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第三届LA风景园林奖
发布时间:2025年4月25日 分类:7月截稿、建筑环境大赛
浏览量:694
2021年由《风景园林》杂志社发起并创立的LA风景园林奖,两届共收到近500份项目申报、55个优秀作品获奖,融媒体平台相关内容累计阅读量30w+次。2025年4月,正式启动第三届LA风景园林奖征集,在总结前两届经验的基础上对奖项设置及要求进行了更新优化,诚邀全球优秀的设计企业申报作品,共同推动中国本土风景园林实践的发展。
风景园林师的实践与研究场所包含了地球上绝大多数的户外空间。这些空间有着千差万别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和空间尺度,留存着亿万年的自然变迁与世代人民所留下的种种痕迹,也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系统与文化内涵。在新时代背景下,当代风景园林设计不仅是对自然系统的深刻理解与干预,也是对历史遗址和人文记忆的守护,更承担着应对城乡人居环境新发展挑战的创新演绎。为发掘和推广对当代中国城乡环境开展卓越探索并具有示范价值的杰出风景园林作品,《风景园林》自2021年起创办LA风景园林奖(L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wards),每两年一届,深入挖掘优秀风景园林实践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并进行广泛的宣传和讨论,从而推动中国本土风景园林设计实践及理论的进步,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基于风景园林的内涵和使命,LA风景园林奖选取自然、人文、美学、创新作为评价的四个基本维度,继而通过生态贡献、城市更新、人文关怀、遗产再生以及创新探索5个奖项类别的设置来回顾中国的本土实践,以经验与知识反哺风景园林的未来发展。
任何的风景园林实践都脱离不了人与土地的关系以及自然的法则。我们希望看到作品对土地的观察与态度,看到设计师对场所自然与人文关系的理解,同时也期待实践中对生态环境卓有成效的保护与巧妙干预的探索。
土地上现在生活的以及曾经生活的每一个人都应得到尊重,曾经生活在土地上的人们造就了每一块土地独特的人文价值,而当下的每一个人则拥有自己使用这片土地的权利。我们希望作品能够让每一个人拥有自己生存的角落,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环境的尊重。
真正美好的风景园林实践一定是诗意的。这种诗意应该是一种真实的美,这种美源于自然和艺术,源于真实的生活,能够让人找到归属感并且触动人心。我们关注风景园林作品生产、演绎与创新美的视角。
社会的进步源于对创新的渴望。这种创新既可以是对未知的探索,也可以是对当下的保留,或对历史印记的重构。我们不断探索风景园林实践中思想、方法、理念以及技术的前沿,同时我们认为这种革新具备历史性和未来性的双重属性。
评审将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综合四个维度评选出入围奖项,并通过终评选出获奖作品。获奖作品将在风景园林杂志官方融媒体平台获得持续的曝光和宣传机会 。
申报2025 LA风景园林奖的项目应为近3-5年中国本土的已建成作品。考虑到生态贡献类和遗产再生类项目的长周期性,其申报项目建成时间应为近5年(即在2020年1月1日-2025年1月1日之间);申报城市更新类、人文关怀类和创新探索类的项目建成时间应为近3年(即在2022年1月1日-2025年1月1日之间),规划中及未建成项目不在本次LA风景园林奖评审范围内。
2025 LA风景园林奖共分5类:生态贡献类、城市更新类、人文关怀类、遗产再生类、创新探索类。每个项目限报一个类别,不可同时申报多个类别。每个类别将通过综合评审择优选出8-12个入围项目并公布,入围项目需补充提交视频资料辅助终评,最终通过终评在每个类别中选出卓越奖1项、优胜奖3-5项,荣誉奖4-6项(具体奖项数量将根据该类别申报数量适当浮动)。评奖分综合评审和终评2个阶段,由7-9名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当代杰出风景园林师、相关的社会学者、评论家与策展人等构成评审团,评审团名单将陆续公布。
