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赛事简介
在AIGC技术蓬勃发展、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学生AI艺术季”这一具有全国性、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正式启动,旨在以艺术创新为引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作为一项立足国家战略高度、辐射全球文化创新领域的标志性活动,“大学生AI艺术季”始终将青年人才的培育与孵化作为核心任务,积极践行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先进理念。本届艺术季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共同承办,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30余所国内知名高校鼎力协办,即梦、可灵、生数Vidu等前沿科技企业提供专业支持,共同构建起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本届艺术季策划“聚潮·大学生AI艺术荣誉推选”“观潮·青年艺术家线下推广”“听潮·AI艺术学术系列论坛”“弄潮·大学生AI艺术展”“赶潮·AI艺术嘉年华”五大核心板块。其中,“聚潮·大学生AI艺术荣誉推选”板块面向全球高校在校生发出诚挚邀请,征集AI影像创作、AI歌曲创作、AI交互艺术三大领域的优秀作品,并特设“即梦AI动画创作特别单元”“可灵AI科幻创作特别单元”“生数AI国风创作特别单元”“AI科普创作特别单元”四大特色征集方向,期待广大青年以科技为翼、以艺术为魂,共同探索数字艺术的新境界。
二、竞赛介绍
主单元
单元一 AI影像创作
AI影像创作单元旨在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字影像艺术的结合,推动创新技术在视觉叙事中的应用,鼓励参赛者跨学科协作,利用AI技术创作出具有技术性、艺术性和创新性的作品,展现AI在影像制作领域的潜力和可能性。
单元二 AI音乐创作
AI音乐创作单元鼓励参赛者将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与音乐创演样态融合,打破音乐创作与呈现的边界。在AI技术赋能下,从创作形式、音乐语言、人机关系、样态拓展等多个维度探索音乐艺术表达的新范式。
单元三 AI视觉设计
AI视觉设计竞赛单元致力于展示人工智能在视觉传达和平面设计领域的创新应用,旨在激发参赛者的创造力,探索AI技术在视觉设计中的新边界。本单元鼓励跨学科合作,促进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
单元四 AI交互艺术
AI交互艺术单元旨在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艺术创作和展示领域的创新应用,鼓励参赛者跨领域合作,通过实体交互、虚拟交互和交互创意方案三大赛道,展示AI在新媒体交互艺术中的无限可能。
特别单元
单元一 即梦AI动画创作特别单元
即梦AI动画创作特别单元旨在鼓励创作者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动画表现形式中的创新应用,在算法逻辑与艺术直觉的对话中,探索AI技术与创作者灵感的有机融合,推动艺术表达与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
单元二 可灵AI科幻创作特别单元
可灵AI科幻创作特别单旨在鼓励创作者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展开对未来世界的想象与构建。本单元聚焦于“科幻”主题,鼓励创作者探索科技与艺术、感知与想象之间的边界张力,让人工智能成为连接艺术与科技的桥梁,描绘属于Z时代的科幻表达。
单元三 生数AI国风创作特别单元
生数AI国风创作特别单元旨在鼓励创作者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当代表达与艺术再造。本单元聚焦于“国风”主题,鼓励创作者深入理解国风精神,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新演绎,呈现兼具时代意识与东方气韵的艺术作品。
