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协办单位:
平台支持:
参赛对象
赛程安排及
报名方式
2025年9月1日-9月15日:网络投票
2025年10月:作品评审和现场研议
2025年12月:颁奖典礼
2025年12月:优秀作品展览
2. 报名方式
大赛统一采用官方网站:https://lib.yiihuu.com/act/fjwcds2025注册报名。


*大赛主办方有权根据投稿情况酌情调整奖项数量。
大赛主题
类别要求
2. 要求:统一为JPEG格式,300dpi分辨率,RGB模式,单张图片尺寸为A1竖式幅面(594毫米×840毫米),文件大小不超过20M,手绘作品不限制比例,可扫描或拍照上传。
(二)产品实物类
1. 形式:学习生活、工艺美术、文化旅游、阅读元素等文创产品,已经形成产品形态的设计作品,可直接提交产品照片,不再提交设计效果图,实物作品图片要求多角度、有参照物、能体现作品原貌,并标注作品尺寸(长×宽×高cm)。
2. 要求:统一为JPEG格式,300dpi分辨率,RGB模式,单张图片尺寸为A1竖式幅面(594毫米×840毫米),文件大小不超过20M,手绘作品不限制比例,可扫描或拍照上传。
投稿要求
3.AI说明:禁止直接提交未修改的AI生成内容,允许AI工具辅助创作(核心创意须人工完成,且内容不可造成侵权行为),若无法提供能证明作品原创性的高清源文件将取消参赛资格。
4.版权责任:作品须为原创,且无著作权、肖像权等其他侵犯第三方合法权益的纠纷,如发现抄袭、盗用或AI滥用,取消资格并追责,损失由投稿者承担。
5.作品留存:所有投稿不予退还,请自行保留源文件。
活动流程
选手通过活动官网(网址:https://lib.yiihuu.com/act/fjwcds2025)填写个人真实信息,提交报名。完成报名后,可在线提交作品,按要求填写作品相关信息,提交审核,通过后于官网展示。征集截止之前可多次投递作品,但不可重复提交相同作品。作品审核通过前可随时修改,审核通过后不可修改。如审核不通过,请查看原因并修正后重新提交。
(二)网络投票
2025年9月1日至2025年9月15日
为增强大赛的互动性与公众参与度,本次大赛将在优秀奖评审环节增设网络投票通道。所有通过初审的作品将在大赛官网进行展示、公示,公众可为自己喜爱的作品投票。网络投票得票前十名的作品将直接获得优秀奖。网络投票旨在让更多人参与文化创意传播,提升作品的社会影响力。
投票需注册并登录账号,每个账号每天有5次投票机会,可为5个不同的作品投票。严禁恶意刷屏行为,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三)作品评审及现场研议
2025年10月
现场专家评委对两个类别的参赛作品进行评审,通过评分和研议两个环节完成评审。评分阶段,评委们通过对作品进行打分,按照每个类别作品得分情况由高到低排序,选出排名靠前的作品6件及同分数作品,为该类别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候选获奖作品,同时选出优秀奖候选获奖作品。研议阶段,评委们将通过讨论、投票等方式重新评议,决定获奖名单,最终结果揭晓后公示5个工作日。
· 研议标准
创新性:作品具有新颖设计理念、创意思想
美观性:构图饱满、色彩和谐,具有设计感
主题性:充分贴合主题,充分体现作品人文价值
传播性:作品易于传播,具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 专家邀请
拟邀高校图书馆馆长、高校艺术设计相关学院院长、设计行业知名设计师等领域人士担任专家评委。
(四)颁奖典礼及优秀作品展览
2025年12月
成果转化及展览
3.获奖作品有机会获得免费外观专利申请扶持,大赛组委会将酌情挑选延展价值高的作品进行相关扶持。
3. 所有参赛作品必须是未对外公开的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已投入市场的产品、已参加过各类评审、其他竞赛或曾经发表过的作品不得参赛(高校毕业设计作品除外,符合大赛主题的毕业设计作品允许参赛)。凡参赛作品涉及知识产权等法律纠纷,一切法律责任由参赛者承担。
4. 参赛作品中不得出现任何与参赛人员姓名、学校、单位等相关的文字、图案、标记及其它与设计方案无关的符号,不符合规定者将被视为无效作品,取消参赛资格。
5. 参赛者提交的电子作品文件概不退还,请参赛者自留备份。实物作品若入围获奖,需寄送作品实物配合大赛组委会进行展览,相关展览结束后进行退还。需退还的作品,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将按参赛者申报时所填写联系人、联系方式和联系地址以邮寄方式退还,如上述联系方式和信息有误致无法退还的,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将予以免费保留60天,并由参赛者在此期间自行前来领取或另行约定邮寄退还;逾期未领取或未约定另行邮寄退还的,视为自动放弃该实物作品,并同意授权大赛组委会全权处理,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和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大赛组委会免责。
6. 参赛者应全面了解本届大赛规则。凡提交参赛作品者,视同已全面了解并接受大赛规则,遵守大赛相关规定。
7. 大赛组委会有权对比赛规则进行补充修订。
8. 大赛组委会对本届大赛相关事宜保留最终解释权。
知识产权说明
3. 大赛组委会将会对参赛作品进行公开展示,建议参赛者在申报作品时,进行相关知识产权保护登记,如参赛者未在公开展示前进行知识产权登记申请,造成专利新颖性丧失,大赛组委会不承担任何责任。
4. 参赛作品的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登记、商业化开发使用等具体事宜可另行与相关方签订协议。
联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