对近5年(即在2020年1月1日-2025年1月1日之间)建成作品进行评选,旨在奖励对城乡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并具备典范价值的项目。说明:生态贡献类申报项目类型、尺度、位置等均不设限,但需重点强调项目生态方面的特征,展示项目在应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贡献及价值,如生态保护、修复与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廊道设计,自然教育与生态文明科普展示,生态营造技术探索,城市森林、湿地公园与郊野公园设计等。
综合评审选出8-12个入围项目并公布,终评择优评选出卓越奖1项、优胜奖3-5项,荣誉奖4-6项。
对近3年(即在2022年1月1日-2025年1月1日之间)建成作品进行评选,旨在奖励对当前城市转型发展提供杰出解决方案或做出创造性探索的项目。说明:该类别在前两届名称为“社区贡献”,本届在原有基础上回应时代特征,对该类别涵盖的项目范围进行拓展,城市更新类申报项目类型、尺度、位置等均不设限,项目应立足城市地域与发展特点,优化与提升城市存量空间与资源,支撑新型城镇化转型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如街区社区的设计与更新,各类城市公共空间(如城市广场、滨水空间、社区公园、街头绿地、口袋公园等)设计与更新,街景营造,园区转型等。
综合评审选出8-12个入围项目并公布,终评择优评选出卓越奖1项、优胜奖3-5项,荣誉奖4-6项。
对近3年(即在2022年1月1日-2025年1月1日之间)建成作品进行评选,旨在奖励关注城乡环境多样的人本需求、社会公平及弱势群体,以风景园林实践践行人文关怀的优秀项目。说明:人文关怀类项目类型、尺度、位置等均不设限,但需重点强调项目的人文特性,体现环境公平与友好,尤其是对特殊人群或者弱势群体的关怀,展现城乡公共环境的人文温度,如各类公共空间中对公平性、均好性、全龄友好、无障碍等方面的创新设计,也包括针对特定人群或群体的专类公共空间设计(如儿童、老人、残疾人等专类公园以及学校、医院、老年社区等特定用地的开放空间)。
综合评审选出8-12个入围项目并公布,终评择优评选出卓越奖1项、优胜奖3-5项,荣誉奖4-6项。
对近5年(即在2020年1月1日-2025年1月1日之间)建成作品进行评选,旨在奖励对城乡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做出突出贡献或具有重要示范意义的项目。说明:遗产再生类为本届新增奖项类别,申报项目类型、尺度、位置等均不设限,但需重点强调项目的文化遗产属性和特征,关注景观视角下城乡遗产的保护与活化,以对历史文化遗产及其价值的保护为根本,同时兼顾文脉的延续与可持续利用,如遗址公园设计,历史街区更新,不同类型遗产的保护与创新利用,传统村落更新,遗产地活化等。
综合评审选出8-12个入围项目并公布,终评择优评选出卓越奖1项、优胜奖3-5项,荣誉奖4-6项。
对近3年(即在2022年1月1日-2025年1月1日之间)建成作品进行评选,旨在奖励在理念、方法、技术等层面有所创新并通过开展实验性探索取得卓越成效的项目。说明:创新探索类项目类型、尺度、位置等均不设限,需重点体现在风景园林实践不同环节的创新探索,或者与当下各类前沿思想与科学技术的创新结合,项目应在理念、方法、技术、模式等层面有所创新并开展落地性实验探索,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赋能下分析、设计、建造与运维等方面的数字化、智慧化创新,新型材料或基础的创新应用与推广,引领性的设计理念或方法的应用,新型的景观科普、互动与体验方式等。
综合评审选出8-12个入围项目并公布,终评择优评选出卓越奖1项、优胜奖3-5项,荣誉奖4-6项。
①受邀参加业内大咖云集的颁奖典礼及主题论坛,现场将为卓越奖和优胜奖获奖者颁发证书及奖杯,为荣誉奖获奖者颁发证书;获卓越奖和优胜奖的项目主创设计师将受邀作为演讲嘉宾在颁奖典礼上对获奖项目进行详细解读;②《风景园林》杂志官网及融媒体平台将对获奖项目进行持续的宣传推介和广泛讨论;
③获奖项目有机会参与《风景园林》LA风景园林奖专刊的出版,每项目将获得4页全彩图文展示空间,因涉及版面费(费用将用于专刊编校、排版、出版、印刷、公众平台宣传等),故获奖项目团队可自愿选择是否参加后续出版项目。
主办方将【在报名结束后】对提交的报名表进行资格确认,并在7月20日前对符合条件的申报者发放申报编号。参赛项目一经确认,非不可抗力外不接受项目名称、主创设计师、申报单位等信息变更调整。
颁奖典礼暨第三届LA风景园林论坛/ 预计2025年底