单元四 AI科普创作特别单元
AI科普竞赛单元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和中国艺术科技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共同主办。该单元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公众的科普意识,鼓励广大青年大学生结合自身优势和专业特点,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科普绘本与科普视频。努力健全高等院校与中小学校合作机制,促进高校资源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中小学科普教育体系。
AI科普竞赛单元旨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鼓励广大青年大学生结合自身优势和专业特点,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科普绘本与科普视频。努力健全高等院校与中小学校合作机制,促进高校资源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中小学科普教育体系。
三、推选细则
1、AI影像创作单元
单元介绍:
提交作品需通过影像语言讲述完整的故事及情节,探索AI影像艺术创新和表现的可能性。作品应重点关注AI技术创新应用、艺术表达探索和视觉效果创意。作品中应深入刻画角色并展示剧情发展,通过AI技术在影像创作中的创新应用,增强故事的表现力。
赛道设置:
赛道一:剧情影像组
提交作品需通过影像语言讲述完整的故事及情节。作品中应深入刻画角色并展示剧情发展,通过AI技术在影像创作中的创新应用,增强故事的表现力。
赛道二:创意影像组
提交作品需通过影像语言探索艺术创新和表现,并不要求明确故事情节。作品应重点关注AI技术创新应用、艺术表达探索和视觉效果创意。
提交材料及要求:
(1)作品时长:
影片时长需在1分钟-30分钟之间。
(2)技术要求:
作品可融入各种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影像创作,允许在影像创作的单个或多个阶段运用人工智能工具实现人机协作,如在情节设计、场景设计、剪辑、特效处理、语音合成、数字角色设计等环节进行内容生成与风格迁移。
(3)作品提交内容及要求:
提交内容 | 提交要求 |
---|---|
视频文件 | 所有作品均需提交压缩格式为H.264且码率不低于2Mbps的MP4格式视频文件。要求大小不超过1.5G,分辨率不低于720p,帧率不低于24fps,如有旁白请设置字幕。 |
制作报告及工程文件 | 1、AI参与制作报告:包括但不限于AI创作流程与制作技术、工程文件说明、核心工作流截图,须为PDF文件,文件大小不超过50Mb,以“作品名”命名。 2、所有作品需打包完整工程文件上传至网盘并提交链接,工程文件需包含AI工具运用的代表性提示词和参数、AI工作流相关文件等。 |
2、AI歌曲创作单元
单元介绍:
本单元旨在鼓励创作者充分利用AI技术对歌曲创作全流程进行创新探索,包括歌词创意、歌曲创编、虚拟演唱及后期混音等全部环节。参赛者可借助各类AI生成工具、开源算法模型及辅助系统,在充分尊重音乐审美与艺术性的前提下,进行多元化表达。展现数智时代音乐创演新范式,凸显创作者与人工智能在歌曲创演过程中的协同创新。
提交材料及要求:
(1)作品时长:
作品时长需在3分钟-8分钟之间。
(2)技术要求:
作品可采用各类人工智能技术开展音乐创作,包括但不限于:通过机器学习实现音乐风格与音色的迁移;利用AI音乐生成大模型或自主训练模型进行作品创作;借助AI音乐创作平台进行音乐生成等。鼓励创作者在歌曲创作的多个环节中融入人工智能技术、深度整合各类AI工具,在技术赋能下开拓音乐表达的新视野。
(3)作品提交内容及要求:
提交内容 | 提交要求 |
---|---|
音频文件 | 参赛作品需提交音频采样率为44.1KHz/16Bit的WAV文件。 |
制作报告 | 1、所有作品均需提交制作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歌词、AI创作流程简述;工程文件、核心工作流程截图+说明。 2、提交格式为PDF文件,文件大小不超过50Mb,以“作品名”命名。 |
3、AI交互艺术单元
单元介绍:
