以及造型元素也广泛地运用在各种艺术创作中。生命万物起源于海,海能包容一切,带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不管多么疲惫,仰躺于海面抑或是漂浮在海中,被海水温柔地包裹,总是一个放松疗愈的过程。本系列作品通过拼布、编织工艺结合其他工艺手法,使用柔软的面料通过拼接方式,模拟海水流动时的形态,运用蓝紫色系的变化,实现纺织品在视觉和触觉上的宁静和治愈功能。如果感觉累了,就躺在这片蓝色的温柔乡中稍作休息吧…
高原精灵指导老师|汪芳  作者|叶梅莹
高原,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孕育着顽强而美丽的生命,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展现出蓬勃生命力。本组纺织品设计以高原植物为灵感,运用先染色拼布手工布艺技法制作一系列独特的布艺家居装饰品,将高原植物的形态、色彩提取转化,用不同颜色和大小的先染布块拼接,模拟花草木形态。每一块拼布都凝聚着对高原万物生生不息的敬意,希望这些装饰品能为家居带来自然野趣,让使用者感受高原植物的宁静与美好。
林地低语指导老师|鲍小龙  作者|唐玥
飞蛾是生活中的常见昆虫,“飞蛾扑火”的意象广为人知。飞蛾有丰富的花纹、富有装饰性感的外形,因为具有变态发育过程和趋光性,可以与蜕变、渴慕、寻觅等联系起来。本次设计的主题名为《林地低语》,以低饱和度的绿色、棕色的林地背景衬托出带有少量亮色的飞蛾。以“林地”象征人的精神世界,“林地低语”即飞蛾在林地中发出的振翅声,象征着内心不同的声音。本次创作以玩偶为载体,呈现出飞蛾在林地中褪去旧我、寻觅理想的过程。
时光絮语指导老师|汪芳  作者|陈说
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时间总是匆匆流逝,而我希望用双手创造一件能让人驻足、感受温暖的作品。我的毕业设计运用马卡龙梦幻色系,将柔软的羊毛毡与多种纺织品材料结合,打造出一系列充满童话色彩的钟表与齿轮装置。细腻的羊毛毡与其他纺织品面料的纹理交织,仿佛为时间披上了一层温柔的滤镜,齿轮的转动不再是冰冷的机械声,而是带着浪漫与诗意的低语。我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让人们重新感受时间的温度,在梦幻的色彩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时光故事。
野性的呼唤指导老师|汪芳  作者|周逸
以非洲草原为灵感蓝本,我通过豹纹解构与丛林叙事,将原始力量凝练成可触摸的织物语言。作品以tufting提花工艺重塑豹斑肌理,粗粝的铜丝绣线与真丝绡纱交织碰撞,模拟猎豹捕猎时绷紧的肌肉线条与月光穿透丛林的流动感。通过tufting悬吊错杂排列设计呈现兽群奔涌的轨迹,使静态织物产生掠食者的动态张力。本系列设计突破传统动物纹样的平面表达,用刚柔并济的材料对话诠释野性美学—兽性的暴烈与自然的诗意,在经纬交织间达成微妙平衡。每寸织物都是未被驯服的灵魂,邀请观者触摸文明与荒野的共生可能。
放射虫漫游指南指导老师|傅鹏瑾  作者|陶星蓓
我的毕设主题是“海洋古生物纹样在软雕塑设计中的应用”。在设计初期,我在众多海洋古生物中选择了放射虫作为设计元素进行创作,通过使用填充物制作了放射虫的平面与立体结构,辅以银灰色布料进行软雕塑的外表展现方式。在绘画创作中,我描绘了一个工厂流水线制作与加工放射虫的过程,将古老的海洋生物与现代机械工业结合,表现了古生物历史与人类现代工艺的有机结合。
涡旋狂想曲指导老师|鲍小龙  作者|高怡然
巴洛克风格的卷草纹样以其繁复的曲线、动态的韵律和华丽的气质著称,我将其提炼为现代纺织品单独图案,既保留了古典艺术的精髓,又赋予了其现代设计的简约与实用性。这一图案以流畅的藤蔓曲线为核心,通过简化传统巴洛克纹样中过于繁复的细节,保留了其优雅的流动感和自然形态,同时融入现代几何元素,使图案更具视觉平衡感。色彩上,采用柔和的单色调及渐变色系,既凸显图案的层次感,又符合现代审美趋势。这不但是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是现代设计与古典美学的完美结合,为纺织品注入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实用价值。
墨羽浮香指导老师|倪明  作者|王皓云
以玉兰花与古典禽鸟纹样为灵感,用水墨笔触勾勒花瓣肌理,融入宋代白描写实风骨,将宋代花鸟纹样解构重组,融合玉兰花的清雅形态与国画的意境,探索纹样在当代家居中的叙事性。流动的线条与留白赋予空间“形简意深”的东方雅韵,让传统美学自然渗透现代生活,让传统纹饰在现代家居中实现功能与美学的双重觉醒。
安逸与温暖指导老师|鲍小龙 作者|孔泊晗
本次设计的主题是《安逸与温暖》,以干果图案为主体,以打造一个温暖舒适的家居氛围为目标。干果是秋天的主角,想象在温暖、干燥的草堆中,稻草、枯叶和不知道从哪里飘来的干枯的花,整个世界都是温暖舒适的。这里是你的秘密基地,在这里,你可以完全放松下来,抛去之前的所有烦恼,和自己独处,回复能量,在自己的小窝中安心休息。以大小、形状不同抱枕为主体,打造令人安心的秘密小窝,整体以各种柔软、舒适的面料为主要材料,使人感到安逸、舒适。
温室指导老师|汪芳  作者|曾符思羽
小时候,每个人都曾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娃娃屋。那些给娃娃换装、布置房间的时光,不仅是游戏,更是我们最初的情感寄托。每当不开心时,躲进娃娃屋的世界,就像躲进一个温暖的温室,所有的烦恼都被挡在外面。本组作品通过不织布、刺绣和数码印等工艺,将这份温暖的记忆重新呈现。柔软的毛绒玩偶,可以触摸的刺绣细节,以及明亮的色彩搭配,都在诉说着同一个故事: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可以安心做自己的小天地。我希望用不同的纺织品材料与工艺为人们展示我的“温室”,希望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达到自我意识的唤醒和治愈解压效果。

指导教师

(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鲍小龙    倪明    傅鹏瑾    汪芳

作品图文/全体同学

版面图文/张毅、毛俊元

编排/张毅、毛俊元

审阅/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