要求阐述所申报的奖项类别(限1个)、项目名称、区位、规模、主创设计师(≤3人)、设计团队(不包括主创设计师的设计人员≤12人)、甲方/业主单位、施工单位、建成时间;如果该项目计划分阶段完成,则每阶段都要在提交的材料中有清晰的界定。模板请见文末附件。
项目图文介绍包括项目简介和图文展示2个部分:(1)项目简介
要求阐述项目的核心设计理念、主要特色、社会影响及报选该奖项理由,不超过300字。
(2)图文展示
要求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包括但不限于项目背景、设计思路、设计内容(包括方案平面图及必要的分析图、技术性图纸等)、建成实景照片、项目使用状况、管理及维护情况、造价及社会评价等方面,每张图片下方需注明中文图题。
呈现形式:PPT演示文档制作,页面尺寸为横版A3,提交文件格式为PDF,总文件大小≤40Mb,总页数≤30张,每页图纸内阐述性文字不超过100字(图片标注除外)。
命名方式:PDF文档以申报项目的申报编号和项目名称命名,例如“E001 中山公园”。
模板请见文末附件。
注意:PDF文档中不得出现设计单位及设计师名称,否则按违规处理。
每类别入围的项目需要补充提供项目记录视频用于终评,展示项目风貌和实际使用情况,要求重点展示该项目在生态贡献/遗产再生/城市更新/人文关怀/创新探索类别的卓越贡献。以实地摄影摄像为主,强调真实性,视频无人声解说;视频比例16:9,时长要求在180~200秒,视频大小要求≤500Mb,MP4格式。视频编码可选:AVC(H264)/MGEG4(Xvid)/MPEG4(Divx)。视频文件以申报项目的申报编号和项目名称命名,例如“E001中山公园.MP4”。
注意:视频文件中不得出现设计单位及设计师名称
需填写的报名信息包括:申报奖项类别、项目名称、项目基本信息、单位名称、主创设计师等信息并需同步上传主创设计师签名及单位盖章彩色扫描件。请至文末附件网盘链接下载2025 LA风景园林奖申报文件:包括征集通知、基本信息申报表(模板)、项目图文介绍(模板)和2025 LA风景园林奖申报项目主创设计师信息确认函(模板)。
2025 LA风景园林奖申报费:
900元/项目
缴费方式:
请在2025年7月10日前对公汇款至以下账户:
户名:北京《风景园林》杂志社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海淀东区支行
账号:11250501040031548
1)汇款时请务必备注:“LA奖申报+项目名称”(名称较长的项目可提取部分标志性文字进行备注);
2)汇款后请将汇款信息截图/银行回单发至组委会邮箱:contest@lalavision.com,邮件命名为:“LA奖申报缴费+项目名称+联系电话”;
3)本次奖项申报费发票全部使用电子发票,发票类目为“服务费”,备注栏将备注“2025 LA风景园林奖申报”,不使用纸质发票。电子发票将在注册截止后统一开具,请在报名表内填写准确的收取发票的邮箱。
注意:申报费一经缴纳,不予退款。
组委会将核对报名信息并确认申报费款项,在申报截止后统一发送项目申报编号,后续提交作品资料时以此申报编号为准。
请于2025年8月10日23:59前发送项目申报材料压缩包(rar格式):包括项目基本信息申报表(Word格式)和项目图文介绍(PDF格式)至组委会邮箱:contest@lalavision.com,每个项目仅接收一封邮件。压缩包及邮件命名要求:“申报编码+项目名称+LA风景园林奖申报材料”,请严格遵守命名规则,否则作品提交无效。
注:请提早递交成果压缩包,避免因截止日投递高峰导致投递失败。
1、LA风景园林奖由北京《风景园林》杂志社有限公司主办,设计单位申报奖项并投递材料则默认授权主办方拥有参赛项目署名权以外的其它版权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发行权,展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出版权等,设计方具有署名权。2、参赛项目未按竞赛规则,透露设计师姓名、公司等信息,将取消资格。
3、组委会对包括本次征集通知在内的所有文件保留最终解释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北京林业大学学研大厦A座1402室电话:(010)62337675,如有疑问,请于工作日09:00-11:30、13:00-17:30通过座机电话联系;
官方邮箱(用于发放、接收与此次LA风景园林奖申报相关资料):contest@lalavision.com
2025 第三届LA风景园林奖组委会2025年4月