本单元聚焦以人工智能为媒介的交互艺术探索,鼓励创作者以AI为核心构建具备环境感知、意图理解与动态反馈等能力的智能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实体交互、虚拟体验以及创意策划等多维度作品。
在实体交互方面,可提交如交互装置、机器人、多媒体演出及全息影像等含有物理实体的作品;在虚拟体验方面,可提交XR、虚拟数字人、AI Agent以及AI互动程序等作品。此外,本单元鼓励创作者从主题构思、概念设计、交互方式、技术实现到作品展示等全流程提出完整创意方案,力图突破传统界限,开创人工智能交互艺术的无限可能。
提交材料及要求:
(1)作品时长:
展示时长不超过20分钟。
(2)技术要求:
作品可以通过各种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新媒体交互创作,允许在设计过程的单个或多个阶段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人机协作。包括但不限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控制信息,实现声音或视觉的映射交互;通过机器学习等方法构建创新的视听交互模式,以增强交互体验。
(3)作品提交内容及要求:
提交内容 | 提交要求 |
---|---|
作品演示视频或创意方案 | 1、除创意方案作品外,所有作品均需提交演示视频、工程文件,视频应清晰完整地展现交互过程以及工程实现思路,并配以说明性文字。 2、视频应为MP4 格式文件,要求压缩格式为H.264,码率不低于2Mbps,大小不超过1.5Gb,分辨率不低于1080p,帧率不低于30fps。 3、创意方案要求方案完整,需以PPT、PDF或视频方式呈现,包括但不限于创作主题阐释、概念设计、交互方式、技术方案、作品呈现与展示等。 注:所有终评入围作品为装置等含有实体交互的作品,参与后续活动需将实体作品带至线下,以便参与后续活动。 |
制作报告及工程文件 | 1、制作报告:包括但不限于AI创作流程及制作技术简述、工程文件说明、核心工作流截图,须为PDF文件,文件大小不超过50Mb,以“作品名”命名。 2、除创意方案的作品外,终评入围的作品需打包完整工程文件上传至网盘并提交链接,工程文件需包含AI工具运用的代表性提示词和参数、AI工作流相关文件等。 |
4、即梦AI动画创作特别单元
单元介绍:
本单元聚焦于AI技术在动画中的前沿实践,倡导创作者与算法协同创新,超越再现与想象的边界,拓展数字动画的表现维度。参赛作品应专注于动画表现形式,利用AI重塑视觉与叙事结构。赛道不限动画细分风格,鼓励跨领域尝试与方法融合,彰显AI技术与艺术理念的深度融合。
提交材料及要求:
(1)作品时长:
影片时长需在1分钟-30分钟之间。
(2)技术要求
作品可使用各种人工智能技术参与动画创作,允许在动画创作的一个或多个环节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创作,包括但不限于角色设计、场景生成、分镜草图、动作生成和视觉风格建构等环节。本单元推荐使用即梦AI作为创作工具,即梦AI支持根据中文提示词进行创作,可通过多种方式生成优质动画。
(2)作品提交渠道及内容要求
第一步:大学生AI艺术季(https://aaia.1zp.top)官网提交
提交内容 | 提交要求 |
---|---|
视频文件 | 所有作品均需提交压缩格式为H.264且码率不低于2Mbps的MP4格式视频文件。要求大小不超过1G,分辨率不低于1080p,帧率不低于24fps,如有台词或旁白请设置字幕。 |
制作报告及工程文件 | 1、AI参与制作报告:包括但不限于AI创作流程及制作技术简述、工程文件说明、核心工作流截图,须为PDF文件,文件大小不超过50Mb,以“作品名”命名。 2、参赛作品需打包完整工程文件上传至网盘并提交链接,工程文件需包含AI工具运用的代表性提示词和参数、AI工作流相关文件等。 |
第二步:即梦官方活动页提交
赛事活动页带话题词#大学生AI艺术季#即梦AI动画创作单元,作品大小不超过1G,发布即可。
注:本单元”最具人气奖“仅面向上传至即梦平台的参赛作品,按照点赞数值进行最终荣誉推选,审计截止时间为2025年7月15日23:59:59。推选相关细则详见第五部分第三项“推选注意事项”。
5、可灵AI科幻创作特别单元
单元介绍:
本单元倡导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鼓励参赛者以科技前沿视角,开展具有未来视野与技术想象的视觉创作。参赛作品需围绕科幻主题,利用AI工具进行世界观构建、角色设定、视觉生成等创作环节,助力科技与艺术交汇的创新表达。本单元致力于激发参赛者的科幻想象与创作热情,以AI技术推动科幻创作革新,展现数字时代科幻美学的未来图景。
提交材料及要求:
(1)作品时长:
影片时长需在1分钟-30分钟之间。
(2)技术要求
作品可在制作的全流程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参与创作,如概念构建、角色塑造、场景生成、动态分镜及视觉特效处理等。本单元推荐创作者选用可灵AI作为主要工具,该平台具有文生视频、图生视频、视频续写、运镜控制、首尾帧等多个能力,让用户轻松高效地完成艺术视频创作。
(2)作品提交渠道及内容要求
第一步:大学生AI艺术季官网(https://aaia.1zp.top)提交渠道
提交内容 | 提交要求 |
---|---|
视频文件 | 所有作品均需提交压缩格式为H.264且码率不低于2Mbps的MP4格式视频文件。要求大小不超过1.5G,分辨率不低于1080p,帧率不低于24fps,如有台词或旁白请设置字幕。 |
制作报告及工程文件 | 1、AI参与制作报告:包括但不限于AI创作流程及制作技术简述、工程文件说明、核心工作流截图,须为PDF文件,文件大小不超过50Mb,以“作品名”命名。 2、参赛作品需打包完整工程文件上传至网盘并提交链接,工程文件需包含AI工具运用的代表性提示词和参数、AI工作流相关文件等。 |
第二步:可灵AI官网提交渠道
提交内容 | 提交要求 |
---|---|
作品要求 | 1、投稿内容:紧扣科幻主题,可涵盖未来科技、人工智能、太空探索、赛博朋克等方向。 2、创作灵感参考 未来城市:AI生成赛博朋克风格的建筑与光影 人机共生:探讨AI意识、记忆植入或仿生人情感 星际探索:使用AI特效制作太空航行、外星生态 虚拟现实:展现元宇宙、脑机接口或数字生命 3、投稿作品仅支持短片形式,投稿作品时,您可在作品描述中阐述创作灵感,让观众理解你的科幻世界观。 4、作品须使用可灵AI进行视频生成,时长须不低于30秒,画面比例不限,清晰度720p或以上。 |
参与方式 | 官网投稿:点击活动页面右上方立即投稿提交作品。 注:发布作品后即可参与活动,无需审核。同时,您上传的作品将自动发布在“创意圈”并进行审核,但创意圈的审核结果不会影响您参与本活动。 |
第三步:快手提交渠道
完成官网投稿后,将作品发布在快手,并带2个话题词: #可灵AI、#大学生艺术季,发布成功后保持作品公开可见,并将作品链接填写到问卷中,https://survey.corp.kuaishou.com/view/ltfveybq。
注:本单元“最具人气荣誉作品”仅面向上传至可灵AI官网、快手投稿的参赛作品,审计截止时间为2025年7月15日23:59:59,相关细则详见第五部分第三项“推选注意事项”。其余人气热度作品将由可灵官方提供灵感值奖励及后续推广,详见可灵官方网站。
6、生数AI国风创作特别单元
单元介绍:
本单元聚焦于AI技术与国风文化的深度融合,鼓励创作者运用AI技术,在视频创作中展现国风元素,打破传统与创新的界限,呈现独特的国风美学,重释东方美学的当代叙事逻辑。参赛作品需围绕国风主题进行创作,不限表现形式,可采取动画、实景短片、特效视频等形式。同时,本单元鼓励创作者跨领域探索,融合多元技术与艺术理念,以AI为笔,绘就国风新画卷,彰显中华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的全新魅力
提交材料及要求:
(1)作品时长:
影片时长需在1分钟-30分钟之间。
(2)技术要求
作品可融合各类人工智能技术参与视频创作,并支持在创作的任意环节运用AI辅助,如角色设计、场景生成、分镜规划、动作捕捉及视觉特效处理等。本单元推荐创作者选用Vidu AI作为主要工具,该平台提供文生视频、图生视频、参考生视频能力,支持基于文字描述和图片输入进行创意生成,并能通过多种模式输出高品质视频。
(3)作品提交渠道及内容要求:
第一步:大学生AI艺术季官网(https://aaia.1zp.top)提交渠道
提交内容 | 提交要求 |
---|---|
视频文件 | 所有作品均需提交压缩格式为H.264且码率不低于2Mbps的MP4格式视频文件。要求大小不超过1.5G,分辨率不低于1080p,帧率不低于24fps,如有台词或旁白请设置字幕。 |
制作报告及工程文件 | 1、AI参与制作报告:包括但不限于AI创作流程及制作技术简述、工程文件说明、核心工作流截图,须为PDF文件,文件大小不超过50Mb,以“作品名”命名。 2、参赛作品需打包完整工程文件上传至网盘并提交链接,工程文件需包含AI工具运用的代表性提示词和参数、AI工作流相关文件等。 |
第二步:生数官方提交渠道
提交内容 | 提交要求 |
---|---|
视频文件 | 1、将最终版视频作品在Vidu官方网站(vidu.cn)或Vidu App-大学生AI艺术季创意视频大赛活动页面,点击投稿按键,提交视频作品。 2、视频作品均需提交压缩格式为H.264且码率不低于2Mbps的MP4格式视频文件。要求大小不超过1.5G,分辨率不低于1080p,帧率不低于24fps,如有台词或旁白请设置字幕。 |
社媒平台发布链接 | 在任意社交平台(如小红书、抖音、B站等)发布最终版视频作品,并在发布文案中需带有 #Vidu 、#Vidu2025大学生AI艺术季、#Vidu国风,三个话题词。将发布的参赛作品链接提交至链接 https://shengshu.feishu.cn/share/base/form/shrcn553Lc9WiGQaLFWtApJ7QqT。 |
注:本单元 “最具人气荣誉作品” 仅面向上传生数平台的参赛作品,推选相关细则详见第五部分第三项“推选注意事项”。
7、AI科普创作特别单元
单元介绍:
本单元聚焦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的深度传播,旨在通过跨学科创作的方式探索科普表达新形式。参赛者可围绕天文、动植物、地质、气象、医疗等主题,运用AI技术赋能绘本或视频创作,以通俗易懂、故事化的传播方式让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的应用等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催化下,打造富有创造力的科普新样态。
提交材料及要求:
(1)作品时长(页数):
影片时长需在1分钟-30分钟之间。
绘本不少于16页。
(2)技术要求
作品可融入各种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视觉创作,如绘本作品可在概念方案、造型、色彩、构图、动态设计等环节使用 AI 技术进行内容生成与风格迁移,视频作品可在分镜设计、特效制作、场景设计等环节使用AI技术进行内容创作。
(3)作品提交渠道及内容要求:
提交内容 | 提交要求 |
---|---|
视频文件或图片文件 | 1、视频作品需提交压缩格式为H.264且码率不低于2Mbps的MP4格式视频文件。要求大小不超过1.5G,分辨率不低于1080p,帧率不低于24fps,如有台词或旁白请设置字幕。 2、绘本作品需提交完整的PDF文件。单页分辨率不小于300dpi,CMYK色彩模式,包括封面、封底在内不少于 16 页。 |
制作报告及工程文件 | 1、AI参与制作报告:包括但不限于AI创作流程及制作技术简述、工程文件说明、核心工作流截图,须为PDF文件,文件大小不超过50Mb,以“作品名”命名。 2、参赛作品需打包完整工程文件上传至网盘并提交链接,工程文件需包含AI工具运用的代表性提示词和参数、AI工作流相关文件等。 |
四、推选优秀作品鼓励办法一览表
推选单元 | 具体事项 | 数量 | 金额 |
---|---|---|---|
AI影像创作单元 | 一等荣誉作品 | 1 | 8000 |
二等荣誉作品 | 3 | 5000 | |
三等荣誉作品 | 5 | 3000 | |
创意荣誉作品 | 2 | 2000 | |
AI音乐创作单元 | 一等荣誉作品 | 1 | 8000 |
二等荣誉作品 | 3 | 5000 | |
三等荣誉作品 | 5 | 3000 | |
创意荣誉作品 | 2 | 2000 | |
AI交互艺术单元 | 一等荣誉作品 | 1 | 8000 |
二等荣誉作品 | 3 | 5000 | |
三等荣誉作品 | 5 | 3000 | |
创意荣誉作品 | 2 | 2000 | |
即梦AI动画创作特别单元 | 一等荣誉作品 | 1 | 18000 |
二等荣誉作品 | 3 | 7000 | |
三等荣誉作品 | 5 | 5000 | |
最具人气荣誉作品 | 1 | 2000 | |
可灵AI科幻创作特别单元 | 一等荣誉作品 | 1 | 18000 |
二等荣誉作品 | 3 | 7000 | |
三等荣誉作品 | 5 | 5000 | |
最具人气荣誉作品 | 1 | 2000 | |
生数AI国风创作特别单元 | 一等荣誉作品 | 1 | 18000 |
二等荣誉作品 | 3 | 7000 | |
三等荣誉作品 | 5 | 5000 | |
最具人气荣誉作品 | 1 | 2000 | |
AI科普创作特别单元 | 一等荣誉作品 | 1 | 18000 |
二等荣誉作品 | 3 | 7000 | |
三等荣誉作品 | 5 | 5000 | |
最具人气荣誉作品 | 1 | 2000 | |
其他 | 最佳组织荣誉 | 10 | 1000 |
注:所有奖金均由即梦AI、可灵AI、Vidu AI赞助。
五、推选说明
(一)参选资格与要求
1.创作者包括全球各大高等院校正式注册的在校学生(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进修生)、毕业三年之内的青年创作者(需提交毕业证书电子版)均可参加。其中,合作作品需保证主创人员中大学生比例大于或等于50%。
2.参选须知(参选者不同意或不符合下列要求之一的,将被自动取消参选资格):
(1)参赛者需保证作品内容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不涉及政治敏感、暴力血腥、色情低俗等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内容;严禁抄袭、盗用他人作品或复制他人创作描述词。
(2)参选作品必须由参选者本人参与创作(合作作者可联名参加),参选者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完整的知识产权,组委会不承担因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其法律责任由参选者本人承担。
(3)对于获得推选的作品,组委会与合作组织有权在公共媒体上无偿作非盈利性展示、展播、结集出版,或用于公益宣传与艺术教育等非商业性活动。即梦、可灵、生数有权通过平台官方账号等线上/线下渠道进行宣传推广。
(4)所有参选者须按照参选步骤中所规定的各项规范报名参加,需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作品并提交,在报名表上所提交的信息必须真实合法。
(5)参选期间,参选者不能将参选作品转让或许可给任何第三方;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取得主办方授权的情况下,不得将本次参选的作品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在本次推选过程时间段外,参选者用该作品参选另一同类推选或相关商业活动不受本组委会限制,但由此可能产生的一切后果由参选者本人承担。
(6)参赛者报名时请仔细阅读相关规则及信息(包含参赛须知、各单元/赛道参赛规则等),一旦报名成功,视为已同意并遵守组委会公布的各项规则和条款。
(7)组委会保留对大学生AI艺术季改评推选结果的权利,以及追回“推选优秀作品鼓励办法”中的奖金及相应证书的权利。
(二)参选流程及征集时间
1.参赛者须登录大学生AI艺术季官方征集网站(https://aaia.1zp.top),填写作品及作者信息表,如实、完整填写表内各项内容并上传参赛作品;参与特别单元“最具人气荣誉作品”评选的参赛者和作品,需依照推选细则中作品提交渠道及内容的要求进行投递。
2.征集时间:2025大学生AI艺术季作品推选征集即日(2025年4月15日)起开始,截止时间为北京时间2025年6月30日24:00。
(三)推选注意事项
1.推选流程共分为三个环节。分别为作品初评、“AI+艺术创作夏令营”(含作品完善提升)、终评推选。征集时间截止后,进入初评环节;初评入围者将受邀参加“AI艺术创作夏令营”,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的形式,由高校及行业专家提供专项指导与创作支持,助力参赛者深化作品打磨;9月,参赛者可提交优化后的作品参与终评。终评结果将于2025大学生AI艺术季开幕大会上正式公布,荣誉作品后续将在展览及嘉年华活动中向公众展示。
2.推选名单公布后,大学生AI艺术季主办方将向所有获得推选资格的选手发出通知,若通知发出后一周内无人回复与确认,则视其为自动放弃。
3.参赛作品可同时申报多个竞赛单元,需确保符合所申报单元的内容要求与技术规范,并根据相应单元提交方式分别提交。
4.关于“最具人气荣誉作品”的相关说明:即梦AI动画创作单元、可灵AI科幻创作单元、生数AI国风创作单元的“最具人气荣誉作品”仅面向上传至对应平台的参赛作品,以平台点赞数为推选标准。
六、组委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
王文睿 15941750642
乔妍茜 18210155502(部长)
沈力玮 19941298507(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